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试验表明,施氮量与甜菜叶面积、光合势、叶绿素含量均呈显著正相关,与净光合生产率呈负相关,故高氮处理,因叶面积指数和光合势过大,净光合生产率低,不利于产量形成;根产量与施氮量呈二次曲线相关,含糖率与施氮量呈负相关,高氮处理T/R值明显增加,导致根产量和含糖率降低;随施氮量增加,造蜜性物质增加,块根品质降低;本试验以施120kg/ba氮产糖量最高,过量施氮降低产糖量.  相似文献   

2.
彰武县位于辽宁省西北部,种植甜菜已有20年历史,年播种面积6万亩左右,总产量8万t左右。20年来甜菜含糖变化幅度很大,1972~1982年,平均菜丝含糖为15.46%,其中1972年高达18.24%。从1988年含糖开始大幅度下降,1983~1991年平均菜丝含糖12.67%,1991年下降到11%,由于连续多年甜菜低糖,使糖厂亏损严重,为了提高甜菜含糖率,有关部门近几年采取过许多积极措施,虽然有一些效果,但没有改变全区甜菜低糖局面。我区甜菜低糖原因经多年调查分  相似文献   

3.
文章分析了黑龙江省三江平原地区高产甜菜几个形态、生理指标与其根产量及含糖率的相关性。指出,该地区影响甜菜产质量的主要因素是叶数、叶面积、净同化率和分配率;提出了根产量、含糖率分别在2000kg/亩、17度以上的甜菜形态、生理指标。  相似文献   

4.
2011—2014年,在新疆昌吉甜菜低糖老区核心示范区采用全程机械化标准化种植模式,使该糖区核心示范区甜菜块根含糖率从2010年的13.8%逐步提高到2014年的15.32%,4年来甜菜平均块根含糖率较2010年示范区提高了0.99度,甜菜块根产量较2010年示范区增加了11.5%。  相似文献   

