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芪生长对自然环境条件的要求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着重论述黄芪在其生长过程中对温度、水分、光照、土壤等自然环境条件的需求,旨在为黄芪的生长提供有利条件,以提高其产量和质量。  相似文献   

2.
黄芪是我国著名的常用滋补中药材,以豆科植物膜荚黄芪(Astragalus membranacetts(Fisch.)Bunge)和蒙古黄芪(Astragalus mongholicus Bunge)的干燥根人药。其主要成分有香豆精、黄酮类化合物、皂苷、多种氨基酸和微量元素,具有补气固表、止汗、托毒生肌、利尿退肿之功效。黄芪市场用量较大,野生黄芪远远满足不了市场需求,要靠人工种植黄芪来填补市场需求的空缺。1合理选地黄芪生长的土壤种类虽然很多,但生长在不同质地、颜色的土壤及土层厚度上的黄芪根的产量和质量有很大差异。从土壤质地上看,土壤过黏,根系生长缓  相似文献   

3.
耕地是农民赖以生存的基础,耕地质量的好坏极大地影响蔬菜农产品品质与产量,影响农民种田效益,CD区现有蔬菜面积200.0hm2,是CD区农民致富的主导产业,土壤质量状况对蔬菜生产影响很大,以下将蔬菜产区改土壤培肥提开土壤质量而相关技术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4.
为了确定泰州市土壤和农产品的重金属污染状况以及产地环境的质量状况,在研究区内共布设370个采样点,分别对土壤和农产品(水稻和小麦)中Cr、Pb、Cd、As、Hg 5种重金属进行检测、分析,运用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对土壤和农产品的重金属污染状况进行评价,最后选取土壤重金属综合污染指数、水稻重金属污染指数、小麦重金属污染指数以及水稻产量、小麦产量作为分区指标,采用聚类分析的方法对泰州市产地环境进行分区。结果表明,土壤样品中有1.08%的样点受到重金属污染,水稻中有11.46%的样点受到重金属污染,小麦中有21.33%的样点受到重金属污染。泰州市产地环境共分为优质产区、良好产区、中等产区、一般产区、较差产区5种类型,其中优质产区占区域总面积的12.16%,良好产区占58.38%,中等产区占12.16%,一般产区占15.14%,较差产区占2.16%。总之,泰州市小部分区域存在土壤和农产品重金属污染,污染情况较轻,大部分区域的产地环境处于良好级别以上。  相似文献   

5.
为解决信阳毛尖产区的部分茶园因长期不合理施肥导致土壤板结,土壤肥力和生产能力下降,严重影响信阳毛尖产量和质量的问题。本文进行了有机肥在茶树上的应用效果研究,结果表明:施用有机肥不仅能改良土壤,而且还能提高茶叶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6.
冬季和春季播种对蒙古黄芪种苗产量和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蒙古黄芪种子为试验材料,通过初冬季节和春季分期播种育苗对比试验,定期测定土壤含水量和苗栽生长发育指标,旨在揭示冬季和春季播种对蒙古黄芪种苗产量和质量的影响,探寻黄芪最佳育苗季节.结果表明:与春播田相比较,冬播田出苗期土壤含水量高,种子提早出苗14d,幼苗长势良好,但死苗严重,成苗后功能叶早衰脱落明显,后期长势反而不及春播田的水平.春播田出苗率虽低,但幼苗成活率高,后期生长势强,育成苗栽产量和质量均极显著提高,苗栽产量较冬播田增加(3 378.3±1 109.6)kg/hm2,单根鲜质量、单根长和芦头茎长分别增加0.729g、4.42cm和6.530cm,侧根数却显著减少,根腐病发病率和发病程度显著降低.据此认为,黄芪露地育苗不适宜冬季播种,建议规范化生产中春播育苗.  相似文献   

7.
黄芪以其干燥的根入药,作为大宗中药材之一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但受产地和栽培技术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在旱作道地产区的产量水平仍然较低,药用有效成分不稳定。为提高旱作区人工栽培黄芪的产量水平和品质指标,本文介绍了旱作区秸秆带状覆盖黄芪种植技术要点,包括整地施肥、覆盖技术、种植管理、采收等。  相似文献   

