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7 毫秒
1.
<正>北方榆树不光叶片大,进入夏季后叶片上还会形成很多虫包,很不雅观。至今还没有直接用北方榆树制作盆景的,但是嫁接上榔榆、小叶榆后就能制成造型优美的树桩盆景了。上世纪90年代,故宫博物院建福宫花园内清理地面时,挖出一个榆树桩。因为榆树在故宫属于杂树,每年都要从基部锯掉,第二年又萌发新芽长成新枝,因此树桩高不足20厘米,而且是生长在砖面上的,根从破碎的砖缝扎入土中,所以这株榆桩底部是平  相似文献   

2.
据近期出国参加盆景展览和销售的专家带回的信息,当前国外盆景市场的需求正呈以下几个特点: 一、小型、微型盆景走俏欧美。目前受欢迎的主要是培植周期短、体积小、成本低的小型盆景,如九里香、六月雪、福建茶、雀梅、榆树、棕竹等。这些盆景做得小巧玲珑,千姿百态,别具风味,售价不高,最受欢迎。每年仅出口德国、法国、荷兰、西班牙、美国、加拿大就为国家挣回上百万美元的外汇。二、“光石盆景”不受欢迎。没有植物的山石盆景很难打开销路。能打开市场的山水盆景多为有山有树、有亭有屋、一派郁郁葱葱景象的富于东方情调的盆景。这方面商业上做得最成功的一次当属靖江盆景在香港的一次展出。他们带到香港的3500盆盆景最  相似文献   

3.
榆树盆景,常从山野挖掘老桩培育加工,用幼树制作相对较少。通过播种、扦插等方法培育幼树,不仅素材易得,对自然生态环境和保护森林资源都有好处。用幼树制作中小型盆景,也有独特的魅力。一、丛林式小榆树树干多为直干,有一定共性,是制作丛林式盆景的  相似文献   

4.
李金岳先生的《高士图》(见1995年第四期彩页),以其挺秀、简洁、雅致的风韵,令人过目不忘。《高士图》的色彩利用是很成功的。其主体形象,几乎没有艳丽的浓色,而是以榆树树干及枝片的立体性与量感来表现作品的特长。从而强调了立体艺术的造型美。至于榆树枝梢及根部的几片淡绿,恰是一种具有艺术哲理意义的衬托,为体现作者的美学思想,起到了良好的辅助作用。同时,作者又通过枝头的几点依  相似文献   

5.
七叶树为七叶树科七叶树属落叶乔木,高达25m。在生长过程中,一般不需修剪整形。其树干耸直,树冠开阔,姿态雄伟,掌状复叶形态奇异秀丽。早春,绯红的新叶十分娇艳初夏又有白花开放,叶大而形美,具有良好遮阴效果;秋天,叶色红艳,是优良的秋色叶树种;乞叶树与悬铃木、榆树、椴树一起并称世界四大行道树,是著名的观赏树种之一,在西欧及日本等城市广泛栽植。  相似文献   

6.
盼盼     
“盼盼”取材于一株古老龙钟榆树根块,其主根裂变空洞,而根杈、树蔸木质完好,杂枝(根)丛生,没有主杆。经大自然“千锤百炼”,根材隆起大小树瘤120余个。作品基本形态是有树瘤组成。难得的是“盼盼”身上主要“器官”也是有不同的瘤、节匀称地分布在各部位,表现得惟妙惟肖。天真的“盼  相似文献   

7.
“因树造型”是岭南盆景造型艺术的基本原则,又很注重露根效果,而头根、树干则是造型的基础,从立意、选胚、定托、蓄枝截干、枝法布局等,都是在这基础上顺理而成章的。“榕树型”盆景,其风格是盘根错节,浑厚苍劲。榕树的头根、树干部分的自然生态特点除了坑稔、结节之外,其中还有很多气根垂挂,这是“榕树型”的独特之处。盆景树型的塑造,其树种,只要具备能够塑造某种树型的可行性就可选用。例如笔者以一株榆树树胚,立意将其培养造就成为“榕树型”的风格。榆树树胚本身的坑稔、结节容易得到,但“气根”就很难天然生成。为了增强作品的艺术感染力,提高  相似文献   

8.
难得俊逸     
我拿着陈文福的这张摘了叶的照片(图1)问几位盆友,这是什么树?竟然没有一位答对,有说榆树、雀梅、三角梅的,有说紫薇、石榴、朴树等等的,待到看了这张已发芽的照片(图2),才有人认出是福建茶。诚然,福建茶长得粗壮的并不少见,但像照片上这  相似文献   

9.
榆树是我国常见的一种植物,具有很好的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尤其在园林观赏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此外,榆树还有一定的药用价值。在种植榆树的过程中,应该考察当地的气候条件是否适合榆树生长,否则会增加病虫害发生的概率。研究了榆树的种植价值以及在生长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病虫害,分析了榆树常见的病害以及防治对策,通过分析病虫害的生活规律和习性,采取有针对性的防控对策,减少病虫害所造成的影响,促进榆树的生长,发挥榆树的经济价值、生态价值和药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深山高树(士)》,是作者潘红星采用榆树和英石制作的附石旱盆式盆景。作品以两棵小榆树紧附在一块峰状英石(高45厘米)上,树根嵌在石隙中下扎入土,可谓“山藉树而为衣,树藉山而为骨”,树石交融,浑然一体。主树自近峰顶高处横空飘出,若彩云飞渡;宾树则似烟霞锁山腰,两者高低有别,主次分明,动静相衬。石为刚,树为柔,树因石苍,石因树雄。虽是一峰独峙,但由于在峰石后面配植了  相似文献   

