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在自然保护区内适度地进行资源和环境合理利用的生态旅游开发,是正确处理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和发展利用相互融合的有效途径。文章探讨了鹰嘴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依托其独特的资源,探索开展绿色发展模式的生态旅游,实现自然保护区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自然保护区是开展生态旅游的理想区域,但不少自然保护区因开展生态旅游造成资源遭破坏。文中以辽宁省3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通过问卷调查和访问利益相关者的方式,对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发展中存在问题的原因进行分析,认为行政管理体制的制约,激励机制的缺乏,发展经验的欠缺,特殊国情与文化的影响,旅游创新不足等问题是制约旅游健康发展的关键因素。提出正确认识利益相关者的合法利益诉求,完善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协调机制体系及经营权、监督权分离,加强对游客的环境教育,建立游客生态信用管理制度等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健康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3.
浅谈太白山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资源的优势与整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索一种新的管理和发展模式,需求保护和发展的结合,将保护区内良好的环境资源优势转化为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实现太白山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资源的创新和整合。文章通过对太白山自然保护区旅游前景的初步分析,利用太白山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设计出具有太白山特色的生态文化旅游产品,并将生态旅游贯穿于其他旅游内容之中,提出了开发生态旅游的构想和旅游景点创新整合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构建了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规划框架体系,并以广西猫儿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规划为例,从规划范围、性质定位、功能分区、旅游产品体系、旅游项目设计、资源保护、公众生态教育、生态旅游管理等多方面探讨生态理念在自然保护区旅游规划中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5.
西藏色林错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路径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开展生态旅游是缓解自然保护区社区压力、实现自然保护区管理目标的有效途径。西藏色林错自然保护区资源独特,但面临诸多不利条件。本文探讨了依托独有的资源,寻求独特的生态旅游发展路径的绿色发展方式,以期促进社区居民落后生产方式的转型,减轻对高寒荒漠草原生态系统的依赖,实现生态保护和民生发展的双赢,有效保护脆弱的高原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6.
广西大瑶山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资源及其评价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蒙可泉  林中衍  罗成 《广西林业科学》2004,33(2):102-106,110
在分析广西大瑶山自然保护区主要自然景观和景点的基础上,对保护区的体验性美感质量、单因子的技术性、旅游环境生态质量、景观质量等进行评价,认为广西大瑶山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资源丰富,自然景观的美学价值高,生态质量好,区位优势较明显,区域经济背景值较高,具备良好的发展优势,是开展生态旅游和避暑休养的好去所。建议广西大瑶山自然保护区以保护生物多样性为前提,体现特色,以生态旅游养保护,合理有效地利用旅游资源,发展生态旅游。  相似文献   

7.
贵州麻阳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风景资源优越,人文资源丰富,具有独具特色的珍稀野生动物资源黑叶猴,开展生态旅游优势明显.笔者通过对贵州麻阳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开展生态旅游活动的研究,探寻在保护野生动物及其生境的前提下,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的发展途径,找到开发和保护的双赢对策,形成保护与利用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8.
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的发展不仅能解决保护资金短缺问题,而且能向世人宣传绿色、环保、生态、低碳生活。本文通过对长青自然保护区区域生态旅游内部资源、外部环境以及优势、劣势、机会和风险分析,得出结论长青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竞争力优势明显,但需处理好保护与利用关系,保护区、当地政府、社区村民三方面利益分配关系。  相似文献   

9.
生态旅游是针对旅游业对环境的影响而产生和倡导的一种全新的旅游形式,被认为是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首要的、必然的选择。随着生态旅游的迅猛发展,我国多数自然保护区都已进行了旅游开发,但由于管理不善,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导致资源破坏、环境恶化、生态失衡等问题比较突出。因此,加强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经营管理已成为保护区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一、自然保护区开展生态旅游的意义生态旅游是以生态学原则为指导,以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的保护为取向所展开的一种既能获得社会利益,又能促进生态环境保护的边缘性生态工程和旅行活动…  相似文献   

