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2 毫秒
1.
大气CO_2浓度逐步升高对于不同取食方式的植食性昆虫有着不同的影响。目前,大气CO_2浓度逐步升高对刺吸式口器昆虫连续世代的直接和间接影响未见系统研究。本试验研究了实验室条件下不同CO_2浓度(对照浓度360μL/L和处理浓度720μL/L)对连续3代棉蚜的繁殖和死亡及棉蚜体内主要代谢物质的直接和间接影响。结果显示:(1)直接影响:大气CO_2浓度升高对连续3代棉蚜的繁殖和死亡的直接影响不显著,但高浓度(720μL/L)CO_2环境中饲养的棉蚜体内总糖与总蛋白的含量显著高于对照(360μL/L)CO_2处理。(2)间接影响:取食720μL/L CO_2环境下生长的棉叶,每一个世代棉蚜的繁殖数都显著高于对照(取食360μL/L环境下生长的棉叶),但死亡率与对照相比无显著差异。棉蚜体内总糖的含量显著高于对照,但是总蛋白的含量显著低于对照。试验结果表明CO_2浓度升高对棉蚜无直接影响;主要通过改变寄主植物的营养物质而对棉蚜产生间接影响。CO_2浓度升高会导致棉蚜种群的增长。  相似文献   

2.
盐处理对多枝柽柳光合作用和渗调物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通过对人工控制条件下,不同浓度盐水(0,4,12,20,28 g/L)处理55 d后,多枝柽柳(Tamarix ramosissima Ledeb.)的气体交换参数、光合色素、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含量变化情况的分析。结果表明:①随盐水浓度的增加,多枝柽柳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的日变化曲线均由"双峰"型变为"单峰"型;Pn,Gs、胞间CO_2浓度(Ci)日均值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而气孔限制值(Ls)则相反;4 g/L浓度盐水处理促进多枝柽柳光合作用,12~28 g/L浓度盐水处理则使其因气孔因素限制而光合作用下降。②4 g/L浓度盐水处理显著促进多枝柽柳叶绿素a(chla)、叶绿素b(chlb)、总叶绿素(chl)、类胡萝卜素(car)的合成;随盐水浓度的增加,光合色素分解加剧,chla/b比值下降,而其car/chl值上升,且在20 g/L和28 g/L高盐水浓度处理下均达到极显著水平。③盐水处理使多枝柽柳可溶性糖含量增加,脯氨酸含量下降,但差异均不显著;随盐水浓度的增加,两物质含量均上升,并在高浓度盐水处理下达到极显著水平。较低盐水浓度(4 g/L)有利于多枝柽柳的生长,而随盐水浓度的升高均对其产...  相似文献   

3.
外源植物激素对宁夏枸杞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别用赤霉酸GA3(25~300μg/ml),α-奈乙酸NAA(25~200μg/ml)和6-苄基腺嘌呤6-BA(25~200μg/ml)对宁夏枸杞种子进行24 h浸泡处理,测定其萌发率和幼苗生长。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GA3和NAA对种子萌发均有促进作用,但6-BA仅在25μg/ml浓度下有促进作用。总体效果为GA3NAA6-BA,其中300μg/mlGA3处理的萌发率最高,达92.8%。萌发的幼苗在原培养基上生长46 d后,用300μg/ml GA3处理的宁夏枸杞幼苗在株高,叶片数目,叶片长度,可溶性蛋白含量等方面均高于对照;大于100μg/ml NAA处理的幼苗在叶片生长情况,可溶性蛋白含量方面高于对照;6-BA处理的幼苗各指标均低于对照,不能正常生长。  相似文献   

