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1个燕麦品种在甘肃中部干旱半干旱地区的表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定西市进行的燕麦引种试验结果表明,皮燕麦定燕2号、白燕14号农艺性状表现突出,经济性状优,抗病性强、抗旱、挤倒伏,产量较高,品质优良,是适合甘肃中部干旱半干旱地区种子和饲草生产的品种;裸燕麦坝莜13号、坝莜14号农艺性状表现突出,经济性状优,产量较高,品质优良,是适合甘肃中部干旱半干旱地区种子生产品种;定燕2号和远杂2号蛋白质含量较高(19.55%),白燕15号脂肪含量较高(8.55%),是适合粗饲料加工的品种。  相似文献   

2.
12个燕麦品种在定西的引种试验   总被引:7,自引:5,他引:2  
在甘肃中部旱区对12个引进燕麦品种的丰产性、适应性、抗逆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单株粒重与产量相关系数达极显著水平,对产量的构成起关键作用,但不是最终决定因子。以品质性状为依据进行系统聚类,按品种类型聚为两大类群,按品种来源聚为五大类群。裸燕麦品种白燕2号、皮燕麦品种冀张燕5号农艺性状表现良好,生育期适中,经济性状优,品质好,折合产量分别为3 176.2、4 025.8 kg/hm2,适宜甘肃省干旱半干旱地区全膜覆土穴播种植。  相似文献   

3.
2010—2011年泰州市燕麦品种比较试验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2010-2011年,国家燕麦荞麦体系泰兴综合试验站从吉林省白城市农业科学院引进燕麦品种5个,并在江苏地区生态条件下进行试种,从而鉴定各燕麦品种的丰产性、适应性和抗逆性。从农艺性状、抗性、产量及其结构等各项指标来看,白燕8号、白燕4号表现突出,可以在江苏地区示范与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5个燕麦品种在甘南州的引种试验结果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甘南州合作市那吾乡加拉村燕麦种植区对5个引进燕麦品种的适应性、产量表现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白燕7号与定莜4号综合农艺性状优良,株高适中,籽粒饱满,外观商品性好。其中白燕7号折合产量5 920.0 kg/hm~2,较对照品种定西本地青增产60.0%;定莜4号折合产量为4 390.0 kg/hm~2,较定西本地青增产18.6%。建议这两个品种在甘南州燕麦种植区进一步进行试验种植。  相似文献   

5.
对新引入沈阳地区的青海444、青引1号、白燕2号、林纳、加燕2号等5种燕麦品种进行试验性种植,调查其病虫害发性情况。调查发现,参试各燕麦品种主要病害为红叶病、坚黑穗病、白粉病、叶斑病4种,统计了各种病害的发病率及病情指数。发现蚜虫、黏虫2种虫害,统计了虫害发生程度。加燕2号、林纳在沈阳地区病虫害较重,对主要病虫害提出了选用抗病品种、农业防治及化学防治等意见措施。  相似文献   

6.
通过引进燕麦品种在黔西北高海拔地区种植试验,观察各品种生物学特性、产量性状和抗逆性状,结果表明:引进品种白燕2号和白燕11号综合性状表现优异,优于本地燕麦品种,两品种可在黔西北高海拔地区示范推广。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不同燕麦品种进行鉴定试验,对其形态特征、生育期、抗逆性、籽粒产量以及不同阶段鲜草和干草产量等进行分析研究,以期鉴定出适宜承德地区种植的饲草燕麦。结果表明,坝燕6号、白燕2号抗逆性能力较强;鲜草产量在孕穗期、抽穗期、开花期和乳熟期最高的品种分别为GL381、张燕4号、GL381和坝莜3号;干草产量较高的分别为坝莜3号、坝莜18号、白燕2号和草莜1号。综合各燕麦品种的特性得出,GL381、坝莜18号、白燕2号和坝莜3号这4个品种更适宜作为饲草燕麦品种在承德地区进行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8.
几个燕麦品种在辽宁省引种试验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引进的119份燕麦品种资源中,筛选出表现较好的18个品种进行品种比较试验,从生育期、主要农艺性状、产量等方面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冀张燕3号籽粒产量高,适合作为粒用燕麦品种在辽宁省推广;冀张莜12植株高大,鲜草产量高,适合作为饲草燕麦品种在辽宁省推广,坝燕5号鲜草产量和籽粒产量均较高,适合作为籽粒和饲草兼用型燕麦品种在辽宁省推广.  相似文献   

9.
为筛选出产量高、抗黑腐病、适宜禄丰县大面积种植的萝卜品种,以多年来种植的萝卜品种为对照,对新引进的6个萝卜品种的生育期、植物学性状、农艺性状、产量性状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亚美白春在产量表现上较为突出,无黑腐病病株,植物性状良好个头细长,是加工萝卜条、萝卜丝的上好原料,适宜在禄丰县大面积烟后套种栽培。  相似文献   

10.
加拿大燕麦种质在陕西杨凌的适应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皮燕麦品种白燕7号和科燕1号为对照,对从加拿大引进的28个燕麦种质在陕西杨凌的适应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在陕西杨凌地区,参试的加拿大燕麦品种在3个播期下均能够正常成熟,表现出较好的适应性,且以晚秋播产量最高;加拿大燕麦种质在生育期、株高、千粒质量等农艺性状差异明显,为合理利用这些燕麦种质提供良好的依据。  相似文献   

