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目的]本文旨在研究胍基乙酸(GAA)对樱桃谷肉鸭生长性能、屠宰性能、抗氧化能力的影响。[方法]选用720只健康且体质量相近的10日龄樱桃谷肉鸭,随机分为4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30只。分别饲喂添加质量分数为0%(对照组)、0.025%(试验组Ⅰ)、0.05%(试验组Ⅱ)、0.10%(试验组Ⅲ)GAA的试验日粮。试验结束时(42日龄),每重复随机抽取1只肉鸭进行屠宰,测定各项指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的平均日增体质量有增高趋势,料重比有降低趋势,但差异均不显著(P0.05);试验组Ⅱ的半净膛率、全净膛率、腿肌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Ⅱ胸肌中的肌酸含量与试验组Ⅲ血浆中的肌酸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中,试验组总抗氧化能力(T-AOC)、过氧化氢酶(CAT)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均有增加的趋势(P0.05);丙二醛(MDA)含量均有所降低,其中试验组Ⅱ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分别比对照组提高了9.96%、32.46%、12.34%,且试验组Ⅱ显著高于其他3组(P0.05);试验组Ⅱ的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肝脏中,胍基乙酸具有增加T-AOC、CAT、SOD、GSH-Px活性与GSH含量的趋势,其中试验组Ⅱ的SOD活性和GSH含量显著高于其他3组(P0.05),GSH-Px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日粮中添加GAA对提高肉鸭的生长性能无显著影响,但在本试验条件下,添加0.05%的GAA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樱桃谷肉鸭的屠宰性能和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2.
研究日粮添加植物油和维生素E(vitamin E,VE)对湖羊血清和肝脏抗氧化指标的影响.选取45日龄断奶湖羊公羔40头,平均初始体质量12.75kg,随机平均分成5组,即,对照组,3%豆油组,3%豆油加500mg·kg-1VE组,3%玉米油组,3%玉米油加500mg·kg-1VE组,日粮精粗比均为40:60(风干基础),且等能、等氮,为期10周的试验结束后取湖羊血清和肝脏分析抗氧化指标.结果表明:添加豆油或玉米油使血清和肝脏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SH-Px)活性比对照组提高,其中CAT与GSH-Px活性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aleicdialdehyde,MDA)含量比对照组显著下降;添加VE使各种抗氧化酶活性及MDA含量比单添加植物油组显著下降(P0.05),但与对照组相比,除肝脏SOD活性降低和血清GSH-Px活性升高外(P0.05),没有显著差异(P0.05).提示日粮添加植物油和VE对湖羊血清和肝脏的抗氧化系统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3.
为探究饲料中黄藤素含量对吉富罗非鱼生长、抗氧化能力和非特异性免疫的影响。在基础饲料中添加0(A组)、0.01%(B组)、0.02%(C组)、0.04%(D组)和0.08%(E组)的黄藤素,饲喂平均体质量为0.5g的吉富罗非鱼幼鱼12周。结果表明:(1)饲料中黄藤素的含量对罗非鱼摄食率、末重、日增重系数、饲料系数无显著影响(P>0.05),E组体增重显著高于对照组(P < 0.05)。(2)随着黄藤素添加量的提高,血清中AKP、T-AOC活性呈上升趋势,其中以E组最高,D组SOD活性显著高于其它各组(P < 0.05),各试验组MDA活性均低于对照组。(3)随着黄藤素添加量的提高,肝脏中SOD、AKP、T-AOC、CAT活性随黄藤素添加量的提高呈上升趋势,E组GSH-Px活性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 < 0.05),各处理组MDA活性均低于对照组。(4)C组和D组LZM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 < 0.05),D组巨噬细胞吞噬活性及基因IL-1β表达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 < 0.05),C组基因TNF-α表达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 < 0.05),血清补体C4活性呈上升趋势,以E组最高。结果表明:饲料中添加0.04%~0.08%黄藤素在维持良好生长性能的同时能有效提高罗非鱼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4.