5.
在田间5种密度条件下研究了甜菜叶片光合速率、叶面积指数等生理因子的变化及其与块根产量的关系.结果表明,甜菜叶片光合速率和叶面积指数与密度在整个生育期内分别存在着显著的负相关和正相关关系。甜菜叶片光合速率和块根产量之间的关系困种植密度大小而不同,在低密度条件下呈负相关关系,在高密度条件下呈正相关关系.尽管根产量与叶片光合速率间关系较之杂,但与生育中后期叶片光合速率和叶面积指数之积(相当于群体光合速率)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6.
河套灌区是内蒙古自治区的重要甜菜基地之一。早在1936年曾推广栽培甜菜,后因抗战而中断。建国后,甜菜种植面积随着我国制糖工业的发展,城乡人民生活的需要,作为农村主要经济来源而得到迅速发展。1979年以来甜菜生产连续五年获得丰收。1983年全灌区种植甜菜30万亩,总产15亿斤,平均单产5000多斤,创历史最高水平。但是,由于各年气候条件的不同,甜菜含糖率的年际波动较大,高糖年含糖在19%以上,低糖年含糖则低于16%。为此,本文采用积分回归、事件相关、数值相关和偏相关及回归分析等统计学方法,对河套灌区甜菜含糖率与相应的气侯因子进行统计分析。试图定量地探讨甜菜含糖率与光、热、水等农业气候条件之间的关系及其变化规律;寻求含糖率上升和下降的原因及关键时段、影响程度等。为趋利避害,提高甜菜含糖率采取有效的农业技术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氮素运筹对干旱区滴灌甜菜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Beta356甜菜品种为试验材料,以不施氮素处理(N1)为对照,设置3种氮素运筹模式,即分别在叶丛快速增长期、块根膨大期和糖分积累期施用3种比例的氮素(60∶30∶10、50∶30∶20、40∶40∶20),氮素总量为585 kg/hm~2,各处理施氮量保持一致,测定叶片和块根生长速率、叶面积指数以及甜菜块根产量。以探讨氮素运筹对甜菜生长和产糖量的影响,为干旱区滴灌甜菜高产高糖氮素管理提供参考。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施氮可以减缓甜菜叶片的衰老速率。滴灌甜菜块根膨大期叶片生长以老叶为主,氮素运筹不改变老叶的主体地位,但是对叶片生长速率具有一定的调控作用。块根膨大期老叶面积及其叶面积日增长量与甜菜块根产量和含糖率显著正相关,新叶面积与甜菜块根产量显著正相关,与块根含糖率显著负相关。氮素运筹对块根生长无显著影响,根长、根宽和块根维管束环数在块根膨大中期与块根产量显著正相关,在块根膨大后期与块根含糖率显著正相关。块根膨大期的老叶面积和块根体积可用于衡量甜菜产糖量,新叶面积可用于衡量块根含糖率。通过氮素运筹保证块根膨大期老叶叶面积同时适当控制新叶发生速率,促进根系发育,有利于提高滴灌甜菜块根产量和含糖率。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我国甜菜生产老区都存在含糖率逐年下降的问题。从栽培角度分析, 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1. 病虫危害导致低糖;2. 不合理施肥,如有机肥应用不普遍、化肥施用不科学,不求合理搭配,肥料投入水平低等;3. 群体结构差,保苗株数少;4. 多次灌溉,降低含糖;5 . 播期拖后,收获偏早;6 . 多次擗叶子等。应采取合理栽培措施,努力提高根中糖分,确保甜菜生产和制糖工业的发达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国内许多甜菜科研单位对甜菜低产、低糖原因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和探讨,并提出有关治理低产、低糖的措施。但目前甜菜产量、含糖率波动幅度仍较大,其原因,除了气候条件、栽培技术、品种外,甜莱褐斑病的发生为害也是其中重要因素之据有关资料报导,植物生长激素喷洒在大田和蔬菜作物上既能提高产量和品质,又能增强植株的抗病能力。甜菜应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和生长激素,对提高块根产量和含糖率也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甜菜产糖量的主要因素是块根产量和含糖率,而构成甜菜块根产量和含糖率的因素,即农艺性状之间的相互关系,诸如地上部分的生长势、褐斑病、叶片数、抗旱性、株高、最大叶面积和地下部分的根体长、维管束环数、根颈宽、根头重、根头高等,往往又是互相联系,互相制约的。本文用甜菜品种资源的观察材料,对其观察测定的性状数据,进行相关性的分析研究,以便对甜菜产糖量的构成因素,加深了解,会对育种和栽培技术工作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1.
两个杂交粳稻组合超高产生长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 将两个杂交粳稻组合(陵香优18和常优1号)于大田条件下种植,对超高产(产量>12.0 t/hm2)田块的水稻物质生产和产量形成生长特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与高产栽培(CK, 10.5~11.0 t/hm2)水稻相比,超高产栽培水稻穗数、每穗粒数显著高于CK,结实率和千粒重略高于CK,但差异不显著;超高产栽培水稻二次枝梗数、二次枝梗总粒数显著高于CK;有效分蘖临界叶龄期之前,超高产栽培条件下水稻生长比CK快,在有效分蘖临界叶龄期茎蘖数达到预期的穗数,叶面积指数、光合势、干物质积累和群体生长率较CK大;有效分蘖临界叶龄期至拔节期,超高产栽培条件下水稻生长平稳,无效分蘖发生少,高峰苗低,叶面积指数、光合势、干物质积累和群体生长率较CK小;拔节以后,超高产栽培条件下水稻茎蘖数下降平缓,成穗率高,叶面积指数、光合势、干物质积累和群体生长率较CK高,尤其是抽穗以后,超高产栽培条件下水稻具有明显的生长优势,叶面积指数、光合势、干物质积累和群体生长率均极显著高于CK。  相似文献   

12.
本试验以圆果种黄麻粤圆五号品种,在高产栽培条件下测定有关光合性状,光合效率、光合产物积累分配和麻株对N、P、K的吸收分配。结果为:高产麻田的叶面积指数、光合势、光合叶层,净同化率,光能利用率等均在出苗后75天左右(旺长初期)最高。光能利用率,光合势、叶面积指数、光合叶层与干物质产量的相关极显著,相应顺序为0.9685>0.8414>0.8395>0.815。通径分析以光合势的直接通径系数居首位(1.0622),并对高产田黄麻营养的吸收与分配、光合产物的积累、干物质分配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3.
超高产大豆主要群体生理参数与 经济产量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新大豆1号”为供试品种,研究了超高产大豆在不同种植密度下的植株性状以及叶面积指数、光合势、干物质积累、光合生产率的动态及其与经济产量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收获株数在28.87万株/hm2时,产量达到5695.2kg/hm2;叶面积指数在出苗后84天达到最高,为5.29,总光合势达到2602269 m2.d/hm2;光合生产率在出苗后105天达到最大,为5.19 g/m2.d。“新大豆1号”在较低种植密度条件下,生长前期各项主要群体生理参数均优于较高种植密度;初花期和盛花期的叶面积指数、光合势和作物生长率与经济产量具有显著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介绍了内蒙占土默特右旗甜菜低产低糖区甜菜生育动态规律的观察结果,试图从中找出低产低糖的原因,为制定甜菜高产高糖综合栽培技术措施.提供依据.试验结果表明,产量和含糖都达到了较高水平.说明这个地区的低产低糖,是由于栽培技术和管理不当造成的.并从上一年同一块地里设置的肥料试验进行分析,主要是土壤严重缺磷.施磷的处理,产量和含糖,都获得较高水平.试验还表明,含糖率增长速度在整个生长期内基本是从始至终匀速增长,并没有明显优势。所以以前生育期的划分称9月为糖分积累期,不如称为成熟期或工艺成熟期为准.  相似文献   

