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试验结果证明,夏玉米基施或苗期追施普利复合生物肥450~1500kg/hm2,均有增加穗粒数、提高千粒重,达极显著增产的作用。其中以基施或追施1500kg/hm2效果最好,分别增加穗粒数147粒、99粒;千粒重提高21g、18g;增产34.2%和33.8%。并比基施或追施975kg/hm2、450kg/hm2的处理,增产达极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2.
通过研究确立了套种玉米施肥与产量的二元二次回归模型,模型经方差分析F值达极显著水平。进一步分析,该研究的三个主放因子对量的影响大小程度是氮>磷>钾,其相关程度为0.93。经过模拟寻优,玉米单产9000-9750kg/hm2的N、P、K施量的优化组合是:玉米施氮360kg/hm2,施P2O569.8kg/hm2,施K2062.7kg/hm2。该施肥指标通过大面积生产示范验证,玉米平均产量在940-9600kg/hm2,比常规栽培田玉米产量7411.5kg/hm2,增产1993.5-2188.5kg/hm2,增产历26.9%-29.5%。增产效果显著。生产示范产量接近目标产量,说明该方程可以为大田预测,研究所得的施肥指标可以作为小麦套种玉米高产施肥的依据。  相似文献   

3.
吉林省不同类型土壤玉米施肥效应研究   总被引:18,自引:7,他引:11  
吉林省东、中、西不同类型土壤田间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类型土壤的氮、磷、钾肥施用模式符合二次曲线Y=ax2+bx+c。利用该模式,结合肥料和玉米价格进行综合分析,明确了不同类型土壤上的氮、磷、钾施用效益,即东部冲积土玉米最佳施肥量为N192kg/hm2、P2O556kg/hm2、K2O33kg/hm2;中部黑土玉米最佳施肥量为N133kg/hm2、P2O538kg/hm2、K2O47kg/hm2;西部淡黑钙土玉米最佳施肥量为N59kg/hm2、P2O565kg/hm2、K2O51kg/hm2。  相似文献   

4.
皖北地区过去被列为玉米杂交制种非适宜区。作者在分析以前杂交制种低产原因,本地区气象要素,总结周边地区高产制种技术的基础上,提出“皖北地区玉米高产杂交制种技术研究”课题。通过选用高产制种组合,调整播期,父母本错期、行比,增加母本密度,优化配方施肥等一系列技术措施,将本地区玉米杂交制种产量由过去的2250kg/hm2左右,提高到3750kg/hm2以上,实现本地区玉米杂交制种历史性突破,并提出4500kg/hm2玉米高产制种模式,  相似文献   

5.
为摸清水田条件下,氮、磷、钾不同配比施肥对广东冬种马铃薯的生物学性状的影响,设计了冬种马铃薯测土配方施肥试验。结果表明:试验各处理对马铃薯经济性状有一定影响,如株高、单株结薯块数、薯块干物质含量等;但对产量影响最大,其中,N2P2K1 处理马铃薯的产量最高,为28 485 kg/hm2,比NOPOKO处理增产18 030 kg/hm2,增产率为172.5%。同时,初步建立了广州市马铃薯产量(Y)与N、P、K 三种肥料之间的回归方程,并初步得出马铃薯最佳施肥量为:氮肥(N)290 kg/hm2,磷肥(P2O5)153 kg/hm2,钾肥(K2O)298 kg/hm2,最佳施肥量比例为1∶0.5∶1.03。  相似文献   

6.
3个玉米杂交种的丰产稳产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Eberhart-Russell模型和高稳系数法,对3个玉米杂交种的丰产稳产性进行了综合评定。结果表明,杂交种正红2号、正红6号和正红115区试平均产量分别为7 575.0 kg/hm2、7 611.8 kg/hm2和7 304.0 kg/hm2,分别比对照增产10.2%、16.6%和6.2%,丰产性突出,稳产性较好,生态适应性强。3个杂交种在环境指数4 500~9 000 kg/hm2时比对照均有不同程度的增产。在生产水平6 000 kg/hm2以上的地区更能充分发挥正红2号的增产增收潜力。  相似文献   

