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大兴安岭兴安落叶松群落结构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揭示大兴安岭兴安落叶松群落结构的内部特征问题,以内蒙古大兴安岭牙克石林管局下属6个林区的兴安落叶松群落为研究对象,对兴安落叶松群落结构和种群空间分布格局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兴安落叶松群落群落结构简单,兴安落叶松单优种,伴生有较少白桦、山杨和樟子松;林分密度差异较大,最大达到了2040株/hm2,最小为340株/hm2。群落林分直径主要分布6~32 cm范围之内,绝大多数林木直径均处于小径级范围内,说明各林场林分均处于旺盛的生长发育时期。兴安落叶松群落种群分布格局呈随机分布、呈均匀分布和集群分布,而聚集分布型居多。  相似文献   

2.
吉林蛟河针阔混交林物种组成与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针阔混交林的树种组成和演替规律,在吉林省蛟河林业实验区管理局大坡林场设立了面积为21.84 hm2(420 m×520 m)的长期监测样地,对样地树种组成进行群落学统计,并用角尺度分析优势树种的空间分布格局。样地共有活个体数32268株,不包括分枝的活个体数30310株,隶属于18科28属47种,北温带分布属占主体,属长白山植物区系。径级结构分析表明,胡桃楸、水曲柳、大果榆、春榆、色木槭、裂叶榆、白牛槭、红松等8个物种在样地内占有绝对优势,属于该群落的优势种。水曲柳、胡桃楸呈现近似正态分布,其余优势树种呈现倒"J"形或者"L"型分布,表明样地内树种更新良好。样地所有林木个体呈现聚集分布格局,不同树种以及不同树种在不同发育阶段的格局分布有所不同,红松与胡桃楸所有个体为随机分布,其余优势树种为聚集分布;除了DBH10 cm的胡桃楸、色木槭以及DBH≤10 cm的红松为随机分布外,其余树种在各径阶均为聚集分布。从树种组成和分布格局可知,蛟河针阔混交林树种丰富、群落处于演替早期阶段,具有较高保护价值。  相似文献   

3.
塔里木河中游胡杨群落结构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了了解生长状况良好的胡杨群落,在塔里木河中游沿岸选择具有代表性胡杨群落,设立1 hm2固定样地,调查分析胡杨林群落结构特征。结果表明:胡杨群落垂直层次优势种较为明显,形成以胡杨+柽柳+芦苇、假苇拂子茅为优势种的荒漠河岸林群落类型;胡杨种群属于稳定型种群,个体数量在不同径级之间分布合理;在不同尺度下,胡杨种群均处于集群分布;胡杨种群在不同发育阶段分布格局由聚集分布向随机分布转变。  相似文献   

4.
鄱阳湖滨带优势灌木种群分布格局及其与土壤氮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研究鄱阳湖滨带主要优势灌木种在不同尺度下的空间分布格局及其与土壤含氮量的关系,笔者根据鄱阳湖滨带退化生态系统的样地调查结果,采用点格局分析方法。结果表明:(1)蔓荆子在小尺度上呈现随机分布,随着尺度的增大,迅速向集群分布过渡;牡荆在大多数尺度下均表现为集群分布。(2)不同类型的样地,蔓荆子和牡荆的聚集强度达到最大时的尺度也各不相同。(3)样地中土壤含氮量随着优势灌木种聚集强度的增大而显著地升高。群落中种群个体在水平空间上的分布格局,受生境条件和种群的生物生态学特性相互作用的影响,也是种群对生境长期适应的表现。  相似文献   

5.
贵州息烽天台山黄心夜合种群结构和动态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以黄心夜合(Michelia martinii)为优势种群的森林群落内设置1200 m2样地,用相邻格子法进行每木调查获取野外资料.通过对种群大小级(立木级)数量特征和分布格局分析,探讨了黄心夜合种群结构和不同发育阶段种群格局动态.结果表明,黄心夜合种群结构呈不完整的金字塔型,中小径级种群缺失较多,但有一定数量的幼苗幼树(Ⅰ级和Ⅱ级),仍属于稳定型种群或进入成熟型阶段.种群不同发育阶段分布格局由集群分布向随机分布转变,集群强度由强变弱,种群密度由大变小,群落仍处于相对稳定阶段.  相似文献   

