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利用RAPD分子标记技术对长白山地区24个野生软枣猕猴桃种质资源进行检测,应用NTSYSpc 2.10e软件对遗传一致性和遗传距离进行分析。以期解析长白山地区野生软枣猕猴桃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亲缘关系。结果表明:用24个扩增效果良好的引物进行RAPD扩增反应后,共扩增出187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为181条,占96.8%,平均每个引物产生7.54个多态性条带。24个野生软枣猕猴桃种质资源之间遗传距离为0.02~0.58,并具有同一地理区域聚类趋势,且不同地理区域间存在较高的遗传多样性。  相似文献   

2.
辽宁地区五种野生软枣猕猴桃RAPD遗传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延吉  耿书  田晓艳 《北方园艺》2010,(18):130-132
以CTAB法提取的5种野生软枣猕猴桃基因组DNA为模板,应用RAPD方法随机扩增多态性DNA,分析其亲缘关系。结果表明:5种软枣猕猴桃均表现出各自不同的多态性RAPD标记,5条单个引物分别扩增出一般为4~6条RAPD条带,其分子量约在250~2000bp之间。依据这些多态性标记计算其种间遗传相似性,建立了亲缘关系树形图。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和研究广西地方柑橘资源的亲缘关系和遗传多样性。【方法】以10份外省野生和地方柑橘种质为参照,采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10份广西地方柑橘种质和8份姑婆山野生柑橘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及其亲缘关系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从100条ISSR引物中筛选出12条引物对供试材料进行多态性分析。获得总条带67条,其中多态性条带62条,多态位点百分率为92.54%。聚类结果显示28份资源可分为7个组,其中广西资源分布于6个组,姑婆山野生柑橘被聚为同一组,进而可划分为2个亚组。【结论】ISSR标记能较好地区分广西地方柑橘资源,且广西柑橘地方资源遗传多样性丰富。  相似文献   

4.
番茄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的RAPD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RAPD分子标记技术,对63份番茄种质资源进行了遗传多样性研究。结果表明:从180个RAPD引物当中,筛选出22条稳定性好、多态性强的RAPD引物,共扩增出多态性带207条,多态性条带比率为86.96%,63份番茄栽培品种或品系间的相似系数介于0.28~0.99之间,说明RAPD能很好的对番茄野生种、近缘野生种和栽培种进行多态性分析。采用UPGMA进行聚类分析,得到与生物学分类地位基本一致的结果。  相似文献   

5.
以东北地区不同产地的24份蓝萼香茶菜和尾叶香茶菜样品为试材,采用RAPD分子标记技术对其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从60条随机引物中筛选出5条引物用于2种香茶菜的扩增,2种香茶菜共扩增得到63条清晰条带,其中55条为多态性条带,多态性比率为87.30%.系统聚类分析结果表明,2种香茶菜亲缘关系明显,遗传多样性较丰富,且种间大于种内.因此,RAPD分子标记技术可以作为研究香茶菜属植物遗传多样性的有效标记方法.  相似文献   

6.
为了探讨广东省和平县猕猴桃栽培品种和野生种之间的亲缘关系和类群聚合,试验采用优化后的猕猴桃RAPD分子标记方法,对源自广东省和平县的21个猕猴桃品种(引进和野生)进行分子多态性比较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猕猴桃种间的相似性系数为65%~90%,依据不同的相似性系数水平把21个种及品种分为不同的类群、所聚类群与传统的形态学分类有一定的差异;猕猴桃野生种与栽培品种之间有较大的差异,但中华猕猴桃和美味猕猴桃2个种内的各个栽培品种在聚类上互有交叉.黄毛猕猴桃品种与毛花猕猴桃、京梨猕猴桃、阔叶猕猴桃等野生种之间差异小,亲缘关系较接近,推测可能起源于同一个祖先种.广东和平县猕猴桃属植物类型丰富,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  相似文献   

