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大黄鱼是我国近海重要经济鱼类,因养殖条件限制,其肉质难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肌纤维组织学特征是鱼类肉质评价中的常用指标,肌纤维平均直径和密度对鱼类肉质有重要影响。为定位肉质相关遗传位点,解析大黄鱼肉质性状的遗传调控机制,并为养殖大黄鱼肉质选育提供基础,本研究首次对大黄鱼肌纤维性状进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采集一个大黄鱼养殖群体的背部肌肉样本,通过组织切片获得了483尾大黄鱼的肌纤维直径及253尾的肌纤维密度数据。随后用双消化限制性酶切位点相关的DNA测序(ddRAD-seq)法进行基因分型,获得了25 520和25 309个高质量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位点用于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WAS)。最终,在5条染色体上定位到了6个显著位点,并注释到了lpin2、adcyap1、btg1、tcp11l2、lifr、thbs4、gmeb1、slc2a1、myom1、myom2共10个候选基因。对这些候选基因的分析表明,大黄鱼的肉质与肌纤维组成和生长,以及能量代谢有关。lpin2、adcyap1、btg1等基因可能在决定大黄鱼肌肉的物理特性中发挥作用。本研究首次对大黄鱼肌纤维相关性状进行基因组定位,研究结果为大黄鱼分子标记辅助选育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参考,并为后续开展针对养殖群体大黄鱼肉质性状的遗传改良提供了分子工具。  相似文献   

2.
草鱼是我县主要养殖鱼类之一,养殖模式各有不同,主要有江河放流增殖、水库养殖及池塘养殖等。不同养殖模式的鱼类品质及养鱼效益相差较大,鱼类肉质与水体溶氧量关系密切,以水体溶氧量与草鱼单位价格高低为例,依次为:江河放流增殖>水库养殖>池塘养殖。为解决草鱼池塘养殖产量与价格的矛盾(即高产并不能高效),我县水产  相似文献   

3.
刘强  董洁  常雯 《科学养鱼》2016,(6):40-41
正花鲈又称鲈鱼、海鲈等,主要分布于我国、日本、朝鲜半岛沿海。花鲈因其肉质鲜美,颇受普通消费者欢迎,是我国海水养殖的传统种类和淡水养殖的优质鱼类。由于花鲈对水温、盐度适应性强,目前已成为水产养殖业备受关注的品种之一。东营市淡水池塘养殖的鱼类多为普通淡水鱼,经济效益较低。通过实施花鲈淡水池塘养殖技术研究,开展淡化技术、越冬技术及混养技术,形成本地优势鱼类养殖品种,笔者在2014-2015年开展了相关试验,现将养殖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4.
养殖技术的提高及日臻完善,和选育生长快、产量高、抗病强的养殖鱼类,是养殖业发展的两大标志。现就当今世界养殖鱼类的改良及其动向,择要介绍如下。 (一) 引种移殖对优良鱼类的引种移植,是养殖鱼类改良的重要内容。鱼类繁殖、养殖和运输技术的提高,为这项工作创造了条件。引种移植包括开发本国的鱼类资源,变  相似文献   

5.
淡水石斑鱼为慈鲷科鱼类,原产于中美洲尼加拉瓜,是尼加拉瓜的主要淡水经济鱼类,具有生长快、抗病力强、易捕捞、肉质鲜美等特点。为了探索该鱼的养殖技术,我们于2003~2004年开展了淡水石斑鱼池塘高产养殖试验,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现将试验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正>泥鳅属鲤形目、鳅科,是温水性底栖鱼类。具有适应性强、疾病少、成活率高、养殖成本较低等优点。并以其肉质细嫩,营养丰富,具有医用、保健等功效,被誉为"水中人参"。近几年随着市场需求量的不断增加,已成为黄河三角洲养殖前景较好的淡水名优品种,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现将泥鳅主要养殖技术及管理措施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淡水石斑鱼池塘高产养殖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淡水石斑鱼(Cichlasomaman鄄aguense)为慈鲷科鱼类,原产于中美洲尼加拉瓜,是尼加拉瓜的主要淡水经济鱼类,具有生长快、抗病力强、易捕捞、肉质鲜美等特点。为了探索该鱼的养殖技术,我们于2002~2003年开展了淡水石斑鱼池塘高产养殖试验,经过两年的试验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现将  相似文献   

8.
鱼类转基因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常玉梅 《水产学杂志》2001,14(2):79-81,91
随着生物技术日新月异的变化 ,人类的技术思想有了质的飞跃。基因转移技术就是这种技术思想酝酿的创新点之一。鱼类是人类食物中主要的蛋白质来源之一。青鱼、草鱼、鲢鱼、鳙鱼、鲤鱼、广东鲮等是我国主要的淡水养殖鱼类。同农业一样 ,发展淡水养殖业也存在品种改良问题 ,发展和完善基因转移技术 ,将优良性状的基因 ,如生长激素、干扰素、抗冻蛋白、抗病等基因导入鱼受精卵内以达到遗传改良 ,为培育高产、优质及抗逆的养殖鱼类新品系提供新途径[1] [2 ] 。由于鱼类是低等脊椎动物 ,自身优势明显而使得转基因在鱼类研究中取得了重大的胜利。…  相似文献   

9.
冷水性鲑科鱼类肉质鲜美,高蛋白、高不饱和脂肪酸、营养丰富、无肌间刺、易加工,是世界性养殖鱼类,其中大西洋鲑、虹鳟和红点鲑属鱼类等主要养殖鲑科鱼类,一直是水产遗传育种领域的重要研究对象。本文简要叙述了鲑科鱼类遗传育种研究的历史和现状,主要介绍了经济性状遗传参数估计、选择育种、分子遗传与标记辅助育种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提出了我国鲑科鱼类遗传育种工作重点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0.
鱼类遗传改良研究综述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本文对全世界范围内鱼类遗传改良研究的概况及其有关问题进行了全面的介绍和评述,从选择育种、杂交育种、性别控制、多倍体诱导、细胞核移植和细胞融合、低温保存技术、DNA分子标记育种、转基因技术等方面系统介绍了鱼类遗传改良的方法、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和已取得的成就,并对鱼类遗传改良今后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旨在为今后进一步开展鱼类遗传改良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