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研究不同浓度二氢茉莉酸丙酯(PDJ)、茉莉酸甲酯(MeJA)对葡萄果实着色及品质的影响,为合理利用PDJ、MeJA改善葡萄果实色泽、提高果实品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葡萄品种‘圣诞玫瑰’为试材,于转色期分别对果穗进行不同质量浓度(10 mg·L~(~(-1)),50 mg·L~(-1))PDJ、MeJA处理,研究花色苷、叶绿素、总酚、类黄酮、可溶性固形物等色泽、品质指标的变化。【结果】PDJ、MeJA处理能够显著提高果皮中花色苷含量,降低叶绿素a、b含量,改善果实色泽;PDJ、MeJA处理后红绿色差指标a*值以及颜色指数CIRG值显著升高,而果面亮度L*值和黄蓝色差指标b*值显著下降,果实着色程度显著提高。PDJ、MeJA处理能够显著提高果实可溶性固形物、维生素C含量,促进果皮中总酚、类黄酮的积累,改善果实品质。在改善果实着色、提高果实品质方面,同浓度PDJ处理作用效果优于MeJA;50 mg·L~(-1)PDJ、MeJA处理效果分别好于10 mg·L~(-1)PDJ、MeJA处理。【结论】2种不同浓度PDJ、MeJA处理均改善了‘圣诞玫瑰’葡萄果实着色及品质,其中以50 mg·L~(-1)PDJ处理作用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2.
【目的】弄清采前使用噻苯隆(Thidiazuron,TDZ)对‘贵妃’杧果产量、品质和采后贮藏特性等指标的影响,指导TDZ在‘贵妃’杧果生产上合理使用,避免其滥用造成果实果皮滞绿、品质严重下降等不利影响。【方法】用不同质量浓度(5、10和20 mg·L~(-1))的TDZ在盛花期后15、25和35 d各喷1次,共喷3次。【结果】采前喷施适宜质量浓度的TDZ增加了杧果的产量,促进果实膨大,增大果形指数,5和10 mg·L~(-1)TDZ处理单株产量分别增加了29.89%和33.56%,但20 mg·L~(-1)TDZ处理增产不明显;5、10和20 mg·L~(-1)TDZ处理无胚果单果质量分别增加56.78%、73.86%和110.56%;在生理成熟期,TDZ处理的果实颜色偏绿色;在完熟期,果实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较高,花色苷含量较低。TDZ处理延缓了采后果实的转色及果实硬度和原果胶含量的下降,抑制了可溶性果胶含量和可溶性固形物(TSS)含量的上升,果实的后熟软化推迟。TDZ处理的果实品质下降,果实的TSS含量降低,可滴定酸(TA)含量升高。另外TDZ处理可降低杧果采后病害(炭疽病和蒂腐病)的发病率,延长杧果采后贮藏时间。在完熟期果皮中未检测到TDZ残留。【结论】‘贵妃’杧果采前喷施TDZ的适宜质量浓度为5~10 mg·L~(-1),于盛花期后15、25和35 d各喷1次,共喷3次,果实适时采收,可以显著增加产量和单果质量,对果实品质影响较小,并能延长贮藏时间。  相似文献   

3.
GA3 +CPPU结合疏果处理对“夏黑”葡萄果实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5年生"夏黑"葡萄为试材,研究了赤霉素GA3(20mg·L~(-1))+不同浓度氯吡脲CPPU(1.0、3.0、5.0mg·L~(-1))处理与单穗不同留果量处理(单穗50、65、80粒)对"夏黑"葡萄果实品质(葡萄果穗及果粒性状、产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及总酸含量、总酚、单宁、总花色素含量)以及感官评价的影响。结果表明:连续2次对果穗浸蘸GA320mg·L~(-1)+CPPU 3.0mg·L~(-1),单穗留果量为65粒和80粒时均较对照显著使果粒增大、总酸含量降低,总花色素含量升高,同时果形指数未发生显著变化,而单穗留果量为65粒时果实可溶性固形物显著高于对照、单穗留果量为80粒时与对照没有显著差异;GA320mg·L~(-1)+CPPU 3.0mg·L~(-1)连续2次浸蘸果穗、每穗留果65粒,果实感官评价得分最高、口感最好。表明GA320mg·L~(-1)+CPPU 3.0mg·L~(-1)连续2次浸蘸果穗+单穗留果65粒的处理综合效果最好,而其它处理在不同方面存在一定缺陷。  相似文献   

4.