复方中草药对虹鳟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将中草药作为饲料添加剂长期应用于虹鳟养殖生产,探讨了复方中草药对虹鳟Oncorhynchus mykiss抗氧化能力的影响。在水温为(17±1)℃条件下,将体质量为(200.0±1.5)g的1+龄虹鳟随机分为2个试验组和1个对照组,每组120尾鱼,每组设1个平行,饲养在室外循环水圆形水泥池(直径6 m)中。两个试验组鱼分别投喂添加茵陈、板蓝根等(复方一)和添加紫草、金银花等(复方二)的全价饲料,对照组鱼只投喂全价饲料,共饲养30 d。停饲24 h后,采集试验鱼的血清、肝脏、脾脏、肾脏,测定各组织中丙二醛(MDA)、一氧化氮(NO)含量,以及总一氧化氮合酶(TNOS)、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 NOS)、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活性及总抗氧化能力(TAOC)。结果表明:两个试验组虹鳟肝脏中SOD活性均上升,MDA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复方一试验组肝、脾和肾脏中NO含量,脾脏中i NOS活性以及血清中T-AOC活性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中GSH-PX活性也相应提高;复方二试验组肾脏中NO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表明,复方一较复方二能更有效地提高虹鳟的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5.
不同硒源对肉鹅免疫与抗氧化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不同硒源对肉鹅免疫与抗氧化功能的影响,试验选用1日龄健康、体重相近(P0.05)的肉鹅96只,按单因素完全随机设计分成4组,在基础日粮一致的情况下,分别添加同水平(0.3 mg/kg)的不同硒源。结果表明:除9周龄纳米硒组脾脏指数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外,第4,9周龄其余各试验组胸腺指数、脾脏指数、法氏囊指数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但不同硒源间差异不显著(P0.05);第4,9周龄T淋巴细胞转化率与对照组相比,亚硒酸钠组、纳米硒组均显著提高(P0.05),酵母硒组极显著提高(P0.01),且酵母硒组显著高于亚硒酸钠组(P0.05)。各试验组4,9周龄血清与肝脏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和总抗氧化能力(T-AOC)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各试验组4,9周龄血清与肝脏中丙二醛(MDA)、过氧化氢(H2O2)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GSH-PX活力,4周龄血清不同硒源间差异不显著(P0.05),4周龄肝脏、9周龄血清与肝脏酵母硒组均显著高于亚硒酸钠组(P0.05)。T-SOD活力,4,9周龄血清与肝脏不同硒源间差异不显著(P0.05)。T-AOC,4,9周龄血清,4周龄肝脏酵母硒组均显著高于亚硒酸钠组(P0.05),9周龄肝脏纳米硒组显著高于亚硒酸钠组(P0.05)。MDA含量,4,9周龄血清与肝脏酵母硒组均显著低于亚硒酸钠组(P0.05)。H2O2含量,4,9周龄血清与肝脏不同硒源间差异不显著(P0.05)。上述结果表明,日粮中添加硒可以提高鹅的免疫与抗氧化功能;与亚硒酸钠和纳米硒相比,酵母硒影响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6.
微生物源性抗氧化剂对LPS诱导的大鼠肝脏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脂多糖(LPS)致大鼠氧化损伤为模型研究微生物源性抗氧化剂(microbe-derived antioxidantm,MA)对大鼠抗氧化功能和肝脏损伤修复的作用。选用100只雄性SD大鼠(185.74±6.86)g,随机分成4组,分别为对照组、LPS组、LPS+0.5MA组和LPS+1.0MA组。各处理组试验鼠均饲喂基础日粮,LPS+0.5MA组和LPS+1.0MA组饮水中分别添加MA 0.5mL/只/d和1.0mL/只/d;试验第29天,LPS组、LPS+0.5MA组和LPS+1.0MA组分别腹腔注射LPS 3mg/kg,对照组注射等剂量的生理盐水。结果表明,MA可显著提高正常大鼠血清和肝脏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P0.05);MA处理后,显著减缓LPS所致的血清和肝脏SOD和GSH-Px酶活性下降(P0.05),显著降低血清和肝脏丙二醛(MDA)和一氧化氮(NO)水平(P0.05),有降低血清谷草转氨酶(AST)和谷丙转氨酶(ALT)活性的趋势(P0.05)。结论,MA具有提高大鼠抗氧化能力,修复肝脏氧化损伤的作用,且呈一定的剂量效应。  相似文献   

7.