4.
盐基离子对土壤持水及收缩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同盐离子对土壤持水能力具有不同程度影响,且在土壤水分特征曲线测定过程中,土体随失水发生收缩和开裂。在已获取研究成果基础上进行扩展,进一步探索8种低浓度盐离子(K~+、Na~+、Ca~(2+)、Mg~(2+)、Cl~-、HCO_3~-、CO_3~(2-)、SO_4~(2-))对土壤持水能力和收缩特征的影响。选取陕西粉黏壤土并分别采用含有此8种离子的盐溶液(浓度均约为1 g·L~(-1))对土样进行饱和处理,以无盐离子处理作为对照(CK);采用离心机法获取土壤水分特征曲线,使用游标卡尺测定离心过程中的土体轴向沉降高度,编写MATLAB程序对裂缝图像提取裂隙度量指标,据此对各处理土壤持水能力和收缩特征进行对比分析及评价。结果发现,在此浓度条件下:(1)K~+、Na~+及4种阴性盐离子在一定程度上均可提高土壤持水能力,且阴阳盐离子中CO_3~(2-)和K~+效果最显著,分别较CK提高35.81%和3.68%;(2)Mg~(2+)、SO_4~(2-)和CO_3~(2-)有利于减小土体轴向收缩度,且阴阳盐离子的作用效果分别表现为HCO_3~-Cl~-SO_4~(2-)CO_3~(2-)和Na~+K~+Ca~(2+)Mg~(2+);(3)Na~+、Mg~(2+)及4种阴性盐离子在一定程度上均有利于减轻土壤开裂程度,可同时减小土壤裂隙总长度、总面积以及长度密度和面积密度,且阴阳盐离子中CO_3~(2-)和Na~+效果最显著。研究可为不同类型盐碱土壤持水能力评价及其干缩开裂机理认知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5.
以西宁盆地长岭沟流域自建试验区为研究区,筛选出适宜当地气候条件下生长的2种灌木植物柠条锦鸡儿(Caragana korshinskii Kom.)、霸王[Zygophyllum xanthoxylon(Bunge)Maxim.]和2种草本植物细茎冰草(Agropyron trachycaulum cv.Slender)、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inn.)作为试验供试种,在试验区对4种植物采用单一种植和组合种植方式,探讨2种种植条件下植物根系在边坡地表以下垂直方向土体中K^+、Ca^2+、Na^+、Mg^2+、SO4^2-、Cl^-、HCO3^-、CO3^2-等8种易溶盐离子含量及其变化特征,评价了区内2种草本和2种灌木植物降低边坡土体盐分的能力。结果表明:单一种植细茎冰草、紫花苜蓿、柠条锦鸡儿、霸王对边坡土体中SO4^2-、Ca^2+、Na^+具有显著降低作用,草本与灌木组合Ⅰ(柠条锦鸡儿+紫花苜蓿+细茎冰草组合)和草本与灌木组合Ⅱ(霸王+紫花苜蓿+细茎冰草组合)对边坡土体中SO4^2-、Ca^2+、Mg^2+、K^+、Na^+表现出显著降低作用;紫花苜蓿的降盐效果相对较为显著、其次为柠条锦鸡儿和细茎冰草,霸王的降盐效果不及前者显著;草本与灌木组合Ⅱ的降盐效果相对显著于草本与灌木组合Ⅰ。  相似文献   

6.
大气CO_2浓度升高不仅影响植物营养化学成分的变化,还能够引起植物次生抗虫物质表达量的改变,进而影响作物-害虫的互作关系。本试验利用开顶式气室(OTC)和室内动态气室模拟当前和未来大气CO_2浓度(约390、550、750μL/L)环境,测定了不同大气CO_2浓度下普通玉米‘郑58’和转cry1Ac-m基因玉米的营养物质成分、转cry1Ac-m基因玉米Cry1Ac杀虫蛋白的含量,以及取食不同大气CO_2浓度环境下生长的‘郑58’或转cry1Ac-m基因玉米叶片的亚洲玉米螟Ostrinia furnacalis(Guenée)初孵幼虫死亡率。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高大气CO_2浓度(750μL/L)环境下生长的转基因和对照玉米叶片中淀粉、可溶性糖、非结构性碳(TNC)含量及TNC∶N都明显增加,而N含量差异不显著。对照玉米叶片的N含量显著高于转基因玉米,其他营养成分没有显著变化。随着大气CO_2浓度的升高,转基因玉米的Cry1Ac蛋白表达量有下降的趋势,但各处理间差异不显著。亚洲玉米螟取食生长在不同大气CO_2浓度环境下的‘郑58’或转cry1Ac-m基因玉米叶片48h后,死亡率没有显著差异;转cry1Ac-m基因玉米具有显著的杀虫效果。  相似文献   

7.
利用不同浓度梯度的NaCl单质盐水灌溉试验,研究盐胁迫对文冠果叶片各项生理指标的影响,进而评价文冠果的耐盐特性。试验结果表明:盐胁迫下,文冠果叶片细胞膜相对透性随胁迫浓度的增大而增大,最大时达56.90%,是对照的2.94倍;MDA(丙二醛)含量也有不同程度的增大,SOD(超氧化物歧化酶)和POD(过氧化物酶)活性较对照基本均有所增加,可溶性糖含量也有一定的积累,在0.4%时达到最大值为0.72g/g·FW,可以缓解由盐溶液引起的渗透胁迫,文冠果在一定范围内有一定耐盐性。  相似文献   