【目的】针对葡萄果实因缺钙造成的软果现象,研究钙肥袋控缓释施肥方法对葡萄钙吸收的影响。【方法】以6 a(年)生连续2 a发生软果现象的自根砧‘夏黑’葡萄为试材,设钙肥一次撒施、钙肥二次撒施、钙肥袋控缓释、不施钙肥4个处理,施肥后定期采集土壤样品,测量土壤中总钙和交换性钙含量。分别在幼果期、果实膨大期、果实转色期、果实成熟期对葡萄植株进行破坏性取样,将植株进行解析,测量不同器官钙浓度和含量。【结果】软果葡萄土壤中施用钙肥后提高了土壤中总钙和交换性钙浓度,钙肥撒施处理随时间推移土壤总钙和交换性钙浓度降低。钙肥袋控缓释处理土壤总钙和交换性钙浓度变化小,保持土壤总钙和交换性钙浓度在一个稳定范围内。钙肥袋控缓释处理果穗器官生物量显著高于不施钙肥处理,多年生器官生物量不同施肥处理影响差异不显著。葡萄各器官中根系钙浓度最高,其次为叶片,果实最低。果实钙浓度随生长发育逐渐降低,其他器官随生长发育钙浓度变化小。叶片内钙浓度膨大期、转色期和成熟期钙肥袋控缓释处理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幼果期各施肥处理间差异不显著。果穗内钙浓度钙肥袋控缓释处理显著高于其他处理。根系是葡萄最主要的含钙器官,其次是叶片。根系钙含量采样期内变化小,叶片内钙含量随生长发育进行逐渐提高,幼果期到膨大期提高最多,增加量是果实成熟期总量50%以上。果穗内钙含量随生长发育进程逐渐提高,幼果期到膨大期提高最多,增加量是果实成熟期总量50%以上。叶片和果穗内钙含量钙肥袋控缓释处理显著高于其他处理。钙肥袋控缓释处理果实硬度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分别为506.84 mg·cm-2和20.2%,显著高于不施钙肥处理。【结论】钙肥袋控缓释起到良好的钙缓释效果,葡萄生长季土壤中钙供应稳定、持久。钙肥袋控缓释有利于葡萄结果,提高了葡萄各器官钙浓度和钙含量,提高了果实后期钙吸收量,提高了葡萄果实硬度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明‘贵妃’杧果生长期喷施GA_3对果实产量、品质和采后贮运特性的影响,以期为GA_3在杧果生产中的规范与合理使用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方法】选用‘贵妃’杧果为试材,用不同质量浓度(50、100、250 mg·L~(-1))的GA_3于盛花期后15、25、35 d各喷1次,测定‘贵妃’杧果的产量、坐果量、单果质量、果皮色素(叶绿素、类胡萝卜素、花色苷)、果实色泽参数(L、a、b值)、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果实硬度、可滴定酸含量、维生素C含量和采后病害发生等指标。【结果】采前喷施GA_3能够增加‘贵妃’杧果的产量和坐果量,促进果实膨大,增加果形指数,但果实的硬度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下降,可滴定酸含量上升,果实品质下降,采后病害发病率上升。较高质量浓度下(250 mg·L~(-1))GA_3增产不显著,但果实品质明显降低,并诱导果实出现采后滞绿现象。【结论】海南‘贵妃’杧果采前喷施GA_3,较低质量浓度(50~100 mg·L~(-1))可以增产,促进坐果和果实膨大,果实食用品质小幅下降。较高质量浓度(250 mg·L~(-1))增产不明显,果实品质下降幅度大,可诱导果实出现采后滞绿现象。因此,海南‘贵妃’杧果采前喷施GA_3质量浓度以50 mg·L~(-1)为宜,可以增加产量、拉长果实、提高果实色泽,对果实品质影响较小,不会诱导果实采后滞绿。