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党一 《甘肃农业》2019,(1):48-51
本文回顾了安定区深度贫困与反贫困的历史,并通过对调研数据的分析,总结了当前深度贫困的现状,分析了深度贫困户的主要致贫原因,提出了"破解深度贫困问题"的路径选择,为连片打赢脱贫攻坚战、与全国一道迈入全面小康社会提供了实践借鉴和理论启示。  相似文献   

2.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座谈会上强调,深度贫困地区要加大内生动力培育力度,坚持扶贫同扶智、扶志相结合,改进工作方式方法,教育和引导贫困群众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脱贫致富,提高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的自我发展能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指出了在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上,必须解决好志气的贫困、思想的贫困、知识的贫困等问题,这是变扶贫工作中"输血"为"造血",变贫困群众被动"要我脱贫"为主动"我要脱贫"的重要保  相似文献   

3.
贫困问题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普遍存在且最尖锐的社会问题之一,当前我国确立的精准扶贫政策是解决贫困问题的根本保证。研究利用广东省精准扶贫政策确定的连州市66个贫困村的基础数据,借助多维贫困理论构建了连州市贫困村的多维贫困测量体系,利用A-F双临界值法测算了多个维度的权重,同时结合AHP-熵值法计算各测量指标的组合权重,借助维度权重和组合权重构建综合贫困度测算模型,计算了连州市66个贫困村的自然致贫、社会致贫、经济致贫指数,以及3个指数加总所得的综合贫困度。结果表明:66个贫困村中的综合贫困程度可划分为4个等级,其中轻度贫困村占21.2%、中度贫困村占16.7%、重度贫困村占34.8%、极重度贫困村占27.3%。连州市贫困村的贫困深度较重,重度贫困和极重度贫困村的占比较大且分布较集中,因此在制定精准扶贫政策中需要充分考虑其贫困深度和空间分布问题。  相似文献   

4.
最近以来,习总书记对于精准扶贫又提出了新的战略和政策要求,这就是关于如何集中解决深度贫困问题。大量的研究证明,我国的大部分深度贫困地区的形成有着历史的、资源的、客观的和长期的因素。其中,在这些因素中,生态敏感区与深度贫困高度耦合是一个比较普遍的现象,甘肃省在这方面的表现尤其明显和突出。因此,研究和解决深度贫困问题,既要有经济政策和手段,也要有生态政策和手段,甚至还要将气候因素纳入政策考虑的范畴,经济、社会与生态扶贫措施并举,才有可能收到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农村经济与科技》2020,(2):242-243
通过对河南省淅川县90个深度贫困村进行实地调研,结果发现造成这些地区贫困的原因比较多,相较于一般地区的相对分散的个体贫困,其原因较为复杂,呈现出精神、能力、生态、病残、文化、权利等多维度深度贫困现状。精准帮扶中主要存在三个方面的问题:农户多维贫困贡献率与多维贫困指数大小不一致、低收入农户的多维贫困状况严重且在扶贫中受关注度不高、深度贫困地区农户思想保守落后与时代严重脱节。最后提出针对性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6.
2020年2月5日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抓好"三农"领域重点工作确保如期实现全面小康的意见》指出,2020年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收官之年,即中国日后脱贫攻坚战的重心将转向相对贫困。其中深度贫困问题被列为我国今年要重点攻克的堡垒。这表明,深度贫困问题能否有效解决,关系到在贫困转型的重要时期,我国在解决好长期以来整体性区域性的绝对贫困问题之后,能否及时建立起长期有效的相对贫困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7.
贫困作为人类三大问题之一,不仅是一种经济现象,更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马山县有14个深度贫困村。在党中央的精准扶贫政策支持下,广西的贫困现状得到了有效的改善。为了更加深入地了解马山县贫困村的脱贫程度,选择了其中3个深度贫困村龙印村、龙那村和太平村作为调研对象。结果表明基层政府通过因地制宜实施精准扶贫政策,显著地改善了三个贫困村的贫困现状。相信通过政府工作的进一步强化和完善,贫困村的生活水平会越来越好。  相似文献   

8.
新疆的贫困问题不仅是一项经济社会课题,更是一项事关西北边疆安全与稳定的政治课题。该问题的有效解决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新疆农村地区扶贫资金的使用效率。基于新疆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分组数据,采用SVAR模型及脉冲响应函数,测算了1988-2012年新疆农村地区的FGT贫困指数,分析扶贫资金投入对新疆农村地区的减贫作用。结果表明,新疆农村地区贫困程度波动明显,2012年新疆农村贫困广度为13.9%、贫困深度为6.7%、贫困强度为7.4%;贫困人口"被脱贫"现象仍然存在,贫困标准有待进一步提高;新疆农村Gini系数已达0.49,收入分配状况不容乐观;扶贫资金的投入对降低新疆农村地区贫困广度和贫困深度作用较为明显,而对贫困强度的改善作用比较微弱。今后扶贫工作中,更加注重精准扶贫和最贫困人口状况是提高扶贫资金减贫效果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9.
改革开放40余年的接续奋斗,让我国7亿多人口摆脱了贫困,创造了人类减贫史上的奇迹。当前,中华民族千百年来存在的绝对贫困问题,就要历史性地得到解决,脱贫攻坚进入最为关键的阶段。其中,深度贫困地区的贫困面更广,贫困程度更深,并且受到地理条件等限制,其脱贫攻坚面临的困难更多,挑战也更为严峻。要解决深度贫困地区的贫困问题,需要更具针对性地调整政策思路,探索更加精准的脱贫路径。  相似文献   

