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农业质量标准》2006,(3):26-26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整合特色农产品品牌,支持做大做强名牌产品”和“保护农产品知名品牌”的要求,积极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绿色行动”,提升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促进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  相似文献   

2.
正农产品品牌是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必由之路,只有努力打造一批特色农产品品牌及名牌,提高其市场知名度和竞争力,才能有力促进特色农业产业化规模健康发展,也才能提高农产品综合竞争力,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1建设现状近年来,忻州市围绕资源优势、狠抓特色农业,实施农产品品牌战略,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也打造了一批特色农产品及其加工品。在做强农产品龙头加工业上,忻州市坚持"抓大不放小、大中小一齐上"和突出  相似文献   

3.
特色农业发展是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之一,特色农产品品牌建设有利于实现特色农产品产业各个环节利益最大化.面对国外优质农产品的竞争和国内消费市场的变化,我国特色农产品亟需通过品牌建设提高产品竞争力.立足于特色农产品品牌建设的重要性,借鉴发达国家农产品品牌建设经验,提出强化特色农产品质量监管、建立特色农产品认证制度、加强特色农产品宣传力度和发挥政府在品牌建设主导作用等建议,以加快我国特色农产品品牌建设,推动特色农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4.
《中国农垦》2006,(6):21-22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整合特色农产品品牌,支持做大做强名牌产品”和“保护农产品知名品牌”的要求,积极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绿色行动”,提升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促进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现提出以下意见:  相似文献   

5.
<正>农业品牌是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必由之路,只有努力打造一批特色农产品品牌及名牌,提高其市场知名度和竞争力,才能有力促进特色农业产业化规模健康发展,也才能提高农产品综合竞争力,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一、忻州市农业品牌现状与存在问题近年来,忻州市围绕资源优势、狠抓特色农业,实施农业品牌战略,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也打造了一批特色农产品及其加工品。但只进入"虽有地方特色,但无知名品牌;虽有地方特产,并未名扬四海"的初步发展阶段。截止目前,全市有效的"三品一标"认证总数为457个。其中:无公害农产品认证产品199个;绿色食品认证产品30个;有机农产品认证产品220个;农  相似文献   

6.
正农业品牌建设是发展农业现代化的核心标志之一,是提高农产品质量整体水平的重要举措,是特色农业产业发展的必然选择,已经成为区域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路径。加快推进农业品牌建设,对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有着重大意义。近年来,浙江省以丽水市、建德市为代表的周边地区农产品品牌建设发展卓有成效,有力地促进了农业产业健康发展,为此,笔者开展了专题调研。丽水市以农耕文化为特色,采用政府对"丽水山耕"品牌背书的方式,打造全国知  相似文献   

7.
<正>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中明确指出"推进区域农产品公用品牌建设,支持地方以优势企业和行业协会为依托打造区域特色品牌,引入现代要素改造提升传统名优品牌",农业部又确定今年为农业品牌推进年。打造农产品品牌是顺应现代农业发展趋势,提升农业竞争力的重要选择。加强农产品品牌营销管理,对推动农产品市场销售、农民增收与农业增效具有重要的意义。浙江省浦江县良种场作为国有农场,引领带动  相似文献   

8.
正"三品一标"是我国重要的安全优质农产品公共品牌,经过多年的发展,"三品一标"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为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促进农业提质增效和农民增收等发挥了重要作用。近年来,天水市麦积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部门紧紧围绕发展地方支柱产业,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为抓手,坚持以发展优质、特色农产品为切入点,以发展"三品一标"农产品和培育地方品牌农产品为重点,立足区情,狠抓了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和证后监管工作。先后培育打造出了一批像"花牛"苹果、"下曲"葡萄、元龙花椒等具有  相似文献   

9.
建设特色农产品优势区是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农产品质量效益和竞争力的重要举措。各地在创建特色农产品优势区方面创造出了各自的途径和方式。本文提出结合"三品一标"的发展创建特色农产品优势区,主要措施是强化政策引导、建设特优园区、培育经营主体、加强基础保障、严格质量监管、创建特色品牌,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相似文献   