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赤霉酸(gibberellin acid,GA_3)和噻苯隆(thidiazuron,TDZ)对'红艳无核'葡萄果实品质的影响,筛选适宜'红艳无核'品质提升的植物生长调节剂类型和浓度配比,为'红艳无核'葡萄合理施用植物生长调节剂提供理论依据,为其优质化栽培提供参考。【方法】以4 a(年)生'红艳无核'葡萄为试材,在果实膨大初期分别用不同浓度的GA_3、TDZ以及二者混合液浸蘸果穗,在果实成熟期对不同处理的果实外观品质和内在品质指标进行测定。【结果】经GA_3和TDZ处理后,果实的果穗质量、单果质量、纵横径、固酸比等均得到显著提升,其中以GA_3处理和混合液处理的值相对较高;此外,GA_3处理的果实着色指数达3.91,着色一致性显著优于其他处理,病果率较低(6.67%)。综合评价不同处理的果实品质,结果为GA_3处理混合液处理TDZ处理对照。【结论】GA_3对'红艳无核'葡萄综合品质的提升效果最好,其中以25 mg·L~(-1)GA_3处理的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7.
探索补光对阳光玫瑰(Shine Muscat)葡萄冬季果实(冬果)膨大期内源激素积累及果实品质的影响,以期为提高阳光玫瑰葡萄冬果栽培效益提供理论依据。以2016年定植的阳光玫瑰葡萄为试材,在葡萄冬果膨大期进行每天夜间延长光照6 h处理,分别连续延长补光4周、5周和6周,每周采样一次。测定葡萄果实中玉米核苷(ZR)、吲哚乙酸(IAA)、赤霉素(GA_3)和脱落酸(ABA)等4种内源激素含量,以及在果实成熟后测定果实品质的相关指标。结果表明,葡萄冬果夜间补光可以提高果实IAA和GA_3的含量,降低ABA的含量,其中补光6周处理的葡萄果实IAA含量较高,比对照高83.4%,ABA含量比对照低62.30%。补光5周、6周处理对果实GA_3含量提高较为明显。补光可以提高阳光玫瑰葡萄冬果单穗质量、单粒质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降低可滴定酸含量,有效改善葡萄冬果的品质,增加冬果产量,明显增加经济效益。生产上建议在冬果膨大期进行补光处理,能增加冬果生长类内源激素的含量,增加产量,提高果实品质,其中补光时间以6周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叶面喷施脱落酸(ABA)和二氢茉莉酸丙酯(PDJ)对‘巨峰’葡萄果实着色及品质的影响。【方法】在果实转色初期和中期,使用不同浓度ABA(A1:10 mg·L~(-1)、A2:25 mg·L~(-1)、A3:50 mg·L~(-1))和PDJ(P1:5 mg·L~(-1)、P2:10mg·L~(-1)、P3:25 mg·L~(-1))对‘巨峰’葡萄进行叶面喷施处理,并分析不同处理下成熟果实花色苷、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和类黄酮含量,以及穗重、单粒重等指标的差异,通过主成分分析对葡萄果实着色指标和内在品质进行综合评价,以确定最适宜的ABA和PDJ施用浓度。【结果】不同浓度ABA和PDJ处理均能显著增加果皮花色苷含量,降低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提高了颜色指数(CIRG)和红绿色差指标(a~*),并降低果实亮度(L~*)和黄蓝色差指标(b~*),从而提高果实着色程度;果穗重、单粒重增大,可溶性固形物和果皮类黄酮含量显著上升,但对果实可滴定酸无影响。