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25个菊花品种遗传多样性的ISSR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摸清重庆地区的菊花品种的遗传关系,以便分类鉴定与生产运用,用ISSR-PCR技术对25个重庆地区主栽菊花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进行了分析。从100条ISSR引物中筛选出10条引物分别对供试材料基因组DNA进行扩增,共扩增出242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241条,多态性比率高达99.6%,表明供试材料在DNA水平上存在广泛差异。用NTSYS软件统计分析出供试品种的DICE相似系数界于0.331~0.718之间,应用根据UPGMA得出聚类结果,将25个品种分成4个类群,聚类结果与传统的形态学分类有些不同,可以看出ISSR标记技术能较准确地揭示出菊花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它与形态学分类方法结合对菊花品种的分类研究会有很大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2.
采用ISSR 分子标记技术对8 份(品种、类型)榆属植物材料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从78 个引物中筛选出12 个具有扩增多态性的引物用于ISSR-PCR 扩增,共扩增出74 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63 条,占总扩增条带的85%。 用NTSYSpc2-10e 软件对ISSR 扩增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供试材料具有较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利用扩增条带 存在赋值1,否则赋值0 的数据分析方法建立金叶榆ISSR 识别卡;利用UPGMA 法进行聚类分析,将8 份(品种、类 型)植物材料按亲缘关系远近分为4 类。   相似文献   

3.
为了抗叶斑病菊花品种的筛选和鉴定,利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从分子水平对20个菊花(Chrysanthemum morifolium‘Hangbaiju’)材料的遗传变异程度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从100条ISSR引物中筛选出10条引物进行PCR扩增和聚类分析,共获得168条清晰可辨谱带,其中多态性带135条,多态位点百分率为80.36%,多态性较高。POPGENE32软件计算结果显示,20个菊花材料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为1.549 1,平均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为0.312 9,平均Shannon信息指数为0.458 8。UPGMA法将20个菊花材料分成3个类群。ISSR聚类情况与菊花对叶斑病的田间抗病性有明显的相关性,表明ISSR分子标记技术可用于菊花育种中作为早期筛选抗叶斑病品种的一种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4.
优良红锥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的ISSR分析与聚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ISSR分子标记对来自10个不同生态地区的红锥优良种质进行基因组遗传多样性分析.从20条引物中筛选出11条具有扩增多态性的引物用于ISSR-PCR扩增,共扩增出435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325条,占总扩增条带的74.7%,平均每个引物扩增3.95条.ISSR标记分析揭示出红锥10个优良种质的遗传相似系数介于0.473 7~0.808 1之间,平均值为0.728 7.用STATIS统计软件的欧氏可变类平均法构建类型之间的分子系统树,聚类分析结果将10个优良红锥种质分为4个类群.  相似文献   

5.
[目的]利用ISSR分子标记构建盾叶薯蓣品种鉴定的DNA指纹图谱,为盾叶薯蓣药材鉴定和良种选育提供技术支持。[方法]筛选ISSR引物,对10个盾叶薯蓣品种进行PCR扩增和电泳检测,统计条带并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聚类分析等;选择核心引物,建立DNA指纹图谱鉴定体系。[结果]从50条ISSR引物中筛选出9条,对10个品种扩增共得到86条谱带,多态性条带72条,多态性条带比率为83.72%;选出3条ISSR核心引物建立了10个薯蓣品种的ISSR指纹鉴定图谱。[结论]盾叶薯蓣品种遗传多样性丰富;3条核心引物所构建的植物图谱中,每个品种均有各自特异的共有谱带、特有谱带、缺失谱带,这些谱带的组合可用于盾叶薯蓣品种鉴定。  相似文献   

6.
罗田板栗种质资源ISSR分子标记初步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以湖北省罗田县的15个板栗主要栽培品种为材料,利用ISSR分子标记对15个板栗品种进行初步认证及亲缘关系分析.结果表明,从35条ISSR引物中筛选出17条能够扩增出清晰、稳定条带的引物;17条引物共扩增出392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有344条,多态性条带比率为87.8%.应用NTSYS 2.10e软件进行UPGMA法聚类分析,15个板栗品种大致被分为三类.其中普通八月红和特殊八月红基本无遗传差异,玫瑰红与乌壳栗,六月暴和桂花香亲缘关系较近.初步鉴定结果可为板栗品种鉴别、分类及种质资源的有效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采用简单序列重复区间扩增多态性(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30份茭白品种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8个ISSR引物共扩增获得31条多态性条带,多态性比例为40.26%;通过遗传相似系数和聚类分析,能将30份茭白品种区分开,说明ISSR标记技术能从分子水平揭示茭白品种的遗传多样性。  相似文献   

8.
应用ISSR技术分析苦瓜种质资源的多态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运用ISSR分子标记,对48个苦瓜样品的遗传多样性进行研究。从96条随机引物中筛选出14条ISSR引物,共扩增出181条带,其中多态性谱带为113条,多态性比率为60.32%。聚类分析结果表明:48个苦瓜品种之间的遗传相似系数在0.685~0.865。  相似文献   

