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发酵豆粕对肉鸡生长性能和屠宰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了探索发酵豆粕对肉鸡生产性能和屠宰性能的影响。1日龄雏鸡25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Ⅰ组为空白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Ⅱ组为抗生素对照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30 mg/kg的杆菌肽锌和6 mg/kg的硫酸抗敌素;Ⅲ、Ⅳ、Ⅴ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用3%、6%、9%的发酵豆粕替代普通豆粕。结果表明:体增重以空白对照组(组Ⅰ)最低,较空白对照组,9%组(组Ⅴ)显著提高(P<0.05),其余各组极显著提高(P<0.01);料重比6%组(组Ⅳ)最低,与空白对照组差异极显著(P<0.01),其他各组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成活率空白对照组最低,抗生素组(组Ⅱ)、9%组与空白对照组差异极显著(P<0.01),6%组差异显著(P<0.05)。6%组半净膛率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和抗生素组(P<0.05);各组全净膛率均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6%组差异极显著(P<0.01);3%组(组Ⅲ)腿肌率最高,与空白对照组差异极显著(P<0.01),其他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结果表明,肉鸡配合饲料中用6%发酵豆粕替代普通豆粕最为适宜,可提高肉鸡生长性能,极显著降低料重比,但与抗生素组相比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2.
试验旨在研究包被复合微量元素对黄羽肉鸡生长性能、粪便微量元素含量及小肠黏膜形态的影响。选取375羽1日龄黄羽肉鸡,随机分为5组,每组5个重复,每重复15羽。第Ⅰ组为对照组,基础饲粮中添加常规微量元素;第Ⅱ、Ⅲ、Ⅳ、Ⅴ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200、300、400、500 mg/kg包被复合微量元素。试验期为4周,测定肉鸡生长性能、粪便微量元素含量及小肠黏膜形态。结果表明:试验Ⅲ、Ⅳ、Ⅴ组与对照组相比,料重比差异不显著,但Ⅱ组的料重比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各组间的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差异均不显著。Ⅱ组粪便中Fe含量较对照组有显著性降低(P0.05),Cu、Mn、Zn含量极显著降低(P0.01);Ⅲ组粪便中Cu、Fe、Mn、Zn含量较对照组均极显著性降低(P0.01);Ⅳ组中的Fe、Mn含量较对照组均极显著性降低(P0.01);Ⅴ组中的Mn、Zn含量较对照组均极显著性降低(P0.01)。Ⅳ组同对照组相比,十二指肠隐窝深度显著降低(P0.05),绒毛高度/隐窝深度显著性提高(P0.05)。在黄羽肉鸡配合日粮中用包被复合微量元素代替常规微量元素可减少配合饲料中微量元素含量而不影响肉鸡生产性能,并可减少其粪便中微量元素含量,提高十二指肠的绒毛高度/隐窝深度比值,其适宜用量为300~400 mg/kg。  相似文献   

3.
为探讨枯草芽孢杆菌对如皋黄鸡生产性能、蛋品质、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笔者选择体况良好、生产性能相近的250 只47 周龄如皋黄鸡,随机分为5 组,每组5 个重复,每个重复10 只。Ⅰ组为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Ⅱ~Ⅴ组分别添加0.02%、0.075%、0.2%、0.75%的枯草芽孢杆菌,试验周期为42 天。结果表明:(1)各组间产蛋率、平均蛋重、平均日产蛋重、平均日采食量和料蛋比差异均不显著(P>0.05);(2)42天时试验Ⅴ组的蛋白高度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且显著高于试验Ⅱ组(P<0.05);试验Ⅲ组、Ⅳ组的蛋白高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Ⅴ组的哈氏单位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且显著高于试验Ⅱ组(P<0.05);(3)42 天时试验Ⅳ组的尿素氮含量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且显著低于试验Ⅱ组(P<0.05);试验Ⅳ组的尿酸含量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且试验Ⅱ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日粮中添加枯草芽孢杆菌能够改善如皋黄鸡产蛋后期的生产性能、蛋品质和血液生化指标,提高饲料消化率,降低粪 便中氮、磷的排放量。  相似文献   