8.
在不同盐分处理下(0、100、200、300、500 mmol·L~(-1)Na Cl)对土壤进行盆栽实验,研究根施甜菜碱(GB,5 mmol·L~(-1))对1 a生胡杨(Populus euphratica)幼苗叶片甘氨酸甜菜碱(GB)积累特性与不同时间(第7天、第14天)光合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1)盐胁迫单独处理下,相比对照(0 mmol·L~(-1)Na Cl,CK)叶片甜菜碱随盐胁迫强度增大积累量显著增多。盐胁迫和外源GB双重处理下,叶片GB含量总体趋势随盐浓度升高表现为先升高后保持平稳。在低盐胁迫处理时(100~300 mmol·L~(-1)Na Cl)外源GB能诱导叶片产生更多GB,较未经GB处理组叶片GB积累量分别提高44.0%、32.5%和35.9%,而高盐胁迫(500 mmol·L~(-1)Na Cl)则转为抑制,叶片GB含量降低了5.1%。(2)随着盐浓度升高,外源GB虽不能持续促进叶片GB含量,但其对光合维持能力却没有丧失。随着胁迫强度增加,外源GB对叶绿素含量、水分利用效率(WUE)、叶片相对含水量(RWC)及相关光合参数的维持作用越明显。(3)不同时间下盐分和外源GB对胡杨光合作用的影响会改变,外源GB先维持胡杨水分传递过程,后维持CO_2同化能力,最终提高其光合作用。总之,根施GB能够促使胡杨叶片GB积累量发生变化并发挥作用,调节盐胁迫下胡杨光合相关生理过程从而提高其耐盐能力。  相似文献   

9.
为探讨外源H_2S对盐胁迫下棉花幼苗生理响应的调节机制,以新陆早48号棉花为试验材料,采用蛭石盆栽处理,通过营养液培养法,设盐(NaCl, 0、100、200 mmol·L~(-1))和硫化氢(使用硫化氢供体NaHS,0、20、50、100、500μmol·L~(-1))两因素交互,共11个处理,研究外源H_2S对盐胁迫下棉花幼苗生长、叶绿素含量、叶绿素荧光参数、光合气体参数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同NaCl不同H_2S浓度处理下棉花幼苗的生物量均有不同程度增长,如T2、T3、T4、T5与T1相比,棉苗地上部鲜质量分别增加了35.34%、28.79%、9.31%、19.66%。盐处理后,叶绿素荧光及光合气体参数等测定值均降低,当NaCl浓度为200 mmol·L~(-1)时,qP、qN、Y(NPQ)和Y(NO)分别降低了3.52%、6.14%、17.06%、17.65%;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胞间二氧化碳浓度、蒸腾速率分别降低了18.87%、49.43%、15.1%、18.81%。NaCl浓度为100 mmol·L~(-1)时,与T1相比,T4的叶绿素a含量、叶绿素b含量、叶绿素总含量分别提高了13.04%、28.09%、10%;NaCl浓度为200 mmol·L~(-1)时,与K1相比,K4的叶绿素a含量、叶绿素b含量、叶绿素总含量分别提高了14.18%、52.05%、15.23%。随着盐浓度的升高棉花幼苗抗氧化酶活性受到抑制,外施H_2S后其抑制效应得到缓解,如K4与K1相比,其过氧化物酶(POD)活性、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分别提高了85.02%、28.13%、40.47%,其中以H_2S浓度为100μmol·L~(-1)时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0.
采用营养液砂培方法,研究了不同浓度NaHCO3(0、50、100、150 mmol/L和200 mmol/L)胁迫对黑麦草幼苗生长、活性氧代谢和渗透溶质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1)随着NaHCO3浓度增加,黑麦草幼苗鲜、干重呈降低趋势,叶片超氧阴离子(O2.)、过氧化氢(H2O2)、丙二醛(MDA)和Na+含量不断升高,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和抗坏血酸(AsA)、谷胱甘肽(GSH)、K+含量及K+/Na+持续下降,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呈先升后降变化,液泡膜H+-ATPase和H+-PPase活性在NaHCO3浓度为50~150 mmol/L时高于对照,NaHCO3浓度为200 mmol/L时低于对照。(2)碱胁迫降低了幼苗叶片中可溶性蛋白质和游离氨基酸的含量,提高了可溶性糖和脯氨酸的含量。表明活性氧代谢和Na+、K+平衡失调及积累有机溶质进行渗透调节需更多能耗等可能是碱胁迫下黑麦草幼苗生长受抑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1.
《干旱区研究》2021,38(5):1436-1441
采用培养皿法研究不同类型钠盐胁迫对荒漠植物盐爪爪种子萌发率、萌发指数、幼苗芽长和根长,分析盐爪爪种子萌发与幼苗生长适应不同类型盐碱地的机制,为种植盐爪爪生态修复不同类型盐碱地提供了科学依据。结果表明:(1)NaCl、Na2SO4、NaHCO3、Na2CO3均显著抑制盐爪爪种子的萌发率和萌发指数。(2)回归方程分析盐爪爪萌发期的耐NaCl、Na_2SO_4、NaHCO_3、Na_2CO_3临界值分别为325 mmol·L-1、267 mmol·L-1、245 mmol·L~(-1)和166 mmol·L~(-1),其极限值分别是671 mmol·L-1、580 mmol·L~(-1)、569 mmol·L~(-1)和389 mmol·L-1,相对于中性盐,盐爪爪种子萌发时对碱性盐更敏感。(3)NaCl、Na_2SO_4、NaHCO_3、Na_2CO_3均显著抑制盐爪爪幼苗芽和根的生长,盐爪爪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对这4种钠盐的响应差异显著;相对于幼苗芽,幼苗根的响应更为敏感,可将根长作为评价盐爪爪耐盐性的参数,碱性盐毒害强于中性盐;根据盐分对盐爪爪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毒害性顺序依次为:NaClNa_2SO_4NaHCO_3Na_2CO_3。  相似文献   