6.
蓟马对紫花苜蓿危害的空间分布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昆虫空间分布格局是其种群的一种客观属性,对于同一种群,其格局类型是固有的.蓟马为一种体型较小的昆虫,取食时移动性强,易逃逸,所以用危害特征的空间分布来代替其本身的空间分布更具有稳定性和实用性.采用不同尺度研究探讨蓟马对紫花苜蓿危害的空间分布特征.研究表明在现蕾期危害空间分布为聚集分布,危害斑块尺度是40 cm×30 cm~50 cm×30 cm的椭圆型,长轴方向是东西向.因此在这一物候期选择抗蓟马材料时,取样应该按南北方向,尺度距离大于40~50 cm,更具有代表性,在开花期危害空间分布为均匀分布,但是取样尺度也应大于40~50 cm,更具有代表性,而且在开花期取样要比现蕾期取样更好一些,会减少取样误差.  相似文献   

7.
以福建省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南方铁杉群落调查资料为基础,应用C、CI、Iδ、M*、PAI、CA等聚集度指标测定方法研究濒危植物南方铁杉的空间分布格局,结果表明,南方铁杉的空间分布呈随机分布,但不同坡向南方铁杉分布格局的成因不同。  相似文献   

8.
为揭示岭南林场天然混交林的空间结构规律,合理选择种群结构研究方法提供借鉴,本研究在岭南林场混交林内设立面积为1 hm2的标准地,对标准地内的林木进行每木调查,选取角尺度、混交度和大小比数3个参数对岭南林场混交林空间结构特征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甜槠是优势种,青冈栎和苦槠为亚优势种,与其他8种乔木共同构成了混交林林生态群落;林分平均角尺度值0.55,林木水平格局为聚集分布;林分平均混交度为0.51,主要以中度混为主;群落中主要树种的平均大小比数排序为鹿角杜鹃绵槠=喜树青冈栎杉木毛栗甜槠木荷苦槠枫香马尾松,其大小比数的均值约为0.49,而林分内各树种的平均直径大小比数处于0.24~0.66之间,在生产实践上可依据以上结果分树种来确定采伐木,逐步调整岭南林场林分结构使其达到最优水平。  相似文献   

9.
哈尔滨市典型森林对雪水量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洋 《中国农学通报》2016,32(25):132-137
森林对于雪水资源的调控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在东北地区森林对雪水文生态过程的影响仍不明确。2012~2013年,以哈尔滨市试验林场为研究区域,选择区域内具有代表性的3种森林类型为研究对象,通过定期观测林内外的雪深、雪密度和雪水当量,对不同森林对各雪水分量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2013年3月9日为积雪量最大期,樟子松林和落叶松林的积雪深度分别比无林地的小20.1%(5.98cm)和13.7%(4.08cm);不同森林的地表雪密度与环境温度皆呈显著正相关,樟子松林和落叶松林的地表雪密度要小于白桦林和无林地的;樟子松林、落叶松林和白桦林的最大雪水量要分别比无林地的小32.9%、14.2%和7.0 %,在融雪期间,樟子松林、落叶松林和白桦林的平均融雪速率分别为无林地的39%(1.21mm/天)、70%(2.18mm/天)和93%(2.89mm/天),樟子松林的地表积雪比落叶松林、白桦林和无林地的要延迟10天完全融化;在整个冬季期间樟子松林、落叶松林和白桦林的累积截雪量分别为18.4mm、7.95mm和3.89mm。综上所述,樟子松林对于降雪再分配的调控作用具有显著的影响,其稠密的冠层结构是重要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0.
哈尔滨城市森林自然演替格局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加强城市植被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与合理利用,完善城市植被生态学研究的理论体系,对哈尔滨城市森林自然演替格局进行研究。采用植被社会学调查与每木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哈尔滨11种城市森林类型进行天然更新格局研究。结果表明,林下木本植物的种类和数量组成有所差异,不同城市森林类型在维持木本植物多样性方面存在较大差异。根据胸径级频率分布的形状,将各树种的种群结构归纳为3种类型:种群结构单峰型的为中东杨(Populus berolinensis)、黑皮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 var. mukdensis)、兴安落叶松(Larix gmelini)、樟子松(Pinus sylvestris var. mongolica);L型代表种为山杨(Populus davidiana)、黄檗(Phellodendron amurense)、水曲柳(Fraxinus mandshurica)、榆树(Ulmus pumila);间歇型主要代表种为胡桃楸(Juglans mandshurica)、白桦(Betula platyphylla)、红皮云杉(Picea koraiensis)。研究结果表明,生境、种源、种子扩散方式为哈尔滨城市森林林下植被自然恢复的主要限制因素。  相似文献   

