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河西走廊制种玉米鲜果穗立体自然干燥技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根据玉米种子生产、加工实践,总结出了制种玉米鲜果穗立体自然干燥技术,包括玉米立体自然干燥种子质量标准、晾晒篮和风干棚的制作、适期收获鲜果穗、严格穗选装篮、露天晾晒快速脱水、合理布局晾晒篮、起堆脱粒和贮藏等。  相似文献   

2.
干燥玉米的主要目的是要及时降低玉米的水分,保证安全储藏。机械烘干玉米在除去了大量水分的同时也破坏了玉米的部分内在品质,与低水分自然晾晒的玉米相比烘干玉米的质量标准也明显降低。在不适宜的热力干燥条件下,也常常会引起玉米品质的恶化。因此各种不同种类,不同用途的粮食进行机械烘干时,应研究干燥过程对粮食质量的影响以及适宜的干燥条件。  相似文献   

3.
金银花采摘后要及时进行加工,防止发热霉烂变黑,降低质量,加工方法主要是晾晒和烘干等方法。无论是晾晒还是烘干烤花,在花蕾干燥前均不能用手触摸或翻动,否则花蕾变黑,降低品质,影响销售。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咖啡豆热风机械干燥技术研发与推广情况。研究表明:采用热风机械干燥每批次可处理咖啡豆 800 千克/立方米,比太阳自然晾晒节约土地达 90%;干燥时间只需 36 小时,比太阳自然晾晒节省时间达 70%以上,节省劳力 50%以上;机械干燥不受天气变化影响,咖啡豆各批次质量稳定性和一致性较好;机械干燥能耗成本 400 元/吨,比太阳自然晾晒节约人工成本 20%。该技术对促进咖啡规模化、标准化、机械化和智能化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玉米果穗烘干不仅要求生产率高,还要保证干燥后果穗的品质好,为此设计了5HZL 1200型玉米果穗立式烘干系统。该系统的控制部分是在组态王平台上开发出的玉米果穗烘干监控系统,其克服了种子烘干效率低、人为操作失误等问题。利用该立式烘干系统进行玉米果穗的干燥试验,结果表明,采用立式烘干的干燥时间较平铺式烘干时间缩短了21 h,平均降水速率提高了428%,玉米籽粒破碎率降低了22%。实践证明该系统有热效率高、设备占地面积小、烘干品质好、单位质量成本低、自动化程度高等特点。  相似文献   

6.
河西走廊制种玉米果穗平面自然晾晒技术规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根据玉米种子生产、加工实践,规范了河西走廊特定自然条件下制种玉米果穗集中平面自然晾晒技术,包括种子质量标准、晾晒期选择、晾晒模式、晒场选择及规格、晾晒技术要点等。  相似文献   

7.
为有效提高核桃坚果烘烤的质量等级,在山西省隰县采用烘烤与自然晾晒对比的方法,开展了核桃坚果仿自然温度烘烤技术研究。结果表明,烘烤初始阶段温度≤25℃时,黄褐色水痕斑严重度轻于自然晾晒,果壳洁净度较好;在烘烤全过程中,温度≤30℃,仁色同对照自然晾晒相近,保持了品种仁色的自然白度,温度越高,坚果干燥所需时间越短,干燥效率越高;并制定出比较理想的核桃坚果烘烤曲线。该项研究为机械干燥生产壳白、仁白的高质量核桃坚果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8.
饲料生产中常面临玉米原料霉变现象,而干燥处理是防治玉米霉变最主要的方法之一。比较了皖北地区饲料玉米烘干和自然晾晒的情况。结果显示,高温烘干塔烘干的玉米比本地晾晒玉米,水分降低2.2百分点,黄曲霉B1减少130.4μg/kg,赤霉烯酮减少52.5μg/kg,生霉粒减少0.87百分点;低温循环烘干玉米,水分降低2.5百分点,赤霉烯酮减少44.5μg/kg,生霉粒减少1.9百分点。结果表明,对饲料原料玉米进行烘干处理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9.
受自然气候条件的影响,玉米制种水分过高来不及自然晾晒,就需要依靠烘干方式将玉米种子降到安全水分以后,才能达到安全储藏的要求。烘干塔低温烘干玉米种子与自然晾晒的玉米种子相比,烘干塔烘干的玉米种子质量同样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  相似文献   

10.
主要对玉米在晾晒,烘干过程中几种重要酶的活性进行了测试,并与晾晒对照分析,找出了烘干后玉米中酶的变化规律,为指导玉米加工,贮藏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就自然条件下晾晒干制优质花椒的工艺过程进行了研究,确定最优晾晒条件,制定其干燥曲线;在此基础上进行烘干试验,确定工艺参数.其中第一阶段的烘房温度为47℃、热风风速为0.6~1.0 m/s和混合风相对湿度为50%~60%;第二阶段烘房温度应该控制在68℃左右.  相似文献   