12.
滴灌种植模式下土壤水热盐及棉花生长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北疆地区滴灌种植模式对棉田土壤水盐运移、土壤温度、生长、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通过测坑试验,以传统漫灌种植模式(一膜两管四行模式M4)为对照,设置了3种滴灌种植模式(一膜两管六行模式M1、一膜三管六行模式M2、一膜两管四行模式M3)。结果表明,相同灌溉定额下,M2模式下根区的土壤水盐分布对于棉花的生长和水分吸收利用是最为有利的,M1和M3模式次之,M4模式最不利;除M4模式外,其它三种种植模式下的土壤增温快,降温慢,表现出了较好的保温、提温作用。故不同种植模式下滴灌带布置方式、灌溉方式、覆膜宽度等造成了土壤水盐分布、温度变化的不同,进而对棉花的光合作用、生长产生了影响,最终导致棉花的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存在着差异,其中M2模式平均产量与WUEET最高,分别为6 701 kg·hm~(-2)、1.07 kg·m~(-3),M4模式最低,分别为4 908 kg·hm~(-2)、0.77 kg·m~(-3)。因此,从提高水分利用效率与增产的角度分析,推荐在北疆地区以一膜三管六行模式(M2)的超宽膜机采模式为主要种植模式。  相似文献   

13.
探讨了阿拉善荒漠草地珍珠柴(Salsola passerina)、霸王(Zygophyllum xanthoxylon)、红砂(Reaumuria soon-gorica)、绵刺(Potaninia mongolica)、梭梭(Haloxylon ammodendron)、盐爪爪(Kalidium foliatum)、沙鞭(Psammochloavillosa)和牛心朴子(Cynanchum komarovii)8种牧草营养物质含量的季节动态,并以粗蛋白质对其营养均衡价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8种牧草的粗蛋白质、粗脂肪、无氮浸出物、钙含量和钙磷比随着牧草的生长期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粗蛋白质含量6月最高,为7.86%~19.18%,1月最低,为5.25%~9.24%;粗脂肪、无氮浸出物、钙含量及钙磷比分别为0.81%~9.63%,26.19%~52.58%,0.12%~1.93%和0.86%~16.00%。粗纤维含量随植物生长呈降低趋势,且8种牧草的含量差异性较大,范围为9.56%~43.01%;粗灰分含量随生长期没有明显的季节动态规律;磷含量随牧草的生长而降低,范围0.04%~0.20%。牧草营养均衡价的评价表明:8种牧草营养均衡价(NB)依次为:梭梭绵刺珍珠柴霸王红砂盐爪爪牛心朴子沙鞭。  相似文献   

