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猪肺炎霉形体单克隆抗体的制备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KM2培养基(含马血清)培养猪肺炎霉形体(Mhp)ZCF23株,对培养物高速离心,用PBS悬浮,反复冻融裂解后作为免疫原,腹腔注射免疫BALB/c小鼠。利用淋巴细胞杂交瘤技术获得了5株分泌特异性抗体的单克隆抗体细胞株,分别命名为11C6、14C11、1186-1、10C11-2和12E7-1。生物学特性鉴定结果表明,5株腹水单克隆抗体的间接ELISA效价均在1:10000左右;免疫球蛋白亚类均为IgG3;免疫印迹结果显示,5株单克隆抗体所针对的抗原表位在90、40、70和60 ku左右的蛋白分子上,均不与马血清蛋白反应,说明这些单克隆抗体均是针对Mhp蛋白的特异性单克隆抗体。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杂交瘤细胞染色体分析、单克隆抗体的免疫组化和免疫荧光等指标的检测,对已建立的单克隆抗体细胞株5B4和5G7进行鉴定,结果表明:两株单克隆抗体细胞株的染色体数目均接近两亲本的染色体数目之和;所建立的单克隆抗体细胞株所分泌的特异性抗体是针对子孢子的。  相似文献   

3.
噬菌体展示技术是一种强大的高通量多肽筛选技术,常用于确定靶标蛋白的亲和力与结合位点,并广泛应用于单克隆抗体的制备。下一代测序和微流控技术的出现及发展使噬菌体展示技术成为制备单克隆抗体更为强大和常用的工具。对噬菌体展示技术的历史发展与分类、噬菌体展示技术制备单克隆抗体的过程及其在制备单克隆抗体上的应用进行了论述,以期为相关研究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单克隆抗体(monoclonal antibody,McAb)是针对一个抗原决定簇的高特异性,高纯度的抗体,可用杂交瘤技术或基因重组技术制备。自1975年Kohler和Milstein创建了杂交瘤技术并成功制备绵羊红细胞单克隆抗体以来,单克隆抗体被广泛应用于医学、免疫学、生物学、药理学等许多研究领域。  相似文献   

5.
牛病毒性腹泻病毒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株的鉴定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筛选建立了8株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通过对其染色体的分析、单克隆抗体免疫球蛋白类型及病毒中和活性等指标的检测,表明8株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均接近两亲本细胞的染色体数目之和;单克隆抗体免疫球蛋白类型均为IgG,其中6株为IgG1,2株为IgG2a,且以BVDV具有不同程度的中和能力。  相似文献   

6.
为了制备布鲁杆菌外膜蛋白Omp31的单克隆抗体,试验采用荧光显微镜和ELISA相结合的方法筛选单克隆抗体。结果表明:试验成功筛选出3株外膜蛋白Omp31单克隆抗体,经Westernblot分析这3株单克隆抗体均可与Omp31蛋白发生免疫反应。说明应用荧光显微镜技术可以筛选出效价较高的单克隆抗体。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一项新技术研究,即对动物和植物疫病防治的单克隆抗体技术正在崛起。单克隆抗体技术是现代发展起来的新技术,能够大量无限制地生产具有专一特异性的抗体。科学家们认为,利用单克隆抗体技术,不仅能够诊断、监测一些动植物疾病,而且是生产疫苗,防病、治病的基础。因  相似文献   

8.
杂交瘤技术与单克隆抗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杂交瘤技术原理、单克隆抗体制备流程及应用现状3个方面,介绍了单克隆抗体技术的研究现状,为实验室工作者研究疾病诊断方法提供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9.
猪生长激素抗独特型抗体的制备及免疫学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猪生长激素(Ag)纯品,通过杂交瘤技术制备了猪生长激素单克隆抗体(Ab1)。Ab1经免疫亲和层析柱纯化后免疫新西兰白兔,其血清经饱和硫酸铵纯化后获得猪生长激素抗独特型抗体(Ab2)。再应用ELISA等方法进行鉴别。Ab2与Ab1呈阳性反应,与BALB/c小鼠r球蛋白呈阴性反应;Ab2与Ag竞争结合Ab1;Ab2抑制Ab1与Ag的结合。Ab1是针对猪生长激素纯品的单克隆抗体。Ab2是具有猪生长激素抗原内影像的抗独特型抗体。  相似文献   

