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对已贮藏3年经不同施肥处理的老芒麦、诺丹冰草种子进行萌发性能的测定,以了解N、P、K肥单施、混施和喷施微肥对这两种牧草种子耐贮性的影响。结果表明:N、P、K单施、混施对老芒麦和诺丹冰草种子的耐贮性无显著影响,喷施微肥Mo可显著提高老芒麦种子的耐贮性,喷施微量元素B、Mn、Zn、Mo对诺丹冰草种子的耐贮性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2.
施肥对老芒麦种子活力--耐贮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老芒麦种子生产田进行N、P、K肥单施、混施和喷施微量元素后,对其生产当年和贮藏三年后的种子萌发特性进行比较以及田间萌发试验的比较。结果表明:施N、P、K肥对收获当年和贮藏三年后的种子萌发力无显著影响;喷施微量元素对贮藏三年后的种子的萌发力有一定作用,提高了老芒麦种子的耐贮性,其中Mo对种子耐贮性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3.
在冰草种子生产田进行N、P、K肥单施、混施和喷施微量元素后,对其生产当年和贮藏3年后的种子萌发特性进行比较以及田间萌发试验比较.结果表明:施N、P、K肥和喷施微量元素对收获当年和贮藏3年后的种子萌发力无显著影响,对种子的耐贮性无影响.  相似文献   

4.
小花位置对老芒麦和诺丹冰草种子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贺晓  李青丰 《草业科学》2005,22(7):37-40
对老芒麦Elymus sibilicus和诺丹冰草Agropyron desertorum穗上不同位置种子的百粒重及萌发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种子的重量与单花开花到收获所经历的时间长短有关,开花越早的小花所结种子越重.由于老芒麦种子发育时间较短,由小花位置造成的种子大小的差异较明显.小穗及小花位置亦影响到种子的萌发力,老芒麦中越重的种子萌发力越高,而诺丹冰草种子的发芽率与种子重量呈负相关,表明诺丹冰草种子的休眠性与种子的成熟度有关.  相似文献   

5.
几种牧草种子发芽方法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木兰 《内蒙古草业》2005,17(3):25-26,40
通过对几种牧草种子发芽方法的试验研究,找到了使种子发芽理想的处理方法。试验结果表明,新收获的披碱草、老芒麦种子采用0.2%硝酸钾溶液预冷处理,不但发芽理想,发芽势也高。采用0.2%硝酸钾溶液预冷处理的羊草种子发芽率比未处理的发芽率提高了50%左右。因此,温度在20~30℃条件下,羊草种子和新收获的披碱草、老芒麦种子采用0.2%硝酸钾溶液预冷处理的发芽方法较为理想,而小粒豆科牧草种子采用砂擦法处理发芽较好。  相似文献   

6.
4种微量元素对老芒麦种子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5,他引:0  
贺晓  李青丰 《草业学报》2007,16(3):88-92
本试验研究了B、Mn、Zn、Mo四种微量元素喷施对老芒麦种子质量的影响。结果显示,4种微量元素对老芒麦种子的质量均产生了明显影响。B和Mn的施用增加了种子的百粒重,显著提高了种子的活力。Zn的施用提高了种子的活力。B、Mn、Zn对老芒麦种子质量均有促进作用。Mo的施用对老芒麦种子质量有负面影响。施用后,种子百粒重下降,发芽特性指标表现出下降趋势,老化发芽率明显降低,表明该浓度的Mo喷施已产生了明显的副作用。  相似文献   

7.
以贮藏0~8个月的"川草1号"老芒麦种子为材料,通过发芽试验,测定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畸形率等参数,研究其发芽特性。结果表明:老芒麦种子具有一定的休眠性,贮藏时间对种子发芽特性有显著的影响;随贮藏时间的增加,种子发芽势、发芽力、发芽指数显著增大,幼苗的畸形率逐渐下降,但种子的腐败率逐渐增加;生产中要选择合适的播种时期与播种量,以提高种子的种用价值。种子贮藏时,要注意贮藏条件的选择,避免种子腐败,保持种子具有较强的种子活力。  相似文献   

8.
孙守江  马馼  祁娟  师尚礼  刘文辉 《草地学报》2022,30(10):2549-2557
为探讨老芒麦种子响应自然老化的抗氧化作用机制和细胞染色体端粒酶活性变化规律,本试验以'青牧1号’老芒麦(Elymus sibiricus L.'Qingmu No.1’)种子为试验材料,研究常温贮藏1,2,4,5和6年后,老芒麦种子活力、生理生化代谢产物、抗氧化酶活性以及端粒酶活性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贮藏时间增加,老芒麦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芽长和活力指数均逐渐降低,端粒酶活性显著升高(P<0.05),葡萄糖含量和浸出液电导率明显上升;贮藏初期,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和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活性缓慢降低,贮藏2年以后,上述指标活性急剧下降,从而加快了老芒麦种子的老化进程。老芒麦种子在自然贮藏过程中抗氧化酶活性的降低造成活性氧不能及时清除,导致细胞膜脂过氧化,膜通透性增加,继而影响了种子的萌芽以及幼苗的生长。  相似文献   