7.
夏玉米耗水特性与灌水指标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夏玉米经济产量与耗水量呈二次函数关系。玉米苗期阶段吸水范围主要在0~20cm土层,中、后期吸水范围主要在0~40cm土层。大口期以后缺水,穗粒数和千粒重与0~100cm深土层绝对含水量的关系呈二次函数变化。夏玉米耗水量前期少,后期多,9000kg/hm2产量水平,全生育期总耗水量6750mm/hm2左右,平均耗水强度69.5mm/hm2·d,拔节期~大口期67.7mm/hm2·d,大口期~开花期81.2mm/hm2·d,开花期~乳熟期78.5mm/hm2·d。乳熟期~成熟期65.7mm/hm2·d.阶段耗水量动态分布为:苗期阶段990mm/hm2,穗期阶段2175mm/hm2,花粒期阶段3639mm/hm2,生育前半期耗水量占总耗水量的46.5%,后半期占53.5%。模系数分布动态为:苗期阶段14.6%,穗期阶段31.8%,花粒期阶段53.5%。各生育阶段适宜的土壤水分指标为:播种~拔节田间相对持水量70%~60%,拔节~大口70%~75%,大口~开花70%~80%,开花~乳熟80%左右,乳熟~成熟80%~705。夏玉米灌溉水分生产效率表现为报酬递减规律,底墒水水分生产效率最高,其次为开花水,9000kg/hm2夏玉米的水分生产效率为60kg/mm·hm2。夏玉米灌水最佳经济效益有一个适度,9000kg/hm2左右的适度值为1800~2400mm/hm2左右。正常年份夏玉米全生育期浇4水为宜,灌水定额以底墒水450mm/hm2,开花水、乳熟水、蜡熟水各675mm/hm2为宜。  相似文献   

8.
氮肥对夏玉米冠层结构及光合速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不同施氮量和施氮时期条件下对夏玉米冠层结构及光合速率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对于不同施氮量和施氮时期,夏玉米冠层内不同部位叶向值表现为上层>中层>下层。基施氮180 kg/hm2的处理各层叶向值均大于其他处理;拔节期施氮75 kg/hm2的处理各层叶向值表现最大。各处理冠层内光合速率以上层>中层>下层,在吐丝期达最大值;在吐丝期表现为基施氮180 kg/hm2处理>拔节期施氮180 kg/hm2处理>大喇叭口期施氮180 kg/hm2处理;拔节期施氮75 kg/hm2处理>基施氮75 kg/hm2处理>大喇叭口期施氮75 kg/hm2处理;到灌浆中期基施氮180 kg/hm2处理下降程度大于其他处理。对光合速率和叶向值进行相关性分析表明,吐丝期光合速率与叶向值呈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9.
包膜尿素对夏玉米产量及碳氮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玉米杂交种郑单958为材料,研究基施包膜尿素(120 kg/hm2和90 kg/hm2纯N,下同)和分施普通尿素(1∶1和1∶2 ∶1的比例,总量均为120 kg/hm2)对夏玉米产量、产量构成、干物质生产及碳氮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基施包膜尿素120 kg/hm2和分施(1∶2∶1)普通尿素效果基本一致,在子粒产量、穗粒数、生物产量及氮素累积量等方面均显著优于基施包膜尿素90 kg/hm2和分施(1∶1)普通尿素。前二者的子粒干物质和氮素累积主要来源于灌浆期叶片的光合生产和根系的吸收,表明基施包膜尿素120 kg/hm2和分施(1∶2∶1)普通尿素,均有利于增大并延长叶片的光合生产能力和根系的吸收能力。另外,乳熟至灌浆中期,包膜尿素处理的植株营养器官总糖含量处于较合理的水平。  相似文献   

