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测定花椰菜叶中各种营养成分,为花椰菜叶的综合利用提供参考。[方法]按国标GB/T 6432、GB/T 6433、GB/T 6434方法分别测定花椰菜叶中粗蛋白、粗脂肪、粗纤维的含量;采用NaNO_2-Al(NO_3)_3显色分光光度法测定花椰菜叶中总黄酮的含量;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花椰菜叶中V_A、V_B1、V_B2、V_C、V_E等5种维生素的含量;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法测定花椰菜叶中钙、铁、钠、锌、铜、锰等6种微量元素的含量。[结果]驻马店地区每100 g干花椰菜叶中平均含有粗蛋白质16.07 g、粗脂肪3.64 g、粗纤维9.35 g、总黄酮0.76 g、V_A40.95 ug、V_B1263.37μg、V_B2650.21μg、V_C505.56 mg、V_E3.47 mg、钙190.12 mg、铁8.91 mg、锌3.15 mg、铜0.42 mg、锰1.46 mg。[结论]干花椰菜叶中粗蛋白和粗脂肪等营养成分高于四年生苜蓿中粗蛋白和粗脂肪的含量,同时含有丰富的纤维素、总黄酮、V_C、V_E、V_A、V_B1、V_B2以及钙、铁、钠、锌、铜、锰、锌等营养成分。  相似文献   

2.
采用超声辅助提取不同月份野生樱桃李叶,系统溶剂萃取其醇提物得到环己烷部位、乙酸乙酯部位、正丁醇部位,分别测定其总黄酮含量,通过清除DPPH自由基和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评价野生樱桃李叶不同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及体外降血糖活性。结果表明,野生樱桃李叶各提取物均有不同程度的抗氧化活性和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其中以总黄酮含量较高的7、10月叶乙酸乙酯部位(129.48、102.19 mg/g)效果最佳,其对DPPH清除活性(IC50=0.05、0.30 mg/m L)远强于阳性对照BHA(IC50=0.99 mg/m L),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IC50=114.44、203.36μg/m L)高于阳性对照阿卡波糖(IC50=1 047.32μg/m L)。说明野生樱桃李叶乙酸乙酯部位具有开发治疗糖尿病降血糖药物的价值。  相似文献   

3.
UV和HPLC法测定地锦草不同部位中总黄酮和槲皮素的含量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UV)测定地锦草不同部位中总黄酮的含量;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地锦草不同部位中槲皮素的含量.结果表明,总黄酮在2.0 ~16.0 μg(R=0.999)时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102.2%;HPLC法测槲皮素在0.584 ~29.190 μg(R=0.999)时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99.6%.地锦草不同部位中总黄酮和槲皮素含量由高到低依次为叶、全草、种子、茎、根,其中叶的总黄酮和槲皮素含量分别为43.25 mg/g和17.86 mg/g.  相似文献   

4.
为了筛选出黄酮和多糖产量较高的优良桑黄菌株,对17株桑黄菌株的生物量、黄酮和多糖含量及总产量进行分析,采用酵母提取物麦芽糖完全培养基(CYM)液体培养基对17株不同的桑黄菌株发酵培养7 d,收集液体菌丝,烘干至恒质量后测定菌丝干质量,用NaNO_2-Al(NO_3)_3比色法测定菌丝黄酮含量,用苯酚-硫酸法测定菌丝多糖含量。结果表明:在17株桑黄菌株中,生物量最大的是JNSH-14,达到0.645 g/100 mL;黄酮产量最大的是JNSH-15,达到42.048 mg/L;多糖产量最大的是JNSH-15,达到834.146 mg/L。由研究结果可以看出,JNSH-15菌株无论是在生物量还是总黄酮、总多糖产量方面,都处于较高水平。研究结果可为下一步桑黄黄酮、多糖发酵工艺优化中发酵菌株的选择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为了优化微波辅助提取常春油麻藤花总黄酮的提取工艺,并测定其总黄酮的抗氧化性。采用NaNO_2-Al(NO_3)_3-NaOH显色法测定总黄酮含量,通过正交试验L_9(3~4)优化其总黄酮的提取工艺参数,并就总黄酮对1,1-苯基-2-苦肼基自由基(DPPH·)、羟基自由基(·OH)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_2~-·)的清除能力进行初步研究。结果表明:总黄酮最佳提取工艺参数为乙醇体积分数75%,料液比1 g∶30 m L,微波时间3.5 min,微波功率200 W,在此条件下,总黄酮的平均提取率为19.77%;微波辅助提取的常春油麻藤花总黄酮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性,对DPPH·、羟基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作用明显,且其质量浓度与抗氧化活性呈一定的量效关系。  相似文献   