9.
通过不同剂量秋水仙素和~(60) Co-γ射线处理,系统分析了无芒隐子草(Cleistogenes songorica)种子的发芽率、发芽指数及幼苗生长。结果表明,秋水仙素处理对无芒隐子草种子的发芽率和发芽指数有一定程度的抑制作用,经0.1%浓度处理48h的种子,其发芽率和发芽指数分别为对照组的54.3%和43.3%,分别是41%和0.55;不同剂量~(60) Co-γ射线对无芒隐子草种子的发芽率、发芽指数及幼苗生长产生不同的影响。低剂量(50~200Gy)提高种子发芽率和发芽指数,高剂量(400~2 000Gy)抑制种子发芽率、发芽指数及幼苗生长。其中,~(60)0Gy辐射处理的发芽率为48.5%。因此,0.1%浓度处理48h和~(60)0Gy可分别作为秋水仙素和~(60) Co-γ射线处理的半致死剂量。本研究初步确定的半致死剂量,可为进一步研究无芒隐子草种质资源创新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氮磷钾肥单施与混施对燕麦生产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李志华  聂朝相 《草业科学》1994,11(4):24-26,31
通过N,P,K肥单施和不同组合混旋,研究施肥对燕麦生产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N肥,P肥单施及NP肥混施使燕麦饲草产量,种子产量以及单个花序长度,单序籽粒数,单序籽粒重等种子产量有关性状的指标提高,其中NP肥混施优于N肥,P肥单施。NP肥混施和N肥饲划昨各中粗蛋白含量,使用草中粗纤维含量降低,P肥单施和PK肥混施提高了饲草中粗脂仿含量和种子无氮浸出物含量,降低了饲草中粗蛋白的含量。  相似文献   

11.
氮素是禾本科植物生长和发育所必需的大量元素之一,但过量施用氮肥不仅造成环境污染,而且增加生产成本、降低收益。基于青藏高原地区披碱草属牧草种子需求量大、产量较低的现状,本研究以同德短芒披碱草、青牧1号老芒麦2个披碱草属牧草品种为试验材料,设置0、45、90、135、180和225 kg N·hm-2等6个氮肥施用水平,研究分析了施氮量对披碱草属牧草种子生产和氮肥利用效率的影响,以期为披碱草属牧草种子生产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施氮可促进披碱草属牧草生长,能够显著提高其株高、分蘖数等牧草营养生产性状,同时可提高种子产量及单位面积生殖枝数、每穗小穗数、每穗种子数和种子千粒重等产量组分;且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各生长性能指标呈现先增加后降低或趋于稳定的变化趋势。随着施氮量的增加,除青牧1号老芒麦氮肥利用效率先增加后降低外,2个品种氮肥农学利用率和偏生产力逐渐降低。本研究中,同德短芒披碱草和青牧1号老芒麦的种子产量分别为712~1661 kg·hm-2和701~1626 kg·hm-2。从节约成本角度考虑,在川西北高寒地区开展披碱草属...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以冰草属植物中的4个品种——蒙古冰草新品系(A.mongolicum Keng)、航道冰草(A.cristatum cv.Fairway)、诺丹冰草(A.desertorum cv.Nordan)和一个种间杂种冰草——蒙农杂种冰草(A.cristatum×A.desertorum cv.Hycrest-Mengnong)为材料,分别以幼穗为外植体建立了冰草组织培养再生体系。在此基础上,以调控脯氨酸生物合成最后一步的关键酶的突变体基因P5CS为目标基因,bar基因为筛选标记基因,用基因枪法轰击幼穗诱导的愈伤组织,获得转基因植株。利用PCR方法从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基因组DNA中分离得到了CBF4及其启动子,并对CBF4启动子进行了序列分析和初步的功能分析。  相似文献   

13.
通过研究草原2号杂花苜蓿(Medicago varia cv. caoyuan No.2)浸提液对4种牧草种子萌发的影响,探索利用生物检测法初步确定其与自身及其他3种牧草间化感作用。用草原2号杂花苜蓿根、茎、叶水浸提液处理草原2号杂花苜蓿、蒙古冰草(Agropyron mongolicum Keng)、扁穗冰草(Agropyron cristatum (L.) Gaertn.)和红豆草(Onobrychis viciaefolia Scop.)的种子,测定其发芽率、苗高、根长,利用生物检测法确定草原2号杂花苜蓿对受体植物的化感效应。结果表明:草原2号杂花苜蓿的自毒性及化感作用存在浓度效应,即不同浓度的根、茎、叶浸提液对不同受体植物种子萌发、幼苗高度、根长影响效果不同,其叶浸提液对扁穗冰草和蒙古冰草种子发芽的抑制效应小于草原2号杂花苜蓿和红豆草;其叶、茎、根浸提液对蒙古冰草、扁穗冰草的苗高、根长的促进作用大于红豆草和草原2号杂花苜蓿;根据试验结果,初步认为草原2号杂花苜蓿与蒙古冰草、扁穗冰草混、间播效果要比与红豆草混、间播和单一连播杂花苜蓿效果好。  相似文献   