以白玉菇精多糖(RPHM)为试验材料,建立环磷酰胺诱导的免疫抑制小鼠模型,测定相关抗氧化指标,探究RPHM对小鼠肝脏、肾脏免疫活性作用的影响。将60只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阳性对照组、模型组以及RPHM高、中、低不同剂量组,通过检测各组肝脏和肾脏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谷胱甘肽氧化物酶(GSH-Px)活性、过氧化氢酶(CAT)活性、谷胱甘肽(GSH)含量和丙二醛(MDA)含量5项抗氧化指标,考察肝脏、肾脏功能免疫特性的变化。结果表明,与模型对照组相比,RPHM可以显著提高肝脏和肾脏的SOD活性、GSH-Px活性、CAT活性和GSH含量(P0.01),降低肝脏和肾脏的MDA含量(P0.01)。RPHM能提高免疫低下型小鼠的肝脏免疫能力,改善小鼠肾脏的免疫调节能力。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不同水平饲料镉对罗非鱼肝胰脏抗氧化能力的影响。将300尾罗非鱼随机分为饲料镉添加水平为0、50、100、200、400 mg/kg的5个处理,每个处理4个重复。养殖8周后,测定肝胰脏有关抗氧化能力指标。结果表明:随镉水平升高,罗非鱼肝胰脏MDA水平升高,200 mg/kg添加水平组开始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T-AOC水平逐渐降低,50 mg/kg时即可显著降低(P<0.05);CAT和SOD活性均先升高后下降,其活性分别在镉添加水平为50、200 mg/kg时最高,并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表明饲料中添加不同水平镉对罗非鱼肝胰脏抗氧化指标造成不同影响,饲料中添加50 mg/kg镉即可显著降低罗非鱼肝胰脏总抗氧化能力,CAT活性最高;添加200 mg/kg镉可显著提高罗非鱼肝胰脏MDA含量,SOD活性最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饲料中添加地衣芽孢杆菌和凝结芽孢杆菌对凡纳滨对虾生长性能、营养代谢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方法】将凡纳滨对虾幼虾随机分成3组,对照组投喂仅用蛋白液包裹的基础饲料,试验组分别投喂含活菌量达10~8 CFU/g的凝结芽孢杆菌和地衣芽孢杆菌的试验饲料,养殖周期为28 d。于试验第7,14,21和28天取样,测定血清总蛋白(TP)、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一氧化氮(NO)含量及谷氨酰胺合成酶(GS)、苹果酸脱氢酶(MDH)、脂肪酶(LPS)、已糖激酶(HK)、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一氧化氮合酶(NOS)活性和总抗氧化能力(T-AOC);试验结束后测定凡纳滨对虾的生长性能和肌肉营养成分。【结果】(1)与对照组比较,2个试验组凡纳滨对虾的终末体质量显著提高(P0.05),饲料系数显著降低(P0.05),肌肉中粗蛋白质、肌糖原含量和呈味氨基酸总量显著提高(P0.05);凝结芽孢杆菌组血清中TP、TC及TG含量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地衣芽孢杆菌组TG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凝结芽孢杆菌组GS活性在试验第14天显著高于其他2个组(P0.05);2个试验组HK活性在第21天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凝结芽孢杆菌组MDH活性在第21天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个试验组LPS活性在第7天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个试验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3)凝结芽孢杆菌组T-AOC活性在试验第7天最高(55.21 U/mL),地衣芽孢杆菌组在第14天最高(45.08 U/mL),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个试验组CAT活性在第21天最高,SOD活性在第7天最高,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2个试验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凝结芽孢杆菌组GSH-PX活性在第28天最高(957.30 U/mL),地衣芽孢杆菌组在第21天最高(932.25 U/mL),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凝结芽孢杆菌组NOS活性和NO含量均在第14天最高,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地衣芽孢杆菌组NO含量在第28天最高,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地衣芽孢杆菌和凝结芽孢杆菌均可作为饲料添加剂使用,提高凡纳滨对虾的生长性能,增强其营养物质代谢水平,提高其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松针提取物对广西麻鸡血液生化指标、抗氧化能力和免疫功能的影响,试验选取1日龄广西麻鸡1 600只作为试验动物进行120 d的饲养试验。