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花生新品种豫花10号选育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豫花10号具有高产、优质、抗病、适应性广等特点,在中间试验中平均荚果产量3580kg/hm2,在全国区试河南省试点籽仁比鲁花9号增产7.46%,比豫花l号增产19.5%,河南省生产试验比豫花1号增产7.24%。适宜豫、鲁、冀、京、苏、陕等地种植。  相似文献   

2.
花生新品种开农49选育及高产稳产性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开农49丰产、稳产、早熟、抗病、适应性强.河南省两年区试籽仁产量比对照豫花8号增产14.37%、比豫花11号增产12.21%,两年国家区试籽仁比对照鲁花11号增产11.21%,河南省生产试验籽仁比对照豫花11号增产11.02%,综合评比优.  相似文献   

3.
青二籼系河南省信阳市农科所杂交选育而成的中籼迟熟水稻新品种。2001年6月通过河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在河南省区域试验、生产试验及生产上较大面积试种示范中 ,表现出优质、高产、抗病、熟期适中、稳产性好、适应性广等优点。在豫南稻区示范种植深受群众欢迎 ,具有较为广泛的应用前景。一、产量表现1998年参加豫南稻区区域试验 ,平均单产567.05kg/667m2,比对照品种豫籼3号增产11.07% ,达极显著水平 ;1999年续试 ,平均单产594.0kg/667m2,比对照豫籼3号增产3.00 % ;同年交叉参加豫…  相似文献   

4.
豫豆19号的遗传基础及高产稳产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豫豆19号是通过有性杂交育成的夏大豆品种,其遗传基础丰富,比豫豆2号增产12.8%,稳产性好,蛋白质含量46.15%,业粒外观优良是适应性广泛、综合性状好的品种。  相似文献   

5.
湘春豆13号     
湘春豆13号湖南省作物研究所杂交育成的中熟偏早的大豆品种。主要特点是:(1)丰产性、稳定性好,省区试平均产量2230.50kg/hm2,比湘春豆11号增产6.33%,生产试验平均产量2323.50kg/hm2,比湘春豆11号增产13.62%。(2)耐...  相似文献   

6.
甘蓝型双低油菜三系杂交种豫油4号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豫油4号是利用细胞质雄性不育技术育成的甘蓝型双低油菜“三系”杂交种,突出表现为高产、优质、早熟、抗病等。在1993~1995年河南省油菜区试中,三年综评居第一位,平均单产2593.5kg/hm2,比同类型(双低)对照豫油2号增产26.7%,1994~1995年河南省生产试验中比秦油2号增产10.8%。抗病毒病,耐菌核病,早熟性好,全生育期231d。芥酸含量为0.241%,硫甙含量21.31μmol/g,含油量高达41.21%。  相似文献   

7.
李玉玲 《玉米科学》1997,5(3):030-030
豫玉20(原名豫单15)是由河南农业大学玉米研究所1990年以自选系S22作母本,外引系478作父本组配而成的竖叶大穗型杂交种。1996年4月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正式命名为豫玉20。该杂交种高产潜力大,稳产性能高,1993年参加河南省区试,各列第一,11个试点全部增产,平均单产8095.5kg/hm2,比对照豫玉5号增产13.7%,达极显著水平。1994年省区试全部试点增产,平均单产7797.0kg/hm2,比对照1(豫玉5号)增产14.3%,比对照Ⅱ(豫玉12)增产20.1%,又达极显著水平。比掖单19增产9.10%。两年区试累计18个试点全部…  相似文献   

8.
一年新植试验表明:公顷产蔗量以粤糖85-177表现最好,其比主对照种新台糖10号和副对照种桂糖11号分别增产18.6%和20.8%;其次为桂糖84-332和闽糖86-877,比主对照种新台糖10号分别增产17.8%和17.5%,比副对照种桂糖11号分别增产19.9%和19.6%。甘蔗蔗糖分以闽糖85-68和桂糖86-267为最高,11~2月平均蔗糖分分别达16.34%和16.29%,依次比主对照种  相似文献   

9.
高产高抗花生新品种开农37选育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开农37是我所用豫花7号×豫花1号通过有性杂交选育而成的.该品种抗病、抗旱、耐瘠薄能力强.河南省两年区试平均产量3477.00kg/hm2,比对照豫花6号增产13.30%.河南省生产试验平均产量4122.00kg/hm2,比对照豫花6号增产10.30%.综合评比居参试材料首位.  相似文献   

