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体外产气法评价小麦秸与苜蓿配比饲粮的组合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小麦秸或氨化小麦秸饲料中需补饲苜蓿的水平.【方法】试验采用体外产气法测定了精粗比40∶60时,精料补充料∶苜蓿∶小麦秸/氨化小麦秸为40∶0∶60,40∶10∶50,40∶20∶40,40∶30∶30,40∶40∶20,40∶50∶10,40∶60∶0各组合及4种饲料单独培养2、4、6、9、12、24、36、48、72、96h的产气量,并计算各组合的组合效应值.【结果】小麦秸饲粮组合中,50苜蓿组AE值为21.74%,比0、10、20、30、40苜蓿组提高143.24%、185.74%、182.84%、243.19%、287.12%(P0.01),60苜蓿组AE值为25.00%,比0、10、20、30、40苜蓿组提高137.60%、174.56%、172.04%、224.52%、262.72%(P0.01);氨化小麦秸饲粮组合中,20苜蓿组AE值25.51%,比40、50、60苜蓿组提高242.53%、421.36%、316.97%(P0.01);10苜蓿组AE值为20.46%,比40、50、60苜蓿组提高277.71%、500.68%、370.53%(P0.01).【结论】氨化小麦秸比小麦秸需要搭配更少的苜蓿,就能达到最大AE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本文旨在研究饲粮精粗比例对藏羔羊小肠细菌多样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10只早期断奶藏羔羊,随机分为7组,每组30只,分别给以精粗比例为80∶20、70∶30、60∶40、50∶50、40∶60、30∶70、20∶80的基础饲粮,预饲期10 d,试验期90 d。试验结束后,每组随机选择3只试验羊屠宰,采集小肠食靡样品,通过ITS高通量测序技术测定空肠细菌丰度及多样性指数。【结果】(1)Ace、Chao1指数变化趋势相似,精粗比40∶60组显著高于其余各处理组;各处理组间和组内Beta多样性没有明显差异(P0.05)。(2)对门水平细菌分布前十菌群门类进行显著性分析,各处理组优势菌门均为变形菌门,其丰度均大于30.7%,且60∶40组远高于其余各组(P0.05);酸杆菌门有随着精粗比降低而降低的趋势,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30∶70组厚壁菌门丰度显著高于其余各处理组(P0.05);80∶20、50∶50组软壁菌门丰度显著高于其余各组(P0.05);芽单胞菌门和绿弯菌门分布趋势相似,均为60∶40组显著高于其余各组(P0.05),且随着精粗比变化有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3)科水平下:鞘脂单胞菌科为优势菌科,且60∶40组丰度高于其余各处理组(P0.05);支原体科各处理组无显著差异(P0.05),但80∶20、70∶30组分别有个体支原体菌科占据小肠细菌90%以上;80∶20组Pyrinomonadaceae最高(P0.05),且有随精粗比降低而丰度下降的趋势;黄色杆菌科30∶70组显著高于其余各处理组(P0.05);毛螺旋菌科40∶60组高于其余各组(P0.05),芽单胞菌科和噬几丁质菌科的丰度随着精粗比的增高,且在60∶40组时达到最高值(P0.05)。(4)小肠细菌功能基因集中于46个代谢途径,多集中于氨基酸代谢方面、碳水化合物代谢、生物膜转运等方面。【结论】探索了不同精粗比饲粮肠道微生物的组成和结构变化。在本试验条件下,随着饲粮精粗比变化,小肠微生物多样性和丰度均呈现不同程度变化,群落组成与结构也有相应的变化;当饲粮精粗比为60∶40时小肠微生物更适合定植生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明影响木姜叶柯[Lithocarpus litseifolius(Hance)Chun.]老叶根皮苷提取的主要因素及其最适提取工艺,为开发利用木姜叶柯产品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贵州黔西南州百年木姜叶柯树的老叶为材料,采用超声波提取方法,结合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研究不同提取溶剂(70%甲醇、70%乙醇、0.5%氢氧化钠和水)、体积分数(50%、60%、70%、80%和90%)、超声波功率(30 W、50 W、70 W、90 W和110 W)、提取温度(30℃、40℃、50℃、60℃、70℃和80℃)、提取时间(10 min、20 min、30 min、40 min、50 min和60 min)及料液比(1∶10、1∶20、1∶30、1∶40、1∶50和1∶60,g/mL)等因素对木姜叶柯根皮苷提取的影响。【结果】料液比对提取率的影响最大(1.93%),其次是温度(1.19%)、时间(0.57%)和超声波功率(0.02%);根皮苷的最适提取条件为提取溶剂70%甲醇、料液比1∶20、提取时间50 min、提取温度70℃、功率90 W,在此条件下根皮苷提取率为3.81%。【结论】木姜叶...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不同日粮精粗比条件下奶牛瘤胃pH,挥发性脂肪酸(VFA,主要包括乙酸、丙酸、丁酸)浓度和血清乙酸、丙酸、丁酸浓度的动态变化规律。【方法】选用5头健康的干奶期荷斯坦奶牛(体重(502±25)kg),饲喂精粗比(质量比)分别为30∶70、35∶65、40∶60、45∶55、50∶50、55∶45、60∶40、70∶30和100∶0的9种日粮,对奶牛瘤胃内pH、VFA和血清VFA浓度进行检测。对5头奶牛连续进行9期饲喂试验,前8期试验每期30 d,最后一期试验为3 d。【结果】随日粮中精料比例的提高,奶牛瘤胃pH逐渐降低,其中饲喂精粗比为100:0日粮组的奶牛瘤胃pH显著低于其他精粗比日粮(P<0.05);精粗比为55∶45日粮组的奶牛瘤胃乙酸、丙酸和丁酸浓度,显著低于粗精比为30∶70、35∶65、40∶60、45∶55日粮组(P<0.05);精粗比50∶50日粮组奶牛血清乙酸浓度显著低于粗精比为30∶70、35∶65和100∶0日粮组(P<0.05);不同精粗比日粮条件下,奶牛血清丙酸和丁酸浓度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血清乙酸和丁酸浓度与瘤胃中乙酸、丁酸浓度无明显相关性(P>0.05),但血清丙酸浓度与瘤胃丙酸浓度间呈极显著负相关性(P<0.01)。【结论】不同精粗比日粮对奶牛瘤胃pH、VFA和血清丙酸具有显著影响,奶牛在饲喂过程中逐渐对精料产生了耐受性,获得了稳定的瘤胃生态系统。  相似文献   

