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中国林业产业》2010,(4):56-57
秦岭深处的洋县是地球上惟一的朱鹮营巢地,更是它们的乐园。朱鹮,在我国古代被称为朱鹭。唐代诗人张籍曾有诗云:翩翩兮朱鹭,来泛春塘栖绿树。羽毛如剪色如染,远飞欲下双翅敛。这首诗是张籍游历秦岭时,看见朱鹮身姿华彩后有感而写的咏物诗。20世纪30年代我国还有14个省份可以见到朱鹮。50年代在陕西、  相似文献   

2.
时讯     
陕西人工饲养朱鹮达到373只经过25年的研究与保护,陕西朱鹮保护工作者已经摸索出一套有效的人工繁殖和饲养技术。记者近日在陕西省洋县朱鹮保护观察站了解到,陕西人工饲养的朱鹮已达到373只。陕西人工朱鹮种群主要分布在洋县朱鹮自然保护区和周至楼观台救护饲养中心。洋县于1990年建立朱鹮救护饲养中心,当年从野外取卵进行人工孵化、育雏获得成功。1994到1995年,人工饲养朱鹮首次产卵,进行人工孵化、育雏均获得成功。截至目前,洋县人工饲养的朱鹮达到163只。周至楼观台救护饲养中心于2002年经陕西省政府批准,从洋县一次调运60只朱鹮到楼观台…  相似文献   

3.
陕西地处我国中纬地带,属大陆季风气候,适宜多种动物的繁衍和生息。全省有野生动物500多种,其中有国家一、二类保护动物90多种。 我国发行的珍稀动物邮票21种,其中7种陕西是唯一或产地之一。 1 国家级保护动物: 朱鹮(T94):地处洋县秦岭山中是全国唯一的“朱鹮”产区,国家建有“朱鹮自然保护区”,自1981  相似文献   

4.
陕西丰富的生物资源,尤其秦岭生物资源,具有重要的科学和生态价值。因此建立自然保护区,保护生物资源是十分必要的。 为了加强自然资源保护、促进林业生态建设持续发展,从1965年建立的第一个太白山自然保护区以来,全省先后建立了佛坪、周至、牛背梁、长青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保护濒危珍稀鸟类“朱鹮”建立了洋县朱鹮保护观察站;为保护三河湿地(黄河、渭河、洛河交汇处),渭南市成立了三河湿地自然保护区;在陕北风沙区为保护濒于灭绝的臭柏资源建立了神  相似文献   

5.
<正>在陕西省洋县开展野外工作,时常遇到有趣的事情。有一次遇见一位养鱼的老农,他很无奈地对我说:"你们家的朱鹮天天到我的鱼塘吃鱼,我家的鱼都快被朱鹮吃没了。"这个鱼塘在洋县的隔壁城固县,由于朱鹮种群数量的增长,其分布区也在不断向外扩展,目前城固县也有不少朱鹮分布。当然,朱鹮肯定不是"我们家"的,是属于我们大家的,一想到可爱的朱鹮数量还在不断壮大,一种由衷的喜悦便从内心迸发。  相似文献   

6.
朱鹮,国际极危级、中国一级保护动物.历史上广泛分布于中国、日本、朝鲜等地,是亚洲东部的特有物种,在中国分布尤为广泛.现在,野生朱鹮只在秦岭南麓的陕西洋县可以见到. 朱鹮属鹳形目、鹮科、朱鹮属、朱鹮种,白里透红的羽毛是它与其他鸟类的最大区别,被人们视为吉祥鸟、神鸟.朱鹮体长540~600毫米,嘴长且向下弯曲,黑褐色,嘴尖红色,跗红色.头前部裸出呈鲜红色,头后部着丝状冠羽,繁殖期呈黑色,沿至颈背部,4~6月色染最深.夏羽则由黑色变为灰褐色,肩羽灰褐色,下体污白色,翅膀下方在阳光映射下呈橙红色,冬羽灰白色.  相似文献   

7.
我看到了朱鹮 到洋县采访,每天说的是朱鹮,想的是朱鹮,问的是朱鹮,可是已经过去一周的时间了,我们连朱鹮的影子也没看见。 “能不能让我们见见野外朱鹮?” 路宝忠站长爽快地答应:“没问题”。次日,他便安排老雍带我们去。  相似文献   

8.
朱鹮自然保护区有机食品生产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洋县朱鹮自然保护区的建成,使朱鹮的保护工作取得了相当大的成效,保护区严禁使用化肥农药为发展有机食品生产提供了最好的条件。朱鹮保护区发展有机农产品有着得天独厚特的条件和品牌优势,既可有效弥补因保护朱鹮对农民生产效益带来的影响,又能有效带动当地特色产业的发展,促进农民脱贫致富,增加地方财政收入。  相似文献   

9.
焦毅 《国土绿化》2023,(7):31-33
<正>朱鹮,古称朱鹭,俗名红鹤,是亚洲东部特有鸟种类,素有“东方宝石”“吉祥鸟”等美称。20世纪中期,朱鹮一度成为全球濒危物种。鸟类专家经过多年的艰苦调查,于1981年在陕西省洋县发现7只野生朱鹮,我国随即启动了保护行动,让全球野生朱鹮重新翱翔于东亚天际,创造了珍稀物种涅槃重生的世界奇迹。  相似文献   