10.
早熟大果花生新品种豫花11号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豫花11号是河南省农科院经作所针对河南及周边省份夏播花生飞速发展的形势,选育而成的早熟高产优质大果花生新品种。在省区试、省生产试验及全国区试中,荚果和籽仁产量分别达到4150kg/hm2和3000kg/hm2,均比对照种增产10%以上,在示范中,每公顷荚果产量突破7500kg。亚油酸含量38.88%,超过国家“九五”攻关指标37%近两个百分点。生育期120天左右,适合于一年两熟制(麦油两熟)种植。出米率73.83%,比目前同类型的推广种高3~5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1.
大豆新品种开豆41号选育与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开豆41号于1999年在开豆4号大豆田里发现的天然变异株,后经逐年不断株选,提纯,培育而戍的大豆新品种。2005--2006年区域试验平均产量173.18kg/667m^2,较对照种豫豆22号增产6.16%;2007--2008年生产试验平均产量178.8kg/667m^2,较对照豫豆22增产5.4%。主要特点:丰产、稳产、耐荫、含油量较高。  相似文献   

12.
渝豆9号是重庆市农业科学院特色作物研究所选育的春大豆新品种。该品种是2011年从潼南搜集的地方品种经提纯复壮、单株选择及扩繁加代后选育而成。2015-2016年在各级产量试验中均表现优质、高产、稳产、适应性广、抗性好等特点,2017年通过重庆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适于重庆各区县大面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渝豆6号是重庆市农业科学院特色作物研究所选育的春大豆新品种。该品种是2009年从黔江地区忠县搜集的地方品种经提纯复壮、单株选择及扩繁加代后选育而成。2013-2015年在各级产量试验中均表现优质、高产、稳产、适应性广、抗性好等特点,2016年通过重庆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适于重庆各区县大面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王鼐  郭中校  刘洪欣 《杂粮作物》2005,25(4):232-233
运用适应性参数法对2003年参加吉林省中、晚熟高粱杂交种区域试验的14个杂交种进行了丰产性、稳定性和适应性鉴定分析.结果表明:YQ-8×0-56、四杂40、吉杂99和吉杂116四个品种的丰产性、稳定性较好,适应地区广;吉杂98、四杂43和吉杂115三个品种的丰产性较好,但稳定性较差,对环境反应较敏感.其余杂交种的丰产性较差.  相似文献   

15.
高产优质大豆新品种铁豆43号的选育与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铁豆43号是辽宁省铁岭市农业科学院选育的大豆新品种。该品种具有高产、稳产、优质、抗病性强、适应区域广等特点,2007年经辽宁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  相似文献   

16.
夏大豆超高产种质MN413创新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该研究利用当地推广的优良品种皖豆 16号 (MS8118)经等离子处理后的突变高产株系为母本与豫豆 10号有性杂交 ,育成具有特异株型的夏大豆超高产种质MN4 13,有效地把等离子诱变技术应用在大豆育种上 ,在黄淮地区获得 315 .0 8kg/ 667m2 的籽粒产量。其植株形态表现为 :根系特别发达 ,高抗倒伏 ;株形收敛紧凑 ;植株繁茂 ,主茎节数适中 ,有效节数多。其高产栽培的技术核心是 :生育前期抓构健壮苗匀植群体 ;中后期抓生长调节和营养运转 ,促进有效积累提高单产  相似文献   

17.
吴明才  肖昌珍 《大豆科学》1992,11(3):234-239
本文揭示了黄淮大豆产区二个推广品种豫豆8号、中豆19各生育期器官干重、N、P、K浓度变化;中豆19对三要素的吸收速率、转运率低于豫豆8号;二品种在高产密度下比其它密度下生产1kg籽粒产量所需三要素量低。豫豆8号高产密度为1.2万株,亩产大豆299.2kg,生产1kg籽粒产量需N、P、K分别为0.1529、0.0174、0.0643kg,中豆19的高产密度为1.6万株,亩产197.8kg、形成1kg籽粒产量的需三要素分别为0.1610、0.0218、0.0967kg,明显高于豫豆8号。  相似文献   

18.
中组18是中国水稻研究所和浙江勿忘农种业股份有限公司联合选育而成的早熟高产早籼稻品种,2020年4月通过浙江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在浙江省作早稻种植。江山市于2018年引入试种示范,田间表现出熟期早、丰产稳产性好、抗病性强、抗倒性好、分蘖力强、有效穗多等特点,高产栽培产量潜力可达10.00 t/hm2以上。本文介绍了该品种在江山市的试种示范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9.
王树宇  刘威  刘德恒 《大豆科技》2007,(6):27-27,29
铁豆37号是辽宁省铁岭市大豆科学研究所选育的高产大豆新品种.该品种具有高产、优质、稳产、增产潜力大、抗病及抗性强、适应区域广等特点,2005年12月经辽宁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  相似文献   

20.
秦豆10号是通过有性杂交和混合个体选择法,历经12 a选育而成的中熟、高产、抗病大豆新品种.该品种综合性状优良,籽粒品质好,高产稳产,抗逆性强,适宜黄淮区夏大豆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