10.
1986年实施扶贫开发战略以来,国家扶贫开发取得了巨大成效。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贫困人口脱贫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和标志性指标,全面打响了脱贫攻坚战。深度贫困村是脱贫攻坚中的"坚中之坚",如何实现深度贫困村贫困人口脱贫十分关键。研究以六盘水市水城县深度贫困村穆家寨村为例,从贫困现状、主要做法、存在问题、对策建议四个方面,对当前深度贫困村的脱贫攻坚进行了分析,为推进深度贫困村脱贫攻坚、消除贫困、全面小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脱贫攻坚已进入关键阶段,深度贫困地区由于整体经济发展滞后、贫困面广、贫困程度深,成为了脱贫攻坚决战决胜的关键。本文选择四川深度贫困县理塘县及若尔盖县为研究对象,深入挖掘和系统梳理两地"两不愁三保障"的发展亮点及问题,总结了在冬季饮水、水源地保护、住房安全质量、教育水平、医疗保障等方面可推广可复制的脱贫经验,发现了饮水设施、人员管理、教学硬件、健康宣传等薄弱环节,提出了推进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的对策建议,以期为四川省深度贫困地区推进"两不愁三保障"工作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12.
绿色战略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规划,且对于深度贫困集聚区的精准扶贫政策延伸产生了更为有效的支持。为了进一步解析绿色发展战略在精准扶贫政策下的实施规划与基本原则,本文分析了深度贫困集聚区特征,同时解析了绿色发展战略在深度贫困集聚区开展的积极作用。最终提出了精准扶贫政策下深度贫困集聚区绿色发展战略实施维度,以便为支持"三区三州"脱贫致富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3.
文章简述了决战深度贫困与乡村振兴发展的关系,并从七个方面提出了如何决战深度贫困,推动乡村振兴,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4.
采用FGT指数科学测度贵州省农村贫困的广度、深度和强度,从整体性、阶段性和区域分布3个方面揭示了贵州省农村贫困的结构特征。结果表明:贵州省农村贫困总体呈现下降趋势,贫困状况有待进一步改善。然而,当前贵州省仍有14个深度贫困县,主要呈现出重点区域连片带状分布。针对此现象,提出着力强化工作抓手,提升扶贫开发政策的契合度,着力强化创新手段,推动扶贫开发的信息化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贫困是由多种多样的原因形成的,"能力贫困"是重要的原因。精准扶贫以提升发展能力为重点,是对传统扶贫实践突破和创新的治贫方式。发展能力的提升对解决深度贫困,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从"能力贫困"这个视角研究精准扶贫问题,旨在为精准扶贫做点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6.
《农村经济与科技》2020,(2):223-224
精准扶贫战略实施以来,全疆集中精力脱贫攻坚,精准扶贫工作取得很大进展。与此同时,对略高于贫困户标准的贫困"边缘户"关注和扶持力度相对不足。本文以深度贫困县——新疆柯坪县为例,在调研的基础上,分析了贫困"边缘户"的扶持现状、存在问题和困难,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基于贫困农户的调研数据,采用贫困发生率、贫困缺口率、SPG指数、贫困承受等指数对样本村的贫困广度、深度及强度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1)各地形区和各民族村的恩格尔系数、贫困发生率和贫困缺口指数三者之间的动态趋同度较高。2)各地形区和各民族村的贫困承受指数和SPG指数整体呈现逐年下降趋势,贫困状况向好趋势明显。3)各贫困村的脱贫时间在逐年缩短,扶贫工作取得切实成效,而黄土丘陵沟壑区贫困村的贫困广度、深度和强度是三地貌之最,扶贫负担仍然很重。村域扶贫对象的精准识别必须确保前期问卷设计的多维性,注重扶贫政策制定的均衡性、特殊性和资源分配的区域性,并要加强后期的技术动态监测与创新管理。  相似文献   

18.
"十四五"期间,扶贫工作要在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基础上,把巩固脱贫成果、解决相对贫困纳入乡村振兴战略,作为贫困治理的重点任务,"到2035年相对贫困进一步缓解,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本文就如何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从"以特色产业和移民搬迁为支柱、完善党政大数据综合平台、完善贫困治理法律体系、创新生态扶贫机制、建立激发贫困人口内生动力机制、强化消费扶贫"等方面,探索2020年后建立解决相对贫困问题长效机制,巩固深度贫困地区的脱贫成效,以期推进和完善国家贫困治理体系和贫困治理能力现代化。  相似文献   

19.
以和田洛浦县为例,在分析该地区脱贫攻坚现状及问题的基础上,从农户角度、政府角度、市场角度和社会环境角度4个方面解析南疆深度贫困地区相对贫困的成因.研究发现,深度贫困地区的相对贫困是资源、人文、市场、制度以及贫困者自身素质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为此,要不断完善贫困地区教育扶贫、基础设施建设等,以产业为依托,不断增强农户的自我脱贫能力;要完善制度保障机制,发挥市场在扶贫致富工作中的重要作用的同时,促进相对贫困治理与农村下一阶段发展战略有效衔接.  相似文献   

20.
董少杰 《安徽农业科学》2018,(8):202-204,226
分析了内蒙古包头市精准扶贫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包头市在取得扶贫成效的同时,还存在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难、脱贫政策执行难、返贫率难以下降等问题。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深入挖掘贫困治理的重点和难点,针对性地提出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