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8 毫秒
1.
随着大樱桃栽培面积的扩大,产量的增加,大樱桃的贮藏保鲜显得尤为重要。因为大樱桃是一种不耐贮运的水果,果实成熟期又值夏季来临气温升高,并且采收期集中,采收后,常温下果实色泽变暗,果肉腐烂,失去商品价值,造成经济损失。若能及时贮藏保鲜,可缓解大樱桃集中上市的矛盾,延长供货期,提高其经济效益。具体贮藏方法如下。1选择品种,适时采收大樱桃早熟品种和中熟品种不耐贮藏,贮藏大樱桃应选择中晚熟、硬度大、含糖量高的品种,如先锋、拉宾斯、雷尼,乌克兰系列的奇好、胜利、友谊等。贮藏大樱桃应在果实八成成熟时采收,采收过早,果个小,颜色差…  相似文献   

2.
随着大樱桃栽培面积的扩大,产量的增加,大樱桃的贮藏保鲜显得尤为重要。因为大樱桃是一种不耐贮运的水果,果实成熟期又值夏季来临气温升高,并且采收期集中,采收后,常温下果实色泽变暗,果肉腐烂,失去商品价值,造成经济损失。若能及时贮藏保鲜,可缓解大樱桃集中上市的矛盾,延长供货期,提高其经济效益。具体贮藏方法如下。  相似文献   

3.
大樱桃是一种不耐贮运的水果。采收后,常温下果实色泽变暗,果肉腐烂,失去商品价值,若能及时贮藏保鲜,可缓解大樱桃集中上市的矛盾,延长供货期,提高经济效益。1选择品种,适时采收贮藏大樱桃应选择中晚熟、硬度大、含糖量高的品种,如先锋、拉宾斯、雷尼、奇好、胜利、友谊等,在果  相似文献   

4.
正果实采收后的管理,对恢复树势、促进形成优质花芽、增加贮藏营养、提高耐寒能力、保障来年优质丰产等方面至关重要。从樱桃果实生殖发育的角度来讲,花芽分化是果实生殖发育的开始,采收后大樱桃花芽陆续进入集中分化期,培育优质花芽是生产优质果品的前提,所以,采收后的管理与采收前同等重要。1按需追肥,保障花芽分化大樱桃生产中,许多果农非常重视秋季施肥  相似文献   

5.
苹果果实的品质与贮藏性,在很大程度上受采收时期的影响。适期采收的果实,不仅着色和风味好,而且贮藏后果实品质在较长时间内保持不变,商品价值高。采收过早或过迟品质都会下降,贮藏障害增多。 根据贮藏需要决定采收时期,尽可能保持果实的贮藏力、品质,减少贮藏期间的障害发生,提高商品性,增加经济效益。生产上常依据  相似文献   

6.
苹果是呼吸跃变型水果,气调贮藏(CA)效果极佳。我国目前仍以自发气调贮藏(MA)为主,即塑料小包装贮藏。在没有气调库的条件下,塑料小包装或大帐加冷库贮藏是最优方法,其贮藏效果优于单独的气调贮藏或冷藏。具体操作规程如下。1采收果实采收时间对耐藏性有很大影响。采收太早,果实外观色泽和风味不够好,且易发生生理病害;采收太迟,贮藏中衰老快,果肉发绵易褐变等。因此,短期贮藏的可延迟几天采收,长期贮藏的可提前几天采收。总的来说,应在果实充分成熟、果肉紧密而不软、果面有良好的蜡质时采收为宜。采收时一定要避免机械损伤。2药剂处理用…  相似文献   

7.
大樱桃采后生理与贮藏保鲜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阐述了大樱桃果实采后生理生化变化,重点介绍了目前大樱桃贮藏保鲜技术的研究现状,并对大樱桃贮藏保鲜技术的发展方向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8.
大樱桃保鲜技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樱桃因其色泽娇艳,口味绝佳,营养价值非常高,深受消费者喜爱。但是大樱桃在常温下极易腐败变质,异地鲜销十分困难。因此,该研究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对大樱桃在采收前期准备、贮藏前期准备和贮藏保鲜技术与方法的研究进展,以期为大樱桃的异地鲜销提供参考依据,并为大樱桃保鲜技术的深入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薛勇 《河北果树》2002,(4):45-45
大樱桃是甜樱桃和酸樱桃的通称 ,是北方落叶果树中果实成熟最早的树种。大樱桃果实采收前经旱遇雨 ,容易发生裂果。裂果的数量和程度 ,因品种特性和降雨量而不同 ,吸水力强、果面气孔大、气孔密度高 ,以及果皮强度低的品种 (如大紫、水晶、滨库等 )裂果重。在大樱桃果实第 2次迅速生长期 ,裂果指数随着单果重的增加而增加 ,果实含糖量高、苹果酸酶活性大的 ,裂果较轻 ,钙对裂果有显著影响 ,果实采收前 ,降雨量大或大量灌水 ,会加重裂果。为此预防和减轻大樱桃裂果 ,可采取如下措施。1 选用抗裂果品种 在容易发生裂果的地区 ,可以选用拉宾…  相似文献   

10.
浅述大樱桃贮藏保鲜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樱桃是北方成熟最早的果品,果实营养丰富,并具有一定的医疗保健价值,被誉为果中珍品。由于樱桃果实肉软、皮薄、汁多,不耐贮运,加上采收上市时间正值5~7月高温季节,采后常温贮运极易出现果实软化、腐烂变质、风味变淡、果梗枯萎变褐、色泽由红变暗等现象,极大地限制了樱桃的异地销售。为了延长鲜果的市场供应期,于2002年始对大樱桃进行贮藏保鲜试验,概述如下。  相似文献   