试验鸡群随机分为2组,每组2个重复。在饲养过程中,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全程在基础饲粮中添加松针提取物。结果表明,试验组显著提高血清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提高总抗氧化能力(T-AOC)和降低血清中丙二醛(MDA)的含量(P0.05);显著提高IgA、IgG、IgM、补体C3和补体C4的含量(P0.05);显著提高血清中钙、磷的含量,降低血清中胆固醇的含量(P0.05)。因此,松针提取物能够显著改善广西麻鸡的血液生化指标,提高广西麻鸡的抗氧化能力和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印度菜粕替代国产菜粕对奥尼罗非鱼生长性能、免疫力及肝脏结构的影响。【方法】选取120尾初始体质量约为17.3 g的奥尼罗非鱼,随机分为4组;设计4种等氮等能的实用饲料G0、G50、G75和G100,其中,G0为对照组(国产菜粕用量35%),G50、G75和G100为分别用印度菜粕替代G0饲料中50%、75%和100%的国产菜粕并添加质量分数为0.1%的二甲基-β-丙酸噻亭(DMPT)为诱食剂,饲养周期为43 d。【结果】印度菜粕替代水平升高可导致罗非鱼的末均质量、增质量率、特定生长率降低,饲料系数升高,其中,G100组差异显著(P0.05)。全鱼体成分和血清常规生化指标差异不显著(P0.05),血清丙二醛(MDA)、NO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碱性磷酸酶(AKP)活性差异也不显著(P0.05),但G100组总抗氧化能力(T-AOC)和溶菌酶(LZM)含量比G0显著升高(P0.05)。随着印度菜粕替代水平的升高,奥尼罗非鱼肝细胞结构的损伤程度逐渐加大。【结论】生长阶段在17~70 g的奥尼罗非鱼,饲料中印度菜粕替代国产菜粕的水平不宜超过75%。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马尾藻多糖对奥尼罗非鱼生长性能、血液生化指标和免疫调节的影响。[方法]采用 奥尼罗非鱼作为试验对象,在饲料中分别添加不同水平的马尾藻多糖(添加量分别为0、0.10%、0.15%和0.20% ),饲养30日后测定奥尼罗非鱼的增重率、特定生长率、饲料系数、血液生化指标和非特异性免疫指标。[结果]浓度为0.10%的马尾藻多糖能极显著提高奥尼罗非鱼的增重率、生长速度和降低饲料系数(P〈0.01),并能显著提高血液中红细胞数、总蛋白和血糖的含量 (P〈0.05);浓度为0.15%的马尾藻多糖能极显著提高其总蛋白含量(P〈0.01)和显著提高血液中超氧化物歧化酶、溶菌酶和酸性磷酸酶活力(P〈0.05);浓度为0.20%的马尾藻多糖能极显著提高其血液中总蛋白含量和酸性磷酸酶活力(P〈0.01),并显著提高溶菌酶活力(P〈0.05)。[结论]马尾藻多糖能显著提高奥尼罗非鱼的生长性能和非特异性免疫水平,在奥尼罗非鱼饲料中马尾藻多糖的适宜添加量为0.10%-0.15%。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并验证基础饲料中添加不同水平的蚯蚓粉和蚯蚓粪对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生长性能及血清抗氧化指标的影响,选用同一批次初体质量为(52.98±0.33)g的罗非鱼幼鱼180尾,随机分成6组,每组设3个重复,分别饲喂基础饲料(A组),添加2.5%、5.0%、7.5%蚯蚓粪的饲料(B1、B2、B3组),添加蚯蚓粪+蚯蚓粉(5.0%+0.150%、7.5%+0.225%)的混合饲料(C1、C2组),试验在室内玻璃水族箱(100 cm×50 cm×50 cm)中进行,饲养60 d后测定罗非鱼生长和抗氧化指标。结果表明:试验用蚯蚓粉粗蛋白质为57.93%,蚯蚓粪粗蛋白质为3.81%;B、C组与A组相比,饲料系数稍低,增重率、特定生长率和血清抗氧化免疫能力稍高,以饲料中添加5.0%蚯蚓粪(B2组)最好,但经方差分析显示,所有指标差异均未达到显著性水平(P0.05)。本试验结果为蚯蚓粪及蚯蚓粉在水产饲料中的合理应用和新饲料产品开发提供了理论依据,对罗非鱼养殖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设计4种等氮等能的实用饲料,评价印度菜粕替代国产菜粕对奥尼罗非鱼生长和血清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选取300尾初始体质量为2.48(±0.05)g的奥尼罗非鱼,随机分为4组,G0组为对照组(国产菜粕用量35%),G50、G75和G100组为试验组,分别用印度菜粕替代对照组饲料中50%、75%和100%的国产菜粕,并添加0.1%的诱食剂DMPT,饲养8周.结果表明,印度菜粕替代国产菜粕后,显著降低了罗非鱼幼鱼的生长性能,且随着替代量的增加,影响程度加剧.印度菜粕替代国产菜粕对奥尼罗非鱼全鱼体常规成分和血清指标无显著影响.在奥尼罗非鱼幼鱼阶段印度菜粕替代国产菜粕比例不超过50%,即印度菜粕使用量在17.5%以下.  相似文献   

15.