4.
旨在研究马铃薯淀粉浓缩蛋白替代日粮中豆粕对良凤花肉鸡生长性能和屠宰性能的影响。选用初始体重相近的180只1日龄的健康雏鸡,随机分成4组,每组45只,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15只。以玉米豆粕型饲料作为肉鸡基础饲粮,逐级增加马铃薯淀粉浓缩蛋白的添加量,来替代基础饲粮中豆粕的相应含量,试验期42 d。前期肉鸡的日增重,各试验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前期,试验组Ⅰ与试验组Ⅱ效果基本一致,差异不明显(P0.05),后期,试验组Ⅰ和试验组Ⅱ之间差异明显(P0.05),全期,试验组Ⅰ和试验组Ⅱ之间差异明显(P0.05)。任何时期,试验组Ⅲ均显著高于试验组Ⅰ、试验组Ⅱ(P0.05);后期,试验组Ⅲ显著高于试验组Ⅰ、试验组Ⅱ(P0.05)。前期和后期肉鸡的采食量,各试验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前期,试验组Ⅰ和试验组Ⅱ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后期,试验组Ⅰ和试验组Ⅱ之间差异明显(P0.05),全期,试验组Ⅰ和试验组Ⅱ之间差异明显(P0.05)。任何时期,试验组Ⅲ均显著高于试验组Ⅰ、试验组Ⅱ(P0.05)。浓缩蛋白的添加量对肉鸡料重比影响试验中、前期,试验组均低于对照组,试验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后期,对照组与试验组Ⅰ、试验组Ⅱ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组Ⅲ料肉比明显低于对照组、试验组Ⅰ和试验组Ⅱ,3个试验组前期和后期的料肉比均以试验组Ⅲ最低。通过屠宰性能试验发现,体重、屠体率、全净膛率、半净膛率、腿肌率和胸肌率在对照组和试验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p H值在对照组与试验组Ⅰ之间差异极显著(P0.01),对照组与试验组Ⅱ、Ⅲ之间差异显著(P0.05),试验组Ⅱ与试验组Ⅲ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剪切力在对照组和试验组Ⅰ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而且试验组Ⅲ明显低于对照组及其他试验组。结果表明:随着马铃薯淀粉浓缩蛋白在肉鸡基础日粮中替代豆粕的比例的增加,日增重、采食量有所改善,料肉比呈下降趋势;添加4%~12%马铃薯浓缩蛋白于肉鸡基础日粮中,具有明显的饲养效果。  相似文献   

5.
本试验旨在研究日粮中新型酿酒酵母培养物(YCB)添加量对育肥猪生产性能、肌肉品质和肠道微生物的影响。选取440头初始体重为(61.49±0.36 kg)的健康三元杂交(杜×长×大)育肥猪,随机分为4组,基础日粮中未添加酿酒酵母培养物为试验Ⅰ组,添加2.5%传统酵母培养物(YCA)为试验Ⅱ组、添加2.5%新型酵母培养物(YCB)为试验Ⅲ组、添加5% YCB为试验Ⅳ组,试验期60天。结果表明:(1)基础日粮中添加YCA和YCB对育肥猪的平均日增重、饲料利用率均有所改善,其中试验Ⅳ组料重比最低,但差异不显著。(2)与试验Ⅰ组相比,试验Ⅱ、Ⅲ和Ⅳ组可显著降低肌肉滴水损失率和剪切力(P<0.05),其中试验Ⅳ组最低;与试验Ⅰ组相比,试验Ⅱ、Ⅲ和Ⅳ组肌内脂肪分别提高2.8%、6.7%和6.9%,但差异不显著;通过透射电镜发现,试验Ⅱ和Ⅳ组肌原纤维蛋白微量降解,试验Ⅰ组和Ⅲ组肌原纤维蛋白明显降解。(3)试验Ⅲ组和Ⅳ组粪便中瘤胃球菌属、颤螺菌属和粪球菌属等纤维分解菌属的丰度上升,显著增强育肥猪的脂质代谢、碳水化合物代谢、淀粉和蔗糖代谢(P<0.05),改善胆汁酸代谢和脂质代谢。综上可知,在育肥猪生产上添加YCB可以改善育肥猪的生产性能和肌肉品质,通过调节肠道微生物进而影响机体代谢,其生产中适宜添加量为5%。  相似文献   

