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农业科技信息是一种重要的战略资源,大力推动农业信息化,利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农业,对于推动农业科技创新和促进科技服务三农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为了帮助农民实现"一网打天下"的目的,本文介绍了山东省农村农业信息化综合服务平台的主要功能模块,以期为农民提供一站式的农业科技信息服务,为农业发展插上科技信息的翅膀。  相似文献   

2.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技术对农村建设、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作用日益显著。当前我国农村信息化建设相对滞后,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较大。农业信息的滞后使得广大农村地区特别是中西部农村地区处于信息不畅通的状态,严重影响了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鉴于此,加强农村信息化建设,为农村、农业、农民提供信息技术支持,势在必行。我国农村信息化建设涉及面较广,其中农村信息服务平台建设是目前农村信息化建设的重点。该文以南安世纪之村信息服务平台为切入点,分析研究世纪之村信息服务平台的影响,并通过SWOT分析法分析其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以此为依据提出推动世纪之村信息服务平台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3.
【目的】开发广西社会化农村科技信息综合服务平台,实现多种媒体、多种终端的农村科技信息服务。【方法】通过对农村科技信息综合服务、视频资源建设、远程培训、呼叫服务、产业信息化应用等需求进行分析,对广西社会化农村科技信息综合服务平台总体框架进行设计。【结果】设计了由技术集成层、内容支撑层、基础服务层、特色应用层、网络层和终端层6个部分组成的、适合广西特点的社会化农村科技信息综合服务平台总体框架。【结论】广西社会化农村科技信息综合服务平台具有信息数据集中、应用功能完善、服务覆盖面广等优点,为该平台详细功能的开发、测试、应用和农村科技信息服务模式提升奠定了科学基础。  相似文献   

4.
【目的】开发广西社会化农村科技信息综合服务平台,实现多种媒体、多种终端的农村科技信息服务。【方法】通过对农村科技信息综合服务、视频资源建设、远程培训、呼叫服务、产业信息化应用等需求进行分析,对广西社会化农村科技信息综合服务平台总体框架进行设计。【结果】设计了由技术集成层、内容支撑层、基础服务层、特色应用层、网络层和终端层6个部分组成的、适合广西特点的社会化农村科技信息综合服务平台总体框架。【结论】广西社会化农村科技信息综合服务平台具有信息数据集中、应用功能完善、服务覆盖面广等优点,为该平台详细功能的开发、测试、应用和农村科技信息服务模式提升奠定了科学基础。  相似文献   

5.
针对福建农村实际情况和农村科技信息化的需要,综合运用计算机网络、数据库管理技术和基于J2EE与XML组合的软件开发技术,构建了福建省农村科技信息服务系统,同时建立了高效的应用示范体系。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多种数据库类型及管理系统的开发、农业信息远程服务平台建设、作物远程诊断服务系统集成应用、农村信息采集发布系统的设计、"最后一公里"信息服务模式的建立等。系统信息量大、知识全面、图文声型并茂,能多角度、全方位满足福建省农业科技信息服务的需求。  相似文献   

6.
综合运用并集成现代Internet技术、移动通讯技术、CTI技术、TTS、数学模型等全新的信息处理技术和手段,探索了具有区域农业特色的农村科技信息化服务平台,在区域特色农业领域为农民和农业企业的生产、经营、病虫害的防治、新品种引进、市场信息、法律、政策等提供电脑、电话、手机和广播咨询农业技术培训,建立了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面向农民、企业、政府、专家的农村科技信息服务平台("农民热线")———农业语音专家系统。"农民热线"为用户提供广泛的声讯信息咨询、专家在线解答、远程教育服务,其在海安、常州等地的初步应用表明,是管理部门与农民和企业沟通的桥梁,是开辟新农村信息服务和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新窗口和新渠道,并有效突破农村信息化建设的"最后一公里"瓶颈,因此本研究对服务"三农"将具有深远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阐述了莆田市科技情报所在服务新农村的建设中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人才、设备优势,因地制宜,结合本地区的区域特色,努力为当地农村构建市、县、乡三级联网的农业科技信息服务平台,在农村信息化建设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实践。针对区域农业信息服务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应采取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朱弘博 《吉林农业》2011,(11):33+24-33,24
当前,人类正走进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知识经济时代,信息化已成为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动力,农业和农村信息化水平也已成为一个国家农业现代化水平及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我国农业和农村信息化已走过十几年的路程,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距离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要求和广大农民的需要还有很大的差距。为了适应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科学配置和管理农村信息网络服务平台和共享涉农信息资源,为政府部门提供决策依据,为农业经济合作组织搭建安全可靠的电子商务平台及为农民群众创建综合信息共享服务平台,已成为当前农业信息化理论研究和实践的重点。  相似文献   