10.
玉米和小麦间作农田水分动态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讨论了清种玉米、清种小麦、玉米和小麦间种比例分别为4∶1、3∶1和2∶2农田的水分动态变化.结果表明,由于小麦和玉米的强烈竞争和相互影响使作物的农田水分动态变化和作物耗水量产生变异,以及受时空分布差异的影响,最终导致不同处理的作物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出现明显差异.其中3∶1间种具有较好的综合效果.小麦产量达到2707.2kg/hm2,玉米产量达到11191.5kg/hm2,而清种小麦和清种玉米的产量分别为2355kg/hm2和10153.5kg/hm2.  相似文献   

11.
"登海3638"由山东省莱州农科所1995年以自交系1381为母本,9842为父本组配而成.1997年,贵州省毕节地区农业技术推广站引进,并进行连续3年的多点试验示范,于2000年11月,经贵州省毕节地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通过.在进行试验示范的同时,采用四元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和随机区组设计等试验,并结合大面积高产验证示范,提出了该组合在山区间套作条件下高产超高产群体产量结构指标和栽培技术模式:Ⅰ.产量目标10500~11250 kg/hm2,每公顷种植密度67 152~70 704株,纯N施用量315.15~365.1 kg,P2O5施用量231.45~259.05 kg,K2O施用量243.15~272.1 kg;Ⅱ.产量目标高于11250 kg/hm2,每公顷种植密度66 480~70 512株,纯N施用量308.4~373.95 kg,P2O5施用量224.4~267.35 kg,K2O施用量232.5~283.05 kg.  相似文献   

12.
吉林黑土上肥料施用量对玉米产量及肥料利用率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4,他引:10  
通过1996和1998两年田间试验,研究了吉林黑土上化肥对玉米的增产效应及肥料利用率,得出N肥是主导的增产因素,其最佳产量和最佳施肥量分别为12738.6 kg/hm2和291.6kg/hm2,及11542.7 kg/hm2和277.8 kg/hm2;不同N肥用量下肥料利用率分别变化在32.3%~64.3%及35.5%~62.2%之间,并根据最佳产量找出最佳利用率分别在49%和51%左右。  相似文献   

13.
在云南省曲靖市开展2组旱地玉米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不同磷钾施肥量对玉米生物量和养分的积累、养分利用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玉米氮磷钾养分吸收积累高峰期在抽雄期;磷素和钾素的供应对玉米产量有显著影响,钾素的影响大于磷素。P 120 kg/hm2、K 75 kg/hm2(P2K2)处理搭配合理,地上部分的生物量积累和子粒产量在所有处理中最高,产量比其他处理高3.90%~24.74%。P 60 kg/hm2、K 75 kg/hm2(P1K2)处理的磷肥利用率和磷素农学效率较高。P2K2处理的钾肥利用率和钾素农学效率较高。  相似文献   

14.
通过8年田间定位试验,研究玉米秸秆还田配施氮肥对春玉米产量、剖面土壤无机氮积累、氮素平衡和氮肥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线性加平台回归方程,求得2012~2019年最高玉米产量所需的适宜施氮量依次为202.7、193.7、182.2、171.2、163.6、156.1、150.7和150.5 kg/hm2。氮素表观损失量和土壤残留矿质氮量均随着施氮量增加而显著增加,两者与施氮量之间均呈显著正相关。每增加10 kg/hm2施氮量,土壤残留矿质氮量、氮素表观损失量分别增加9.09~10.34、5.89~7.34 kg/hm2。当施氮量超过150 kg/hm2时,各处理间玉米吸氮量差异不显著,土壤残留矿质氮、氮素表观损失量之间差异均达显著水平(P<0.05)。随着施氮量增加,氮肥利用率呈先增加后减小趋势,当施氮量为150 kg/hm2时,两年氮肥利用率分别达到最高(75.2%和92.3%)。当施氮量为210~330 kg/hm2,剖面土壤无机氮残留量显著增加,造成土壤无机氮在土壤深层(60~100 cm)的大量累积。  相似文献   