7.
RAPD和SRAP分子标记在金针菇菌种鉴定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从分子生物学和形态学角度,利用SRAP和RAPD分子标记技术对7个金针菇菌株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SRAP共扩增出469条DNA条带。大部分条带分子量在200~3000bp,多态性条带为377条,占总条带数的80.4%,每对引物平均获得41.9条多态性条带。RAPD扩增出476个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为274条,占总条带数的57.6%,每个引物平均获得343条多态性条带。结果证明,RAPD与SRAP分子标记技术在试验中分别在以相似系数0.91和0.72为阈值时,7个供试菌株的分组大致是相同的。金913和金19同源性最大,在2种分子标记技术中相似系数分别达到了0.9903和0.8966,表明金913和金19可能是同物异名,而金405与其他菌株的亲缘关系最远,其远缘优势应在杂交育种中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8.
以15个产地人参种质资源为试材,采用RAPD和SSR分子标记技术对其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种分子标记均能揭示不同地区人参种质间的遗传多样性。共筛选出11条RAPD随机引物,平均每条引物可扩增出3~17条DNA片段,共扩增出104条清晰条带,多态性条带100条,多态性百分率为96.15%,揭示供试材料间遗传相似系数(GS)为0.505 3~0.989 5,平均值为0.760 4。筛选出5对SSR引物,平均每对引物可扩增出1~8条DNA片段,共扩增出38条清晰条带,多态性条带35条,多态性百分率为92.11%,揭示供试材料间遗传相似系数(GS)为0.400 0~0.960 0,平均值为0.742 1。RAPD和SSR标记的聚类分析在分类上稍有差异,但总体趋势一致,RAPD、SSR及RAPD+SSR均将样品聚为三大类,均能揭示它们之间的亲缘关系,为人参种质资源的收集与利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以44株来自东北不同地区甜瓜枯萎病株的尖孢镰孢菌为试材,采用SRAP分子标记技术,研究了甜瓜枯萎病菌的遗传多样性,以探究其遗传多样性与地理来源的关系。结果表明:从100对SRAP引物中筛选出多态性强、重复性好的8组SRAP引物组合,共扩增出53条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53条,多态性比率为100%,平均每对引物扩增得到6.63条多态性条带。通过聚类分析,44株供试菌株相似系数为0.47~0.98,不同菌株之间的亲缘关系较近,遗传多样性较为丰富,但是仍存在遗传差异,且与地理来源没有明显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
利用RAPD分子标记技术对9个黄伞菌株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RAPD技术是准确评估黄伞遗传多样性的有效方法.50条RAPD引物中筛选出8条多态性引物,共检测出226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143条,多态率为63%.菌株之间遗传相似系数(GS)变幅范围为0.6181~0.9306,平均GS值为0.746,表明黄伞遗传变异较丰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在相似系数0.763处可将9个黄伞菌株划分为4类.  相似文献   

11.
中国野生白灵菇遗传多样性的SCoT 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赵梦然  陈强  黄晨阳  张金霞  邬向丽 《园艺学报》2012,39(12):2475-2482
 对来自新疆裕民、托里、青河等3个县的63株野生白灵菇(Pleurotus eryngii var. tuoliensis)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SCoT分析。9条SCoT引物共产生147条带,多态性条带比率为92.52%,平均多态性条带数为15.11。总样本的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为0.261,Nei’s遗传一致度0.612 ~ 0.932,平均为0.772,这表明中国野生白灵菇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聚类分析和主坐标分析结果高度相似,几乎将供试样本完全按地理分布划分为3大类群,表明野生白灵菇的遗传多样性与地理分布密切相关。遗传距离分析表明,3个居群中,裕民居群与托里居群的亲缘关系最近,遗传距离为0.086;托里居群与青河居群的亲缘关系最远,遗传距离为0.156。相关性分析表明,遗传距离与直线地理距离和经向地理距离均不存在相关性,而与纬向地理距离存在明显的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2.
红肉猕猴桃种质资源果实性状及AFLP 遗传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中国红肉猕猴桃种质资源进行收集和调查,并对其进行果实性状变异分析和AFLP 遗传多 样性及遗传关系分析。结果表明,红肉猕猴桃野生资源主要分布于湖南省、湖北省、河南省、江西省、 四川省和陕西省等地,共采集到52 份野生资源和2 份品种资源(包括软枣猕猴桃红肉类型、中华猕猴桃 红肉类型和美味猕猴桃红肉类型)。红肉猕猴桃种质资源在果实性状和DNA 分子水平上都存在丰富的变 异和较高的遗传多样性水平,4 对AFLP 引物共扩增出259 个多态性位点,多态性位点百分率为90.56%, Nei’s 基因多样性和Shannon’s 信息指数分别为0.318 和0.477;资源间遗传相似性系数介于0.568 ~ 0.883 之间,平均为0.714。聚类分析和主坐标分析将54 份资源划分为4 个组,软枣猕猴桃红肉类型单独聚为 一类;中华猕猴桃和美味猕猴桃红肉类型亲缘关系较近且有按地理来源优先聚类的趋势。果实性状数据 和AFLP 数据之间具有极显著的相关性,二者可结合用于红肉猕猴桃资源评价和保护利用工作中。  相似文献   

