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农民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核心,抓好农民增收,妥善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则是做好农民工作的关键。发展乡村旅游经济,既有利于农民增收,也可为剩余劳动力增加就业机会,还有利于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改善农村环境,带动农村实现新型城镇化。为此,本文在着重分析发展乡村旅游经济对解决"三农"问题重要意义的基础上,提出4项加快乡村旅游经济发展的措施,以期对推动"三农"问题解决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2.
农民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核心,抓好农民增收,妥善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则是做好农民工作的关键。发展乡村旅游经济,既有利于农民增收,也可为剩余劳动力增加就业机会,还有利于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改善农村环境,带动农村实现新型城镇化。为此,本文在着重分析发展乡村旅游经济对解决"三农"问题重要意义的基础上,提出四项加快乡村旅游经济发展的措施,以期对推动"三农"问题解决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3.
苏林忠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3):6179-6181
分析了金融危机影响下农民工进城务工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方式存在的问题,提出发展乡村旅游可以充分利用资源,改变农业产业结构,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解决农民工问题,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积极有效途径,并为发展乡村旅游提出了积极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乡村旅游在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借鉴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研究成果,结合乡村旅游发展的特点,定义了乡村旅游发展中,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层次,并通过问卷调查和因子分析的方法,研究了农村劳动力向乡村旅游转移的总体状况,分析了影响劳动力向乡村旅游转移的因素,提出了坚持政府主导原则、发挥农民主体作用、构建社区参与模式来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向乡村旅游转移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分析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异地转移引发的一系列问题,提出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异地转移"后遗症"的解决对策:拓宽农村就业渠道,吸引优质劳动力就近工作;不断完善农村就业环境,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转移;"预防"与"治疗"并举,宏观控制"城市病"的发生和发展;鼓励具有特殊文化的农村地区发展乡村旅游;城市农村双向努力,缓和"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问题。  相似文献   

6.
柯珍堂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3):20741-20742,20773
介绍了我国乡村旅游开发现状及意义,分析了乡村旅游开发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促进作用及相关体制影响,提出了乡村旅游开发及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7.
王茂强  殷红梅  王英  谢沁露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5):21854-21857,21879
基于旅游生命周期理论,就贵州乡村旅游开发推动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转移进行综合分析,阐述了民族地区乡村旅游地生命周期的特点,论述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乡村旅游地生命周期的动态关系,以期为民族地区乡村旅游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为农村经济增长、乡村旅游发展提供理论依据,以贵州乡村旅游为例,从协调论、系统论和投入产出理论观点出发,分析了乡村旅游业与农村各产业部分协调发展的特征。结果表明:乡村旅游业与农村各产业协调互动是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是其可持续发展的重点,旅游经济收入合理分配是其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也将成为山区内部消化"三农"问题的择优之策。同时提出了乡村旅游业与农村部分产业协调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智慧旅游"是"智慧黄冈"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智慧旅游"意义、黄冈市旅游业向智慧旅游转型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黄冈智慧旅游解决方案三个方面探讨了黄冈智慧旅游建设,对促进黄冈市旅游业发展转型,增强黄冈市旅游业竞争力、发展力和创新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是黄冈市旅游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0.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地转移颇具现实意义,并较为紧迫.在大湘西地区,得天独厚的乡村旅游资源为劳动力的就地转移开辟了有效途径.而大湘西乡村旅游与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转移之间要实现良性互动,需要构建一个系统完善的环境保障体系.分析了构建大湘西乡村旅游与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转移互动环境保障体系的必要性,并较为系统地对该体系的构建给出了具体措施,更进一步提出了构建大湘西乡村旅游与劳动力就地转移互动环境保障体系的法治保障.  相似文献   

11.
旅游业已成为酒泉市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和第三产业的主导产业,为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振兴乡村经济创造了积极条件,推动了区域经济全面发展。目前酒泉市旅游业发展态势喜人,但存在的问题也较明显,针对酒泉市旅游业的开发现状以及资源状况,酒泉市旅游资源的开发一定要进行创新研究,建立符合现代旅游发展规律的产品格局。  相似文献   

12.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尤其是农村经济的强大生命力的展现,农村剩余劳动力也悄然发生了一些变化。以河南农村剩余劳动力为研究对象,探究和总结了乡村旅游发展背景下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新特征,提出河南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路径,为进一步推进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张璐  邵志雯 《乡村科技》2019,(5):26-26,29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近年来,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被频繁提出,这也是解决好"三农"问题、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问题。基于此,本文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入手,从拉力、推力、摩擦力3个方面分析影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因素,并为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有序转移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制约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因素入手,对有效推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策略进行了探究,希望能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助力乡村振兴取得显著的发展成果。  相似文献   

15.
北京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服务于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研究目的,从政策层面上提出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概念。结合北京经济发展与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战略,在研究北京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基本情况与做法的基础上,提出重点发展农村养老与农村电子商务以及乡村旅游业,开展职业技能培训,综合考虑京津冀现代农业协同发展规划,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提高农村居民社会保障等措施。  相似文献   

16.
据分析统计,合肥市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特征如下:转移数量越来越大;转移空间以本土为主;转移性别比高。为此,提出发展乡村旅游业转移农业剩余劳动力的措施,从而有效地解决地区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现实问题,弥补传统转移渠道不足,进一步拓宽劳动力转移渠道。  相似文献   

17.
正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并对相关工作进行了部署。2016年的《中国乡村旅游发展指数报告》称,2016年是中国"大乡村旅游时代"的元年,通过大数据推演预测,未来中国乡村旅游热还将持续10年以上,2025年达到近30亿人次。乡村旅游的发展不仅可以优化农业结构,带动农业剩余劳动力向第三产业的转移,有利于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促进农村生产的发展,而且还可以通过城乡居民的交流互动,促进村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至今,河南省乡村旅游发展迅速,旅游业对河南省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也越来越大,尤其是对统筹城乡经济发展、帮助农民脱贫致富、安置农村剩余劳动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2009年,河南省实现旅游总收入1985亿元,同比增长25%,旅游业在扩大内需、调整结构、促进增长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河南乡村旅游存在着这样的问题:重效益、轻规范;重规模、轻特色;重发展、轻规划.如何真正实现河南省农村与乡村旅游的耦合式发展,如何发展具有河南特色的乡村旅游,亟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9.
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就业压力在不断增长。作为占中国人口大比重的农村地区,大量剩余劳动力面临巨大的就业压力。本文以SWOT方式分析,以发展乡村旅游的方式,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相似文献   

20.
乡村旅游是农业生产与旅游活动有机结合的新兴产业,它的发展有利于完善相关基础设施、优化农村产业结构、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在发展过程中,乡村旅游业存在诸如盲目开发、品牌建设不足、恶性竞争、从业人员素质低等问题。当前,应通过开发特色旅游项目、拓宽融资渠道、加强人员培训等途径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助力新农村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