9.
部分菊花品种遗传多样性的AFLP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AFLP分子标记技术研究了26个菊花品种的遗传多样性,7个引物组合共扩增出385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285条,多态性占74.03%,平均每个引物组合扩出多态性条带40.7条,每一个引物组合都可将26个品种完全分开。利用AFLP数据,进行聚类分析,将26个菊花品种聚为5类。结果表明:AFLP技术在菊花品种分类中的应用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利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选择的富士芽变优系和12个苹果品种为材料进行分子鉴定,构建指纹图谱,并且根据聚类分析的结果确定这13个苹果品种的亲缘关系.[方法]从100条ISSR引物中对供试样品进行PCR扩增筛选,采用NTSYSpc2.10t软件根据Nei's遗传相似系数采用UPGMA法进行聚类,此分析亲缘关系,并采用POPGENE1.32软件计算多态性位点数、多态性点百分率,最终筛选出条带清晰、多态性较高、稳定且重复性好的引物.[结果]从100个ISSR引物中筛选出3个多态性高、重复性好的引物,分别为UBC846、UBC881和UBC899,共在57个位点扩增出条带,其中50个为多态性位点,平均多态性位点百分率为86.11;.利用3条多态性ISSR引物构建的数字化指纹能够有效地区分出所有供试材料,且建立了13个苹果品种的亲缘关系聚类图,这13个品种的相似系数的变化范围在0.67 ~0.82,表现出较高的遗传多样性.[结论]ISSR分子标记技术可以有效地用于苹果种质资源评价、指纹图谱的构建和苹果芽变品种的鉴定,为苹果的种质资源鉴定、遗传多样性检测和栽培育种提供了分子生物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遗传距离及聚类分析在切花菊亲本选配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索利用遗传距离进行聚类分析的方法在花卉杂交亲本选配中的应用,本试验以41个菊花品种为材料,选择与切花菊品质密切相关的8个数量性状作为测试指标进行测量,在主成分分析基础上,计算品种间的遗传距离,并以离差平方和法进行聚类分析.聚类分析的结果将41个品种按遗传距离为15的标准划分为4个群组;从聚类分析的结果看,同群组的...  相似文献   

12.
中国传统大菊品种数量性状变异及其概率分级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对栽培植物品种进行鉴别和分类是品种保护和应用的基础。中国传统大菊品种是菊花中一类变异极为丰富而独特的品种类群,对其数量性状进行合理分级可以在数量化和规范化的基础上对这类菊花品种资源进行评价,建立更为具体精确的评价标准。本研究观测了400个中国传统大菊品种的18个数量性状,采用数量性状变异分析和概率分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这18个数量性状变异系数均在15%以上,其中筒状小花数(101.85%)、舌状小花数(70.02%)和花瓣宽(59.49%)变异系数较大,说明花部性状具有丰富的遗传变异。K-S检验分析发现:13个数量性状符合正态分布,其余5个性状呈偏态分布;对符合正态分布的性状进行概率分级发现,13个数量性状可以分为5级,对不符合正态分布和偏态分布的性状根据数据按实际分布状况分级,获得了新的分级标准。使用这一标准为400个大菊品种的数量性状赋值,合并成数字编码,通过比较分析发现,利用其中的9个数量性状便可以将400个品种一一区分开来。这一研究结果不仅可以补充和完善菊花品种分类和鉴定的评价标准,还可以为其他观赏植物种质资源评价中观测数据的规范化和标准化处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6个栽培类型药用菊花超氧化物歧化酶同工酶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揭示药用菊花6个栽培类型的遗传多样性,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对不同栽培类型药菊进行SOD同工酶分析。结果表明,6个栽培类型药菊共得到9条SOD同工酶酶谱,其中4条是各栽培类型在4个时期共有的特征酶谱;各栽培类型药菊的SOD同工酶均在8月份表达量最大,酶带总数最多,其中异种大白菊、大洋菊、小洋菊的酶带总数最多,均有8条,贡菊的酶带总数最少,仅有4条;异种大白菊、大洋菊、小洋菊间的亲缘关系最近,贡菊仅与黄金菊亲缘关系较近。6个栽培类型药菊在不同的生长发育时期SOD同工酶遗传变异丰富。8月份是采集样品分析SOD同工酶的最佳时期。利用SOD同工酶谱特征可以找出各栽培类型药菊间的差异。  相似文献   