10.
生态旅游是当今世界旅游组织大力提倡的旅游活动。自然保护区为生态旅游提供了绝好的生态本底条件。本文探讨了湘西自治州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通过运用生态足迹分析方法计算出赛武当自然保护区的生态承载力和本底生态足迹,保护区生态旅游的环境承载力等于保护区生态承载力减去保护区本底生态足迹。计算结果表明:2005年赛武当自然保护区的人均本底生态足迹为2.093646hm2/cap,保护区可供使用的人均生态承载力为3.602755hm2/cap,保护区人均生态旅游的环境承载力为1.509109hm2/cap。研究表明:赛武当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是科学可行的,为保护区生态旅游规划提供了数据支撑。同时为我省自然保护区合理利用与保护管理,提供了可供参考的实例和新的工作思路。  相似文献   

12.
我国自然保护区管理研究综述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自然保护区限制了周边社区居民的资源利用,社区的社会经济发展也必然会给保护区造成影响.实现与周边社区的协调发展是自然保护区管理的重要内容.通过强化对保护区的公共投资、实施生态补偿措施、提倡社区参与和共管模式、合理开展生态旅游等管理创新策略,可以将两者的冲突转化为合作,实现自然保护区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国内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评价研究主要集中在4方面:1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资源评价;2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潜力评价;3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环境影响及容量评价;4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综合评价。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多种方法综合应用在国内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评价研究中,层次分析法是最常用的。国内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评价研究呈现出4种趋势:1定量化;2多种方法综合运用;3全面评价;4动态评价。国内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评价的研究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值得学者们关注和解决。  相似文献   

14.
基于生态足迹的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运用生态足迹分析方法计算出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生态承载力和本底生态足迹,保护区生态旅游的环境承载力等于保护区生态承载力减去保护区本底生态足迹。计算结果表明:2000年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人均本底生态足迹为1.3319hm^2/cap,保护区可供使用的人均生态承载力为2.3954hm^2/cap,保护区人均生态旅游的环境承载力为1.0635hm^2/cap。研究表明:在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发展生态旅游是科学可行的,为保护区生态旅游规划提供了数据支撑。同时也为甘肃省自然保护区合理利用与保护管理提供了可参考的实例和新的工作思路。  相似文献   

15.
▲会议名称 :森林苗圃病虫害会议地点 :Kerala,India.会议时间 :2 0 0 2年 5月 7~ 9日联系地址 :Stephen Fraedrich,USDAForest Service,3 2 0 GreenStreet,Athens,GA3 0 60 2 ,USA;Tel1 -70 6-559-4 2 87;sfraedrich@fs.fed.us▲会议名称 :第 7届国际种子研讨会会议地点 :Sal  相似文献   

16.
我国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规划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分析我国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现状的基础上,总结了我国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面临的管理体制不顺、自然资源和自然景观遭到破坏、布局不均衡、缺少规划等问题,并就国家层面生态旅游发展规划和单个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建设规划的编制进行了探讨,以期为我国编制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规划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在探讨生态旅游与自然保护区关系的基础上,分析了南洞庭湖湿地和水禽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资源的特点,提出了南洞庭湖生态旅游开发的7 项原则.特别强调可持续发展、最大限度的社区参与性和"泄漏”极限、与专家的伙伴关系原则,认为这是在科学规划的基础上合理开发生态旅游资源,给旅游地带来实惠,促进自然保护事业发展的有效途径,并强调生态旅游有效管理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8.
以广东省自然保护区为例,通过实地调研归纳了快速的“自然保护区化”进程中所出现的问题,发现旧有体制弊端,尤其是“责、权、利”的模糊等,仍在制约着自然保护区的“保护职能”和生态旅游的合理适度开发。在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促使自然保护区的“保护”与“开发”相和谐的制度构架与创新。  相似文献   

19.
我国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从生态旅游开发的特点分析入手,提出了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对我国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进而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