5.
利用体外产气法探讨不同精粗比下榆树叶与苜蓿、精料间不同配比对饲粮组合效应(Associative effects,AE)的影响.28个饲粮组合培养0、2、4、6、9、12、24、36、48、72 h时记录产气量(Gas production,GP),计算GP72 h的AE.72 h后收集上清液及残渣用以测定pH、挥发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苜蓿干草与燕麦干草的组合效应对关中奶山羊采食量、瘤胃发酵参数、产奶量、乳品质的影响,为合理利用苜蓿干草和燕麦干草资源提高关中奶山羊的生产性能提供支持。【方法】选取体况相近的泌乳中期关中奶山羊24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及T1、T2和T3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20只羊。对照组饲喂50%配方精料+50%苜蓿干草,T1组饲喂50%配方精料+25%苜蓿干草+25%燕麦干草(m(苜蓿)∶m(燕麦)=1∶1),T2组饲喂50%配方精料+30%苜蓿干草+20%燕麦干草(m(苜蓿)∶m(燕麦)=3∶2),T3组饲喂50%配方精料+37.5%苜蓿干草+12.5%燕麦干草(m(苜蓿)∶m(燕麦)=3∶1),进行75 d的饲喂试验。期间进行采食量、产奶量、瘤胃发酵参数(pH,NH3-N、乙酸、丙酸、异丁酸、丁酸、异戊酸、戊酸、总挥发性脂肪酸含量及乙酸/丙酸)、乳成分(乳蛋白、乳脂肪、乳糖、全乳固体含量及脂蛋比)数据的采集及测定。【结果】与对照组相比,T3组奶山羊的日干物质采食量和产奶量显著提高(P<0.05)。4个处理组奶山羊瘤胃液的pH差异不显著,T1和T3组奶山羊瘤胃液的NH3-N显著高于对照组和T2组(P<0.05)。T1、T2和T3组奶山羊瘤胃液的乙酸、丙酸、戊酸、乙酸/丙酸和总挥发性脂肪酸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T3组的乳脂肪、全乳固体含量和脂蛋比显著高于其他3组(P<0.05)。T3组和对照组乳蛋白含量显著高于T1和T2组(P<0.05),4组奶山羊瘤胃液乳糖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苜蓿干草与燕麦干草以质量比3∶1比例组合,可以提高关中奶山羊的消化性能和生产性能,改善奶山羊乳品质。  相似文献   

7.
不同精粗比全混合日粮对奶牛产奶性能和牛奶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不同精粗比全混合日粮对奶牛产奶性能和牛奶品质的影响,本试验选取20头中国荷斯坦奶牛,随机分成4组,每组5头,分别饲喂精粗比为80∶20、70∶30、60∶40、50∶50的全混合日粮,测定10 d日均产奶量(kg/d)、10 d日均乳脂率(%)、10 d日均乳蛋白率(%)和10 d日均采食量(kg/d).结果表明:随着TMR中精料比例减少,产奶量降低,试验组Ⅰ(80∶20)和试验组Ⅱ(70∶30)10 d日均产奶量差异显著(P<0.05),试验组Ⅰ(80∶20)和试验组Ⅳ(50∶50)10 d日均产奶量差异极显著(P<0.01).随着TMR中粗料比例增加,乳脂率增加,试验组Ⅰ(80∶20)、试验组Ⅱ(70:30)、试验组Ⅲ(60:40)10 d日均乳脂率差异不显著(P>0.05),但当TMR中粗料达到50%以上时,10 d日均乳脂率显著高于试验组Ⅰ(80∶20)和试验组Ⅱ(70∶30).随着TMR中精科比例减少,乳蛋白率降低,试验组Ⅱ(70∶30)、试验组Ⅲ(60:40)、试验组Ⅳ(50:50)乳蛋白率差异不显著(P>0.05),但与试验组Ⅰ(80∶20)差异显著(P<0.05).随着TMR中精料比例减少,能量水平和蛋白含量降低,10 d日均采食量(kg/d)增加.  相似文献   