14.
木瓜属品种亲缘关系的SRAP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木瓜属品种的种源、亲缘关系以及遗传多样性,旨在为木瓜属品种的分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22个SRAP(sequence-related amplified polymorphism)引物组合对27份品种和5份野生种进行聚类分析、主坐标分析及遗传多样性的评价。【结果】共检测到152个多态性位点,平均每个引物组合6.91个多态性位点,多态性位点百分数为73.08%。聚类分析显示,32份材料可划分为毛叶木瓜种系、西藏木瓜、皱皮木瓜种系、日本木瓜种系4个类群。西藏木瓜与毛叶木瓜种系聚为一支,亲缘关系密切;日本木瓜种系和皱皮木瓜种系聚为另一支,日本木瓜种系与毛叶木瓜种系亲缘关系最远,皱皮木瓜种系位于日本木瓜种系与毛叶木瓜种系之间。遗传多样性分析显示,日本木瓜种系和皱皮木瓜种系的遗传多样性指数高于毛叶木瓜种系,可能与交配、繁殖方式有关。属的水平上,种系间的遗传分化系数GST=0.4969。【结论】SRAP分子标记是研究木瓜属栽培品种遗传关系的有效工具。结合形态特征和SRAP分析结果,花柱基部被毛的状态是鉴定木瓜属栽培品种种源的准确指标之一。C.×superba与皱皮木瓜亲缘关系较近,可作为皱皮木瓜种下的品种群。  相似文献   

15.
牡丹栽培品种数量分类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22个牡丹栽培品种为分类运算单位(OTU),选取5个花粉性状和23个形态性状进行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数量分类基本可以反映牡丹品种间的亲缘关系,与传统分类法基本吻合;Q型聚类分析能比较理想地将供试品种在Lq1=4.516水平上分为2个大群,在Lq2=3.765水平上分为3个品种群。主成分分析显示:28个性状可综合为7个主成分,其累积贡献率达75.9%,进而选出了影响力比较大的一些性状。  相似文献   

16.
河北香菊与药用菊花的植物学特征及主要化学成分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河北香菊与其它药用菊花的植物学特征及主要化学成分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河北香菊与其它栽培类型药用菊花在花序内鳞片的有无、头状花序直径、舌状花层数等植物学特征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其挥发油含量是其它药用菊花含量的2.61~11.36倍;总黄酮含量是其它药用菊花1.36~3.17倍、绿原酸的含量是其它药用菊花1.79~2.53倍,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对其进一步的开发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石榴品种数量分类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分析石榴表型遗传多样性,从数量分类角度对其进行分类研究,为石榴品种形态分类和优良品种选育奠定基础。【方法】根据28个形态特征对62个石榴品种资源对生物学特进行观察并测定性状数值,利用UPGMA法和组内均联法作图。【结果】组内均联法和UPGMA法都支持品种亲缘近的品种聚合在一起;组内均联法聚类,可以将石榴品种划分出,分别为单瓣和复瓣、重瓣、台阁3个品种群;UPGMA法可以分出单瓣、重瓣和台阁品种群,但出现了极个别品种的交叉,两种方法与形态分类基本一致;UPGMA法对62个品种聚类,支持了在形态分类时把花色、株高、花瓣性状作为分类标准。【结论】数量分类用于石榴品种分类研究与形态分类基本一致,可以支持形态分类,同时可以显现品种亲缘关系,并且花色、花瓣、株高在聚类分析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从分子水平上了解非洲菊主栽品种的亲缘关系及遗传多样性,为选配非洲菊杂交育种亲本提供参考.[方法]设计100条ISSR引物,利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外引的22个非洲菊品种进行遗传多样性及聚类分析.[结果]筛选的9个ISSR引物共扩增出139条清晰带,其中多态性带127条,多态性比率91.37%.品种间的遗传相似系数在0.5095~0.8889,平均为0.7230.UPGMA聚类分析结果可将供试材料分为4组,其中第1组又可分为两个亚组.[结论]非洲菊品种间具有较丰富的遗传多样性,花瓣及花心颜色可以作为区分非洲菊品种分类及分析亲缘关系的初步依据.  相似文献   

19.
为进一步研究唐菖蒲杂交育种亲本选配和杂种的早期鉴定,以21个唐菖蒲品种为试材,对这些品种的表型性状特征进行聚类分析,并利用SRAP技术对其构建指纹图谱。结果表明:21个品种的表型性状表现出一定的遗传多样性,变异6.78%~147.29%。经过对SRAP-PCR反应条件的优化,从100对引物中筛选出16对引物适用于唐菖蒲PCR反应;通过对21个品种SRAP标记的试验与分析,共在468个位点上扩增出条带,多态性位点411个,平均每个引物组合扩增多态性条带25.7个;基于SRAP标记的UPGMA聚类分析显示,21个品种间Jaccardp’s相似系数0.46~0.75。将2种聚类结果进行比较发现,唐菖蒲品种的分类与表型性状无显著相关性,说明其品种具有复杂的遗传背景。  相似文献   

20.
绿竹不同栽培类型RAPD分子标记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RAPD标记对22个不同栽培类型的绿竹进行多态性分析.从粗筛后的94个10 bp随机引物中筛选出20个有效引物,共扩增出113条DNA带,其中91条为多态性带,占总数的80.5%.不同引物扩增出不同的DNA指纹图谱.利用POPGEN32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聚类结果可将绿竹的不同栽培类型区分开来;这些不同栽培类型绿竹的遗传距离为0.122 2~0.815 4,大部分在0.6以下;RAPD分子标记对竹类植物种下等级进行分类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