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96 毫秒
1.
野生大燕麦Avena·magna和砂燕麦Avena.Strigosa,是燕麦属Avena中染色体数目呈不同倍数的种。我们对这两个种的染色体数目及其核型进行了观察研究。 Avena·magna是四倍体2n=4X=28,染色体核型公式为2n=4X=28=16m 12sm(SAT),核型类型为2A;Avena.Strigosa是二倍体2n=2X=14,染色体核型公式为2n=2X=14=10m 4Sm(SAT),核型类型为2A。我国对燕麦属的杂交育种工作早已广泛展开,与广泛应用的杂交育种实践相比,整个燕麦属的细胞学研究是十分薄弱的。为了给广大燕麦育种工作者提供细胞学的基础资料,我们曾对Avena属的nuda以蒙燕7312为材料,做过核型分析(详见内蒙古农牧学院学报1988年第二期)。现对Avena·magna和Avena·Strigosa进行了染色体数目和核型的观察研究,其结果报导如下,  相似文献   

2.
我们观察研究了燕麦属(Avena)中不同倍性三个种的染色体数目和核型。结果如下:砂燕麦Avena strigosa为二倍体,2n=2X=14,核型公式是2n=2X=14=10m+4sm(2SAT),核型类型为2A;野生大燕麦Avena magna为四倍体2n=4X=28,核型公式是2n=4X=28=16m+12Sm(2SAT),核型类型为2A;裸燕麦(莜麦)Avena nuda为六倍体2n=6X=42,核型公式是2n=6X=42=22m+20sm(2SAT),核型类型为2B。从核型结果中可以看出,多倍化是三个种进化重要趋势,随着倍性的增加,核型的不对称性也增加。  相似文献   

3.
本实验对1-6-300/55小粒裸燕麦(Avena,nudibreris)进行染色体组型研究。采用根尖压片法观察鉴定该品种染色体数目为2n=2x=14是稳定的二倍体。对其染色体结构、功能、形态进行了研究。1-6-300/55的七对染色体中有4对为中部着丝点染色体(M),2对近中着丝点染色体(SM),1对具有随体的染色体(Sat),其染色体组型为:2n=4M+2SM+1Sat。没有近端和端部着丝点染色体。实验结果证明;该品种为二倍体小粒裸燕麦,确定了7对染色体的相对长度和着丝点,次缢痕的位置。它不同于我国二倍体裸燕麦,属于另一个种.为今后的燕麦分类,杂交育种提供了细胞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裸燕麦(莜麦)Avena nuda在植物分类学上属于禾本科早熟禾亚科燕麦族燕麦属。莜麦在我区栽培历史悠久,是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近年来发现莜麦的籽粒中含有亚硝酸等成份,可做为治疗心血管类疾病的药用食品。因此,莜麦的栽培地位又有所提高。我国农业部已把莜麦的研究列为国家协作项目之一。但是对莜麦染色体的研究,国内外还很少有人做,在我区尚未见到有人报导过。染色体的研究对于分类和育种实践都有密切关系。除此之外,为了探讨燕麦属的演化趋向以及有关起源等问题提供细胞学依据,我们对Avena nuda蒙燕7312莜麦进行了核型分析。确认莜麦蒙燕7312的核型为:2n=6X=42=22m+20sm(SAT)。  相似文献   

5.
用45S rDNA作探针,对芸薹属3个二倍体种(白菜型油菜、甘蓝和黑芥)进行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原位杂交分析,发现在白菜型油菜的20条染色体中有10条、黑芥16条染色体中有6条、甘蓝18条染色体中有4条染色体上存在杂交信号.其中白菜型油菜和黑芥的减数分裂为首次报道,研究结果对研究芸薹属二倍体基因组A、B或C的亲缘关系以...  相似文献   