15.
黄泛沙土地区玉米施钾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对黄泛沙土玉米、小麦轮作田的玉米进行施钾效应的研究,试验研究表明:玉米、小麦两季分别施用氯化钾180 kg/hm2,玉米产量较两季均未施钾肥的增加1596kg/hm2,增产29.8%;土壤速效钾含量比试验前增加0.5 mg/kg,玉米单季施用氯化钾360kg/hm2(小麦不施钾)的,玉米产量较两季未施钾的增加1623 kg/hm2,增产30.4%,土壤速效钾增加2.3 mg/kg,玉米单季不施钾,前茬小麦单季施钾  相似文献   

16.
秋玉米高产栽培技术的最佳密度和施肥量研究   总被引:37,自引:13,他引:37  
本研究采用7个密度,4个施肥水平在地力5100kg/hm2条件下进行半紧凑型玉米杂交种高产栽培技术试验,结果表明:密度和肥料是影响产量的主要因素,不同剂量施肥水平之间的产量差异不显著,高肥条件下未能引起产量显著下降,供试品种桂单22具有一定的耐肥性。玉米产量开始随密度增加而提高,密度增至一定程度时,产量不显著上升,也不显著下降。高产栽培技术的组配是密度6.0万株/hm2,氮磷钾纯养分315~420kg/hm2,氮磷钾比3∶1∶3。  相似文献   

17.
本文在中等肥力旱地上,以影响玉米产量较大的肥料和密度两个因子为对象研究了晋单29玉米的增产潜力和肥密综合效应。结果表明:该品种抗旱、耐瘠、耐肥、丰产、抗倒。公顷产11250kg左右的肥密优化组合为施氮磷纯养分225-450kg/hm2,氮磷比2:1,密度4.5~5.25万株/hm2。对肥密与产量的关系配置了二元二次效应方程,各因子对产量的影响程度为肥料>肥×密>密度。  相似文献   

18.
麦套夏玉米高产栽培优化措施数学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彩霞 《玉米科学》1999,7(3):045-048
在前几年单项试验的基础上,1995~1996年从品种、密度、肥料等主要农艺措施进行了探讨,采用正交旋转回归设计的方法,通过计算机建立麦套玉米产量与密度、氮肥用量、氮肥追施时期、磷肥用量、钾肥用量综合措施的数学模型。筛选高产、低耗优化栽培方案。模型寻优选择:产量大于7500kg/hm2,利润大于6750元/hm2,优化方案农艺措施:选用紧凑型品种种植密度72375~73875株/hm2,平均为73125株左右。氮肥施用量555~705kg/hm2,1/3氮肥追施时间以出苗后6~8d追施,磷肥703.5~759kg/hm2,钾肥87.0~130.5kg/hm2。  相似文献   

19.
优质高产抗病新品种秦单4号,生产试验单产8295kg/hm2,大面积生产示范产量9190kg/hm2.高抗小斑病、丝黑穗病、茎腐病,商品性好。  相似文献   

20.
华北平原不同施氮量对玉米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试验研究了5个供氮水平下不同施氮量对玉米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施氮量对玉米产量和品质有不同的影响。施氮量为337.5 kg/hm2时,玉米产量最高,达到6 845.0 kg/hm2;继续增施氮肥,产量显著降低。施氮量为112.5 kg/hm2和225 kg/hm2时,蛋白质含量最高,达到了8.94%,品质最好;施氮量继续增加,玉米品质显著下降,其绝对值下降了0.13%~0.56%。225 kg/hm2为玉米最佳氮肥用量。为了进一步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在玉米生产中应设定氮肥使用上限,减少氮肥在环境中的残留和积累,减少潜在的农田环境污染,提高氮肥增产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