6.
试验旨在研究马铃薯浓缩蛋白替代仔猪日粮中豆粕对仔猪生长性能的影响。选用初始体重相近的断奶仔猪64头作为试验动物,随机分成4组,每组16头,设2个重复,每个单位组8头,公母各半,组间遗传相似。对照组以玉米-麦麸-豆粕常规仔猪饲料作为基础饲粮;试验组以逐级增加的马铃薯浓缩蛋白的添加量替代基础饲粮中相应含量的豆粕,各处理饲粮其他主要成分含量相等,试验期42 d。仔猪在不同时期采食量看,除了第4,5,6周,其他时期中试验组Ⅰ与其余试验组差异显著(P0.05),从全期结果看,试验组Ⅰ与Ⅱ比较差异不显著,与试验组Ⅲ差异显著。与对照组基础饲粮组相比较,随着马铃薯浓缩蛋白添加量的增加,采食量逐渐降低,仔猪日增重的变化趋势也呈逐渐下降趋势,试验组Ⅰ日采食量最高,增重也最大,浓缩蛋白的添加量对全期仔猪生长过程中的料重比影响很小,结果不显著(P0.05);各试验组之间仔猪腹泻率均差异不显著(P0.05),马铃薯浓缩蛋白日粮组合中粗纤维表观消化率随着浓缩蛋白添加量的增加逐渐增加;不同蛋白源饲粮对肠道微生物的影响中,与对照组比,各试验组在结肠、盲肠和直肠中的乳酸杆菌数量有显著提高(P0.05),酵母菌和大肠杆菌数量变化不大,差异不显著(P0.05);不同蛋白源饲粮对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中,试验组Ⅰ总蛋白、白蛋白、球蛋白及胆碱酯酶含量最高,试验组Ⅲ谷丙转氨酶活性最高,所有的处理组中,尿素氮、谷氨酰胺、谷氨酸含量以及谷草转氨酶活性没有明显的差异(P0.05)。结果表明:用马铃薯浓缩蛋白替代仔猪日粮中8%的豆粕,具有良好的饲喂效果,在后续断奶仔猪饲养的应用中,可广泛推广该替代比例。  相似文献   

7.
将240只66周龄罗曼蛋鸡(平均2.46 kg)随机分成4组,每组3个重复,每重复20只.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日粮在基础日粮基础上分别添加0.5%,1.0%和1.5%丙酸锌,以研究丙酸锌对蛋鸡换羽和产蛋性能及鸡蛋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0.5%,1.0%和1.5%丙酸锌组,蛋鸡的采食量、体重、腹脂重、卵巢重和黄色卵胞数量显著降低(P<0.05);1.0%和1.5%丙酸锌组输卵管重量显著降低(P<0.05).丙酸锌的3个处理组蛋鸡血清LH、FSH和E2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1.0%和1.5%的丙酸锌处理组蛋鸡产蛋率显著升高(P<0.05),蛋壳相对重、蛋壳厚度均比对照组显著增加(P<0.05);蛋重、蛋比重、蛋黄指数、蛋形指数、哈夫单位和蛋白高度差差异均不显著(P>0.05).结论:丙酸锌能够引起蛋鸡换羽,提高蛋壳质量.  相似文献   

