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四早6号由吉林省四平市农科院玉米所1986年育成,组合434×4F1.该品种为中早熟种,出苗至成熟113天(公主岭市),需≥10℃活动积温2224℃.1989~1993年参加各类试验均表现高产、稳产、优质、抗性强、适应性广.在每公顷5.0万株密度下,平均公顷产量8304.4kg,比通单14号增产12.5%;比东农248增产18.7%,比白单九增产13.7%.适宜在吉林省东部半山区、黑龙江省第二积温带及内蒙古兴安盟、哲盟等地≥10℃活动积温2400℃左右的地区种植.春玉米区一般4月下旬至5月上旬播种为宜;清种密度一般每公顷4.5~5.0万株,肥水充足的地区或地块每公顷保苗可达5.5万株。制种父母本同期播种。父母本行比1:4,母本公顷保苗6.0~7.0万株,父本公顷保苗5.0万株。  相似文献   

2.
曹天昌 《玉米科学》1997,5(2):020-022
绥玉6号(绥310)由黑龙江省农科院绥化农科所1990年育成,组合杂C546×L105.该品种属中早熟种,出苗至成熟115天(绥化市),需≥10℃活动积温约2400℃。1991~1995年在各类产量试验中表现高产、优质、适应性广。在公顷5.0万株密度下,平均公顷产量7850.8kg,比对照品种东农248增产11.5%。适宜黑龙江省第二积温带东部低湿区、第三积温带西部平原丘陵区及吉林省东部半山区种植。一般4月下旬至5月初播种为宜,种植密度每公顷4.5~5.0万株,肥水条件好的地区或地块每公顷保苗可达5.5万株。制种父母本可同期播种,父母本种植行比1:4。  相似文献   

3.
玉米杂交种吉单180选育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玉米科学》1995,3(1):028-032
吉单180由吉林省农科院玉米所1986年育成,组合为吉853×Mo17。该品种属中晚熟种,出苗至成熟128天(公主岭),需≥10℃活动积温约2670℃.1987~1993年在各类产量试验中表现高产、稳产,适宜密度范围宽,在公顷4.5万株密度下,比对照中单2、吉单131等平均增产10%以上;在公顷6.0万株密度下,比黄417、掖单51等平均增产15%左右。吉单180农艺性状优良,抗病性强,籽粒品质好。适宜在吉林省、内蒙通辽、黑龙江省第一积温带及部分复播区种值,种植密度一般公顷5.0万株为宜,肥水充足地区公顷可达6.0万株,制种以Mo17为母本较好,制种产量可达公顷3000公斤以上,父母本行比1:4.  相似文献   

4.
呼单4号由内蒙呼盟农科所育成,组合为:383×原黄22-3.经1986~1992年各级试验,表现为抗大斑病(0.5级),产量高,在适宜密度:45万~4.8万株/hm2,产量可达6006.9kg/hm2,比对照克单4号增产12.9%,该品种为极早熟玉米品种,从出苗到成熟98d,需≥10℃活动积温1908℃,适宜北方高寒地区中上等肥力地块种植,也可作为辽宁地区麦茬复种品种或积温较高地区的救灾品种。制种父母本同期播种,父母本行比1:4,母本每公顷保苗7.5万株,父母每公顷保苗4.5万~6.0万株。  相似文献   

5.
庆单1号(原代号庆发92-4609)由大庆市庆农西瓜研究所1992年育成,组合为庆系9×庆系105,该品种属中早熟玉米品种,从出苗至成熟115d(大庆市),需≥10℃活动积温约2490℃.d。在1994~1999年参加的各类试验中均表现高产、稳产、优质、抗病,适应性广。在每公顷4.5万株密度下,平均公顷产量8565.4kg,比对照品种四早6增产9.4%。庆单1号农艺性状优良,品质极佳,苗期较耐低温。适宜黑龙江省第二积温带下限和第三积温带上限(四早6种植区域)种植。一般4月下旬至5月初播种为宜。种植密度每公顷4.5万株。制种父母本可同期播种,父母本种植行比1∶4。  相似文献   