8.
采集重庆核桃主要产区土壤样品,分析土壤养分质量分数及综合肥力情况。结果表明:(1)重庆核桃产区土壤pH值范围为5.57~8.46,少量产区呈微酸性。根据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养分质量分数分级标准,重庆各核桃产区土壤有机质质量分数较低,为5.11~16.22 g/kg。土壤全氮、碱解氮、速效钾质量分数分别为0.69~1.31 g/kg、25.43~120.53、13.50~142.98 mg/kg,总体均处于中下水平。土壤全钾质量分数较高,为18.64~36.89 g/kg。全磷、有效磷质量分数分别为0.47~1.13 g/kg和6.23~42.37 mg/kg,总体达到中上水平。土壤有效Ca、Mg质量分数丰富,分别为551.21~9671.42和21.21~688.25 mg/kg。有效Fe、Mn、Zn、B质量分数处于中等偏下水平,分别为1.94~11.20、1.31~29.03、0.42~1.54、0.21~0.57 mg/kg。有效Cu、Mo质量分数在各产区差异性较大。(2)采用内梅罗综合指数法评价显示,重庆核桃产区土壤综合肥力均为III级,属一般肥力水平,且有机质、氮和钾是限制土壤肥...  相似文献   

9.
植烟土壤施肥参数库的构建是植烟土壤信息系统的核心内容之一,如何确定科学施肥参数是植烟土壤信息系统的技术关键。因而在乐安县烟叶产区砂性土壤质地上开展了氮、磷、钾肥施用量及其配比的试验,以探讨乐安县烟叶产区内土壤中的施肥相关参数。结果表明,产区内氮肥对产量的提高率为67.68%,磷肥对产量的提高率为4.17%,钾肥对产量的提高率为6.18%;产区内氮肥对产值的提高率为91.55%,磷肥对产值的提高率为23.18%,钾肥对产值的提高率为21.02%;产量(Y_1)对氮(X_1)、磷(X_2)、钾(X_3)的回归方程是Y_1=1 064.82+0.42X_1~2+0.08X_2X_3,产值(Y2)对氮、磷、钾的回归方程是Y_2=19319.30+1.25X_3~2+8.09X_1X_2-1.34X_2X_3。  相似文献   

10.
黄芪种植与气象条件之间存在着非常密切的联系,可以说黄芪种植的产量和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受自然条件中的气候条件影响。渭源县是一个传统农业种植县,黄芪种植区域广阔,本文以渭源县为例,就黄芪栽培的农业气象条件和技术要点进行分析,为提高黄芪的产量和品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辽宁省兴城市位于渤海湾苹果产区,苹果生产水平相对较高,但农民为追求苹果产量,也存在盲目施肥的现象,施肥时期、结构、用量均欠合理,导致土壤质量下降,进而影响苹果生产。此外,辽宁省苹果产区缺素症状普遍发生,需要通过叶面施肥来提高苹果品质,实现提质增效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农家致富》2005,(4):28-28
油菜是高需硼作物,对硼营养非常敏感.在缺硼土壤中,油菜生长光开花不结实.油菜籽产量很低,甚至绝收。施用硼肥能促进油菜的生长发育,明显提高油菜籽产量和品质。江苏油菜产区的土壤普遍缺硼,尤其是丘陵地区土壤缺硼更为严重,因此使用硼肥很重要。  相似文献   

13.
我国是世界第一产梨大国,但不同产区的梨品质差异较大.文章从梨园土壤营养、土壤对梨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梨园土壤管理等3个方面综述了梨园土壤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梨园土壤pH值、有机质及钙含量与梨品质的关系,指出土壤覆盖和施肥是改善梨园土壤理化性状、提高梨产量和品质的重要措施.今后应加强对梨园土壤的系统研究,建立梨园生态平衡施肥技术体系,为促进我国梨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4.
采集梁平柚主要产区土壤样品,分析土壤养分质量分数及综合肥力情况,为指导梁平柚果园合理施肥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1)大部分产区土壤pH值呈微酸性或中性,基本在梁平柚生长的适宜范围内,仅大观和金带两地土壤pH值小于5,已严重偏酸; 2)结合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养分质量分数分级标准,梁平柚主要产区土壤有机质质量分数总体上处于中等及以下水平; 3)土壤全氮、碱解氮、速效钾质量分数总体处于中下及更低水平,全磷、有效磷质量分数总体达到中上及更高水平; 4)土壤有效态钙、镁、铁、铜、钼均处于中等及较高水平,锰、锌、硼质量分数处于中等及以下水平; 5)采用改进后的内梅罗综合指数法分析得出,梁平柚主要产区土壤综合肥力均为Ⅲ级,属一般肥力水平,且有机质、氮和钾是限制其土壤肥力的主要因子.因此,建议梁平柚果园施肥偏重氮肥与钾肥,同时与有机肥、锰、锌、硼等微肥进行配施,并结合各产区实际情况,进行土壤酸碱调节,以达到培肥土壤和促进柚树生长结果的双重良好作用.  相似文献   