9.
国家农业农村地理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展望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在《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中提出要实施数字乡村战略,加快物联网、地理信息、智能设备等现代信息技术与农村生产生活的全面深度融合的背景下,开展国家农业农村地理信息服务平台的建设工作,有助于推进农业空间信息资源共享开放,加强农业政务信息化水平和全面提高科学决策、市场监管、政务服务水平。【方法】国家农业农村地理信息服务平台采用地理信息服务总线GEO-ESB技术,提升了数据在线托管与分布式交换能力;采用云原生架构可以保障农业地理信息平台具备更快的上线速度;采用边缘计算技术,提升地理服务效率;采用空间大数据GIS技术体系,提升空间大数据的处理和分析挖掘能力。【结果】通过国家农业农村地理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可以实现农业GIS应用平台的快速搭建,平台探索了部本级及与各省级农业农村部门及跨部委的地理信息资源的共享模式,平台实现时空大数据的一体化存储、管理、查询、分析、决策、二三维可视化等方面的服务,利于种植、畜牧兽医、渔业渔政、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科技教育、资源环境、国际合作、农业气象等行业和领域的整合升级。【结论】通过不断建设国家农业农村地理信息服务平台,将为农业农村信息化建设提供重要的信息化支撑。  相似文献   

10.
湖南农村信息化现状调研与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波  徐稳  沈岳 《吉林农业》2011,(5):61-63
推进农业信息化、建设"数字湖南"是一项充分融合了21世纪农业高新科技的系统工程。本文结合湖南省科技重大专项"湖南省农村科技信息综合服务平台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的前期调研,就当前湖南省农村、农业与农民问题,通过分批走访农村中的农民、专业能手、农村大户、村支负责人、龙头企业与相应职能部门干部,了解湖南省农村实施农业信息化的现状,通过分析探索一条提高农户、龙头企业与合作组织利用农业知识的能力的新途径,有效解决农村信息化服务瓶颈问题。  相似文献   

11.
傅雷扬  朱军  陈卫  韦巍  饶元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4):21504-21507
结合当前农业和农村发展的实际,利用农村已有的网络基础设施,研究符合农村实际需要的、低成本的信息网络和信息集成服务技术,制定了农村农业信息化解决方案,基于SOA建立农村数字化综合信息服务平台,介绍了平台的设计和实现策略。农村数字化综合信息服务平台适合为广大农村用户、相关企业、政府部门提供实时最新的农业市场信息、技术支持和培训服务等,促进农业生产力的发展和新农村建设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12.
加强农村科技服务 促进现代农业发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韩忻彦 《山西农业科学》2009,37(9):15-18,26
农村科技服务和农业技术推广应用是当前农村科技工作效率的瓶颈。介绍了山西省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的现状,分析了存在的问题,指出要提高效率,充分发挥科技的支撑和引领作用,整合科技资源势在必行;提出了以星火科技12396信息服务为纽带,建立"科技信息服务平台"、"农村科技服务机构"、"农村科技服务队伍"三位一体的科技服务体系,实现"目标明确、结构合理、功能完善、运行高效"的总体目标。  相似文献   

13.
智能终端在“三农”综合信息服务平台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信息服务是农业生产、农村发展的重要内容。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推动下,将智能终端应用于农业信息服务中,利用其便携性、普及性和强大的处理能力等特点,构建农业信息服务渠道,服务农业、农村。国家现代农业科技城“三农”综合信息服务平台的智能终端信息服务,通过智能手机实现了平台基于短信/彩信的信息推送服务、基于2G/3G网站的数据服务、基于农业科技应用商店的农业行业应用程序下载服务,使“三农”综合信息服务平台的农业信息资源得到充分利用。  相似文献   

14.
加强农村信息资源开发推进农村信息化进程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农业信息化是农业现代化的前提,要推进农村信息化的进程,建立农村信息服务体系,需构建包括农业生产决策信息系统(农业生物信息系统、农业环境信息系统、农业技术信息系统、农业经济信息系统)、农村社会经济生活信息系统在内的农村信息资源保障体系;开拓多种信息传播渠道,形成一个快速有效的农村信怎资源传播网络,即通过计算机农业信息站点网络、农村远程信息服务系统、语音服务系统、人工信息站点网络等多种传播手段,为农业、农村、农民提供信息服务。  相似文献   

15.
建设“农技推广云平台”推动农业农村信息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技推广云平台"建设工作是推动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的有益探索:根据用户需求,平台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设计了工作服务、管理统计、信息采集上报三大类功能板块,可通过主流浏览器和Android系统智能手机中的客户端获取信息服务,从而提升农技推广服务能力,提供有效、便捷、有针对性的农技推广服务,实现基层农技推广网络化管理和高效的信息化服务。平台在小范围试点的基础上,整省示范工作已准备就绪,将为农技推广体系整体工作带来极大便利。  相似文献   

16.
河南省农业信息化建设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利军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0):10694-10695,10709
根据河南省农业信息化建设目标(促进城乡一体化进程;科学配置城乡劳动力;提高政府服务能力,促进政务公开;促进城乡生态建设一体化)和农业信息化建设的内容(主要包括农村信息基础硬件建设、农业信息网络建设、农业信息资源库的建设、农业信息服务能力的培育、农业信息化传播网络建设、农业信息化的法律法规等制度建设),河南省应以"政府主导,社会参与,资源共享"为工作原则,贯穿"因地制宜,多管齐下,逐步提高"的工作思路,以农业、农村和农民的需求为中心,把农民亟需的市场信息和技术作为建设的重点,增强农业信息化服务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具体有构建农业信息服务平台、突出特色并配置好各种信息资源、建立农业信息化人才培养机制、因地制宜地找准应用突破点、建立多元融资体系、建立农业信息服务呼叫系统和推进物联网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