草鱼脆化过程中血液学指标及组织氧化还原的动态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常规配合饲料和蚕豆饲喂平均体质量为(936.7±6.1)g的草鱼,测定了草鱼在脆化过程中血液学指标及肌肉、肝胰脏、鳃组织氧化还原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白细胞数、淋巴细胞数、血红蛋白含量、平均红细胞体积及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均受饲料种类和饲喂时间的双重影响,蚕豆组草鱼12 w时的白细胞数、淋巴细胞数、红细胞数、血红蛋白含量均较对照组显著下降(P0.05);蚕豆组草鱼4 w时肝胰脏过氧化氢酶(CAT)活性,8 w时鳃超氧化物岐化酶(SOD)活性、肌肉丙二醛(MDA)含量,12 w时肝胰脏、肌肉及鳃SOD活性,肌肉及鳃CAT活性,肝胰脏、肌肉MDA含量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而蚕豆组草鱼在4 w时的肌肉、鳃,8 w时的肝胰脏、鳃,及12 w时的鳃内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4 w时的肌肉、鳃,8 w时的肝胰脏、鳃、肌肉,及12 w时鳃中的GSH/GSSG系数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上述结果表明,摄食蚕豆会对草鱼带来血液学指标及组织抗氧化机能的时间累积性损伤,提示在养殖过程中需采取措施以提高机体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16.
采用50个随机引物对奥利亚罗非鱼(Oreochromis aureus)和3个尼罗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群体即无锡品系、埃及品系和吉富品系进行RAPD分析,共筛选出13个重复性好的引物,其中引物S1255扩增的2500bp片段具有群体特异性,可作为区分奥利亚罗非鱼和尼罗罗非鱼的分子标记;用PopGen1.32软件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奥利亚罗非鱼、无锡品系、埃及品系和吉富品系罗非鱼群体内的多态位点率分别为22.03%、52.54%、58.47%、62.71%,基因多样性指数分别为0.0912、0.2166、0.2448、0.2705,Shannon信息指数分别为0.1323、0.3136、0.3537、0.3881。无锡品系、埃及品系和吉富品系罗非鱼群体内遗传相似性指数分别为0.8194、0.7886和0.7704,遗传变异水平较高,遗传多样性丰富。奥利亚罗非鱼的群体内遗传相似性指数为0.9279,群体的遗传纯度高,遗传变异水平较低。无锡、埃及、吉富品系尼罗罗非鱼与奥利亚罗非鱼之间的遗传距离分别为0.1370、0.2235,0.1986,说明奥利亚罗非鱼和埃及品系尼罗罗非鱼杂交可能产生更强的杂种优势。  相似文献   

17.