6.
孙芸  刘艺  燕雪花  丁文欢  田树革 《湖北农业科学》2012,51(16):3570-3571,3583
以芦丁为对照品,NaNO2-Al (NO3)3-NaOH显色体系为显色剂,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新疆沙枣(Elaeagnus angustifolia L.)果实、树叶和树枝中总黄酮的含量.采用正交试验优化新疆沙枣树叶中总黄酮的提取工艺.结果表明,新疆沙枣树叶的总黄酮含量为(18.75±0.11)mg/g(n=3),树枝和果实的总黄酮含量分别为(11.72±0.12) mg/g和(8.75±0.10)mg/g(n=3).新疆沙枣树叶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为乙醇体积分数70%,提取时间1.5 h,料液比1∶12(m/V,g∶mL),提取2次.该方法简单、准确、重复性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建立板栗花水提液中总黄酮含量的快速、准确测定方法,为产品开发提供技术支持。[方法]以槲皮苷为对照品,分别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与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板栗花水提液中总黄酮的含量。[结果]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得总黄酮的含量为4.62 mg/mL,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得总黄酮的含量为4.64 mg/mL,2种方法所得结果基本一致。[结论]紫外分光光度法与高效液相色谱法均可用于板栗花水提液中总黄酮的准确定量,但在实际生产应用中完全可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替代高效液相色谱法对总黄酮的含量进行快速测定。  相似文献   

8.
为确立适合沙棘汁总黄酮测定的方法,更好地开发沙棘汁的营养功效,以沙棘汁为试验材料,研究沙棘汁总黄酮NaNO2-Al(NO3)3-NaOH显色法、AlCl3-CH4O显色法以及紫外分光光度法3种检测方法的准确度与加标回收率,并采用高效液相法对检测结果进行验证,找出最佳方法。结果表明:NaNO2-Al(NO3)3-NaOH显色法、AlCl3-CH4O显色法以及紫外分光光度法检测波长分别为510,420和350nm。芦丁可作为3种检测方法的标准品。在浓度范围内,每个方法的标准曲线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高;测出的沙棘汁总黄酮含量分别为1.19,0.42和2.47mg·m L-1,RSD值分别为7%,25%和7%,加标回收率平均值分别为97%,147%和99.6%。本试验确立的高效液相色谱条件,可以较好地分离芦丁、槲皮素、异鼠李素3种对照品;沙棘汁中分离出多个黄酮组分,黄酮苷元在沙棘中相对含量较少,大部分以黄酮糖苷形式存在。芦丁可作为高效液相法的标准品,标准曲线的相关系数R2为0.9999,浓度在0~160μg·mL-1时存在良好的线性关系,测定沙棘汁中总黄酮含量为2.49mg·mL-1。可见,NaNO2-Al(NO3)3-NaOH显色法、AlCl3-CH4O显色法测定沙棘汁总黄酮的结果准确度较低,与高效液相验证结果比较偏差较大,都在50%以上,且需要额外添加化学试剂;紫外分光光度法结果准确度高,偏差只有1%,该方法无需额外添加化学试剂,对环境污染少,操作简便,是测定沙棘汁总黄酮含量的理想方法,该方法为沙棘总黄酮测定与功能性食品开发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9.
新疆野生樱桃李营养成分测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对采自两个不同区域的72种野生樱桃李进行营养成分的分析,为进一步开发野生樱桃李的食用价值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采自新疆伊犁霍城大西沟的野生樱桃李及栽培于乌鲁木齐安宁渠的樱桃李为原料,采用直接滴定,2,4-二硝基苯肼法及液相色谱法对72个不同类型的新疆野生樱桃李中还原性糖、总糖及总酸;18个类型樱桃李中VC、5种樱桃李中总氨基酸含量进行测定.[结果]72个不同类型的新疆野生樱桃李中含有较为丰富的还原性糖、总糖及总酸,其最高含量分别为11.14、18.29及4.15 g/100 g;18种樱桃李中VC含量最高可达10 mg/100 g;5种樱桃李中总氨基酸含量超过2;.[结论]采自于两个不同区域的野生樱桃李中营养成分含量有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10.
金花葵总黄酮的提取和含量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金花葵干花中总黄酮的提取和含量测定方法.分别运用有机溶剂回流法、索氏提取法和超声提取法提取金花葵干花总黄酮,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别测定3种方法提取的总黄酮含量.结果表明:有机溶剂回流法提取效果最好,黄酮得率为3.97%;索氏提取法次之,黄酮得率为3.16%;超声提取法提取率最低,黄酮得率为2.26%.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金花葵干花总黄酮含量时,在2 μg~16 μg间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精密度和重复性试验结果符合要求,标准品和样品在6h内稳定性良好.  相似文献   