8.
为了验证糖/尿素饲料舔块促进秸秆饲料消化利用的效果,选择西杂公牛20头分4组进行45d的强度育肥,试验Ⅰ组饲喂舔砖十微贮草;试验Ⅱ组饲喂舔砖十普通麦草;试验Ⅲ组饲喂微贮草;对照组饲喂普通麦草。结果表明:试验Ⅰ、Ⅱ、Ⅲ组日增重分别较对照组高707g、505g和383g,提高550%、450%、344%。对照组与试验组经F检验增重差异均极显著(P<0.01)。试验Ⅰ组较Ⅱ组多增重157g,提高22.2%,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Ⅰ组较Ⅲ组多增重324克,提高60%,差异显著(P<0.05),增重效果明显。试验Ⅱ组比Ⅲ组多增重167g,提高30.9%,差异不显著(P>0.05)。说明添加糖/尿素饲料舔块能够更好的促进秸秆饲料的消化利用。试验Ⅰ、Ⅱ、Ⅲ组平均每头牛每天比对照组分别净增纯收入2.56元、2.33元、1.58元,说明试验Ⅰ、Ⅱ组比试验Ⅲ组和对照组育肥牛增重快,经济效益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9.
陈常秀  唐岭田 《华北农学报》2007,22(B08):214-217
将240只66周龄罗曼蛋鸡(平均2.46 kg)随机分成4组,每组3个重复,每重复20只。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日粮在基础日粮基础上分别添加0.5%,1.0%和1.5%丙酸锌,以研究丙酸锌对蛋鸡换羽和产蛋性能及鸡蛋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0.5%,1.0%和1.5%丙酸锌组,蛋鸡的采食量、体重、腹脂重、卵巢重和黄色卵胞数量显著降低(P〈0.05);1.0%和1.5%丙酸锌组输卵管重量显著降低(P〈0.05)。丙酸锌的3个处理组蛋鸡血清LH、FSH和E2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1.0%和1.5%的丙酸锌处理组蛋鸡产蛋率显著升高(P〈0.05),蛋壳相对重、蛋壳厚度均比对照组显著增加(P〈0.05);蛋重、蛋比重、蛋黄指数、蛋形指数、哈夫单位和蛋白高度差差异均不显著(P〉0.05)。结论:丙酸锌能够引起蛋鸡换羽,提高蛋壳质量。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果寡糖对崂山奶山羊产奶量、乳成分及血清免疫指标的影响。试验选用体重为(48.24±3.45) kg,产奶量、产羔日期相近,泌乳初期的初产崂山奶山羊健康母羊16只,随机分成4组,每组4只。对照组饲喂羊场常规饲粮;Ⅰ、Ⅱ、Ⅲ组为试验组,试验组饲粮在常规饲粮基础上分别添加果寡糖(有效含量)10 g/(d·头)、15 g/(d·头)和20 g/(d·头)。试验期共70天,其中预试期14天,正试期56天。结果表明:(1)在整个试验阶段,试验Ⅱ组产奶量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2)试验组奶山羊的乳脂率、乳蛋白、非脂乳固体及乳糖含量均有所改善,但差异不显著(P>0.05);(3)试验Ⅱ组及Ⅲ组血清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M(IgM)、免疫球蛋白G(IgG)的含量均有显著提高(P<0.05)。在奶山羊日粮中添加果寡糖可提高产奶量及血清中免疫球蛋白含量,对乳品质作用不明显,添加量以15 g/(d·头)为宜。  相似文献   