11.
翻盆一般在中秋节或早春至“清明”这段时间进行。根系生长迅速的树种,如石榴、三角枫等,每间隔1~2年翻盆一次;生长较慢的树种,如松柏类,可隔3~4年翻一次盆。翻盆一般只换盆土不换盆。把桩景自盆中脱出,除去土球四周的宿土,发根容易的树种如荆条、榆树等,缩土可以去掉50%左右;难发根的  相似文献   

12.
空降作品赏析:那铜板大小的陶盆、拇指粗细的英石和银针长短的榆树,合成了一件掌上附石盆景作品。领地虽微,却气势磅礴。树悬半空,石破天惊,顽猴挺而走险,让人汗颜。  相似文献   

13.
<正>总有一些树是幸运的,它们住在村子里,转眼便是很多年。那些不幸的树,因多是选错了位置。它们没有落生在肥沃的土壤里,而是长在了墙头、屋顶或者台阶的缝隙里。又比如一棵枣树,它的根系抑制不住自己的激动,还没有伸出一丈远便抬出头来,在院落显眼的碍手脚的位置窜出一棵小树。选错了地方,要么缺少水土,活得苟延残喘,要么被人为砍掉。老榆树上的榆钱,雨一样飘落的时候,一阵风把一枚榆钱扬到了半空,偏偏把它吹到  相似文献   

14.
榆树在我国有着较为普及的种植范围,其在水土保持、防风固沙、庭院绿植美化等方面具有广泛的作用。从榆树的生长环境、种植前的树种选择、生长期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进行了探讨和分析,提出了相应对策,以便提升榆树的栽培质量。  相似文献   

15.
榆树是江南地区制作盆景的良好树种之一,它具有萌发力强、生长速度快、耐修剪、愈伤性好、可塑性强等优良植物学特性。应用上述特性,可采用截、接、靠、雕等办法,对榆树盆景和榆树古桩进行改造,可收到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一、对枝、干位置不合乎设计要求的树桩(桩坯)的改造可利用榆树耐修剪、萌发力强的特性,采取截干切枝的办法进行逼芽。即在桩坯枝干上需要生  相似文献   

16.
(1)榆树不浇大水,但要掌握间干间湿,干透浇透,防止徒长。 (2)可施以适量有机肥作基肥,此后不再施追肥。也可以不施基肥,而在日常养护中,每周施一次稀薄液肥。 (3)幼龄桩二年翻盆一次,老桩三、五年翻盆一次,时间以春季萌发前为好。翻盆时要对根系进行一次全面修剪,最好采用浅盆高栽的方法以利于提根。  相似文献   

17.
陈金法 《科学种养》2013,(11):20-21
榆树是我国北方荒山野岭常见的经济植物,也是我国常见的优良速生树种,除了具有生态价值、食用价值、药用价值外,还可作为制作盆景的理想材料。经过精心栽培和艺术加工后的榆树,可成为赏心悦目的盆景,由于榆树形态奇异古朴、易造型,为杂木盆景的上品素材,也是深受群众喜爱的传统桩景树材。本文主要介绍榆树盆景制作技术。  相似文献   

18.
中国无忧树与红花荷——记广西两种色彩绚烂的乡土树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春风撩动紫凤尾满城尽带黄金甲——中国无忧树在印度、缅甸等佛教国家,有一种与菩提树相媲美的树——无忧树,深得人们喜爱。当然这种无忧树并不适宜在我国大部分地区栽植,那么在我国有没有类似的树种呢?答案是肯定的,那就是中国无忧树(Saraca dives Pierre)。无忧树属隶属于苏木科,其下有印度无忧树、无忧树、中国无忧树等数种,均统称为无忧树,又名娑罗树,树型美观,枝叶繁茂,是珍贵的园林观赏树种。相传2500多年前,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就诞生于无忧树下,因此成就了这种树的  相似文献   

19.
郭君先生的《清波图》,为水旱式盆景,构图严谨,布局得法。主体为三棵大中小各异的榆树,二正一斜,有聚有散,主树居前,衬树居后,形成不等三角布局,富有立体深度。树态有俯有仰,一呼一应。纵观全局,树岸为实,水际为虚,虚实相映成趣,虚中见实,山石、渔舟点缀其间,谱成一首碧波荡漾的《渔歌曲》。此作亦见不足。如左边的那棵斜飘树,整体树势应斜向水域(有少量分枝回顾主树),把“视觉中心”引向水际,以突出“清波”主题。而现则相反,树势斜出后,来了一个急回头,把视觉中心转移  相似文献   

20.
我是一位钳工。今年50岁。平时不抽烟,不喝酒,没有其他嗜好,就是喜欢侍弄花草。近几年,我常去附近某单位的花房参观、学习,逐渐迷上了盆景艺术。在有经验同志的指导下,居然也培养出了30多盆被内行人称为有一定观赏价值的盆景。附图榆树盆景《独立》(见25页左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