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湖北省武汉市以"履行植树义务共建美丽中国——2018年度全民义务植树活动"为契机,组织开展了"建设美丽武汉共创美好生活"主题"互联网+"春季全民义务植树活动,社会各界广泛参与,全民义务植树进入"互联网+"新时代。武汉市15个区的19个植树点共组织义务植树300余场,15万市民自发参加,植树40余万株。领导率先垂范掀起义务植树热潮3月23日,武汉市市长万勇在黄陂区与部分干部群众参  相似文献   

2.
《国土绿化》2006,(5):4-5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绿化委员会、林业厅(局),各有关部门(系统)绿化委员会,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绿化委员会,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绿化委员会、林业局:2006年4月1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同志在参加首都全民义务植树活动时指出:“全民义务植树活动开展25年来,植树  相似文献   

3.
今年植树节前夕,山西省绿化委员会发出《关于做好2014年全民义务植树工作的通知》,要求全省各级、各部门绿化委员会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创新义务植树活动方式,不断丰富义务植树内涵,扎实有效地掀起全民义务植树的高潮。  相似文献   

4.
《国土绿化》2013,(2):6-6
日前,上海市绿化委员会对全市2013年全民义务植树和绿化宣传工作进行了部署,要求各级绿化委员会,要从生态文明建设的高度,充分认识开展全民义务植树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要以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为指导,着力开展全民义务植树和绿化宣传服务活动。通过形式多样的植树和宣传活动,全面提高公众生态意识,拓展全民参与绿化的覆盖面,让生态文明理念深入人心。  相似文献   

5.
《国土绿化》2013,(2):6-6
日前,上海市绿化委员会对全市2013年全民义务植树和绿化宣传工作进行了部署,要求各级绿化委员会,要从生态文明建设的高度,充分认识开展全民义务植树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要以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为指导,着力开展全民义务植树和绿化宣传服务活动。通过形式多样的植树和宣传活动,全面提高公众生态意识,拓展全民参与绿化的覆盖面,让生态文明理念深入人心。  相似文献   

6.
正3月12日,由山西省绿化委员会、省关注森林活动组委会、太原市绿化委员会共同主办的纪念全民义务植树40周年暨2021年省城各界义务植树活动,在太原市阳曲县省城青年义务植树基地隆重举行。山西省、太原市、阳曲县绿化委员会成员单位和林草系统干部职工代表及社会各界群众、志愿者、新闻媒体代表共700余人参加活动。  相似文献   

7.
镇江市绿化委员会依据全国人大《关于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决议》和《江苏省全民义务植树条例》等有关法规,在经济体制转轨时期,探索全民义务植树运动发展的新机制,提高这项活动的规范化、法制化管理水平,全民义务植树运动出现了新的局面,初步实现了全省绿化工作会...  相似文献   

8.
《国土绿化》2007,(2):16-16
四川省绿化委员会主任张中伟在日前召开的四川省绿化委员会第十八次全体成员会议上讲话。他指出,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25年来,全省共有8.7亿人次参加义务植树活动,共计植树42.5亿株。部门绿化和地方绿化同步发展。  相似文献   

9.
青岛市城阳区绿化委员会从2004年11月份开始就着手部署2005年全民义务植树登记统计工作。今冬义务植树登记的重点是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农村义务植树登记工作由各街道办事处组织。城阳区绿化委员会通过召开动员会,印发《青岛市全民义务植树条例》和《义务植树倡议书》等形式,  相似文献   

10.
<正>"互联网+全民义务植树"工作是全国绿化委员会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要创新活动形式,引导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参加义务植树,不断提高义务植树尽责率"重要讲话精神的具体实践,也是新形势下拓展义务植树尽责形式的重要载体。伴随着第41个全国植树节的到来,首都市民参与全民义务植树的热情随之高涨。生态融媒记者从首都绿化委员会办公室了解到,2018年至2020年,全市每个区至少建设区级"互联网+全民义务植树"基地一个以上,到2020年,全市力争完成建设20个"互联网+全民义务植树"基地目标。继朝阳区、通州区"互联网+全民义务植树"基地相继建成后,今年  相似文献   

11.
20多年来,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开展,为加速绿化祖国、发扬植树爱林优良传统、进一步树立集体主义、共产主义的道德风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在实施中也出现一些问题,需要调整法律规范以适应全民义务植树运动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一、义务植树的概念“义务”即是“无偿”的意思。“义务植树”是法律规定的义务,而且是一种特殊的义务。一般而言,“义务植树”是一种义务劳动。但一般的义务劳动,是劳动者“自愿、无偿”参加,而义务植树增加了法律的强制性。一定意义上的植树造林,都是权属者应尽的义务,如部门绿化、单位绿化、四旁绿化等,是有偿植树,不是义务植树。一般的助人为乐,为他人植树,不追求回报,是义务植树,但只是道德意义上的义务植树,不是法律意义上的义务植树。应该说只有参加政府主管部门组织的全民义务植树活动,才是法律意义上的义务植树。近年来,各地纷纷确定了自己的义务植树周、义务植树月等,都可以是全民义务植树活动的内容,但必须由政府义务植树主管部门来组织。从法律意义上讲,离开绿化委员会的组织是不能称之为全民义务植树活动的,而以已经参加其它部门组织的义务植树活动而拒绝参加同级绿化委员会组织的全民义务植树活动,也是违法的。...  相似文献   