14.
甘肃河西地区膜下滴灌条件下春玉米田水盐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甘肃河西地区膜下滴灌春玉米种植条件下土壤水分、盐分的观测,分析了膜下滴灌春玉米生育期土壤水分、盐分动态变化及其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结果表明:不同生育期,同一土层深度,土壤水分含量高低分布与土壤盐分含量高低分布相反,均表现出土壤不同深度盐分含量高的区域相应水分含量低,滴灌带之间土壤盐分积累较滴头之间显著;灌水定额480 m~3·hm~(-2)处理,灌溉水分在土层纵向运移显著,深层渗漏明显,灌水定额420 m~3·hm~(-2)处理,灌溉水在土壤不同深度横向层面运移显著,有利于作物吸收利用;膜下滴灌能够在滴水过程中明显降低土壤表层0~40 cm盐分含量,土壤下层40~100 cm为盐分聚集区域;灌水定额420 m~3·hm~(-2)处理,春玉米产量构成和水分利用效率较高。从作物生长水盐环境及高效节水的角度出发,灌水定额420 m~3·hm~(-2)处理的效益最优。  相似文献   

15.
NaCl处理对胡杨生长及生理生态特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胡杨(Populus euphratica)幼株为材料,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不同NaCl浓度(0、50、100、200 mmol·L-1和400 mmol·L-1)处理对胡杨生长及叶片过氧化氢(H2O2)和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水势、可溶性糖和脯氨酸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200 mmol·L-1NaCl处理下,胡杨株高较对照显著减少,在400 mmol·L-1NaCl处理下,基茎粗较对照显著减少,在NaCl浓度≥100 mmol·L-1时,冠幅面积和叶、枝干重较对照显著减少,根干重随NaCl浓度的增加呈显著线性减少趋势。在NaCl浓度≥200 mmol·L-1时,根冠比较对照显著减少。H2O2和MDA含量随NaCl处理浓度升高呈增加趋势。低浓度NaCl处理下(50 mmol·L-1),胡杨叶片SOD、POD、CAT和APX活性较对照均有所提高,在NaCl浓度≥100 mmol·L-1时,SOD、POD和APX活性较对照降低。胡杨叶片水势随NaCl处理浓度升高而降低。在NaCl处理90 d后,胡杨叶片可溶性糖含量随NaCl浓度升高呈逐渐降低趋势。胡杨叶片脯氨酸含量随NaCl处理浓度增加呈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  相似文献   

16.
以郑麦9023为材料,设置三个氮肥水平和两个水分处理来探讨水氮耦合下小麦根系生理特性差异及对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花后7~21 d,在同一水分条件下,随着施氮量的增加,根系活性、总吸收面积、活跃吸收面积及根系分泌的有机酸总量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与200 kg·hm~(-2)(N2)相比,300 kg·hm~(-2)(N3)处理根系活性、总吸收面积、活跃吸收面积及有机酸总量分别降低了13.5%,9.0%,8.2%及20.9%;在同一氮肥水平下,与对照(-25 k Pa)相比较,水分胁迫(-60 k Pa)处理后根系总吸收面积、活跃吸收面积及有机酸总量有所增加,N3处理尤为明显。产量方面:在同一水分条件下,随施氮量的增加,小麦产量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与N1(0 kg·hm~(-2))处理相比,N2处理小麦产量平均提高72.1%,N3提高了61.4%,而N3处理比N2处理平均下降了6.6%;在同一氮肥处理下,水分胁迫后小麦产量有所增加。相关分析表明结实期根系活性、总吸收面积、活跃吸收面积及有机酸总量与产量呈显著及极显著正相关关系。说明灌浆期适度水分胁迫及N2条件下根系生理活性较强,更有利于产量的形成。  相似文献   