6.
对野生二粒小麦与二倍体野燕麦远缘杂交后代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表明:杂交后代084株系的核型公式为2n=6x=42=36m(4SAT)+6sm,核型为1A,为极对称核型,属于原始类型;野生二粒小麦、二倍体野燕麦及084株系的进化指数分别为1、4和1,表明084株系的进化程度与野生二粒小麦一致,低于二倍体野燕麦;084株系的染色体相对长度较亲本大,且其平均臂比、核型不对称系数及臂比大于1.7的染色体比例均在野生二粒小麦与二倍体野燕麦之间,说明远缘杂交在一定程度上对加速小麦属的进化有重要意义;084株系染色体臂比与母本的相近,且存在4对染色体与父本的相对长度和臂比极为相近,核型分析结果从一定程度上证明了野生二粒小麦与二倍体野燕麦杂交后代的真实性。  相似文献   

7.
美国优质燕麦在甘肃省的试验结果分析及其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克厚 《世界农业》2006,(5):48-49,54
一、国内外燕麦生产现状及其营养保健价值1.国内外燕麦生产现状燕麦属禾本科禾本亚科燕麦属,已发现3个种群24个种。燕麦分布在全世界5大洲40多个国家,年种植面积250万hm2,多以皮燕麦为主,其集中产区位于北纬40°以北的亚、欧、北美洲地区,被称为北半球燕麦带。世界上种植燕麦面积最大的国家是俄罗斯,其次是美国、加拿大、德国、波兰、芬兰、澳大利亚等国,在燕麦品种选育、生产、加工及市场占有率等方面居世界领先地位。中国种植的燕麦以大粒裸燕麦种(Avena nuda L.)为主,俗称莜麦、玉麦等;少数地区种植普通栽培燕麦(Avena sativa L.),俗称…  相似文献   

8.
燕麦麦谷蛋白SDS-PAGE电泳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研究燕麦麦谷蛋白亚基组成及遗传多样性,本研究采用SDS-PAGE电泳方法对71份不同染色体组型的燕麦材料的麦谷蛋白,进行了电泳分析,并以中国春为参照,按条带迁移距离大小命名,分析条带多态性并以燕麦麦谷蛋白点泳图谱为依据对供试材料进行聚类分析。电泳结果显示燕麦麦谷蛋白主要集中在分子量较低的C区,高分子量麦谷蛋白没有检测到条带。71份燕麦材料共产生20种不同条带,条带g和条带i比较保守,出现的频率分别为64.8%和85.9%。各种条带组合形成62种不同的组合带型,多态性为87.3%。聚类结果显示燕麦麦谷蛋白的电泳谱型与材料的染色体组有很大关系,具有相同染色体组型的同种属的燕麦材料一般先聚为一类,但各材料之间又存在一定的差异。绝大多数六倍体材料在遗传相似性系数约0.68时聚为一类,多数四倍体材料在遗传相似性系数约为0.60时聚为一类,部分二倍体材料在遗传相似性系数约为0.59和0.76时聚为一类。条带a只在六倍体材料AACCDD中出现,而AACC、AABB、CC染色体组的材料中都没有出现,推测可能是D染色体组的特异条带。AsAs和A1A1染色体组存在一定的差异并不完全相同。燕麦麦谷蛋白SDS-PAGE电泳图谱可以作为燕麦指纹图谱。  相似文献   

9.
用染色体工程技术将G染色体组的野生二倍体比克氏棉种与A染色体组的栽培二倍体亚洲棉种合成 [AG]复合染色体组亚比棉 ,再与 [AD]复合染色体组的陆地棉种、海岛棉种组合成 [A、D、G]三个染色体组的异源四倍体 ,拓宽了棉属遗传资源 ,为选育具有突破性状的棉花新品种创造培育出了新种质 ,并探索出棉属种间基因转育的创新技术。  相似文献   

