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1年7月中旬,闻哈密市温室大棚许多观赏性辣椒日趋发黄,要求指导防治.笔者前往现场,发现引自内地的辣椒品种"紫贵人","红英达"普遍感病,叶片黄化枯槁并伴落叶,严重丧失了原有的商品价值及观赏价值;但观察到同一温棚的朝天椒类型"黄欧室"和"红鹰"却安然无恙,没有发现有感病现象.病株经病理学诊断结果,确认"紫贵人"、"红英达"叶片的黄化原因,系由一种白粉菌侵染所致的辣椒白粉病.立即组织开展了大田辣椒白粉病跟踪普查,然经数日终未获得结果.分析田间栽培的食用辣椒多侧重于辣型的长角椒品种,大棚内所栽种的4个辣椒品种也只有甜椒型的两个品种感染了白粉病,推测这种现象是否因白粉病菌对辣椒种型的寄主选择性所致或是辣椒不同种质对白粉菌的感抗性原因,这还有待于日后进一步行研究确凿.辣椒白粉病在新疆被发现尚属首次病例,故为防止其扩大危害,特作出如下观察研究.  相似文献   

2.
日光温室辣椒白粉病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近年来,随着耕作制度的改革和产业结构的调整,甘肃省辣椒栽培面积不断扩大,设施栽培中辣椒拟粉孢霉[Oidopsis taurica(Lév)Salm]引起的辣椒白粉病已成为甘肃省新发生的辣椒病害。该病害1999年仅在兰州市个别塑料大棚中发生,近年已在甘肃省的武威、兰州、定西、平凉、天水、临夏等市(州)的日光温室中相继发生,且发病范围逐年增加,危害程度逐年加重,  相似文献   

3.
防治辣椒白粉病药效试验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辣椒白粉病每年春季发生严重,如果及时施药可以有效地控制其危害,试验中的4种农药,以石硫合剂对辣椒白粉病的防效最好,而且其有效其长达12d。  相似文献   

4.
辣椒白粉病是近年来永胜县辣椒生产过程中发生的重大病害之一,发生蔓延快,为害严重,防治困难。为有效控制该病的发生流行和蔓延,促进特色产业辣椒生产的发展,增加农民的经济收入,对辣椒白粉病的发生流行原因进行调查分析并提出防控对策。  相似文献   

5.
辣椒(Capsicum fruteecens.L)原产于南美洲,又名番椒、海椒、辣子、辣茄等,属茄科(Solanaceac)辣椒属(Capsicum),在中国南北广泛栽培,是中国栽培面积最大的蔬菜作物之一,亦是日光温室蔬菜生产的主要果菜之一.近年来,随着辣椒种植面积的增加,辣椒白粉病的发生逐年加重,致使辣椒品质下降,对产量和经济效益产生较大影响.因此,科学、合理地防治辣椒白粉病在温室辣椒栽培中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6.
辣椒疫病是我省辣椒病原中危害最严重的毁灭性病害.该病多在辣椒现蕾、挂果时发生,田间扩展迅速,常造成大面积成片死亡,大大缩短采收期,给辣椒生产构成严重的威胁,该病一旦发病很难防治.  相似文献   

7.
危害辣椒的病害主要有病毒病、疫病、细菌性斑点病、白粉病、炭疽病等.以上病害发生严重时,会导致绝收.过去辣椒病害的防治多是见病治病、药剂单一,加之用药混乱,不但增加了防治成本,而且错过了防治的关键时期,防治效果较差.  相似文献   

8.
[目的]为辣椒白粉病的防治工作提供技术参考。[方法]运用4种新型杀菌剂,对温室辣椒白粉病进行了田间药效试验。[结果]第1次施药7d后,4种杀菌剂对辣椒白粉病的防效为69.75%~79.59%;第2次施药后12d,防效为92.50%~95.41%。[结论]4种药剂在剂量范围内均对辣椒白粉痛的防治效果好,辣椒生长安全,无药害发生。  相似文献   

9.
辣椒白粉病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总结了辣椒白粉病的危害症状、发生规律及发病条件,并提出了防治措施,以期为辣椒生产者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0.
对平凉市辣椒白粉病发生的症状特点、病原物的形态特征、生理特性等进行了观察和研究,明确了辣椒白粉病在不同温湿度条件下不同的症状特点,观察了其病原菌的侵染丝、分生孢子梗、分生孢子以及分生孢子萌发的形态特征。同时,依据该病发生规律,提出了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1.
《广西农业科学》2005,36(6):554-554
辣椒白粉病主要是叶背面密生白色毒斑,后扩大遍及整个叶背。病情严重时,病叶脱落,在温度比较低、连续下雨时发生较多。  相似文献   

