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良种荟萃     
《湖南农业》2012,(8):6
常杂油3号常杂油3号(湘审油2012002)是常德市农业科学研究所选育的甘蓝型杂交油菜,适宜于湖南省各地种植。全生育期216.5天。幼苗半直立,叶色浓绿,薹茎粗壮,苗、薹期生长整齐,繁茂性好,株型较紧凑。株高173.2厘米,一次有效分枝数7.6个,单株有效角果数330.6个,每角粒数19.8粒,  相似文献   

2.
<正>湘杂油518(湘审油2014001)由湖南农业大学和长沙金田种业有限公司联合选育的甘蓝型半冬性雄性不育杂交油菜。子叶肾脏形,幼苗直立,叶色淡绿,裂片2~3对,繁茂性好,叶柄长度中等,茎秆坚硬。苗期和薹期生长整齐。全生育期219.5天,株高180厘米,一次有效分枝8个,单株有效角果数250个,每角粒数约19.4粒,千粒重3.7克。田间菌核病、病毒病发病率低,抗倒性好。芥酸含量0,硫甙含量18.76微  相似文献   

3.
丰油730是甘蓝型半冬性双低杂交油菜新品种.全生育期210天,苗期叶片宽长,叶色淡绿,冬前长势快,薹期植株整齐,花期一致,分枝节位较低,植株矮壮,抗倒性强.湖南省区试结果:平均株高1.6米~1.8米,一次有效分枝9个~12个;全株有效角果数350个,每角粒数22粒,千粒重3.5克;抗病能力强,病毒病发病率极低;含油量高达44.26%.  相似文献   

4.
沣油792     
沣油792油菜(湘审油2011005)是湖南省作物研究所选育的甘蓝型杂交油菜,适宜于湖南省种植。 全生育期216天。株高177.9厘米,一次有效分枝数8个,单株有效角果数340.7个,  相似文献   

5.
油菜薹肥施用期比较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油菜薹期施肥试验结果表明 ,在油菜薹高 6cm(抽薹初期 )施用薹肥效果最好 ,显著优于抽薹前或抽薹盛期。施用薹肥增产的原因是增加了单株角果数 ,并有提高每角粒数的趋势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油菜高产栽培田进行薹肥不同用量对产量影响的筛选试验结果表明:移栽密度12万株/hm2,油菜薹肥腊施尿素187.5~225.0kg/hm2,有利于增加根颈粗、杆粗、一次有效分枝数以及有效角果数、角粒数;大面积油菜高产栽培中施总纯氮宜控制在330~360kg/hm2范围内,油菜薹肥应占总纯氮量的30%,且以薹肥腊施为宜。  相似文献   

7.
为提高杂交油菜黔油30号撒播高产栽培提供依据,采用随机区组设计研究蕾薹期氮磷钾三元复合肥施用量对其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蕾薹期追施复合肥对黔油30号撒播产量的影响极显著;黔油30号撒播栽培最佳的施肥方式为播种前施三元复合肥(15-15-15)15.00 kg/667m2,苗期追施纯氮6.50 kg/667m2的前提下,蕾薹期施三元复合肥46.67 kg/667m2.在此施肥条件下,撒播黔油30号500 g/667m2,其产量为194.00 kg/667m2,株高161.30 cm,一次有效分枝数3.8个,单株有效角103.7个,每角粒数16.3粒,千粒重4.4g.  相似文献   

8.
杂交油菜黔油22号氮素运筹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探索氮素对杂交油菜黔油22号产量的影响及提高氮素的利用率,进行了氮素运筹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基肥和苗肥用量相同的情况下,不同的蕾薹肥及初花肥施用比例对黔油22号产量和单株有效角果数的影响呈相同趋势,即随着蕾薹肥用量的增加及初花肥的降低,产量和单株有效角果数逐渐增加.因此,在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两旺的蕾薹期,是决定黔油22号产量的关键施氮期,获得高产的氮素运筹最佳措施是基肥:苗肥:蕾薹肥:初花肥比例为2:3:4:1或2:3:3:2.  相似文献   

9.
2004年底至2005年初,对起薹的油研10号植株进行不同时间去薹处理的生产性试验,得出了如下结果:去薹没有增加植株的分枝,随着时间的推迟,分枝数减少;去薹处理使生殖生长延缓;去薹越早产量越低;起薹越早,冻害越严重。针对油菜新品种油研10号早薹处理的研究和大面积生产的调查,提出了早薹的一些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0.
青杂7号     
审定编号:国审油2011030品种名称:青杂7号选育单位:青海省农林科学院春油菜研究所品种来源:144A×1244R省级审定情况:2009年青海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特征特性:甘蓝型春性细胞质雄性不育三系杂交种。幼苗半直立,缩茎叶为浅裂、绿色,叶脉白色,叶柄长,叶缘锯齿状,蜡粉少,薹茎叶绿色、披针形、半抱茎,叶片无刺毛。花黄色。种子深褐色。全生育期132.3天。株高136.5cm,一次有效分枝数4.1个,单株有效角果数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以本地主栽油菜品种为研究对象,研究摘薹对不同品种油菜的油菜籽产量和综合经济效益的影响。试验表明,供试品种油菜薹养分丰富,具有良好的菜用品质。摘薹处理对有效分枝部位、分枝数有显著影响,对角果数和千粒重影响不显著。摘薹处理对菜籽产量影响极显著,摘薹和品种互作对产量没有显著影响。本试验中各品种油菜菜用+油用平均经济效益较单收菜籽增加8 542元·hm-2,其中浙大635净收益为16 527元·hm-2,较单收菜籽增加11 332元·hm-2,综合净收益最高。  相似文献   