【结论】不同处理的效果综合评价依次为A2P2A1A3P1P3CK,在所有处理中,A2处理对于促进果实着色以及提高果实品质的效果最好,P2处理次之,ABA处理效果整体上优于PDJ处理。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次氯酸钙在金柑果实贮藏保鲜上的应用效果。【方法】以‘金弹’(Fortunella crassifolia Swingle)为材料,分别使用质量浓度为0.15、0.6 g·L~(-1)的次氯酸钙水溶液浸泡金柑果实2 min(温度10~12℃),然后在室温为(10±2)℃、湿度为85%~90%的条件下贮藏30 d,每隔5~7 d取样1次,研究次氯酸钙处理对金柑果实腐烂率、品质以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经0.6 g·L~(-1)次氯酸钙处理的果实总酸含量较低,在0.3%左右;贮藏第30天失重率达到4.2%,与对照相比提高1.4%;各处理间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在17%上下波动且差异不显著;次氯酸钙处理可有效降低果实腐烂率,减小果实青霉病病斑直径,提高贮藏过程中金柑果实过氧化物酶活性,减缓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的降低速率,降低过氧化氢酶活性,减少过氧化氢含量,从而延缓果实衰老。【结论】次氯酸钙可有效延缓金柑果实衰老,在金柑贮藏保鲜中,不同采收期的金柑所需的次氯酸钙浓度不同,对于采收较晚的金柑,0.6 g·L~(-1)次氯酸钙浸泡2 min可有效降低果实腐烂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链霉素(SM)及赤霉素(GAs)诱导欧亚种葡萄有核品种无核结实的可行性及其诱导无核结实的机制。【方法】以8 a(年)生欧亚种葡萄有核品种‘玫瑰香’为实验材料,在满花前11 d至满花后4 d的2周期间用SM 200mg·L~(-1)、GAs40 mg·L~(-1)水溶液分别浸蘸花穗,探讨适宜使用时期。在满花当日用不同浓度SM、GAs及SM和GAs的混合液浸蘸花穗,探讨适宜使用浓度,并和GA3处理作了比较。所有处理花后2周再次用25 mg·L~(-1)的GAs溶液浸蘸果穗促进果粒膨大。【结果】从满花前7 d到满花后4 d期间用SM 200 mg·L~(-1)浸蘸花穗,各处理无核率都达100%。满花当日使用SM 50 mg·L~(-1)和100 mg·L~(-1)处理的无核率接近100%,SM 200 mg·L~(-1)+GAs25 mg·L~(-1)和SM 200 mg·L~(-1)+GAs40mg·L~(-1)无核率也达100%。但同期的GAs和GA3处理无核率较低。切片观察发现,SM各处理虽然使柱头花粉粒萌发及花粉管在雌蕊各部位的伸长都受到抑制,但到达珠孔的花粉管数目仍有0.8~1.4个(对照3.8个)。而满花当日的正常胚珠率、胚囊率却低于16.6%(对照为94.17%)。【结论】满花前1周至满花后4 d期间,SM 200 mg·L~(-1)单用或添加GAs25 mg·L~(-1)的水溶液浸蘸葡萄的花穗可以有效诱导欧亚种葡萄的无核结实。SM处理后雌蕊的胚珠和胚囊发育异常,是其诱导无核结实的主要原因。赤霉素对欧亚种葡萄的无核效果较差,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1.