11.
1当前存在的主要误区 1.1对大樱桃营养特性认识不足大樱桃果实的生长发育对贮藏营养依赖性最强.大樱桃果实生长发育期短.从盛花期到果实采收期.早熟品种约为5-6周.晚熟品种也仅仅6~8周。早熟品种果实发育期约有1/2时间依赖贮藏营养供给完成.直到果实硬核期才开始转入营养转换期。实际上果实硬核期与营养转换期是同步进行的.果实的生长发育周期中.  相似文献   

12.
1成熟与采收 确定适宜采收成熟度是贮藏杏果的关键.可根据果实发育天数、果实色泽变化、果皮和果肉质地、香味以及果实着生的牢固性等因素来临时决定成熟度。用于贮藏的杏果应在果实达到品种固有的大小、果面由绿色转为黄色、向阳面呈现品种固有色泽,果肉仍坚硬,营养物质已积累充分.略带品种风味,大致八成熟时采收。产地贮藏或远销的果实于此时采收.可以有足够的时间进行包装处理。  相似文献   

13.
大樱桃素有“北方春果第一枝”的美称,其果实色泽鲜艳、晶莹美丽、红如玛瑙、黄如凝脂,营养特别丰富.果实富含糖、蛋白质、维生素及钙、铁、磷、钾等多种元素,因而被誉为果中珍品、水果之冠,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和商品价值.但大樱桃生产中存在一个严重问题,即在接近成熟或采收前遇雨时裂果,烟台地区3~4月份常常处于干旱少雨阶段,到5月上旬至6月上旬,大樱桃采收前,久旱遇雨时,大樱桃就会出现裂果现象,导致商品果成品率降低.  相似文献   

14.
综述了大樱桃果实采收后树体生长发育关键时期的主要病虫害及防治技术,以期为大连地区大樱桃秋后管理和安全越冬生产提供指导和参考。  相似文献   

15.
桃、李、杨梅果实采后的后熟作用都很快,几天内即开始腐烂、变质。因此,要想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必须及时做好贮藏保鲜工作。1.桃贮藏较耐贮藏的品种有:白凤、京玉、肥城佛桃、大久保、中华寿桃、冬桃黄露等。桃的采收成熟度对耐贮性影响很大。需要贮藏的桃应在果实充分肥大,现出固有色泽,略具香气,肉质紧密,八成熟时采收。采收过早,风味差,采收过晚,果肉软化,易受机械损伤且不耐贮藏。采收时间应选择在晴天或露水干后的清晨或傍晚。果实成熟度不一致的应分批采收。要注意带果柄采摘,且要轻采轻放,防止果子落地和碰伤。采后要尽快将桃预冷到…  相似文献   

16.
山楂果实鲜艳,风味营养独特,既可生食和加工,又能药用,是我国北方主要果树之一。2007~2009年我们对山楂果实的采收时期,采收后的果实处理,鲜果如何保鲜贮藏等进行了技术研究试验。探索出山楂果实的最佳采收时期和果实采后的处理及果实保鲜贮藏等一套技术方法,贮藏果实保鲜率选98%以上。  相似文献   

17.
预冷,就是在果实采收后、贮藏前,降低果实温度的措施。因为刚从树上采收下来的果实,带有大量的“田间热”。一般每公斤果实降低1℃温度,就能释放出880大卡的热量。采收后,如果直接进入贮藏环境,就会带入大量的田间热,使贮薄环境的温度升高,加快果实的呼吸过程,影响贮藏效果,缩短贮藏期。因此,苹果和梨的果实采收后,必须先搞好预  相似文献   

18.
以春丰迷你冬瓜果实为试材,研究不同采收成熟度及贮藏环境对迷你冬瓜果实贮藏期间品质
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成熟度的果实虽采收时营养价值高,但不耐贮藏,贮藏3 d 后果皮即出现皱缩现象;
高成熟度的果实耐贮性好,贮藏100 d 后外观仍保持良好,且在地下室环境中贮藏能延缓果实品质下降的
速度;在冷藏环境下各成熟度的果实贮藏20 d 后出现腐烂症状。分析认为:短期贮藏可选择花后15 d 的
嫩瓜冷藏;长期贮藏则应选择花后30 d 或45 d 的老熟瓜在地下室相对低温的环境中贮藏。  相似文献   

19.
大樱桃果实味美形娇,营养丰富,医疗保健价值颇高,深受消费者喜爱。但大樱桃采后易发生褐变进而腐烂,严重影响其商品价值。现对大樱桃采后病害、生理和相关保鲜技术进行了综述,着重介绍了大樱桃贮期生理变化,详细叙述了大樱桃的保鲜方法,指出了各保鲜方法的优缺点,总结了存在的问题,展望了未来贮藏保鲜技术的发展方向,旨在为大樱桃贮藏保鲜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20.
(接第 4期 )5 3 果实在采收时应注意什么问题呢 ?果实采收期的确定在某种意义上体现了果实的品质。有的农民朋友在前面的生产环节都做得不错 ,可是由于提早采收 ,使果实品质大打折扣。采收期首先考虑果实的用途 ,鲜销、贮藏还是加工。鲜销果应在果实正常成熟 ,表现出本品种固有的品质特征 (色泽、香味、风味和口感等 )时采收。贮藏果比鲜销果提早 7~ 10天采收。贮藏果采收太迟 ,不耐贮藏。另外 ,采收时最好用果剪 ,要求一果两剪 ,不用枝剪 ,更不能从树上摇下来。果蒂平齐 ,不能留得太长 ,采果前剪指甲 ,接触果实最好戴手套 ,并做到轻拿轻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