11.
燕麦新品种沈燕2号是以河北省农林科学院选育的燕麦品种坝燕5号为母本,以白城市农业科学院选育的白燕7号为父本,组配杂交组合,通过系谱法,选择综合农艺性状优良单株,经连续多代自交,育成具有理想目标性状的燕麦新品种。  相似文献   

12.
泰州地区燕麦引种栽培试验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筛选出适宜泰州地区种植的燕麦品种,开展了3个燕麦品种引种栽培试验。结果表明,3个燕麦品种均能在该地区正常生长,未发生病虫害,其中坝莜18号和白燕19号具有很强的抗逆性,草产量较高,而青引2号较早出现了倒伏,影响了草和籽实的产量。白燕19号鲜草含水量相对较低,折干率高,干草得率较高。因此,白燕19号有望成为泰州地区大面积推广的优良燕麦品种。  相似文献   

13.
“坝莜19号”是张家口市农业科学院采取野生燕麦与裸燕麦远缘杂交、裸燕麦品种间复合杂交和系谱法选育而成。2021年4月通过河北省科学技术厅成果登记,登记号:20210501,是我国第一个籽粒为卵圆形的裸燕麦品种,综合性状优异,免疫燕麦坚黑穗病,高产稳产,适应性广,在同类研究中居国际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14.
38份燕麦种质抗坚黑穗病鉴定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明确不同燕麦(Avena sativa)种质抗病性差异,2015—2016年对38份燕麦种质进行了人工接种坚黑穗病菌(Ustilago segetum var avenae)田间抗性鉴定和评价。结果表明,在供试的38份燕麦种质中,17份材料对坚黑穗病表现为免疫,9份表现高抗,6份表现抗,6份表现中感,分别占供试材料的44.7%、23.7%、15.8%和15.8%。通过鉴定获得的有效抗坚黑穗病种质,可为品种的合理布局及抗病育种提供核心抗源。  相似文献   

15.
冀草燕1号是利用核不育莜麦ZY基因与四倍体大燕麦×六倍体莜麦品种品16号的杂交后代S20进行复交后选育而成。该品种品质优,秸草产量高,抗旱耐瘠性强,抗倒伏能力较强,抗燕麦坚黑穗病。2017年通过河北省科技成果鉴定。  相似文献   

16.
从农艺性状、产量表现、米质、抗性、适种区域等方面总结了抗倒两系杂交中籼稻徽两优6号的品种特性。  相似文献   

17.
栗云端 《农技服务》2013,30(8):803-803,807
从农艺性状、产量表现、米质、抗性、适种区域等方面总结了抗倒两系杂交中籼稻徽两优6号的品种特性。  相似文献   

18.
通过高产创建试验,探索适合兴安盟地区的燕麦高产创建技术规范。结果表明:在按照技术规程实施的情况下,皮燕麦中白燕7号籽粒产量最高,为4302.2kg/hm^2,并能获得鲜草36400.0kg/hm^2,干草18700.0kg/hm^2;坝燕6号综合表现最好,在6个品种中干重和千粒重均最高。在裸燕麦中,白燕2号经济性状最好,籽实产量达200.1kg/667m^2,并能获得鲜草29700.0kg/hm^2,干草14700.0kg/hm^2。  相似文献   

19.
【目的】鉴定新疆引进3个燕麦品种的丰产性、适应性、抗逆性,筛选出适合新疆地区种植的高产、稳产、优质的燕麦新品种,为燕麦在新疆的推广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新疆引进裸燕麦品种为试材,2007~2008年在新疆奇台、沙湾、塔城、昭苏县同时鉴定,测定其籽粒、干草产量、生育期、主要农艺性状、籽粒品质等。【结果】花晚6号平均籽粒产量为217.61 kg/667 m2,比对照增产26.33%,增产达极显著水平,干草产量为837.06 kg/667 m2,比对照增产14.64%,增产达极显著水平;坝莜3号籽粒产量为213.22 kg/667 m2,比对照增产23.78%,增产达极显著水平,干草产量为777.57 kg/667 m2,比对照增产6.49%,增产不显著;白燕2号籽粒产量为198.22 kg/667 m2,增产不显著,干草产量为640.63 kg/667 m2,比对照减产12.26%,减产达极显著水平。【结论】白燕2号、花晚6号、坝莜3号均可在新疆奇台、沙湾、塔城、昭苏种植。白燕2号为早熟、优质的裸燕麦品种。花晚6号为中熟、高产、粮草兼用型裸燕麦品种。坝莜3号为中熟裸燕麦品种,可作为新疆裸燕麦的储备品种。  相似文献   

20.
5种燕麦饲草品种在沈阳地区的评价与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5种饲用燕麦品种产量和饲用品质的比较分析,筛选出最适宜在沈阳地区播种的饲用燕麦品种,然后在辽宁其他地区试种。结果表明:在整个生育期内皮燕麦品种林纳整体表现优于其他试验品种。综合鲜重、株高、营养指标等性状,灌浆期刈割各品种比开花期和成熟期好,其中林纳在灌浆期鲜重产量可达70 000 kg/hm~2以上;株高平均115 cm,比白燕3号、加燕2号高出20%以上,差异极显著(P0.01);粗蛋白含量11.4%,粗脂肪含量3.47%,比沈燕1号3.03%高出15%,差异显著(P0.05);酸洗纤维含量32.4%;Ca含量3.49‰。综合以上试验结果,燕麦饲草品种林纳无论是产量还是饲用品质都表现较好,适宜在沈阳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