12.
5HG系列玉米果穗烘干室主要用于烘干玉米果穗、玉米子粒、小麦等种子,也可兼顾玉米商品粮的烘干.这种烘干室具有干燥均匀、效率高、设备简单、使用可靠、维护保养方便等特点.  相似文献   

13.
我国东北、西北、华北地区盛产玉米,由于气候的原因,收获后的玉米水分偏高,很难全部依靠自然晾晒降水。粮食部门收购的玉米水分一般为20%~25%,有时竟达35%~40%。因此,高水分玉米干燥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我国高水分玉米烘干工艺的发展取得了一些成效,但还需要发展完善。各地区可以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分析各种高水分玉米烘干工艺的特点,合理选用烘干工艺,以便降低烘干成本,减少能源消耗,保证烘后粮食的品质。 1.当玉米水分在25%以内,可选用如下工艺: ①流化干燥——顺、逆流干燥——逆流冷却; ②横流干燥——横流冷却工艺; ③蒸气干燥长流程工艺。  相似文献   

14.
陈新荣 《新农村》2013,(9):34-35
谷物干燥是粮食产后加工处理的重要环节之一,其效果对谷物贮藏时间长短和质量具有重要影响。随着国内粮食规模化经营的发展和农村经济水平的提高,机械干燥作业量逐年增加。与人工晾晒自然干燥方式相比,机械干燥具有干燥时间短、作业效率高,不受环境影响等优点。因此,发展机械化干燥对增强粮食生产防灾减灾能力,保障粮  相似文献   

15.
仿自然干制的青花椒产地烘干试验与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就自然条件下晾晒干制优质花椒的工艺过程进行了研究,确定最优晾晒争件,制定其干燥曲线;在此基础上进行烘干试验,确定工艺参数,其中第一阶段的烘房温度为47℃、热风风速为0.6~1.0m/s和混合风相对湿度为50%~60%;第二阶段烘房温度应该控制在68℃左右。  相似文献   

16.
目的:为三七的加工工艺改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设置了整三七根的太阳能大棚干燥、不同温度的热风循环烘箱干燥、自然干燥、木碳烘烤,以及不同切片厚度下的自然干燥、微波干燥等加工工艺,测定加工后三七中的总糖、还原糖、可溶性糖及淀粉的含量。结果:太阳能大棚干燥的方法糖份含量影响相对较小,自然晾晒影响相对较大;微波炉干燥、片厚O.45cm、中火工艺对各种糖份含量的影响相对较小,切片0.2cm厚自然干燥影响相对较大。结论:太阳能大棚干燥法是加工整三七较优良的工艺;微波干燥、片厚0.45cm、中火是较优良的三七切片加工工艺。  相似文献   

17.
欧洲李不同品种晾晒制干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研究欧洲李不同品种在南疆地区晾晒制干特性,为欧洲李干制品种选择和制干提供借鉴.[方法]以新疆喀什地区伽师县种植的3个欧洲李品种法兰西、斯泰勒、女神为试验材料,在果实成熟后进行自然晾晒制干,分析3个品种果实经济性状、成熟期、失水率等对晾晒制干的影响,对3个品种晾晒制干特性进行评价.[结果]品种法兰西由于成熟早、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高,自然晾晒30 d能够干燥;斯泰勒较法兰西晚熟10~15 d,果实较大,自然晾晒36 d能够干燥;女神成熟最晚,果实最大,自然晾晒需要的时间长且不易干燥.[结论]在南疆地区采用自然晾晒的方法,法兰西和斯泰勒2个欧洲李品种适宜自然晾晒制干,品种女神则不适宜自然晾晒制干.  相似文献   

18.
利用研华ADAM4000系列数据采集模块,在LabVIEW平台上开发出玉米果穗立式烘干仓监测系统。该系统是由主控、信号通道、文件操作、数字滤波、频谱分析、统计分析、系统监测等模块组成,当烘干过程中的种子接触的温度的数值除以10的值大于等于监测阈值4.3时,系统就实时完成报警,实现了温度、压力数据的采集、处理和监测。应用情况表明果穗接触温度在256.41 K和484.71 K之间变化,能达到玉米种子果穗烘干的安全要求,证明该监测系统有效的提高了果穗干燥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9.
种子干燥机械是采用热空气强制种子中的水分降至安全含水率以下,以减少霉变,保证种子质量等级和发芽率的机具。种子干燥机械可以分为批量式和连续式两大类,目前连续式干燥机使用较多。连续式干燥机又可分为:顺流式、逆流式、横流式、混流式等四种形式。种子清选机械  相似文献   

20.
正近日,青海建成全国首个空气式太阳能光热枸杞干燥系统,使枸杞干燥成本由电烘干的每公斤4元多降至1元左右,实现了枸杞干燥技术的重大变革。青海枸杞是展现青海生态风貌的"金名片"。然而枸杞鲜果含水量大、含糖量高,在脱水干燥过程中水分排出难。目前采用较多的是自然晾晒法,耗时长,且品质低、杂质多。为此,青海省农村牧区能源办公室积极探索体现现代科技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