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目的】探讨软枣猕猴桃种质资源的长期保存技术体系。【方法】以软枣猕猴桃‘魁绿’休眠芽为试材,研究了预培养液种类、预培养时间、装载时间、玻璃化保护液、恢复培养基等因素对玻璃化法超低温保存后休眠芽成活率的影响。【结果】休眠芽在0.3 mol·L~(-1)蔗糖+1 mol·L~(-1)甘油的预培养液中震荡培养2 d,常温下用装载液(2 mol·L~(-1)甘油+0.4mol·L~(-1)蔗糖+MS)处理20 min,0℃条件下用PVS2(30%甘油+15%乙二醇+15%二甲基亚砜+0.4 mol·L~(-1)蔗糖+MS)脱水120 min,换新鲜PVS2后迅速投入液氮中冻存24 h以上。取出后立即用38℃水浴解冻2 min,用含1.2 mol·L~(-1)蔗糖的MS卸载液洗涤30 min,无菌滤纸吸干后接种到MS+2 mg·L~(-1)6-BA+0.02 mg·L~(-1)NAA恢复培养基上,休眠芽成活率达86.30%。用流式细胞仪鉴定再生植株倍性,没有发现明显变化。【结论】建立了高效的软枣猕猴桃‘魁绿’休眠芽玻璃化超低温保存体系。  相似文献   

2.
以扁桃休眠芽为试材,采用玻璃化超低温保存的方法,研究了休眠芽大小、蔗糖预处理浓度/时间、装载处理时间、PVS2脱水处理时间对扁桃休眠芽超低温保存后的影响,以期为扁桃种质资源的保存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从健康的扁桃植株上剥取0.6~1.5mm(含有1~2个叶原基)休眠芽茎尖,放入含MS的0.5mol·L~(-1)蔗糖预处理液中预培养1d后,室温下用装载液(含2mol·L~(-1)甘油和0.4mol·L~(-1)蔗糖)装载20min,0℃下用PVS2处理70min,加入少量新鲜的PVS2后迅速投入液氮罐,保存15d后取出,在40℃水浴锅中化冻2~3min,用1.2mol·L~(-1)蔗糖+MS的洗涤液卸载30min,无菌纸吸干洗涤液后转至恢复培养基中,在24℃条件下暗培养7d后进行正常光照培养,2周后成活率可达61.01%。  相似文献   

3.
大蒜茎尖玻璃化法超低温保存技术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用山东‘苍山大蒜’进行了茎尖玻璃化法超低温保存技术的研究。5~8 mm大蒜茎尖在MS +0.7 mol/L蔗糖的固体培养基上预培养7 d, 切取3.0~3.5 mm的茎尖, 在20℃下经60% PVS2 处理60 min,再于0℃下用PVS2 处理5~60 min后, 换适量新鲜PVS2 , 浸入液氮。保存2 d或1个月后取出, 在37℃水浴中解冻2 min, 用MS + 1.2 mol/L蔗糖液体培养基洗涤2次, 每次10 min, 经过恢复培养, 茎尖成活率最高可达到100%。  相似文献   

4.
以克新8号为试验材料,通过优化超低温保存马铃薯茎尖中影响成活及再生的几个关键因素,成功建立了基于玻璃化法的马铃薯茎尖超低温保存体系。茎尖在MS+0.3M蔗糖的培养基上预培养1天后,经2M甘油+0.4M蔗糖的加载液室温加载30 min,浸入到PVS2溶液中(00C)处理60 min,将处理后的茎尖转至含有0.05 mg/L GA3的MS后培养基上培养,成活率和再生率达到94.8%和78.1%。并将建立的玻璃化法应用到其它4个品种,平均再生率为65.5%,研究结果可为中国马铃薯种质资源的超低温保存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5.
五叶草莓超低温保存及遗传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了找出野生种质资源五叶草莓(Fragaria pentapylla)的超低温保存方法和分析超低温保存后五叶草莓的遗传信息稳定性,【方法】运用玻璃化法对五叶草莓离体茎尖超低温保存技术进行了研究,并采用AFLP和MSAP技术对其遗传稳定性作了探讨。【结果】结果表明,不同的低温锻炼时间、预培养时间、预处理时间、玻璃化溶液(PVS2)处理时间和液氮保存时间对五叶草莓超低温保存后成活率的影响各不相同,经优化后,低温锻炼3周,预培养3 d,预处理30 min,PVS2处理60 min时,超低温保存的最高成活率可达79.7%,液氮处理时间对成活率影响不明显;运用AFLP技术对超低温后成活生长120 d的材料及对照材料基因组DNA进行了分析,超低温前后带型一致,未发现明显差异片段;进一步用MSAP技术分析了超低温保存后成活的材料和对照材料DNA甲基化水平差异,结果表明超低温保存后五叶草莓DNA甲基化与去甲基化分别为5.70%和12.43%。【结论】玻璃化法超低温保存技术可以有效的保存五叶草莓种质资源,超低保存前后的五叶草莓基因组DNA没有发生多态性变化,但DNA甲基化水平降低。  相似文献   