17.
采用水培法,研究了50、100、200μmol·L~(-1)外源一氧化氮(NO)供体硝普钠(SNP)对盐胁迫下玉米幼苗生长和渗透调节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外施NO可明显缓解Na Cl胁迫对玉米幼苗生长的抑制作用,与不施SNP的处理相比,100μmol·L~(-1)SNP处理全株干重的增加幅度达到19%。外施NO降低盐胁迫下玉米幼苗叶片及根系中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的含量,其中叶片中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分别降低19.9%和7.9%,根系中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分别降低9.6%和9%。外源一氧化氮(NO)使盐胁迫下玉米幼苗根系、生长叶和成熟叶叶鞘的Na~+含量分别降低38.4%、5.1%和17.2%;同时,增加根系和成熟叶叶鞘中K~+、Ca~(2+)、Mg~(2+)含量,降低玉米幼苗各器官内的Na~+/K~+、Na~+/Ca~(2+)比值,维持盐胁迫下玉米幼苗中的离子平衡,但对成熟叶片中离子含量的影响不大。研究认为,外源NO可维持盐胁迫下玉米幼苗的碳氮代谢平衡,改善玉米幼苗离子的吸收与分配,缓解Na Cl胁迫对玉米幼苗带来的伤害,其中以100μmol·L~(-1)的SNP处理效果最明显。  相似文献   

18.
基于土壤钠离子含量的不同施用量石膏改良剂的改良效果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土壤中钠离子含量为依据,分析石膏施量对土壤水盐分布和作物生长的影响,从而确定石膏改良剂合理施量。结果表明:石膏施量为土壤钠离子含量的200%时,土壤的容重下降14.44%,较其他处理下降幅度大;石膏施量为土壤钠离子含量的200%和300%时,土壤的含水量较其他处理增加幅度大,分别为5.94%和6.21%;石膏施量为土壤钠离子含量的200%和300%时,更有利于土壤的脱盐,相对脱盐率分别为14.1%和13.6%;各施量都增加了棉花的茎粗、产量,施量为土壤钠离子含量的200%时,棉花的茎粗和产量增加最多,分别为1.6 mm和45 kg·667m~(-2);当石膏施量为100%、200%和300%时,经济效益增加,相比对照分别增加108、263、148元·667m~(-2),当石膏施量为350%时,经济效益降低,相比对照降低了44元·667m~(-2)。  相似文献   

19.
碱性盐胁迫对宁夏枸杞生长、结构及光合参数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盆栽试验,对碱性盐(NaHCO_3)胁迫下枸杞生长、叶片解剖结构、超微结构以及光合参数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随着NaHCO_3胁迫浓度的增加,净生长量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地上部干重、地下部干重和整株干重总体呈下降趋势,根冠比呈上升趋势;叶肉栅栏组织在低浓度NaHCO_3处理(150 mmol·L-1)时排列比较紧密,随着胁迫浓度增加,栅栏组织的细胞层数逐级减少,细胞结构紧密度逐渐降低,叶片厚度、上下表皮厚度及晶体数呈现先增后降的趋势;超微结构显示,随着胁迫浓度的升高,叶肉细胞形状变的不规则,叶绿体结构变形,基粒片层排列紊乱,淀粉粒增多;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气孔限制值(Ls)和气孔导度(Gs)随NaHCO_3浓度的升高呈下降趋势,胞间CO_2浓度(Ci)呈升高趋势,水分利用效率(WUE)呈先升后降的趋势;相关分析显示,盐胁迫强度与净生长量、生物量、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和气孔限制值呈负相关关系,与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呈显著负相关关系(P0.05)。由此说明,碱性盐胁迫改变了叶片的功能性状,促使枸杞光合作用下降,直接影响干物质积累及株高的生长。  相似文献   

20.
以转AtNHX1基因的8个马铃薯株系(1、2、4、6、8、15、18、19)和未转基因的"甘农薯2号"(CK)为材料,在正常地以及全盐含量分别为0.56%、0.29%的高盐和中盐地上种植,分析其生长和生理指标的变化,通过隶属函数法、相关分析和聚类分析等方法综合评价耐盐性。结果表明:随着盐浓度的增加,转基因株系的株高、叶面积扩展率、单株产量、叶绿素的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以及脯氨酸含量的上升幅度均高于对照植株(为对照的1.17~3.96倍)。而丙二醛(MDA)、相对电导率显著低于对照植株,为对照的63.07%~78.4%和82.7%~86.35%。根据生长和生理指标综合评价各株系的耐盐性,筛选出1个强耐盐株系和3个较强耐盐株系,各株系耐盐性由强至弱为:19158418216CK,AtNHX1的导入显著提高了大田马铃薯植株的耐盐性,利用耐盐性综合评价方法有助于耐盐株系的筛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