10.
核酸疫苗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近年来,在免疫学领域的研究取得了惊人的进展,突出的标志是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开创的用细胞融合技术制备单克隆抗体;抗体多样性遗传控制的研究以及在单克隆抗体和Ig分子(V,C区)基因克隆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基因工程抗体技术。进入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基因免疫(Genetic Immunity)的研究及核酸疫苗(Nucteic acid Vaccine)的诞生,使免疫学又出现了新的革命。基因免疫是指应用基因工程技术,将编码某种抗原蛋白质的外源基因与载体重组后直接导入动物体内,  相似文献   

11.
农药、兽药、重金属、生物毒素等残留物质的痕量检测在医学诊断、食品安全、环境监测等领域均具有重要意义,其中基于抗原-抗体特异性识别的免疫分析技术具有特异性强、灵敏度高、稳定性好、操作简便快捷等优点,但如何获得小分子化合物的特异性抗体是研制免疫分析技术的关键。作者介绍了基于杂交瘤技术制备小分子化合物单克隆抗体的方法,分析了影响杂交瘤技术制备小分子化合物单克隆抗体的因素,然后综述了小分子化合物单克隆抗体在兽药残留、药物开发、环境保护等动物医学领域的应用,最后展望了小分子化合物单克隆抗体生产和应用的发展趋势,为小分子化合物单克隆抗体的制备与应用相关研究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2.
为进一步研究鸭腺病毒3型(DAdV-3)Fiber-2蛋白,研究通过PCR扩增fiber-2基因,构建p ET32a-DAdV3-fiber2原核质粒,表达并纯化蛋白,以纯化的蛋白为免疫原,免疫6周龄雌性BALB/c小鼠制备抗Fiber-2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采用间接免疫荧光试验和免疫印迹试验进行鉴定,并用于DAdV-3 Fiber-2杆状病毒表达产物的鉴定。结果显示:原核表达获得1.77 mg/mL Fiber-2蛋白,筛选获得2株阳性单克隆细胞株2E10E4和4F7F10,两株单克隆抗体均为IgG 1型,轻链类型为κ;DAdV-3感染的LMH细胞中存在特异性荧光,免疫印迹试验确认在约59 ku处出现特异性条带;采用制备的单克隆抗体确认了表达Fiber-2蛋白的重组杆状病毒。研究获得了针对DAdV-3 Fiber-2蛋白的单克隆抗体,为深入探究Fiber-2在DAdV-3感染机制中的作用以及为建立DAdV-3抗原免疫测定技术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分子生物学技术在临床兽医学上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近几年,生物技术不断向深度和广度迅猛发展。它的发展与动物疫病的诊断、预防和治疗技术之间已并无明显的界限,并且起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如转基因动物既能用于抗病育种,也能用于生产疫苗和药品;核酸疫苗具有预防和治疗的双重作用;单克隆抗体不但用于免疫诊断,也可用于被动免疫和导向药物治疗等。生物技术已经不是一项单一的技术,而是一个综合的技术体系,尤其是在兽医临床上的应用、发展中,需要多种不同技术、学科和领域的相互渗透、相互配合。  相似文献   

14.
单克隆抗体具有高度特异性、均质性及来源稳定并可大量生产的优点,成为传染性疾病研究、诊断和治疗的一个有力手段.随着单克隆抗体技术应用的深入,其在猪细菌性传染病的研究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论文简要介绍了单克隆抗体的技术原理,对猪链球菌病、猪胸膜肺炎和猪支原体肺炎三种常见猪细菌性传染病病原的单克隆抗体研究进展进行了概述,并对存...  相似文献   