不同灌溉阈值对‘巨峰’葡萄树体生长与果实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验证之前研究所确定的‘巨峰’葡萄果实发育不同时期开始灌溉的土壤水势阈值。【方法】以6 a生盆栽‘巨峰’葡萄自根植株为试验材料,设定在果实发育不同时期按照之前研究所确定的阈值进行灌溉(中度灌溉),并设置过度灌溉、胁迫灌溉和严重胁迫灌溉3个对照处理,比较各处理的新梢生长、果实生长、果实品质以及劳动力消耗等指标。【结果】中度灌溉处理的葡萄新梢生长适中,摘心次数较少,叶片净光合速率最高,果实生长最快,可滴定酸含量低(0.33%,ω,后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高(19.0%),糖酸比高(57.6),上色较好(花青素含量0.078 mg·g~(-1)),综合表现最佳。【结论】从发芽期到幼果期适宜开始灌溉的土壤水势阈值为-10.0 kPa,之后到转色期之前为-15.0 kPa,转色期到成熟期为-20.0 kPa,采收后为-10.0 kPa。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外源γ-氨基丁酸(GABA)对葡萄果实糖酸积累及代谢的影响。【方法】以蛇龙珠葡萄为试材,于开花期、坐果期、膨大期和转色期分别用5 mmol·L-1(T1)、10 mmol·L-1(T2)、15 mmol·L-1(T3)、20 mmol·L-1(T4)的GABA溶液进行叶面喷施,以喷施蒸馏水作为对照(CK),研究其对葡萄果实发育过程中糖、酸组分含量以及相关代谢酶活性的影响。【结果】叶面喷施GABA溶液能显著提高葡萄果实可溶性糖含量,T2处理显著提高蔗糖、葡萄糖和果糖含量,蔗糖合成酶合成方向(Su Sy-s)、蔗糖磷酸合成酶(SPS)、酸性转化酶(AI)及中性转化酶(NI)活性均显著提高。GABA处理均能显著提高谷氨酸脱羧酶(GAD)活性和果实GABA含量。适宜浓度GABA处理能显著提高葡萄果实草酸、酒石酸、富马酸、柠檬酸、α-酮戊二酸、苹果酸含量,酸代谢相关酶活性均显著提高。GABA与NI、柠檬酸呈极显著正相关,与SPS、草酸、线粒体乌头酸酶(Mit-ACO)呈显著正相关。【结论】外源GA...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研究钾肥施用量对'骏枣'产量、品质、光合效率和树体营养的影响,以期确定'骏枣'最适宜施钾量。【方法】以'骏枣'为试材,设置钾肥(K_2O)施用量分别为76.5 g·株~(~(-1))、153 g·株~(~(-1))、229.5 g·株~(~(-1))、306 g·株~(~(-1)),于开花期和果实膨大期根际施入。【结果】与对照相比,施钾可显著提高'骏枣'果实产量、维生素C含量、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糖酸比、可溶性糖含量、蔗糖含量、果糖含量和叶片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叶绿素含量,且具有钾肥浓度影响效应。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4种施钾处理中以施钾(K_2O)153 g·株~(~(-1))对提高'骏枣'果实产量、品质、叶片光合效率和降低果实裂果率的效果最为显著。【结论】施用钾肥能明显提高'骏枣'果实产量、品质和叶片光合效率,增强'骏枣'树体营养状况,降低果实裂果率。因此,在甘肃黄河灌区'骏枣'以高产优质为目标,推荐钾肥(K_2O)施用量为153 g·株~(~(-1))。  相似文献   

14.
以4年生"霞多丽"葡萄为试材,设置改良霍格兰营养液正常、0.5倍、2倍3个浓度,探讨了不同养分供应量对"霞多丽"葡萄N、P、K吸收量,光合特性,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霞多丽"葡萄在各个时期改良霍格兰营养液2倍浓度处理下叶片N含量最高,盛花期比0.5倍浓度下N含量高3.02mg·g~(-1),膨大期正常浓度处理下果实N含量最高,为10.26mg·g~(-1),其它时期2倍浓度下N含量最高;2倍浓度下叶片P含量在各个时期均为最高,膨大期时达到最大值,比最低的0.5倍浓度处理高0.5mg·g~(-1),正常浓度下各个时期果实P含量最高,膨大期时为最大值3.41mg·g~(-1);正常浓度下叶片K含量在各个时期高于0.5倍处理,成熟期2倍浓度处理下K含量最高;膨大期和转色期的果实K含量2倍浓度下最高,均为6.00mg·g~(-1),2倍浓度下K含量在成熟期为最高。综合考虑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和胞间二氧化碳浓度等指标,2倍浓度处理下葡萄的光合效率最高,且果实品质较其它处理优,其中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分别比0.5倍浓度处理和正常处理高2.1个百分点和0.534个百分点,可滴定酸为0.165%,单宁和总酚含量较高。  相似文献   

15.