11.
野生樱桃李天然群体表型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野生樱桃李的8个天然群体为研究对象,对7个表型性状进行多样性分析。研究发现,野生樱桃李的表型性状在群体间和群体内均存在极其丰富的变异,且大多变异极显著;通过欧氏距离进行的UPGMA聚类分析将8个天然群体分为2组,主成分分析和方差分析结果显示枝条长度、枝条粗度、叶片长度和叶柄长度4个表型变异最大,生态环境是造成野生樱桃李表型差异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
利用不同溶剂提取连翘花中总黄酮,分光光度法测定了其中总黄酮含量,并研究了其对亚硝酸盐的清除能力.结果表明:连翘花总黄酮最佳提取试剂为50%乙醇溶液,含量测定最佳显色体系为NaNO2-Al(NO3)3-NaOH显色体系,最佳测定时间为显色反应后20~40 min范围内,测定方法精密度RSD=0.67%(n=5),加标回收率为102.67%(RSD=1.16%),利用该法测得连翘花总黄酮含量为12.74%(RSD=2.71%,n=5);在模拟胃液条件下,连翘花总黄酮浓度从8.00 μg/mL增加至96.00 μg/mL时,清除率从(27.69±2.10)%逐渐增加至(96.08±0.90)%,IC50值为18.05 μg/mL,该测定方法简便可靠,连翘花总黄酮对亚硝酸盐具有很强的清除作用.  相似文献   

13.
土壤干旱胁迫对野生樱桃李叶片渗透调节物质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栽培李品种寺田实生和3个不同单株的野生樱桃李(1,2,3)植株为材料,通过田间土壤自然干旱试验,研究了干旱胁迫对4个不同单株叶片渗透调节物质的影响,并探讨了这些生理指标与其抗旱性的关系。结果表明:随着干旱胁迫的加剧,寺田实生和3个不同单株野生樱桃李叶片的脯氨酸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和质膜相对透性都在增加,可溶性蛋白含量不断减少;但野生樱桃李不同单株间变化幅度存在差异,其中野生樱桃李2在干旱胁迫第17天,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含量最高,蛋白质和质膜相对透性最稳定,抗旱性最强,而野生樱桃李1和3次之,野生樱桃李的抗旱性依次为野生樱桃李2〉野生樱桃李1〉野生樱桃李3。栽培李寺田实生抗旱性较野生樱桃李弱。  相似文献   

14.
菟丝子总黄酮不同提取方法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筛选菟丝子总黄酮的提取方法,为充分利用开发菟丝子总黄酮资源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回流提取法、冷浸法、超声提取法、微波辅助萃取法、索氏提取法5种方法提取菟丝子中总黄酮含量,以芦丁为对照品,通过紫外分光光度法对总黄酮的含量进行精密测定,对提取效率进行综合比较。[结果]5种提取方法所得总黄酮含量从大到小依次为回流提取法(31.24 mg/g)、微波辅助萃取法(16.84 mg/g)、索氏提取法(12.82 mg/g)、超声提取法(9.74 mg/g)、冷浸法(8.88 mg/g),回流提取法所得总黄酮含量最高。[结论]回流提取法应用于菟丝子总黄酮的提取,具有提取速度快、提取效率高的优点。  相似文献   