15.
我国是世界第一产梨大国,但不同产区的梨品质差异较大.文章从梨园土壤营养、土壤对梨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梨园土壤管理等3个方面综述了梨园土壤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梨园土壤pH值、有机质及钙含量与梨品质的关系,指出土壤覆盖和施肥是改善梨园土壤理化性状、提高梨产量和品质的重要措施.今后应加强对梨园土壤的系统研究,建立梨园生态平衡施肥技术体系,为促进我国梨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6.
黄芪是一种重要的中药材,主要产于我国北部地区,为了提高黄芪的产量与质量,必须要对黄芪栽种过程中的栽培技术进行规范,加强日常管理。本文对黄芪栽培技术进行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7.
商洛连翘群落生物多样性调查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不同产地连翘产量和连翘酯苷A的含量,确定不同地域连翘质量的差别,确定不同地域连翘质量差异性,明确商洛市连翘优质产区与主要群落分布区域。[方法]:对于商洛市范围及其周边地区的连翘群落进行系统调查,收集主要产区的气象资料,土壤样品,连翘药材样品,调查群落特征,绘制商洛市连翘分布图。在采收季节进行实际产量测定,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版)要求检测连翘酯苷A的含量。[结果]:由于连翘群落多样性的存在,使不同产地的连翘产量和品质差异较大。[结论]:连翘生物多样性的影响,使不同产地的产量和质量有明显的差别,因此必须在连翘遗传多样性的研究的基础上,最终确定商洛翘优质种群的主要分布区域,为商洛连翘资源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依据[1]。  相似文献   

18.
选用四川省境内具有代表性的县(市)气候、土壤、枣子产量为依据,用主分量分析法确定影响子产量的主导因子,再用主导因子进行模糊聚类分析,结合生产力指标将四川省枣树区划为四个分区,即中心产区、重点产区、一般产区、生态非适宜区。  相似文献   

19.
为探讨适合黄芪(Astragalus membranaeus(Fisch.)Bge)生长及药用成分合成积累的光照条件,提高黄芪药材的产量与质量,运用植物逆境生理和次生代谢研究理论,研究了蓝光、黄光、红光、白光和自然光(对照)条件下,黄芪3种主要药用成分含量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蓝光和黄光可以促进黄芪根部干物质的积累,并可以有效提高药用成分含量,而红光则不利于黄芪干物质的积累;蓝光下黄芪黄酮的含量最高,比自然光下提高了51%,经济产量提高了56%;黄芪多糖和皂甙无论是含量还是经济产量都是在蓝光下最为理想,其中,黄芪多糖的含量比自然光提高了23.9%,经济产量提高了19.3%,黄芪皂甙的含量比自然光提高了106%,经济产量提高了105%。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油茶林土壤酶活性和微生物数量与油茶产量之间的关系,为油茶林地土壤肥力质量评价指标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以盛果期油茶成林为试验对象,在湖南邵阳县的油茶主产区选取11个样地,运用方差分析、相关分析和因子分析等方法探讨油茶林根际土壤与非根际土壤的生物特性差异以及油茶林土壤酶活性、微生物量与产量的关系.[结果]过氧化氢酶活性在根际土与非根际土之间差异显著(P<0.05,下同);碱性磷酸酶、总磷酸酶、脲酶活性和细菌、真菌、放线菌数量在根际土与非根际土之间均有极显著差异(P<0.01,下同).在油茶林根际土壤中,酸性磷酸酶、过氧化氢酶活性和真菌数量在高产与低产间差异显著,高产区酸性磷酸酶、过氧化氢酶活性和真菌数量的均值分别比低产区高31.8%、44.7%和109.3%;中性磷酸酶、总磷酸酶、脲酶活性在高产区与低产区间有极显著差异,高产区中性磷酸酶、总磷酸酶、脲酶活性的均值分别比低产区高38.3%、31.7%和48.5%.油茶林根际土壤过氧化氢酶、总磷酸酶、酸性磷酸酶、中性磷酸酶、脲酶活性和真菌、细菌、放线菌数量分别与产量显著相关或极显著相关.[结论]油茶林土壤生物特性与产量密切相关.总磷酸酶、酸性磷酸酶、中性磷酸酶、过氧化氢酶、脲酶活性和真菌、细菌、放线菌数量可考虑作为油茶林土壤肥力质量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