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鄂北棉区麦后移栽棉适宜播期与密度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针对鄂北棉区麦后移栽棉生产中存在的播种过早或过迟,种植密度过稀等问题开展的麦后移栽棉的播种期和密度筛选试验。结果表明:鄂北棉区麦后移栽棉的适宜播种期为4月20旨-4月30日,适宜密度为27000~31500株/hm^2。在适宜的播种期和密度下,麦后移栽棉纤维品质符合纺织工业要求。  相似文献   

2.
1985年,笔者对杂交稻早熟新组合威优35、威优64、威优49及汕优125进行双季早稻、一季中稻、一季晚稻、双季晚稻及中稻收后蓄再生稻五种种植方式试验,对生育期较长的威优6号则采用了一季中稻、一季晚稻和双季晚稻三种种植方式。双季早稻于3月28日播种,一季中稻于5月14日播种,一季晚稻(迟播中稻)于6月5日播种,双季晚稻于 7月 5日播种。 5月 14日播的中稻收割后蓄再生稻。试验设在本所的同一丘稻田,成土母质为四纪红壤,pH值5.9(水浸),有机质含量3.55%,全量N、P_2O_5、K_2O的含量分别为0.20%、0.14%、1.80%。小区面积2厘,一次重复。各期均进…  相似文献   

3.
以珍珠豆小果型花生远杂6号为材料,研究了夏直播花生在1.8×105~2.25×105穴/hm2密度及不同配置方式下叶片功能、光合特性及产量等指标的变化,探讨了合理密植对花生群体生殖生长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1.8×105穴/hm2密度相比,2.25×105穴/hm2种植会降低叶片净光合速率、抗氧化能力和群体间中下部光合有效辐射截获率,提高群体叶绿素含量、叶面积指数和上部光合有效辐射截获率,提高饱果率和出仁率。2.25×105穴/hm2产量比1.8×105穴/hm2处理产量高12.44%,双粒播种产量比单粒播种高12.47%,等行距种植和宽窄行种植产量基本一致。远杂6号为耐密品种,夏直播种植,适当增加种植密度,可有效提高产量,改善荚果商品性。  相似文献   

4.
豫南地区花生就地加代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早熟花生品系9123为材料,研究豫南地区花生就地加代的可行性。结果表明,春播覆膜种植与正常夏播种种植在株高、有效分枝数、单株孢果数及单株产量等方面均表现差异不显著;秋播花生的各项经济性状指标均低于正常夏播花生,差异极显著。  相似文献   

5.
花生斜垅式种植是花生合理密植中的一项特殊种植方式,其增产机理是在保证单株生产力的基础上有效而合理地增加花生的种植密度,从而使产量增加。  相似文献   

6.
高山区种植双季稻,易受"三寒"为害,导致产量下降,通过推广杂交水稻"双改单"种植模式,适时播种,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和科学管水等高产栽培技术措施,实现了一季产量超双季。  相似文献   

7.
花生的种植季节性强、用工多,劳动强度大,尤其花生播种工序繁多,要求严格。近几年,随着花生种植面积的逐年增加,花生产区的劳力实感不足,为了适应农业生产发展的需要,从1980年起我们抓了花生机械播种的示范推广工作,分别在烟台、青岛、临沂、潍坊、济宁、泰安、菏泽等13个地市的近40个花生重点生产县进行了试验示范。据不完全统计,6年来我省共引进、研制、试验、推广了20余种、2000多台花生播种机,播种花生近40万亩。  相似文献   

8.
为了充分利用地力、光能和有效生长季节,在单位面积上提高经济效益。我们改一年一季春花生,为先播一季盖膜春土豆,土豆收后再及时播种一季盖膜夏花生,获得极显著经济效益。通过连续三年在柏林庄乡小埠顶试验,春土豆和夏花生双季覆膜的比双季不覆膜的亩增土豆691.4斤,增产17.3%,亩增花生荚果78.4斤,增产22.4%;比只播一季春花生,亩  相似文献   

9.
花生生产潜力与高产途径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据估算,中熟大花生和早熟小花生最高单产可达到17.3t/hm^2和11.9t/hm^2,实际生产中,中熟大花生和早熟小花生最高单产已达到11.2t/hm^2和9.5t/hm^2。目前全球花生平均单产不到1.0t/hm^2,我国平均约3.7t/hm^2,花生生产仍有较大的增产余地。延长作物生长期、提高植株光合效率和增加光合产物向生殖体的分配比例,是花生品种改良的有效途径。适期播种、创造良好的土壤环境、选择适宜的种植方式和密度、合理调控叶面积系数、在增加总生物产量的基础上适当提高经济系数等,是目前花生高产栽培有效的措施途径。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花生蛴螬在我县危害逐年加重,为了筛选对路农药,控制蛴螬对花生的危害,我们于1985年搞了应用40%毒死蜱乳油拌种和中期施颗粒剂试验。 一、试验方法 试验设在扣庄乡扣庄村,土壤为轻壤土,肥力水平较高,历年种植花生,蛴螬危害较为严重,主要虫种为毛黄、暗黑和大黑,播种前每平方米有幼虫1头,成虫2头。播前亩施土杂肥6000斤,复合肥20斤,于5月7日播种,露地种植,亩密度8300墩,中期施药在7月13日,本试验在同一块地分设两个小试验。  相似文献   