6.
玉米杂交种绥玉5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绥玉5号由黑龙江省农科院绥化农科所1988年育成,组合BC4821-2×154619。该品种属中早熟单交种,出苗至成熟109 d,需要≥10℃活动积温2254.9℃.d。1989~1993年不同产量试验中均表现早熟、高产、抗病等特点。在公顷保苗5.0万株密度下,平均公顷产量7811.2kg,比标准品种海玉5号增产10%。适宜黑龙江省第三积温带东部低湿区及西部平原丘陵区、吉林省东部半山区种植。一般5月初播种为宜,该品种喜肥水,增产潜力大。制种可父母本同期播种,公顷保苗5.5~6.0万株。父母本种植比例1:4  相似文献   

7.
吉星27(原名四早27)由吉林省原四平农科院玉米所1996年育成,组合为四-287×四-144.该品种属中早熟品种,出苗至成熟118 d(公主岭),需≥10℃活动积温2 400~2 450℃*d.1996~2001年在各级产量试验中表现优异,在公顷5.0万株密度下,平均公顷产量9 679.5 kg,比对照品种四早6增产25.6%.吉星27高产、稳产且农艺性状优良,抗逆性强.适宜在吉林省东、西部、内蒙古、黑龙江等地四早6适应区域种植,黄淮海部分夏玉米区亦可种植.北方春玉米区4月中下旬至5月初播种为宜,制种时父母本同期播种,行比1:4,公顷制种产量3 500 kg以上。  相似文献   

8.
合玉19玉米新品种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合玉19(合96-7064)由黑龙江省农科院合江农科所1993年育成,组合南5×东北虎.该品种属于中早熟品种,需≥10℃积温2 340.13℃·d.1995~1999年在各级产量试验中表现高产、稳产、优质、多抗,适宜在我省第二积温带及第三积温带上限地区种植,种植密度一般以每公顷4.5~5.0万株为宜.制种时,父母本可同期播种,父母本种植比例为1∶4。  相似文献   

9.
张殿武 《玉米科学》1996,4(2):040-041
晋单32由山西省农科院高寒作物研究所1985年育成,组合为大同84108—1×Mo17。该品种属中早熟品种,出苗至成熟123天(大同),需≥10℃活动积温2315℃。1986~1993年在各级产量试验中表现高产、稳产,比对照种烟单14、晋单18等平均增产10%以上。晋单32农艺性状优良、抗病性强、子粒品质好。适宜在山西省春播早熟区播种、南部复播及烟单14推广的地区种植。种植密度一般公顷6.0万株为宜,肥水充足地区公顷6.75万株为宜。制种时父母本同期播种,行比以1:4为宜。  相似文献   

10.
高产、优质、多抗玉米新品种四单29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四单29是原吉林省四平市农科院玉米所1996年育成的,组合为四-273×599.该品种需≥10℃积温2 850℃@d,属晚熟品种.在1997~2001年各级产量试验中,表现高产、优质、多抗,高秆大穗,丰产潜力大,植株保绿性好,秸秆饲用价值高,该品种适宜在吉林省中西部新铁10、西单2等适应区种植,种植密度清种每公顷4.5万株,制种时父母本比例为1:4。  相似文献   

11.
豫玉12(新黄单904)由河南省新乡市农科所1989年育成,组合478×京7黄。该品种属中熟品种,需≥10℃积温2 500℃左右。1990~1993年在各级产量试验中表现高产、稳产、优质、多抗 ,在省、国家区试及生产示范中,产量获三个第一名。适宜在我国各主要玉米产区种植。种植密度一般以每公顷6万株为宜,高产攻关田公顷6.75~7.5万株为宜。制种时,母本早播4~5天,父母本行比以1:4~6为宜。已采用不育系改良配套模式制种,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2.
四单158由吉林省四平市农业科学院玉米所1992年育成,组合D387×丹340-3.该品种属于晚熟品种,需≥10℃积温2 800℃·d.1993~1998年在各级产量试验中表现高产、稳产、优质、多抗.适宜我省中、西部地区的西单2、新铁10、新铁12、吉单159、掖单19适应区内种植.种植密度一般每公顷4.5~5.0万株为宜。  相似文献   

13.
蒙单5号由内蒙古哲盟农科所于1991年育成,组合为773-1×7922。该杂交种为中晚熟品种,出苗至成熟122d,需要≥10-℃的活动积温2700℃。1991~1995年参加各类试验均表现高产、稳产、优质、抗逆性强,在每公顷5.7万~6、2万株密度下,平均公顷产量11486kg,比吉单180增产9.1%,比黄莫417反交增产11.9%。适宜在哲盟、赤峰、巴盟、伊盟、吉林、黑龙江肇东等中晚熟品种区推广种植。适宜密度5.5万~6.0万。制种错期播种,母父本行比6:2,公顷保苗5.7万~6.3万株。  相似文献   