以"美乐"和"赤霞珠"葡萄为试材,采用大田试验的方法,设置不同硒浓度(分别为0、100、200、400、800mg·L~(-1))的硒肥,每667m2用量60L,研究了不同生育期叶面喷施硒肥对酿酒葡萄产量、品质及硒含量的影响,确定富硒酿酒葡萄硒肥施用的最佳时期和施用量,以期为富硒葡萄酒酿造提供原料。结果表明:在葡萄果实不同生育期叶面喷施不同浓度的硒肥均能提高"美乐"和"赤霞珠"的单粒质量、横纵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维生素C含量,且随着施肥量的增加表现为先增加后降低。在果实膨大期,叶面喷硒量为200mg·L~(-1)时的效果最佳,"美乐"和"赤霞珠"的果实单粒质量、横径、纵径和维生素C含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分别比对照(清水)提高了28.6%、15.4%、13.7%、72.6%、16.43%和23.0%、11.8%、12.9%、71.4%、22.3%。在果实膨大期,喷硒浓度为200mg·L~(-1)时产量达到最大,此时"美乐"和"赤霞珠"的产量分别比对照高了10.2%和9.1%。在安全范围内,酿酒葡萄果实膨大期喷硒肥200mg·L~(-1)时富硒效果最佳,此时"美乐"和"赤霞珠"籽、皮和葡萄果浆的硒含量与对照相比,分别提高了342.2%、954.9%、3 311%和352.3%、1 518.9%、2 818%。综上所述,"美乐"和"赤霞珠"葡萄叶面最适喷施硒肥时期为果实膨大期,最适喷施浓度为200mg·L~(-1)。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分析葡萄(Vitis vinifera L.)PYL基因在非生物胁迫条件下的响应情况,丰富PYR/PYL/RCAR(Pyrabactin Resistance/Pyr1-Like/Regulatory Components of ABA Receptor)在ABA信号和启动信号转导中的功能。【方法】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筛选葡萄中的PYL基因,并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及非生物胁迫下的响应分析。【结果】从葡萄基因组中共鉴定出6个PYL基因,Vv PYL家族无染色体偏好性,Vv PYL5无内含子结构;除Vv PYL4外均富含酸性氨基酸,该家族成员主要定位于细胞质中,并有多个保守位点。10%(ω)PEG和100μmol·L~(-1)ABA处理6 h后,Vv PYL1和Vv PYL2表达水平与对照相比差异显著,分别为对照的1.3~1.8倍。50μmol·L~(-1)ABA处理6 h后,Vv PYL1表达水平与对照差异显著,为对照的1.5倍;400 mmol·L~(-1)Na Cl、10%PEG、50μmol·L~(-1)ABA和100μmol·L~(-1)ABA处理24 h后,Vv PYL1和Vv PYL2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对照,为对照的1.2~2.2倍,400 mmol·L~(-1)Na Cl处理24 h后,Vv PYL6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对照,为对照的1.6倍。【结论】克隆得到葡萄的6个PYL基因,高度保守,分为3个亚组;能够响应不同非生物胁迫。本研究为葡萄PYL基因在逆境应答中的功能研究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目的】以玉露香梨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浓度(0、0.1、0.5、1.0 mmol·L-1)褪黑素(melatonin,MT)处理对梨果实常温贮藏品质和生理特性的影响。【方法】将已达商业成熟的玉露香梨果实进行0.1、0.5、1.0 mmol·L-1不同浓度MT浸泡处理,以蒸馏水浸泡作为对照。分别于(20±1)℃贮藏21 d,每隔7 d货架测定果实质量、果皮颜色(L*、h°)、果实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滴定酸含量和维生素C含量等果实外观和内在品质指标,统计总腐烂果数,采用气相色谱法检测果实呼吸强度和乙烯释放速率,同时采用果皮冻样测定丙二醛(MDA)含量及过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酶(PPO)和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等果实生理指标。