6.
对离体树莓茎尖的玻璃化法超低温保存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离体树莓茎尖超低温保存程序为在含0.8mol/L蔗糖的固体MS培养基预培养4天,低温驯化21天,再经玻璃化液PVS2处理60分钟后浸入液态氮。保存结束,茎尖在40℃水浴5分钟解冻,存活率达80%,植株再生率达75%。  相似文献   

7.
李离体茎尖的超低温保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简单玻璃化法为基本方法,研究了影响李离体茎尖超低温保存的因子—继代培养时间、低温驯化时间、PVS3处理时间以及化冻后茎尖存活检测;建立了较为简单的李离体茎尖超低温保存技术程序:即选择继代培养120 d的试管材料,经过5 ℃低温驯化21 d,0.7 mol·L-1蔗糖预培养1 d,PVS3处理100 min,浸入液氮。化冻后茎尖存活率可达60 %以上。  相似文献   

8.
玻璃化法超低温保存柑桔茎尖及植株再生   总被引:60,自引:7,他引:60  
王子成  邓秀新 《园艺学报》2001,28(4):301-306
 采用玻璃化法对柑桔茎尖的离体超低温保存进行了研究。约10 mm 长的柑桔茎尖于含5 %二甲基亚砜(DMSO) 的培养基上预培养3 d , 切取2~2. 5 mm 长的茎尖, 室温下60 %玻璃化溶液2 (PVS2) 装载20~30 min , 然后用PVS2 于0 ℃处理50~60 min , 换入新鲜的PVS2 , 迅速投入液氮中, 24 h 后在40 ℃水浴中迅速化冻, 再用1. 2 mol/L 蔗糖培养基洗涤2次, 接种于含BA 1. 0 mg/L 的MT培养基上, 26 ℃暗培养1 周后转于正常光下培养。枳壳茎尖超低温保存后用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 法检测, 成活率为100 % , 培养再生率达到90 % ,再生后的苗能正常生根, 与对照没有形态上的变异, 移栽可成活。  相似文献   

9.
玻璃化法超低温保存猕猴桃离体茎尖及其植株再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中华猕猴桃矮型种质为离体培养材料, 建立试管无性系, 对其离体茎尖的玻璃化法超低温保存技术进行研究, 探讨猕猴桃种质长期保存的适宜途径。结果表明, 含1~2个叶原基(1.5~2.5 mm) 的茎尖, 在5%二甲基亚砜(DMSO) + 5%蔗糖+MS培养基上预培养4 d后, 于室温下用2 mol/L甘油+ 0.4 mol/L蔗糖预处理30 min, 再在0℃下用玻璃化液(PVS2 ) 脱水处理40 min并迅速投入液氮中, 保存24 h后接种至继代培养基上再培养, 成活率和再生率分别为56.7%和51.6%。再生植株生根后可移栽成活。  相似文献   

10.
香蕉茎尖的玻璃化法超低温保存及其植株再生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以香蕉(Musa spp. ) 为试材, 对其离体培养茎尖玻璃化法超低温保存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 不定芽在MS + 3.0~5.0 mg/L 6-BA + 0.1 mg/L NAA的培养基上分化较好。香蕉茎尖超低温保存较佳体系是: 2.0~3.0 cm的茎尖在含0.4 mol/L蔗糖培养基上预培养2 d, 剥取带1~2个叶原基的茎尖(长1.0~1.5 mm) , 室温(25℃) 下装载液(MS + 2 mol/L甘油+ 0.4 mol/L蔗糖) 装载20~30 min, 然后用玻璃化溶液( PVS2 ) 于0℃下处理40 min, 换1次PVS2后迅速投入液氮。保存至少1 h后, 在40℃水浴中化冻90 s, 用1.2 mol/L蔗糖培养液洗涤2次, 每次10 min, 然后转入含0.3 mol /L蔗糖的MS培养基上,暗培养10~15 h后转移到含0.5 mg/L 62BA的MS培养基中, 暗培养1周后转移到正常光下, 3个香蕉品种(巴西蕉、广东香蕉2 号、广东粉蕉1 号) 的成活率分别为75.9%、40.0%和69.6% , 再生率分别为63.4%、35.0%和63.4%。再生植株生长和分化正常, 生根后可移栽成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