11.
试验旨在研究用小麦完全代替日粮中的玉米后饲喂产蛋鸡的效果,以评估小麦用作蛋鸡能量饲料的可行性。试验采用对比试验设计,选用尼克红蛋鸡180只,随机分为两个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30只蛋鸡。一组为对照组,另一组为处理组,分别饲喂玉米——豆粕型日粮和小麦——豆粕型日粮。结果表明,在蛋鸡日粮中用小麦完全代替玉米后,产蛋率降低1.9%,产蛋量降低1.06枚/只,异软蛋率提高0.09%,采食量提高1.04(g/只·d),料蛋比提高0.09,均差异显著(p<0.05);破蛋率提高0.33%,平均蛋重降低0.54%,但差异不显著(p>0.05)。从营养物质的消化率考虑,小麦型日粮表观能量的利用率和蛋白质的表观消化率与玉米组相比均降低了,但均差异不显著(p>0.05)。从经济效益考虑,小麦型日粮的饲料成本虽然降低了,但其他指标均不如玉米组,且产蛋成本增加了0.01元/kg。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日粮中添加千里光超微粉对仔猪生长性能和部分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选取体重为10 kg左右的杜×长×大三元杂交仔猪90头,按随机区组设计、公母各半的原则,将仔猪分成5个处理组,每个处理3个重复,每个重复6头仔猪。Ⅰ组饲喂基础日粮,Ⅱ组饲喂添加75 mg/kg金霉素和20 mg/kg硫酸粘杆菌素的日粮,Ⅲ、Ⅳ、Ⅴ组分别饲喂添加0.4%、0.8%、1.2%千里光超微粉的日粮。试验期为30天。结果发现,添加千里光超微粉能提高仔猪平均日增重和平均日采食量,降低料肉比,其中添加0.8%的千里光超微粉能显著提高仔猪的平均日增重(P<0.05)、显著降低料肉比(P<0.05),且与Ⅱ组的效果相当(P>0.05);添加千里光超微粉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血清GLU、TG、T3、T4、IGF-I含量,降低血清BUN含量,其中添加0.8%的千里光超微粉能显著提高血清T3、IGF-I的含量(P<0.05),显著降低BUN含量(P<0.05)。表明仔猪日粮中添加0.8%的千里光超微粉能显著提高仔猪平均日增重和血清T3、IGF-I含量,显著降低料肉比和血清BUN含量,改善仔猪的生长性能。  相似文献   

13.
紫色土丘陵坡地不同恢复阶段土壤生态化学计量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作云  杨宁 《中国农学通报》2015,31(18):163-167
采用空间序列代替时间序列的方法,对湖南省衡阳市紫色土丘陵坡地不同恢复阶段(包括前期(Ⅰ)、中前期(Ⅱ)、中后期(Ⅲ)和后期(Ⅳ))不同土层(包括0~10 cm、10~20 cm、20~40 cm、40~60 cm、60~80 cm、80~100 cm 与0~100 cm土层)的土壤生态化学计量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随着植被恢复的进行,每个恢复阶段各土层土壤有机碳含量先升后降,呈现出倒“U”形规律,TN和TP的含量显著减小(P<0.05),具有明显的“表聚性”, 每土层的4个恢复阶段的SOC的大小具有“波动性”,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TN和TP的含量的大小顺序均为:后期(Ⅳ)>中后期(Ⅲ)>中前期(Ⅱ)>前期(Ⅰ),其差异达显著水平(P<0.05);(2)随着植恢复的进行, 0~100 cm土壤SOC、TN和TP显著增加(P<0.05), C/N、C/P和N/P显著减小(P<0.05);(3)相关分析说明: C/N与SOC、SER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TN、TP、SWC、SBD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C/P与SOC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SWC、SBD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N/P与SOC、TN、TP、pH值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P<0.05或P<0.01),与SBD、SER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研究结果说明,在植被恢复过程中,植被对土壤中N和P两种元素的需求相一致。  相似文献   

14.
本试验旨在研究灵芝粉对蛋鸡生产性能、蛋品质及粪便NH3和H2S释放量的影响。试验选择300只35周龄体重和生产性能接近的健康地方蛋鸡,随机分为3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20只。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分别饲喂添加0.3%、0.6%灵芝粉的基础日粮,试验周期为8周。结果表明:(1)0.3%试验组和0.6%试验组的产蛋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料蛋比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且试验组间均差异不显著(P>0.05)。(2)0.6%试验组的哈氏单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与0.3%试验组差异不显著(P>0.05),0.3%试验组和0.6%试验组的蛋壳相对重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0.6%试验组的蛋壳厚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和0.3%试验组(P<0.05)。(3)0.3%试验组和0.6%试验组粪便NH3释放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分别降低23.69%和26.50%;0.6%试验组粪便的H2S释放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降低27.51%。饲粮中添加灵芝粉可以显著提高蛋鸡生产性能,降低料蛋比,改善鸡蛋蛋品质,降低粪便NH3和H2S释放量。  相似文献   