12.
壳寡糖诱导辣椒抗白粉病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壳寡糖为诱导剂,研究其诱导辣椒抗白粉病性的效果.结果显示,25~125 μg·mL-1壳寡糖对辣椒白粉病均有明显的防病效果,其中以50 μg·mL-1处理后1 d接种产生的诱导抗病性最显著,防病效果达80%以上;结果还表明,壳寡糖还能有效激活辣椒对白粉病产生系统抗病性.  相似文献   

13.
为了摸清毕节地区辣椒有害生物发生种类及主要病虫害发生规律,对该地区辣椒主要种植乡镇开展了有害生物种类调查和主要病虫害发生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毕节地区辣椒有害生物发生种类共计93种.其中,病害23种,虫害16种,草害54种,主要有害生物40种;同时掌握了辣椒猝倒病、立枯病、早疫病、褐斑病、白星病、细菌性叶斑病、疮痂病、疫病、炭疽病、白粉病、病毒病、熠青虫、蚜虫、小地老虎和印度谷螟等主要病虫害的发生规律.  相似文献   

14.
辣椒白粉病是由内丝白粉菌属(Leveiliola)的真菌引起的一种病害。据报道这个属的真菌,以地中海沿岸、亚州南部为中心寄生在很多植物上。日本在1966年斋藤首次发现了辣椒白粉病;美国在1971年Blazquez首次发现了辣椒白粉病,他们均认为这个病害是一个潜在的威胁。辣椒白粉病在我国分布在南方的台湾、广西、四川、云南、新疆、河北等省(区)。辽宁省乞今尚未见报道。1979年作者在大连市旅顺口区水师营公社沈  相似文献   

15.
为预防日光温室辣椒病虫害的发生,有效保证生产经济效益,在赤峰地区开展了日光温室辣椒健康保障栽培技术试验示范。结果表明,该项技术有效预防了虫害的发生, 灰霉病发生率下降12.1%,白粉病发生率下降15.3%,该项技术可操作性强, 具有重要的推广价值。 本文总结了日光温室辣椒健康保障栽培技术的茬口安排、品种选择及育苗、棚室消毒、秧苗蘸根、定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适时采收等关键技术环节,以期为日光温室辣椒高产高效生产提供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16.
不同药剂防治辣椒白粉病试验结果表现: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 5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 500倍液,50%硫磺悬浮剂300倍液对辣椒白粉病有明显的防治效果,且对辣椒生产安全。施药防治宜选择发病初期至始盛期施用。  相似文献   

17.
为余庆县辣椒病虫害防治提供参考依据,2020—2022年对贵州省余庆县辣椒主要病虫害发生种类进行调查并介绍其防治技术,结果表明:辣椒主要发生病虫害种类有21种,其中,真菌病害12种,细菌病害3种,病毒病害1种,虫害4种,害螨1种;苗期主要发生辣椒立枯病、辣椒猝倒病、辣椒病毒病,生长中期主要发生辣椒疫病、辣椒白粉病、辣椒白星病、辣椒斑点病、辣椒细菌性疮痂病、辣椒软腐病、小地老虎、蛴螬、茶黄螨,生长中后期主要发生辣椒炭疽病、辣椒黑斑病、辣椒黑霉病、辣椒枯萎病、辣椒青枯病、辣椒根腐病、斜纹夜蛾、蛴螬。针对其发生特点在做好种子处理和土壤消毒的基础上,进行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等防治措施并可在防治适期及时对症使用高效、低毒、低残毒农药或生物源农药。  相似文献   

18.
番茄、辣椒是我省主要的茄果类蔬菜,在贮藏期间常发生腐烂现象,烂损率占贮藏量的25~50%。为了减少番茄、辣椒贮藏期的损失,延长贮藏时间,我们在南京地区对番茄、辣椒贮藏期病害的种类、发生原因、防治方法等进行了研究,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25%嘧菌酯悬浮剂防治辣椒白粉病的药效试验结果表明,25%嘧菌酯悬浮剂900~1 200 mL/hm2单独使用或与2.4%复硝酚钠·萘乙酸悬浮剂组合药后15 d对辣椒白粉病田间防效均为90%以上。建议辣椒白粉病发生初期,使用25%嘧菌酯悬浮剂900~1 200 mL/hm2,叶面喷雾3次,间隔7~10 d。  相似文献   

20.
25%腈菌唑乳油防治辣椒白粉病效果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辣椒白粉病是辣椒的一种常见病,该病往往在作物的生长旺盛期大面积爆发,导致辣椒叶子早期脱落及果实品质下降,产量大幅降低,一般药剂难以防治。采用25%腈菌唑乳油对辣椒白粉病进行田间小区防治试验,结果表明:防治效果达80%以上,产量较对照药剂小区提高4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