12.
正6月21日,由全国绿化委员会办公室、中国绿化基金会、陕西省绿化委员会主办,以"履行植树义务共建美丽中国"为主题的陕西全民义务植树网开通暨"我为大熊猫种竹子"网络植树项目启动仪式在陕西省楼观台国有生态实验林场举行。全国绿化委员会办公室专职副主任胡章翠讲话。陕西省政协副主席冯月菊宣布陕西全民义务植树网开通暨"我为大熊猫种竹子"网络植树项目正式启动。陕西省绿化委员会副主任、省林业厅厅长薛建兴致辞;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造林副司长许传德、陕  相似文献   

13.
正4月18日,青海省西宁市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绿化委员会以"栽下一片绿,共享一片蓝"为主题举办了"互联网+义务植树"活动。县委、人大、政府、政协四大领导班子的领导及工作人员、西宁警备区大通县女子防控分队、县青年志愿者分队等500余人,在朔北乡参加全民义务植树活动。植树现场,各部门的干部职工在林业局专业技术人员的指导下,经过近两个小时的紧张劳动,共种植青海云杉5550余株,同时为大  相似文献   

14.
正自2017年9月1日,全国绿化委员会批复北京等4省市为全国首批"互联网+全民义务植树"试点省市以来,北京市委、市政府、首都绿化委员会高度重视,大力推进。目前,北京市"互联网+全民义务植树"基地数量居全国之首,国家、市级、区级、街乡级、社村级五级基地体系建设骨架初步成型。为做好"互联网+全民义务植树"基地2020年工作总结及2021年工作计划,配合好纪念全民义务植树40周年系列活动各项工作,以更加优异的成绩迎接建党100周年,首都绿化委员会办公室组织召开了"互联网+全民义务植树"基地工作会。  相似文献   

15.
《内蒙古林业》2006,(4):1-1
内蒙古自治区绿化委员会第二十次全体会议研究决定:从2006年起,将每年的4月10日至16日确定为自治区“义务植树周”。今年“义务植树周”活动主题是:共建绿色家园,构建和谐社会。“十一五”期间,内蒙古全民义务植树和国土绿化工作要继续做好全民义务植树和国土绿化宣传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16.
绿苇 《国土绿化》2019,(10):60-61
近年来,湖北省武汉市积极探索发动社会各界力量参与国土绿化建设的新模式、新举措,首创“互联网+义务植树”模式,并于2018年获批全国“互联网+全民义务植树”试点城市。全市进一步创造条件,让市民参与全民义务植树活动更便捷、更广泛、更灵活,推动义务植树尽责广覆盖、常态化发展,真正“走实”“上心”。不但提高了广大市民的生态意识、文明程度,也极大地丰富了市民的绿色生活。  相似文献   

17.
乌鲁木齐春季植树造林的大好季节就要来到了.在全民文明礼貌月活动蓬勃开展的时候,乌鲁木齐市绿化委员会今天召开全民义务植树动员大会,动员全体军民积极行动起来,人人植树、种草、栽花,加速绿化、美化乌鲁木齐.这对于贯彻全国五届人大四次会议关于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落实自  相似文献   

18.
联合组织「江苏绿化千里行」采访活动省委宣传部省绿化委员会为纪念邓小平同志倡导的、全国人大决议通过的全民义务植树运动开展十五周年,宣传贯彻《江苏省全民义务植树条例》,进一步组织动员全省广大干部群众掀起义务植树和造林绿化高潮,推动我省国土绿化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正>近期,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奎屯市绿化委员会安排部署了2017年秋季全民义务植树活动,要求从2017年10月25日开始,所辖区域各单位积极行动起来,按照技术要求,保质保量完成秋季植树任务。11月2日,奎屯市委、市政府、市人大、市政协领导及援疆系统全体工作人员300余人,在奎屯市南环西路进行义务植树,并以此拉开了全市秋季全民义务植树活动的帷幕。目前,奎屯市秋季全民义务植  相似文献   

20.
正2017年国庆节前夕,全国首批"互联网+全民义务植树"四个试点之一的首都互联网+全民义务植树基地落户北京市房山区南白岱村。自此,全民义务植树尽责形式由传统的单一植树实体尽责迈入了网络+实体的"互联网+"时代,全民义务植树形式将实现线上线下双轨并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