15.
复合酶制剂在蛋鸡小麦型日粮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选用来源于同一鸡场、体重相当的健康尼可红蛋鸡450只,采用单因子随机区组设计,共分5个处理,每个处理3个重复,每个重复30只鸡。处理1为小麦型日粮,处理2、3、4、5为在小麦型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0.05%、0.10%、0.15%、0.20%的小麦专用复合酶制剂(838B)。以确定此复合酶制剂在蛋鸡小麦型日粮中的作用效果和适宜添加量。结果表明:在蛋鸡小麦型日粮中添加酶制剂能显著提高蛋鸡的生产性能。与饲粮1相比,加酶各组的产蛋率分别提高了2.74%、3.59%、1.32%、1.05%,并且均差异显著(p﹤0  相似文献   

16.
颜衡祁 《中国农学通报》2015,31(19):180-184
探讨衡阳紫色土丘陵坡地不同恢复阶段植物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的变化。以典型的衡阳紫色土丘陵坡地不同植被恢复阶段为研究对象,采用空间序列代替时间序列的方法,选用立地条件基本相似的演替初期(Ⅰ),演替中期(Ⅱ)和演替后期(Ⅲ)3个恢复阶段,通过调查取样和实验分析,分析不同恢复阶段植物群落结构及多样性。(1)从Ⅰ、Ⅱ到Ⅲ,植物地上生物总量与中旱生植物生物量显著增加(P<0.05),中生植物生物量与旱生物植物生物量先升后降,呈现出“n”型变化规律(P<0.05);(2)随着植被恢复的进行,优势种群即狗尾草种群和须芒草种群的重要值显著下降(P<0.05);(3)Patrick丰富度指数(R)的大小顺序为:Ⅱ>Ⅰ>Ⅲ(P<0.05);Simpson优势度指数(D)的大小顺序为:Ⅲ>Ⅰ>Ⅱ(P<0.05);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和Pielou均匀度指数(E)的大小顺序为:Ⅰ>Ⅱ>Ⅲ (P<0.05)。研究结果将丰富该地区植物生态学和恢复生态学的内容,为衡阳紫色土丘陵坡地生态系统的恢复和重建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7.
试验旨在通过研究不同能量水平对卢氏绿壳蛋鸡育成期体尺、生长性能及屠宰性能的影响,得出其育成期能量的需要量。选用150 只体重相近的8 周龄卢氏绿壳蛋鸡,按能量水平(A组10.52 MJ/kg、B组10.90 MJ/kg、C组11.29 MJ/kg、D组11.70 MJ/kg、E组12.10 MJ/kg)随机分为5 组(5 个重复,每个重复6 只鸡)。试验采取单因素试验设计,预试期1 周,正试期10 周。结果表明:不同能量水平显著影响卢氏绿壳蛋鸡育成期的胫长、胸宽和胸深(P<0.05)。D和E 组的终末体重和平均日增重差异不显著(P>0.05),但均显著高于A、B和C组(P<0.05)。能量过高时(E组),终末体重和平均日增重又有所下降。不同能量水平对卢氏绿壳蛋鸡的屠宰性能影响显著(P<0.05)。在本试验条件下,日粮能量水平为11.70 MJ/kg时,更有利于提高卢氏绿壳蛋鸡育成期的生产性能和屠宰性能。  相似文献   

18.
蝇蛆粉对蛋鸡免疫力和生产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研究蝇蛆粉对蛋鸡免疫力和生产性能的影响,选择3000只星杂288蛋仔鸡,进行为期6周饲养实验(试验I);选择3000只生产期星杂288蛋鸡,进行为期3个月饲养实验(试验II),根据蛋白饲料的不同又分为试验组(蝇蛆粉型日粮)和对照组(鱼粉型日粮)。结果显示,试验I中,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每吨食粮降低原料成本约60元,成活率提高3.2%(P<0.05),均匀度提高8%(P<0.05);试验II中,在试验期内产蛋数提高9.2%(P<0.05),蛋重提高9.616%(P<0.0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的数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生产蛋鸡免疫球蛋白IgG提高9.5%、IgM提高7.1%。因此蝇蛆粉代替鱼粉饲喂蛋鸡是合理利用饲料资源、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