12.
适宜“油蔬两用”的油菜品种筛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筛选出适宜湖北地区应用推广的"油蔬两用"油菜品种,对9个"双低"甘蓝型油菜品种摘薹与未摘薹的产量、产值及主要性状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油菜摘薹后菜子产量比未摘薹平均增12.52%,总产值比未摘薹平均增124.08%,初步分析油菜摘薹后二次分枝及每角粒数普遍增加是菜子产量增加的主要原因。供试品种中,中油112菜薹、菜子产量高,菜薹口感甜脆爽口,可作为高产型"油蔬两用"品种推广应用;天下农3号菜薹产量及总产值高,浙油28菜薹口感及主要经济性状表现突出,菜子增产潜力大,二者可以作为"油蔬两用"配套品种。  相似文献   

13.
沣油682     
沣油682油菜(湘审油2011004)是湖南省作物研究所选育的甘蓝型杂交油菜,适宜于湖南省种植。 全生育期215.1天。株高165.1厘米,一次有效分枝数8.3个,单株有效角果数318.5个,每角粒数19.3,千粒重3.8克。抗病毒病、菌核病较强,抗倒伏能力较好。2009年和2010年2年区试每667平方米产量158....  相似文献   

14.
沣油682     
沣油682油菜(湘审油2011004)是湖南省作物研究所选育的甘蓝型杂交油菜,适宜于湖南省种植。 全生育期215.1天。株高165.1厘米,一次有效分枝数8.3个,单株有效角果数318.5个,每角粒数19.3,千粒重3.8克。抗病毒病、菌核病较强,抗倒伏能力较好。2009年和2010年2年区试每667平方米产量158.1公斤。  相似文献   

15.
江西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邮编:518057,电话:0791-87090548)选育的油菜新品种"赣油杂6号",前不久通过了江西省品种审定。该品种生育期203天,株高152厘米,分枝高度68厘米,有效分枝数6个,单株有效角果数196个,每角籽粒平均20粒,千粒重3.7克。  相似文献   

16.
一、湘杂油591。系湖南农业大学选育的甘蓝型半冬性核不育杂交油菜。1.特征特性。全生育期220天。幼苗直立,叶片较大,裂叶少,叶色淡绿,繁茂性好,叶柄中等。株高170厘米,一次有效分枝数8个,单株有效角果数300个,主花序有效果数80个,每角粒数22粒,千粒重3.7克。田间菌核病、病毒病发病率低,抗倒性好。  相似文献   

17.
<正>沣油682(湘审油2011004,见第24页图2)由湖南省作物研究所选育。全生育期215.1天,株高165.1厘米。一次有效分枝数8.3个,单株有效角果数318.5个,每角粒数19.3粒,千粒重3.8克。抗病毒病、菌核病较强,抗倒伏能力较好。芥酸含量0,饼粕硫苷含量29.2微摩尔/克,含油量39.1%。2009年湖南省区域试验每667平方米产量151.6公斤;2010年续试,每667平方米产量164.6公斤。  相似文献   

18.
薹油两用油菜的研究现状及其发展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燕  王国槐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9):9194-9195
从我国发展薹油两用油菜的背景出发,论述了薹油两用油菜的研究现状,并提出了发展薹油两用油菜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19.
博辣娇红     
《湖南农业》2009,(8):6-6
华湘油10号是湖南亚华种业科学研究院选育而成的杂交油菜品种,2009年通过湖南省审定(湘审油2009001),适宜在湖南省种植。特征特性生育期217天。株高180厘米,株型较紧凑,1次有效分枝8个,单株有效角果数300个,  相似文献   

20.
德恒油900是南充市农业科学院选育的油蔬兼用型早熟双低油菜品种,为进一步完善德恒油900配套栽培技术,为油蔬兼用高效栽培技术示范推广提供理论依据,开展了不同采薹次数对德恒油900农艺性状、菜薹、菜籽产量及经济效益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采薹处理使德恒油900初花期、终花期推迟,生育期延长;株高、有效分枝高度、二次有效分枝数、单株有效角果数、每角粒数、千粒重及菌核病危害程度均不同程度降低,一次分枝数增加。只采1次薹对菜籽产量影响不大,甚至还可增产。随着采薹次数增加,菜薹产量、总收入、纯收益不断增加而菜籽产量不断下降。蕾薹期不采薹纯收益最低,每667 m2仅62.66元,而采3次薹纯收益是不采薹的39.1倍,但菜籽产量最低。因此,种植者可根据茬口衔接与自身需求选择最佳的采薹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