11.
大兴安岭兴安落叶松群落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内蒙古大兴安岭牙克石林管局下属6个林区的兴安落叶松群落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群落物种多样性的量化分析,探讨大兴安岭兴安落叶松群落物种多样性分布规律。结果表明:兴安落叶松群落种群物种多样性总数分布范围为0~28种,垂直结构上变化规律明显,草本层物种数最多,其次是灌木层,最小的是乔木层。群落丰富度最大的为阿里河西陵梯林场,主要是灌木层,草本层物种较多。最小的为克一河库亚林场的兴安落叶松群落,该群落草本层物种较小。  相似文献   

12.
桑园主要害虫的空间分布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了解害虫种群的重要属性,笔者运用5种聚集度指标和2种回归分析方法,对桑园3种主要害虫桑白粉虱(Bemisia myricae Kuwana)、桑螟(Diaphania pyloalis Walker)、朱砂叶螨(Tetranychus cinnabarinus Boisduval)的空间分布型和抽样技术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白粉虱随机分布型和均匀分布型中间偏于随机分布型,朱砂叶螨为聚集分布和随机分布型中间偏于随机分布型,桑螟为随机分布型和均匀分布型中间型,结果为这3种害虫的种群系统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3.
以高腐烂(Ⅲ、Ⅳ、Ⅴ)等级的长苞铁杉倒木作为长苞铁杉种子萌发的基质和覆盖物,探讨倒木基质对长苞铁杉种子的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以期为长苞铁杉的更新提供新的途径和思路。研究中选择直径>20 cm、Ⅲ~Ⅴ腐烂等级的长苞铁杉倒木为试验材料,分不同等级倒木与黄壤土按质量比例2:8、5:5、8:2、1:0、CK(对照,只有黄壤土)探讨倒木作为基质对长苞铁杉种子萌发的影响,以不同等级倒木按照覆盖住种子的不同覆盖厚度2.5、5、7.5、10 mm、CK(对照,只覆盖绵沙)研究倒木覆盖对长苞铁杉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倒木基质对长苞铁杉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均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1)第Ⅲ等级和第Ⅴ等级的倒木在木:土=5:5处理下种子发芽率与幼苗根长均显著高于其他配比处理。(2)第Ⅳ等级的倒木在木:土=8:2时长苞铁杉发芽率显著高于其他配比处理,在木:土=5:5处理显著影响长苞铁杉幼苗的根长和叶长;各腐烂等级(Ⅲ、Ⅳ、Ⅴ)的倒木在木:土=1:0处理下,长苞铁杉幼苗CAT活性、PPO活性、SOD活性均显著高于对照组(CK);第Ⅴ等级倒木对长苞铁杉幼苗POD活性影响显著。(3)第Ⅲ等级倒木覆盖7.5 mm处理下,长苞铁杉种子发芽率显著高于对照组(CK),覆盖5 mm处理下幼苗根长显著高于对照组(CK);不同腐烂等级(Ⅲ、Ⅳ、Ⅴ)倒木覆盖5 mm处理对长苞铁杉幼苗的叶长有显著影响;第Ⅲ等级倒木覆盖处理下长苞铁杉种子发芽率优于其他等级,但与对照组(CK)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4.
王亚婷 《中国农学通报》2014,30(25):231-234
为了研究外源激素及切割方式对东方百合‘索邦’鳞片扦插繁殖的影响,本试验以东方百合‘索邦’鳞片为试验材料,按不同浓度外源激素IBA、B12和纵切方式处理进行扦插试验。结果表明:200 mg/L的外源激素IBA处理,小鳞茎发生率、繁殖系数、直径、根数、根长都显著高于100、300 mg/L浓度处理;200 mg/L IBA+5 mL B12处理,小鳞茎发生率、繁殖系数、直径均显著高于未给予B12处理的鳞片,但生根数与根长显著低于200 mg/L的IBA处理;对鳞片进行纵切,切割处理后的鳞片小鳞茎发生率、繁殖系数、直径、根数、根长都显著高于未切割的鳞片。因此,一定浓度的外源IBA、B12及纵切处理能促进小鳞茎的发生,提高繁殖系数,增加根数、根长。  相似文献   