10.
农产品品牌是提高农产品质量水平,提升美誉度,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该文介绍了连云港市农产品品牌建设的工作举措和创建成效,以连云港市"连天下"农产品公用品牌培育为例,剖析政府在农产品品牌建设中发挥的作用以及农产品品牌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政府应对农产品品牌发展的对策建议,旨在推进政府对农产品品牌建设发挥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1.
正近两年,湖南省打造了一批叫得响、过得硬、有影响力的区域公用品牌,"湘字号"农产品品牌效应日益提升,成为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目前,湖南省已有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产品80个,为"湘字号"农产品擦亮金字招牌。2017年,黔阳冰糖橙、华容芥菜、宁乡花猪被评为  相似文献   

12.
分析了近年来江苏省盐城市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农产品地理标志"三品一标"建设现状、特色措施与突出问题;认为发展品牌农业不仅能引领农业供给侧改革,而且能推进"三品一标"发展;提出要抓住机遇,加快"三品一标"发展,扩大品牌影响,放大品牌效应,实现"三品一标"溢价增收,充分发挥"三品一标"对农产品质量安全和现代农业建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3.
"大力发展特色产业,打造优势特色产品",加强特色品牌建设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同时也是提升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和附加值,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4.
《新农村》2018,(12)
正近年来,浙江省建德市围绕乡村振兴"产业兴旺"要求,稳步推进农业品牌建设,目前已注册农产品商标590余个,其中国际商标、中国驰名商标、中国名牌产品、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14个,有26家企业获得中国农产品品牌博览会金奖,品牌数量和质量在全省区县中名列前茅,有效促进了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建德市打造省乡村振兴示范区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介绍甘肃省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的现状,指出其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保护对策,以实现地理标志产品的品牌战略效应,促进农业产业化,进而形成甘肃省特色农产品的"品牌",保证甘肃省特色农产品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正>为贯彻落实国家和吉林省委、省政府关于开展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创建工作的决策部署,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拓展农业发展新空间,提升农业品牌市场竞争力,把特色"小品种"做成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的"大产业",促进农民增收致富,推动乡村振兴发展。根据农业农村部等国家九部委《关于开展特  相似文献   

17.
农业经济发展离不开农产品的流通和发展,农产品市场流通促进了新型农村建设,对构建社会主义特色农业起着关键的促进作用。农产品流通促进了农民增收、获利,让更多农民从中得到益处,实现协同发展。目前,农产品价格主要通过市场供求来决定,如果没有自己独立的特色和品牌,其产品市场价格波动很大。本文着力于目前我国农村农产品的现状研究,对特色农产品品牌化发展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18.
为了保证消费者和生产企业的权益,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对包括特色农产品在内的原产地品牌的保护,采用原产地品牌认证制度。本文从消费者对认证特色农产品品牌的信任与购买行为的角度展开研究,探讨特色农产品品牌的认知和信任度对其在购买特色农产品时的购买行为的影响,以期为特色农产品的规划、制定相关产业政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正汝阳县充分挖掘地理生态、人文资源优势,抓住"汝阳红薯""汝阳香菇"获得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的机遇,集中力量统筹引导推进全县特色农产品区域经济发展和品牌扶贫。其中,"汝阳红薯"获得登记保护以来,每公斤价格增长0.1~0.2元。高档礼品箱每箱5公斤售价30~50元,升值7~10倍,仅此一项就为农民增收1500万元以上。同时,品牌优势带动产业发展,2017年以来,新增红薯专业合作社6个、育  相似文献   

20.
杨富  姜超  施毅 《安徽农学通报》2021,27(7):13-14,86
发展高效生态农业是建设生态文明高质量发展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是提高资源利用率、改善生态环境、保障农产品安全优质的重要措施.发展高效生态农业,创响"大同好粮"品牌,是实现大同农业可持续发展、保护生态环境、生产绿色健康优质特色粮食、提高农业竞争力的迫切要求,也是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打造特殊品牌的必由之路.该文简述了大同市高效生态农业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针对性的发展对策,以期为大同市高效生态农业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