13.
运用RAPD分子标记技术,从100条引物中筛选出15条多态性引物,对二代油松种子园的120份样品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种群水平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共201个扩增条带中152个为多态性条带,多态位点百分率为75.62%;总的Shannon信息指数(I)为0.4352,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H)为0.3821。采用UPGMA法,在遗传距离0.15处的水平上可将供试材料聚为3类。表明该二代种子园产生一定程度的变异,在分子水平上呈现出遗传多态性。  相似文献   

14.
采用RAPD分子标记技术对30份莲(Nelumbo nueifera Gaertn.)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进行鉴定.筛选出14对有效引物进行PCR扩增,共产生2 146条带,其中有1 516条为多态性条带,各对引物的平均多态性条带为108.29条,扩增条带的多态率达70.64%.对所得到的30份莲种质资源的RAPD图谱...  相似文献   

15.
适合我国南方地区栽培的枣优良品种亲缘关系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亚峰  何钢 《果树学报》2007,24(5):640-643
利用荧光AFLP分子标记技术,对适合我国南方地区栽培的26个枣优良品种亲缘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8对引物共扩增得到886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为817条,多态性比例达到了92.2%,体现了非常丰富的遗传多样性。系统聚类结果表明大部分来源于北方地区的鲜食品种聚为一类,彼此间亲缘关系较近;制干、兼用品种和南方本地品种表现出较近的亲缘关系。酥脆枣与孔府酥脆枣亲缘关系很近,而河南鸡蛋枣与湖南鸡蛋枣之间存在着较远的遗传距离。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利用AFLP分子标记技术对广东省30份番石榴种质资源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并构建指纹图谱。【方法】从80对AFLP引物中筛选得到8对核心引物用于番石榴分子标记,利用UPGMA聚类分析番石榴种质资源多样性,以核心引物E3-M6和E4-M2引物组合构建番石榴DNA指纹图谱。【结果】8对AFLP核心引物扩增30份番石榴样品共得到条带1 118条,多态性条带1 114条,多态性比率为99.6%。通过聚类分析将30份番石榴样品聚为4类,其中广东省高州市野生品种‘胭脂红番石榴2号’遗传分化较大,单独聚为一类。利用核心引物E3-M6和E4-M2组合成功构建番石榴DNA指纹图谱,供试30份番石榴品种(系)每个都有一套唯一的指纹图谱编码。【结论】本研究构建的指纹图谱可用于番石榴种质的分类与鉴定,同时为番石榴杂交新品种选育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31份野生树莓资源的RAPD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RAPD技术分析了31份野生树莓资源的亲缘关系,从100个A系列随机引物中选出了15个多态性高、分辨能力强的引物。将这15个引物应用于31份野生树莓材料,共扩增出182条谱带,其中170条为多态性标记(占93.41%),平均每个引物扩增多态性谱带12.13条,表明不同树莓资源基因型间存在着极为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基于RAPD的扩增结果建立UPGMA聚类分析树状图,31份野生树莓资源在遗传距离0.5100处被划分为4个类群。从分子水平研究了树莓属资源的亲缘关系,为树莓种质资源的保存和利用及其杂交亲本的选配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8.
采用ISSR分子标记对38份红麻品种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利用自行筛选的引物共扩增出117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98条,多态性条带比率为83.7%。品种之间的遗传相似系数为0.36~0.98,表明部分红麻品种间存在显著的遗传分化。聚类分析表明:红麻栽培品种间基因型差异较小,亲缘关系较近,遗传基础相对狭窄;而野生种、近缘种和栽培种之间存在着较大的遗传差异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为指导杨桃种质资源的引进以及良种选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形态标记数量聚类分析和RAPD分子标记相结合,对广东地区10份杨桃品种资源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并将形态学聚类和RAPD分子标记聚类结果加以对比。【结果】在所观察的12个形态性状中,变异系数为14.08%~49.71%,平均变异系数为25.38%。从100条RAPD随机引物中筛选出10个引物,共扩增出58条带,其中53条为多态性带,多态率达93.02%。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形态标记和RAPD标记都可依果实风味将供试材料分组,即甜味和酸味。2种标记方法的相关系数为r0.01=0.685 3,达到显著水平。【结论】杨桃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2种方法聚类结果相似,且相关性高,具有较高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20.
RAPD和SRAP分子标记在真姬菇菌种鉴定中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利用RAPD及SRAP分子标记技术对从国内外收集到的12个真姬菇菌株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20条RAPD引物共扩增出多态性条带285条,18对SRAP引物共扩增出多态性条带176条.在相似系数0.800水平时,RAPD和SRAP分子标记分别将12个真姬菇菌株分为5个和6个类群.两种方法均适用于真姬菇种内鉴定,而SRAP标记较RAPD标记稳定性好,更适于真姬菇的种内鉴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