选用360尾初始体重为(5.35±0.02)g的奥尼罗非鱼(Oreochromis aureus ♂×O reochromis niloticus♀)幼鱼,随机分配在12个水族箱中(容积为300 L),每箱放30尾鱼。试验分为3组,投喂3种不同饲料(分别添加质量分数为0、0.0125%、0.025%的溶血卵磷脂,记为对照组、A组、B组),每组设4个重复。通过8周的生长试验,评价饲料中添加溶血卵磷脂对罗非鱼生长、鱼体成分、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A组和B组罗非鱼幼鱼的相对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显著升高(P〈0.05),B组幼鱼的饲料系数及蛋白质效率也有所改善;A组和B组鱼体中的水分、粗蛋白、粗脂肪和粗灰分以及肝体比和脂体比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但B组的脏体比显著提高(P〈0.05);除B组幼鱼血液中胆固醇的含量显著提高外,各试验组幼鱼血液中的甘油三脂、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及A组幼鱼的胆固醇含量与对照组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这表明饲料中添加一定量的溶血卵磷脂后,可提高罗非鱼幼鱼的生长性能,并能提高幼鱼对脂肪和其它营养物质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18.
以3种品系尼罗罗非鱼的雌鱼作为母本,奥利亚罗非鱼的雄鱼作为父本进行杂交配对,研究杂交罗非鱼F_1代的耐寒能力。应用室内人工降温方法,测定了杂交子代死亡率、累积存活率和半致死低温(LT_(50))等耐寒指标。结果显示,3种杂交罗非鱼的耐寒能力各不相同,埃奥鱼、湘奥鱼和吉奥鱼半致死低温分别为:8.63℃、8.23℃、7.60℃。当水温降到9.6℃时,埃奥鱼首先开始死亡,其死亡低温范围为9.6~7.5℃;湘奥鱼的死亡低温范围为9.4~6.7℃;吉奥鱼的死亡低温范围为8.9~6.3℃。通过对3种杂交罗非鱼的LT_(50)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表明3种杂交罗非鱼中,吉奥鱼的耐寒能力相对较强,其LT_(50)与埃奥鱼、湘奥鱼相比差异显著(P0.05),而其他2种杂交罗非鱼的LT_(50)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9.
为探究罗非鱼高温胁迫响应的调控作用机理,选用孵化12 d后的尼罗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幼鱼,基于RNA-seq技术对尼罗罗非鱼高温处理组(36℃高温胁迫下养殖30、50、70 d)和常温对照组(28℃,30、50、70 d)肝脏组织样品进行转录组分析。结果表明:高温处理组与常温对照组共获得39.23 Gb clean data;28℃-30 d与36℃-30 d文库比较发现,存在4342个差异基因,28℃-50 d与36℃-50 d文库比较发现,存在3139个差异基因,28℃-70 d与36℃-70 d文库比较发现,存在3042个差异基因;进一步将差异表达基因进行GO功能注释和KEGG富集分析,发现差异基因主要富集在糖酵解/糖异生、细胞周期、内质网的蛋白质加工及胰岛素信号等通路上;通过RT-qPCR试验对mTOR信号通路及相关通路中的8个差异基因进行验证,证实了转录组测序结果的可靠性。研究表明,高温胁迫下尼罗罗非鱼肝脏组织中参与热应激相关的基因涉及生长、蛋白质折叠及能量代谢等多个生物学过程,本研究结果为深入研究罗非鱼高温胁迫响应调控机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0.
罗非鱼和斑点叉尾鮰血清IgM的纯化及兔抗血清的制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深入了解罗非鱼和斑点叉尾鮰免疫机理及建立相关免疫检测方法,采用rProtein A Sepharose亲和层析一步法纯化罗非鱼和斑点叉尾鮰血清免疫球蛋白(IgM),并制备其兔抗血清.结果表明,rProtein A Sepharose亲和层析法可以较好地分离获得高纯度的罗非鱼和斑点叉尾鮰血清IgM,通过SDS-PAGE电泳检测,发现罗非鱼血清IgM重链和轻链分子量分别为88.0、21.0 kDa,斑点叉尾鮰血清IgM重链分子量为101.0 kDa.以纯化的罗非鱼和斑点叉尾鮰血清IgM为抗原,制备其兔抗血清,间接ELISA检测其效价分别为1∶32000和1∶16000;Western blotting检测分析,发现罗非鱼和斑点叉尾鮰的兔抗血清分别在88.0和101.0 kDa附近各出现1条反应条带,说明其兔抗血清具有免疫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