10.
几种芸薹属蔬菜的核型分析与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大白菜、菜薹、结球甘蓝、芥蓝、花椰菜和四倍体菜薹与二倍体芥蓝种间杂种的核型进行了比较分析,旨在为研究其亲缘关系及品种鉴定提供细胞学依据。结果表明:四倍体菜薹与二倍体芥蓝的种间杂种包含2个菜薹的染色体组(AA)和1个芥蓝的染色体组(C),为异源三倍体(AAC)。结球甘蓝、芥蓝和花椰菜的染色体的平均相对长度基本相同,大于大白菜和菜薹,但变异系数小于大白菜和菜薹。大白菜和菜薹的核型类型属2B型,而结球甘蓝的属3A型,芥蓝和花椰菜的属2A型。  相似文献   

11.
Avena magna is a new tetraploid species morphologically similar to the hexaploid A. sterilis, having a high concentration of protein, large caryopses, and outstanding resistance to crown rust. One genome in A. magna appears homologous to the As genome present in hexaploid, tetraploid, and one group of diploid species. Avena magna is a possible ancestor of cultivated oats.  相似文献   

12.
对来自蒙古国的小麦、大麦及麦麸运用病瘿检查、洗涤检验和分离培养检验3 种方法进行检验,共截获真菌14 属18 种,未截获一类危险性病害。在被截获的真菌中,其中对禾本科作物有致病性的主要有5 属8 种,半知菌亚门的短梗霉属和枝孢属的3 个种为进口粮食及饲料携带的优势种。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青海省野生忍冬属植物的引种栽培试验,对其在西宁地区的生长发育规律及其适应性作了系统的观察研究与评价,并对引种成功的忍冬属植物作了介绍,为今后扩大栽培繁殖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4.
桑树多倍体鉴定和育种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发现桑属植物存在14条染色体的2倍体(2n=2x=14)物种,而过去认为桑树2倍体有28条染色体(2n=2x=28),这些研究引起对桑属植物染色体组基数的关注。本文概述在植物多倍体研究中细胞学和分子技术的最新进展和应用;总结桑树多倍体类型、形成原因、表型效应及其生产应用;介绍桑树4倍体、3倍体的人工诱变创制技术,包括诱变处理方法、诱变后的管理、诱变体的选择、3倍体的人工有性杂交培育等,以及桑树多倍体的鉴定方法。指出采用物理和化学方法诱导与杂交育种技术结合是桑树多倍体育种的关键技术。提出多倍体育种今后研究的主要方向,为桑树多倍体育种和应用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5.
从树种筛选、整地方式选择、抗旱新产品应用、技术组装配套等方面入手,对不同树种抗旱造林模式进行了初步的研究总结,对青海省干旱半干旱地区抗旱造林生产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对茶子属中的两个最大亚属——茶子亚属和单性花亚属中部分种类的核型做了研究。结果表明,茶子亚属的8个种中有6个为二倍体(2n=2x=16),1个为单倍体(2n=1x=8),1个为四倍体(2n=4x=32),平均核型不对称系数为59.44%;单性花亚属的4个种均为二倍体(2n=2x=16),平均核型不对称系数为63.6%,由此可以看出,茶子属的进化是从染色体倍性和核型不对称性这两个方面进行的。  相似文献   

17.
重庆市彩叶植物种类及应用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重庆市常见的非草本彩叶植物种类及应用情况进行了初步调查,结果表明:调查地点范围内共有乔木、灌木和藤本非草本彩叶植物29种,分属16个科,分布种类多少顺序为:灌木>乔木>藤本;根据叶色种类可分成单色叶类、双色叶类、花叶类和镶边类4大类,应用种类多少顺序为:单色叶类>花叶类>镶边类>双色叶类,分别占科总数和种总数的75.00%和62.06%,应用面积最大的是单色叶类;主要配置方式有:色块种植和基础种植、丛植、列植和群植等,色块种植和基础种植的应用范围相当广泛,分别占科总数和种总数的81.25%和55.18%;针对重庆市彩叶园林植物应用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8.
本文研究了新疆31种蒲公英属植物,用检索表列出了它们的不同。对每个种总结了有关本地区前人的工作,写出了它在新疆、国内和世界上的分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