15.
自从1975年Kohler和Milstein创建淋巴细胞杂交瘤技术以来,各国科学家相继利用这项技术。仅十年的时间,单克隆抗体技术就在各个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近年来,单克隆抗体已在农牧学、生物医学、内分泌学、病毒学、生物化学、细胞学和免疫学等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对推动这些学科的发展起着突破作用。本文仅就单克隆抗体在畜牧业中的应用作概要介绍。  相似文献   

16.
单克隆抗体在疾病预防、诊断和治疗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尤其在免疫机制研究方面具有突出贡献。随着单克隆抗体制备技术的发展,单个B细胞抗体制备技术成为新一代快速制备单克隆抗体的方法。该技术利用每个B细胞仅可产生一种特异性抗体的特性,直接筛选出分泌特异性抗体的B细胞,对其表达抗体重链和轻链的基因进行克隆和体外表达,从而获得特异性单克隆抗体。相较传统抗体制备技术,该技术具有快速、高效、产量高等优点,且表达的抗体具有天然构象,不仅可用于病原微生物相关抗原的抗体开发、病毒跨种传播机制等研究,还在抗肿瘤治疗、抗自身免疫病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本文主要对单个B细胞抗体制备过程和应用现状进行综述,以期为单克隆抗体制备技术的发展和完善提供参考,促进其更好地应用于相关领域。  相似文献   

17.
为了研究制备抗猪繁殖和呼吸系统综合征病毒重组核衣壳蛋白(N蛋白)单克隆抗体,试验用N蛋白免疫Balb/c小鼠,应用淋巴细胞杂交瘤技术,取脾细胞与SP2/0骨髓瘤细胞融合,经间接ELISA筛选等技术制备单克隆抗体。结果表明:所制备的单克隆抗体3B5为IgG2a亚类,杂交瘤细胞培养上清液及小鼠腹水单克隆抗体的ELISA效价分别为1∶800和1∶32 000,连续培养20代后能稳定分泌抗体。  相似文献   

18.
1 生物技术在禽病病原学研究上的应用1.1 单克隆抗体在病毒蛋白结构及功能检测中的应用单克隆抗体是针对单一抗原决定族的同质性抗体,所以,可以将其作为探针用于病毒的抗原表位的定位、抗原表位的数量及相互关系的研究。由于单克隆抗体与相应的抗原决定族相结合能抑制抗原的功能,因此,单克隆抗体也可以用于抗原性蛋白生物性功能的研究。如单克隆抗体用于NDV的HN蛋白抗原定位和F蛋白空间结构和抗原性的研究。1.2 单克隆抗体技术用于病毒变异分析及毒株分型单克隆抗体仅仅识别一个抗原位点,用抗病毒蛋白的单克隆抗体就可以检测出各种…  相似文献   

19.
应用杂交瘤技术获得了4株抗鸡败血支原体单克隆抗体。4株单克隆抗体与鸡滑液支原体、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鸡新城疫病毒、鸡白痢沙门氏菌和大肠杆菌抗原均无交叉反应。1株单克隆抗体为IgG2a,其余3株单克隆抗体均为IgM。4株杂交瘤细胞染色体均有少量中部或亚中部着丝点染色体。  相似文献   

20.
单克隆抗体具有高度特异性、均质性及来源稳定并可大量生产的优点,成为感染性疾病研究、诊断和治疗的一个有力手段.随着单克隆抗体技术应用的深入,其在水产养殖中也发挥了很大的作用.论文简要介绍了单克隆抗体的技术原理,对单克隆抗体在水产病原细菌性疾病、病毒性疾病的诊断以及水产激素、水产药物残留检测方面的研究及应用进行了概述,对单抗在水产方面的基础性研究工作进行了总结,并对存在问题和发展前景进行了讨论和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