10.
"听说陕西洋县发现朱鹮以后,当地人很多年都不用化肥和农药,这次来陕西参加观鸟活动,我特意走访了很多店铺,果然没有卖农药的。洋县人民为了朱鹮确实付出了很大代价。”4月13日,从四川成都来陕西参加观鸟活动和陕西“爱鸟周”宣传活动的曹雨对大家说。  相似文献   

11.
朱鹮在我省被重新发现后,引起各级领导和有关部门的极大关注。1986年,在林业部的支持下,省政府决定在洋县原有朱鹮保护组织的基础上成立“陕西朱鹮保护观察站”,配备专职人员17人,在姚家沟、三岔河营巢区设立了观察点。  相似文献   

12.
1994年9月中旬我曾陪同光明日报社高级记者张天来,到陕西朱鹮保护站。保护站副站长翟天庆、蒙进荣热情接待了我们。朱鹮保护站是1981年成立的,位于洋县县城的北部,有朱鹮巢区13处,朱鹮取食地10处,夜宿地8处,饲养场1个,区内共有朱鹮45只。  相似文献   

13.
朱鹮是一种极其珍贵的濒危涉禽,为当今世界极濒危级动物,为国家Ⅰ级重点保护动物,现仅分布于中国陕西洋县,野外朱鹮种群数量仅50多只。 朱鹮是亚洲东部地  相似文献   

14.
赵侠 《中国林业》2019,(10):18-19
5月14日,在陕西朱鹮救护饲养中心,生活在13号网笼里的两只朱鹮正在为一只外来掉巢的野生朱鹮幼鸟喂食野生朱鹮幼鸟被人工种群成功代养,这在朱鹮保护工作中尚属首例。“5月4日,这只朱鹮幼鸟从洋县华阳镇一个10米多高的大树上的鸟巢中坠落,被路过的游客和村民发现,随即报告给我们当天,我们就派人到现场救起了这只鸟。”陕西汉中朱鹮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保护科的李昌明说。  相似文献   

15.
5月23日至24日,由国家林业局和陕西省政府共同举办的朱鹮保护30周年国际研讨会在朱鹮之乡——陕西洋县召开。国家林业局、陕西、河南、浙江、北京等省市林业厅(局)和汉中市、日本驻华大使馆、日  相似文献   

16.
《中国城市林业》2021,(1):60-65
文章利用景观生态学分析方法,先从宏观尺度上分析朱鹮栖息地整体生境构成问题,并对朱鹮3个活动周期范围内的生境因子进行分析,找出相关生境因子问题;然后以陕西洋县傥水河下游生境修复为例,通过现场调研,在局地尺度上找出重要节点存在的具体生境问题,尝试在不同空间尺度下运用风景园林学科的设计方法,对重要节点——河流生境因子进行生境修复,设计适宜度较高的朱鹮栖息地。  相似文献   

17.
甘肃与朱鹮有着深厚的关系,其中部、东南部是朱鹮历史分布的重要区域。20世纪80年代之前,朱鹮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和东亚其他国家相继灭绝或濒临灭绝,甘肃成为世界上朱鹮最后的生存地之一,其活动踪迹的发现和标本的获得,在陕西洋县朱鹮野生种群的发现过程中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当前陕西朱鹮种群数量日益增加,栖息地范围不断扩大,越来越接近陇南、天水等甘肃地区,即朱鹮回归甘肃的可能性越来越大,应该随时做好欢迎的准备。当然也不能消极等待,作为曾经的家园,为了保护朱鹮,丰富珍稀动物物种,建设生态文明,发展旅游经济,甘肃应该积极启动朱鹮再引入项目的研究,实现再引入。  相似文献   

18.
秦岭,横亘于我国中部。就是这座山,把我国断然分成了北黄南绿两大色块。因此,秦岭又号称我国南北方的分界线,是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的分水岭。这里种类繁多的天然植被,形成了国宝大熊猫的天然庇护所。在陕西,人们则更多的给她冠以“北方的净土”、“朱鹮的故乡”等美名。 同时,这里独特的天然林,又孕育着我省的六个森工采育企业。陕西省宁东林业局就  相似文献   

19.
朱鹮,又名朱鹭。是鹮类鸟的“活化石”,据从油页岩中发现的鹮类化石表明,它生活在距今约6000万年前的始新世时期。朱鹮最早见诸于文字记载是西汉司马迁所著的《史记》,春秋时代的《禽经》中称朱鹭。 近日灯下偶读唐代诗人张籍诗集,发现张籍有一首专写朱鹮的七言古诗《朱鹭曲》。这首《朱鹭曲》是张籍游历终南(秦岭之南)山时所写的咏物诗,是  相似文献   

20.
声音     
正听村里老人说,以前风沙大的时候,人和人之间隔五六米就看不清对方的脸。如今成规模种植了沙棘树,沙尘天减少了,雨水丰沛了,空气清新了,庄稼收成也高了。——西藏山南市隆子县林业和草原局局长扎西桑布每天早上,朱鹮一叫,我们就知道,该让孩子上学了。我在地里干农活,朱鹮经常出现在我身旁。渐渐地,我对朱鹮的感情就深了。——陕西省洋县纸坊街道草坝村村民华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