11.
辽宁省马铃薯高效复种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过多年试验示范,针对辽宁省气候特点,总结出马铃薯高效复种栽培模式,筛选出各主产区的适宜品种和相应种植密度,为辽宁省马铃薯科学种植提供依据。马铃薯的三膜覆盖极早熟栽培技术比较适合葫芦岛地区和大连地区应用,下茬复种小西瓜等经济效益较高的作物。马铃薯双膜覆盖栽培技术可克服前期低温的不利影响,缓解晚霜冻害,比常规地膜覆盖提前收获15 d以上,其鲜薯价格高,效益可观,为下茬复种粮食和油料作物高产创造条件,比较适合在辽西和辽南的大部分地区应用。马铃薯单膜覆盖栽培技术适用于辽宁大部分地区,下茬可复种蔬菜、粘(甜)玉米等作物。  相似文献   

12.
福建省诏安县2006—2010年建立"稻稻薯三熟高产技术研究"示范片,获得显著增产增收,双季年产量突破1 200 kg/667m2。介绍了双季稻推广双季杂交稻、适期播栽、壮秧密植、定量施肥、合理管水、调控三组叶片和防控病虫草等优化集成技术。  相似文献   

13.
We investigated the soybean productivity of double cropping and relay intercropping in farmer’s fields for three years using two black soybean cultivars of Kurozukin and Tanbaguro, which are used for the first and second crop, respectively. Kurozukin is the early maturing cultivar for vegetable soybean harvest and Tanbaguro is the late-maturing cultivar for the harvest of vegetable soybean and seeds. The yield of the first crop (Kurozukin) was similar to the mono cropping regardless of cropping patterns. However, the yield of the second crop (Tanbaguro) was affected by cropping patterns. The yield of Tanbaguro in double cropping was prone to decrease by late sowing. The late sowing was induced by the late sowing and late harvesting of Kurozukin because of the low temperature in April and the large amount of precipitation in rainy season, respectively. In relay intercropping that Tanbaguro was sown between the rows of Kurozukin at about one month before the harvest of Kurozukin, the yield of Tanbaguro was similar to the mono cropping and the competition with Kurozukin was not observed. Thus, the land equivalent ratio value of double cropping was lower than that of relay intercropping. These results suggest that relay intercropping is more useful cultivation system than double cropping to increase the annual soybean production.  相似文献   

14.
福建春花生覆膜栽培生育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对福建春生覆膜栽培的产量,产量构成因素,开花习性,光合特性,库源关系及部分性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春花生采用覆膜栽培能提高出苗率和单株生产力,增产极显著。同时覆膜花生花量增多,开花提早,花期变短,开花结荚集中,花多集中于前期,有效花率,成果率,饱果率高,果大仁大等特点,与裸地花生相比,覆膜花生的净同化率(NAR)较低,但前期叶面积指数(LAI)大,积累干物质多,以及分配系数大,库/源比大,这些是福建春花生覆膜栽培增产的主要成因。  相似文献   

15.
花生春秋播主要性状的遗传变异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珍珠豆型花生为材料,研究春秋播条件下主要性状的遗传变异。结果表明,秋播条件下单株果数、果重,开花至成熟日数变异率较小,遗传变异系数高于春播,遗传力高于或与春播相近,遗传进度也高于春播,与春播单株果重呈正相关或显著正相关。秋播花生的百果重、百仁重、出仁率变异率小;百果重、百仁重与春播单株果重呈显著正相关;出仁率春秋播的遗传参数相近。在秋播条件下,可对上述这些性状进行严格选择。  相似文献   

16.
株型对作物产量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花生具有地上开花地下结果等区别于其他作物的特性,其株型构 成及其对产量的调控更复杂。地上开花地下结果的特性决定了基部开花多且集中的品种具有较高的单株生产力。 由于生态环境和栽培习惯等因素的差异,在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生产中直立型、半匍匐型和匍匐型等不同类型品种 都有一定的播种面积,株型不同加上生产条件差异导致各地区花生单产水平差异也很大。本文综述了花生株型相 关研究进展,总结了花生株型与产量形成的关系,提出了花生理想株型的特征及理想株型育种的思路。  相似文献   

17.
适期早播双膜覆盖栽培菜用花生,可以有效地提早鲜果上市时间,提高花生种植效益。试验以不同播期处理研究提早播种对花生生长发育,鲜果产量、产值以及效益的影响,研究结果初步明确、泰州及相近地区早春双膜覆盖栽培菜用花生,最早播期为3月14,安全播期为3月24日,适宜播期为3月20日前后。  相似文献   

18.
周雪峰  蒋鹏  谢小兵  邹应斌 《作物研究》2013,27(2):108-112,138
于2009~2011年,在湖南长沙进行双季稻不同栽培方式("三定"栽培、免耕摆栽、传统栽培)定位试验,研究了双季稻不同栽培方式对冬闲期稻田杂草生长及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传统栽培相比,"三定"栽培和免耕摆栽方式下冬闲期杂草的密度、单株干重和单位面积生物量以及土壤表层(0~5cm)的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均较高。其中,冬闲期杂草单位面积生物量、单株干重、单位面积密度与土壤表层碱解氮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说明冬闲期杂草在双季稻稻田土壤养分循环中起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连作对花生幼苗生理特性及荚果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池栽条件下研究了连作对花生幼苗生理特性及荚果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连作不仅影响植株干物质的积累,同时改变干物质的分配,根冠比增加;连作花生的叶面积、光合速率、叶绿素含量显著降低;连作同时影响磷、钾营养的吸收,但对其在植株中的分配影响不大;花生连作植株主茎高降低,单株结果数减少,荚果产量降低。增施磷钾肥,有利于花生连作的解除。  相似文献   

20.
武夷山风景区周边盆地属中亚热带气候,水稻安全生长季235d,积温5368℃,可一年两熟,种植晚熟高产杂交稻品种的热量一季有余,两季不足。适时早播,调节单季稻和再生稻头季开花结实期与七八月份光温高值期重合,再生季避过早秋冷害,是稻作增产增收的关键举措。高产配套技术有选用良种、合理施肥管水、推行机械化生产和防控病虫草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