14.
小麦族10种禾草叶片可消化性及矿物质含量的差异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3  
利用扫描电镜及能量分散型荧光X射线新技术分析小麦族10种多年生禾草叶片的可消化性和矿物质含量.结果表明,供试草种叶片可消化性的高低顺次是:老芒麦>野大麦>航道冰草=加拿大披碱草>蒙农杂种冰草>诺丹冰草>肥披碱草≥新麦草=披碱草>蒙古冰草.叶片中7种矿物元素含量变幅为:Mg 0.21%~0.57%、Si 0.90%~3.31%、P 0.27%~0.3%、S 0.3%~0.0%、Cl 0.21%~0.52%、K1.44%~3.0%、Ca 0.42%~0.98%,草种间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15.
常温下超干贮藏对披碱草种子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探究常温下贮藏时间与超干披碱草种子活力、生理生化特性变化的关系,从而为没有条件建设低温贮藏库的地区提供禾本科植物种子超干贮藏的理论依据与技术指导。选用超干处理后含水量分别为1.256%、2.579%、3.825%、4.474%、4.968%、6.097%和7.689%的披碱草(Elymus dahurcus Turcz.)种子置于常温下贮藏,贮藏时间为1年,以未做处理含水量为9.030%的披碱草种子为对照,每3个月测定一次生理生化指标。结果表明:常温下短期内(1年)超干贮藏披碱草种子的最适含水量介于2.579%与4.474%之间,过高(9.030%)的含水量不利于披碱草种子的保存。在含水量适度的情况下,披碱草种子具有较好的耐贮藏性,利用超干技术在室常温下保存披碱草种子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6.
纪童  蒋齐  王占军  季波 《草业学报》2022,31(7):144-156
以7种多年生禾本科牧草(蒙古冰草-宁夏、蒙古冰草-内蒙古、沙生冰草、扁穗冰草、细茎冰草、格兰马草、老芒麦)为研究对象,系统分析了农艺性状(绿叶数和株高)收益与土壤水分收益的权衡关系,将权衡值(RMSD)与土壤含水量作为分位数模型变量,确定维持植物正常生长的土壤含水量的响应阈值,同时研究干旱胁迫下生理指标综合评价值,进行抗旱性评价。结果表明:1)干旱胁迫程度越高,牧草的绿叶数和株高受到的负面影响就越大;2)不同牧草对干旱胁迫的耐受程度和范围有差异,其中,细茎冰草和格兰马草的绿叶数-土壤含水量阈值分别为9.1%和9.7%,细茎冰草、格兰马草和蒙古冰草-宁夏的株高-土壤含水量阈值分别为4.6%、5.6%和13.0%,其余牧草分位数模型均未通过显著性检验;3)通过7项生理指标评价分析,7种多年生禾本科牧草抗旱性强弱表现为:蒙古冰草-宁夏>格兰马草>细茎冰草>蒙古冰草-内蒙古>沙生冰草>扁穗冰草>老芒麦;4) 综合土壤含水量阈值与抗旱生理评价,细茎冰草与格兰马草可作为中度干旱区的引选牧草。  相似文献   

17.
火旭堂  贾昊  曹兵 《草地学报》2019,27(4):1096-1101
为探究草木樨(Melilotus suaveolens Ledeb.)、沙打旺(Astragalus adsurgens Pall.)、沙米(Agriophyllum squarrosum(Linn.)Moq.)、蒙古冰草(Agropyron mongolicum Keng)4种牧草种子在不同浓度NaCl处理下的萌发情况,本试验采用50 mmol·L-1,100 mmol·L-1,150 mmol·L-1,200 mmol·L-1,300 mmol·L-15种NaCl浓度处理这4种牧草种子,测定其种子的发芽率、发芽指数等。结果表明:低浓度NaCl(50 mmol·L-1和100 mmol·L-1)处理对草木樨和沙打旺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的影响不显著,但对沙米和蒙古冰草种子的发芽有显著抑制作用;当NaCl浓度达到150 mmol·L-1和300 mmol·L-1时,沙米和蒙古冰草种子均不能发芽;4种牧草种子对NaCl的耐受程度由强到弱的顺序为:草木樨、沙打旺、蒙古冰草、沙米。  相似文献   

18.
为探究青藏高原地区披碱草属(Elymus)不同物种间落粒性的差异,明确影响披碱草属落粒的主要农艺性状,筛选低落粒性披碱草属资源,为披碱草属抗落粒性牧草育种提供育种材料和理论依据。本研究以采自于青海不同地区的披碱草属6种共18份资源为研究对象,对供试材料的落粒性和农艺性状进行了相关性分析、通径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6种披碱草属牧草自然落粒率存在显著差异,垂穗披碱草(E.nutans)自然落粒率最高,达到49.54%;披碱草属牧草自然落粒率与小穗长、外稃长、芒长均呈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正相关关系,与单序籽粒数、小穗数、穗轴节数、株高均呈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负相关;单序籽粒数、小穗数、株高、穗轴节数是培育低落粒性披碱草属牧草的目标性状,芒长、小穗长和外稃长是影响披碱草属牧草落粒的关键农艺性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