15.
为探究不同品种梅花果实主要成分及活性差异,采用常规理化法、滤纸片法、DPPH法、ABTS法、FRAP法、铁还原能力及亚硝酸盐清除法测定了北京地区13个品种梅花果实的营养成分、抑菌及抗氧化活性,并进行了相关性分析及抗氧化活性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不同品种梅花果实营养成分存在显著差异,其可食率、水分及可溶性固形物范围分别为83.65~94.13%、85.03%~91.98%、4.95%~12.50%;含酸量(3.80%~7.53%)远高于含糖量(1.01%~3.90%);‘飞燕宫粉’的总酚含量最高,为152.08 mg/100g,‘香雪宫粉’的总黄酮含量最高,为283.72 mg/100 g。‘粉红朱砂’对枯草芽孢杆菌的抑制作用最强,为14.17 mm;‘飞燕宫粉’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副溶血性弧菌的抑制作用均达到最强,分别为17.67 mm、19.67 mm。‘矫枝’的DPPH·清除能力(27.40 mgTrolox/100g)、ABTS+·清除能力(155.75 mg Trolox/100 g)、亚硝酸盐清除能力(93.02 mg Trolox/100 g)及FRAP值(328.25 mg Trolox/100 g)均达到最高,‘香雪宫粉’的铁还原能力(444.92 mg Trolox/100 g)表现最强;从抗氧化活性综合(antioxidant potency composite,APC)指数法来看,‘矫枝’(96.10%)、‘香雪宫粉’(85.48%)、‘双碧垂枝’(82.18%)的抗氧化活性显著强于其他品种。研究结果为梅花果实的开发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孙芸  江钰  燕雪花  汪芳  田树革 《安徽农业科学》2012,(9):5181-5182,5184
[目的]测定新疆不同产地2种沙枣果实的水分、总灰分及总黄酮的含量,为建立新疆沙枣质量标准提供试验数据。[方法]按《中国药典》2010年版Ⅰ部附录IXH中水分测定法中的第1法、附录IXK灰分测定法测定,以芦丁为对照品,NaNO2-Al(NO3)3-NaOH显色体系作为显色剂,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总黄酮含量。[结果]新疆2种不同产地沙枣果实含水量均不超过13.92%,总灰分不高于2.91%;总黄酮含量分别为8.75±0.101 5和2.15±0.065 6 mg/g(n=3)。[结论]该方法简单、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沙枣果实中总黄酮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17.
紫苏叶提取物活性成分测定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紫苏叶活性成分含量.[方法]采用硝酸铝-亚硝酸钠比色法测定紫苏叶提取物粉总黄酮含量;采用苯酚-硫酸比色法测定紫苏叶提取物粉多糖含量.[结果]紫苏叶提取物粉总黄酮含量为32.51%,多糖含量为9.43%.[结论]紫苏叶含多种活性物质,且紫苏叶中总黄酮含量和多糖含量都较高,这为进一步研究紫苏叶中其他活性物质奠定基础,也为紫苏叶产品进一步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优选柠檬真空干燥最佳工艺。[方法]以新鲜柠檬为原料,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以总黄酮、总酚、维生素C及柠檬香精油为指标,采用层次分析法考察真空干燥温度、真空度和柠檬片厚度对真空干燥工艺的影响,优选柠檬有效成分的真空干燥工艺。[结果]柠檬真空干燥最优工艺条件为温度70℃、真空压0.06 MPa、切片厚度4 mm。按该工艺条件进行3组平行试验,结果显示各指标含量分别为香精油(5.40±0.20)μg/g,维生素C为(598.90±12.60)μg/g,总黄酮为(11.46±0.17)mg/g,总酚为(19.07±0.11)mg/g,与理论值相符。[结论]优选的干燥工艺条件下加工的柠檬片产品外观更佳,且其营养价值更高。  相似文献   

19.
新疆野生樱桃李的新类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于1985~1989年参加了伊犁野果林的综合研究课题,对新疆伊犁地区的野果林中的野生果树进行了调查研究。在普遍调查的同时,对几种野生果树进行了定点观察,对其植物学特征、生物学特性、分布、生境及抗性等方面作了重点调查研究,并在此基础上作了种下分类,本文介绍了新疆野生樱桃李共分为18个类型,其中17个为新类型。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对比若羌灰枣经蒸、煮、炒等炮制后其总黄酮、总多酚和总三萜的含量及抗氧化活性,为进一步开发利用若羌灰枣提供理论参考。【方法】采用分光光度法检测总黄酮、总多酚和总三萜的含量,以DPPH清除能力和ABTS清除能力及总还原力评价抗氧化活性。【结果】若羌灰枣生品、蒸制品、煮制品、炒制品总黄酮含量分别为(2.15±0.09)、(2.56±0.07)、(1.7±0.08)、(2.02±0.04) mg/g;总多酚含量分别为(66.73±1.22)、(46±0.97)、(52.98±0.58)、(47.62±0.35) mg/g;总三萜含量分别为(35.86±0.49)、(46.56±1.62)、(27.01±0.71)、(22.35±0.43) mg/g。在0.1~25.6 mg/mL浓度范围内,VC、灰枣生品、蒸制品、煮制品、炒制品对DPPH自由基清除率的IC50分别为0.04、2.03、1.36、4.97、2.42 mg/mL。在0.125~2 mg/mL浓度范围内,VC、灰枣生品、蒸制品、煮制品、炒制品对ABTS自由基清除率的IC50分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