15.
水稻灌浆期源质量与产量关系及氮素调控的研究   总被引:33,自引:2,他引:31  
以中粳稻武育粳3 号和杂交中籼稻汕优63 为材料, 采用不同密度、施肥等栽培措施, 形成成穗率不同的群体, 研究水稻抽穗期源质量与产量关系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 水稻高产群体抽穗期叶面积指数(LAI) 适宜, 有效叶面积率高, 高效叶面积率为75%~80% , 灌浆期光合势在2. 10×10 6 m2·d 以上, 势粒比在47 cm2·d 粒以上。势粒比(光合势与总颖花量的比值) 能反映抽穗后群体源库发展动态的优劣, 是经济产量形成期源库质量的较好表述。本试验条件下, 通过穗肥等措施,在抽穗期适宜叶面积基础上, 降低抽穗后叶面积下降速率, 提高光合势和势粒比是进一步提高产量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6.
试验表明,深松耕法不仅能改善土壤的物理性状,创造合理的土壤耕层,而且促进了植株的生长发育。研究看出,土地深松后的甜菜生育期内叶面积指数增加了0.05~0.31;干物质积累强度增加了0.465g/(株·d);叶面积指数达3以上的净同化率增加0.34~0.73g/(m~2·d)。3年平均根增产15.5%,含糖率增加1.73度,产糖量增加27.6%。  相似文献   

17.
九三垦区气候条件对甜菜生长和糖分积累有利,是黑龙江省著名的高糖区。但含糖波动幅度较大。1991年10~11月份菜丝含糖仅14.3度,比1985~1991年平均含糖还低1.9度。含糖高低是诸因素造成的,这里仅从品种、栽培技术方面对低糖原因做以浅析。一、低糖原因。1.种植密度不足,单株营养面积大,造成个体过大,含糖率下降。据调查,尖山农场3队在同一地块  相似文献   

18.
本文就国内外甜菜品种在宁夏引黄灌区的区域试验结果进行了分析, 计算了各参试品种含糖率对环境指数的回归系数(b) 及回归方程式,并对各参试品种的含糖率作了适应性和稳定性分析。结果表明:宁甜单优1 号、宁甜双优1 号、KWS9103、92cb18 、新单优1 号5 个品种的稳定性较好,适于广泛种植;宁甜202 、ND9530、ND9529、甜研305、吉甜301、双丰316 六个品种的含糖率性状不稳定,只适应在品种(V) ×地点(L) 互作效应较高的地区使用;96073 品种适宜种植于低糖地区。  相似文献   

19.
2000年有4个甜菜新品种被审定、命名推广。分别是:1.中甜花培一号(原代号:91-5-1):该品种由中国农业科学院甜菜研究所利用组织培养技术选育而成。属普通多倍体多粒种,含糖率高、抗褐斑病性强、较耐根腐病、工艺品质好、产量适中。适宜在我国东北、华北甜菜产区种植,特别在低糖区和病区优势明显2.中甜204(原代号:8911):该品种由中国农业科学院甜菜研究所采用常规方法选育而成。属普通二倍体复合品种,块根含糖率高、抗褐斑病、耐丛根病和根腐病、工艺品质好。适宜在我国东北、华北甜菜产区种植,在低糖区和病区优势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临河糖厂甜菜产区甜菜品质及含糖大幅度下降.1990年下降较为明显,1991~1992年针对其下降的诸多因素采取了相应的对策和改善措施,使甜菜品质及含糖率有所提高.为了进一步加速提高甜菜品质及含糖率,分析其低糖原因、明确主攻方向,有针对性地采取各项措施是十分必要的.一、通过对内蒙西部地区各糖厂1986~1990年10月份菜丝含糖及原汁纯度比较看出,1990年比1986年菜丝含糖与原汁纯度分别下降3.1%与2.65%,尤以巴盟地区各糖厂下降更为明显。临河糖厂1990年比1986年菜丝含糖与原汁纯度分别下降4.426%与2.11%,而块根含水率却提高4.1%.通过多次研讨会论证,含糖下降的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