15.
秦岭火地塘林区景观格局破碎度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秦岭火地塘林区原生森林景观曾因森林主伐遭到严重破环,经过20多年的恢复,到1988年该地区基本形成以次生天然林和人工林为主的森林景观格局。利用该地区1988年森林资源二类调查资料,对天然及人工干预形成的火地塘林区景观格局破碎化程度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天然林的破碎化程度比人工林低,并且主要林分破碎度明显低于其它林分,同样外界干扰下,树种的生长习性决定其破碎化程度。  相似文献   

16.
露水河林业局森林景观空间自相关分析与拟合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空间自相关是建立森林景观模型中不可回避的问题,然而目前众多研究中常忽略了这一点,为了探解决考虑空间自相关性,建立森林景观模型的问题,以露水河林业局为例,采用空间自相关分析、半方差分析等手段分析红松森林景观等景观类型的空间自相关性。研究结果发现,Moran’s I指数以及半方差图显示红松在空间分布上具有较强的空间自相关性,但这种空间自相关性从1987-2003年呈现减弱趋势,红松的分布由非随机因素占主导地位逐渐变为随机因素占主导地位,采伐等人为因素对于红松的分布产生了重要影响。在此基础上分别利用经典线性回归模型和空间滞后模型建立了红松森林景观分布与环境驱动因子的模拟模型,经过比较,认为空间滞后模型的拟合度优于经典线性回归模型。  相似文献   

17.
云斑白条天牛对黄河三角洲地区的重要园林绿化树种白蜡树造成严重危害,研究不同林分类型的空间分布,对云斑白条天牛抽样调查和防治具有参考价值。通过调查片林、庭院绿化林、公路行道林、城区行道林和庭院行道林5种不同林分类型白蜡树林地云斑白条天牛的排粪孔、羽化孔和蛀孔的数量,统计分析其空间分布特点。计算聚集度指标、Iwao回归方程和Taylor幂指数方程结果表明,云斑白条天牛危害片林、庭院绿化林、公路行道林、城区行道林和庭院行道林5种林地时的排粪孔、羽化孔和蛀孔均表现为聚集分布,但不同林分类型的聚集度指标参数、Iwao回归方程的αβ值、Taylor幂指数方程lgab存在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18.
为了明确土生空团菌环境适应机理,以内蒙古地带性植被为研究对象,调查和测定了不同森林类型区土生空团菌自然侵染率、植被类型、土壤养分含量变化,探讨土生空团菌自然侵染率与植被、土壤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从植被类型来看,大兴安岭兴安落叶松、黑里河油松、大青山虎榛子、乌拉山白桦、贺兰山青海云杉等宿主植物土生空团菌自然侵染率均为30%以上,不同森林类型区油松土生空团菌自然侵染率也存在一定的差异。从根际土壤因子分析,土生空团菌自然侵染率与根际土壤有机质(r=0.492)、全氮(r=0.479)呈明显正相关(P<0.05),与根际土壤速效磷(r=0.575)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