14.
叶金才 《玉米科学》2000,8(3):026-027
鲁单50是山东省农科院玉米研究所1990年育成,组合为鲁原92×齐319。该品种属中熟品种,需≥10℃积温2 400℃*d左右。1991~1997年在各级产量试验中表现高产、稳产、优质、多抗,在1995~1996年省区试和1997年生产试验中,产量均居首位。适宜在我国各主要玉米产区种植。种植密度以每公顷6万株为宜,高产攻关田可种植到每公顷6.75~7.50万株。制种时,正反交均可,母本早播5~7d,父母本行比以1∶4为宜。  相似文献   

15.
鄂玉17是湖北省恩施州天池山农科所1998年冬在海南配制的玉米三交种,组合为(18611×4824)×Y8G61-512.该品种需≥10℃积温2760℃·d,属中晚熟玉米品种.各级试验示范结果表明:鄂玉17比选育地现有主推玉米品种增产3%~20%,具有增产潜力大、品质优、抗多种病害和适应性强的特点.该品种适宜在湖北省二高山区、低山区及武陵山区适应区种植,单作密度为每公顷5.25万~6.00万株,套作密度为每公顷4.20万~4.80万株.该品种制种产量高,制种父母本行比为1:6。  相似文献   

16.
哲单35由内蒙古通辽市农科所和通辽市扎鲁特旗原种场1988年联合育成,组合为917×143,该品种属中早熟玉米品种,从出苗至成熟115~120 d(扎旗),需≥10℃活动积温2 250~2 300℃·d.1991~1996年在各级产量试验中表现高产、稳产、优质、多抗.在每公顷4.5万株密度下,平均公顷产量7 650 kg,较中熟对照白单9增产7.9%,较早熟对照哲单32增产26.8%.哲单35农艺性状优良,品质优良,苗期耐低温.适宜在内蒙古通辽市、赤峰北部、兴安盟和呼盟、黑龙江省部分地区、河北省、山东省等部分夏玉米区种植.一般5月中旬播种为宜.制种时,母本917和父本143同期播种,父母本种植行比1∶4为宜。  相似文献   

17.
四早154由吉林省四平市农科院玉米所1991年育成,组合D801×444。该品种属于中早熟品种,需≥10℃积温2 300℃.d。1992~1996年在各级产量试验中表现高产、稳产、优质、多抗。适宜我省东部半山区及黑龙江省第二、三积温带、内蒙古兴安盟地区种植。种植密度一般以每公顷5.0~5.5万株为宜。  相似文献   

18.
优质、高产玉米新品种廊玉6号的选育与推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廊玉6号是河北省廊坊师院(原廊坊师范专科学校)生物系1995年育成,组合为廊系1×5237.该品种属于中早熟品种,需≥10℃积温2 300℃·d左右.1996~1998年在各级产量试验中表现高产、稳产、优质、多抗、早熟.适宜在我国各主要玉米产区种植.种植密度以每公顷6万株为宜.制种时父母本可同期播种。  相似文献   

19.
龙单14(黑309)由黑龙江省农科院玉米中心抗病室1988年育成,组合龙抗56A×413。该品种属中早熟品种,需≥10℃积温2400℃左右。1991~1994年各级产量试验中表现高产、稳产、优质、多抗,在全省区试、生试中均获第1位。适宜在我省二、三积温带种植。种植密度一般以每公顷4.5万~5.0万株为宜。  相似文献   

20.
吉林省湿润冷凉区中晚熟玉米品种筛选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吉林省湿润冷凉区,研究9个玉米中晚熟品种的农艺性状、生育期、抗逆性和产量表现。结果表明:参试品种中吉品67和宏育29产量最高,分别为12 345.0 kg/hm^2、12 144.0kg/hm^2;每公顷玉米种植密度在6.0万株-6.21万株,以种植吉品67和宏育29为主;每公顷玉米种植密度在5.25万株-5.3万株,以种植平全13为主。为湿润冷凉区玉米高产、优质、高效技术集成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