【结果】与对照相比,不同浓度MT处理均能降低果实失重率和腐烂率,但与对照差异不显著。1.0 mmol·L-1MT有效抑制货架前期0~7 d果实维生素C含量和硬度的下降,0.5 mmol·L-1MT在货架第14天作用效果显著,而0.1mmol·...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新型生长调节剂调环酸钙处理对富士苹果新梢旺长及果实品质的影响,为富士苹果合理控旺提供依据。【方法】以生产上常用的控旺剂PBO和清水分别作为对照设置7个试验处理:CK(清水)、T1(100倍PBO)、T2(200倍PBO)、T3(300倍PBO)、T4(100 mg·L-1调环酸钙)、T5(300 mg·L-1调环酸钙)、T6(500 mg·L-1调环酸钙),在新梢旺盛生长期进行喷施,测量不同处理对富士生长和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喷施300 mg·L-1调环酸钙处理的效果最好,新梢生长直径、单果质量、果形指数、果面亮度值L*测试指标均高于其他处理,果实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滴定酸含量、维生素C含量、黄蓝色差值b*、色泽饱和度C、色调角h等指标与其他处理相比均差异不显著。利用隶属函数法对主要测量指标进行了综合排序,排名从高到低依次为T5(300 mg·L-1调环酸钙)T3(300倍PBO)T4(100 mg·L-1调环酸钙)T6(500 mg·L-1调环酸钙)T2(200倍PBO)T1(100倍PBO)CK(清水)。【结论】与清水对照处理相比,不同控旺处理的树体和果实综合指标都优于对照,300 mg·L-1调环酸钙处理的综合指标最好,能促进新梢增粗,抑制新梢旺长,提高叶绿素含量、单果质量和果形指数,并能提高果实的光泽度。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S-诱抗素对'巨峰'葡萄果实生长、果实着色效果、果实品质、花青素含量及相关酶活性变化的影响,指导S-诱抗素在'巨峰'葡萄生产上合理使用,采用不同质量浓度(0、100、200、300、400 mg/L)的S-诱抗素在葡萄果实转色初期进行茎叶喷雾处理。结果表明:S-诱抗素处理后外观色泽得到有效改善,葡萄果皮着色指数(CIRG)、花青素、叶绿素含量显著提高;随着时间推移,果实可溶性固形物、维生素C含量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可滴定酸含量明显下降;花青素合成相关酶PAL、CHI活性提高。葡萄果实转色初期(第2次膨大期,转色面积为50%~10%)不同浓度S-诱抗素处理对葡萄着色存在低促高抑的影响,其中用300mg/LS-诱抗素茎叶喷雾处理1次作用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不同时期干旱胁迫对果实品质的影响,为提升果实品质及节水灌溉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山下红’温州蜜柑(Citrus unshiu Marc.)为材料,分析了果实发育过程中细胞分裂期、果实膨大期及较长时期连续干旱后果实外在和内在品质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相比,不同果实发育阶段干旱胁迫后果实体积均呈下降趋势,细胞分裂期、果实膨大期、连续干旱期果实体积分别下降22.5%、49.6%、65.7%。对各处理成熟果实分析显示,连续干旱期处理总酸较对照升高86%,总糖升高6.5%,细胞分裂期干旱总酸较对照升高37.3%,总糖下降6%,果实膨大期干旱总酸较对照升高31.8%,总糖升高26.1%。发育过程中果实分析显示,细胞分裂期、果实膨大期和连续干旱严重阻碍了果实中柠檬酸降解,使果实中柠檬酸含量显著升高。【结论】综合不同果实发育阶段干旱胁迫后果实外在与内在品质的响应特点,不同时期干旱胁迫均导致温州蜜柑果实柠檬酸含量升高,细胞分裂期干旱导致果实品质发生高酸低糖的不可逆劣变,果实膨大期干旱对果实体积、糖和酸含量均有巨大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