8.
【研究目的】研究了不同施肥处理对3年生紫花苜蓿开花期叶面积、叶干重及比叶重的影响。【方法】用叶面积扫描仪测定苜蓿叶面积,在105℃下杀青,65℃下烘干24h,称取苜蓿叶干重,计算比叶重(SLW)。【结果】①氮、磷、钾单施或不同方式的配施均能增加苜蓿开花期叶面积和叶干重。其中以K40P60配施最有利于扩大苜蓿光合叶面积。以K40P40N10配施最有利于提高苜蓿开花期叶干重。②施氮,尤其是氮与磷配施能明显提高苜蓿开花期的比叶重,以P20N10配施效果最好。而单施磷(P20、P40、P60)、单施钾(K20、K40)或K20P20配施均不利于增加苜蓿开花期比叶重。【结论】①苜蓿施K40P60最有利于扩大开花期光合叶面积,增强光合作用。②施K40P40N10最有利于提高苜蓿开花期叶干重,从而有利于晒制干草。③施P20N10能明显提高苜蓿开花期比叶重,有助于苜蓿提高其光合速率,积累更多的光合产物。  相似文献   

9.
不同日粮精粗比对奶牛血脂和血清游离脂肪酸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用5头健康的干奶期荷斯坦奶牛[体重(502±25)kg],研究9种不同精粗比日粮(30∶70、35∶65、40∶60、45∶55、50∶50、55∶45、60∶40、70∶30、100∶0日粮组)对奶牛血脂和血清游离脂肪酸(FFA)动态变化的影响。5头奶牛连续进行9期饲喂试验,前8期试验每期30 d,最后1期试验为3 d。结果显示,随精料水平的提高,血清TG含量逐渐升高,100∶0日粮组TG含量显著高于30∶70日粮组(P<0.05);55∶45日粮组血清HDL含量显著高于30∶70、35∶65、40∶60、45∶55日粮组(P<0.05),55∶45日粮组血清LDL含量显著高于30∶70、40∶60日粮组,其余各日粮组差异不显著(P>0.05),血清CHO各日粮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月桂酸(C12∶0)、棕榈酸(C16∶0)含量在55∶45日粮组达到最大,显著高于30∶70日粮组(P<0.05),豆蔻油酸(C14∶1)、亚油酸(C18∶2)含量55∶45日粮组最小,显著小于30∶70、35∶65、40∶60日粮组(P<0.05),豆蔻酸(C14∶0)、油酸(C18∶1)含量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硬脂酸(C18∶0)含量55∶45日粮组显著高于30∶70、60∶40、70∶30、100∶0日粮组(P<0.05),其余各日粮组差异不显著(P>0.05);血清总胆固醇同血清饱和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有显著相关性(P<0.05),血清饱和脂肪酸含量先上升后略有下降,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先下降后略有上升。结果表明,随精料水平的提高,奶牛血脂和血清饱和脂肪酸含量逐渐升高,达到一定水平(55∶45组含量最高)后就处于一种相对稳定的状态,血清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变化与饱和脂肪酸变化相反。  相似文献   

10.
【目的】优化红甜菜中甜菜红素的提取方法,确定相关技术指标,为低成本最大量提取甜菜红素提供技术支撑。【方法】利用超声辅助浸提的方法提取红甜菜中甜菜红素,经单因素试验研究浸提料液比(1∶10、1∶20、1∶30、1∶40、1∶50、1∶60、1∶70,g/mL)、温度(30℃、40℃、50℃、60℃、70℃)、pH(1、2、3、4、5、6、7)、时间(20 min、30 min、40 min、50 min、60 min、70 min)、提取次数(2次、3次、4次、5次、6次)、超声功率(200 W、240 W、280 W、320 W、360 W、400 W)因素对提取效果的影响;建立4因素3水平的响应面试验,研究各因素间交互作用。【结果】最佳浸提条件为料液比(A)1∶40、温度(B)52℃、时间(C)60 min、pH(D) 2.0、浸提超声功率200 W、浸提3次。在此条件下,1 g红甜菜块浸提液在536 nm波长处的紫外吸光值(Y)达11.675,二次多项回归方程为Y=11.192-0.119 905A+0.820 046B-0.152 33C-1.134 87D+0.457 815A...  相似文献   

11.
【目的】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精粗比例全混合日粮对育肥期藏羊母羔屠宰性能和肉品质的影响。【方法】试验采用单因素随机设计,选用体况良好、体重相近(22.00±0.54)kg 3月龄藏母羊210只,随机分为7组,每组30只,分别饲喂精粗比为80∶20(试验Ⅰ组)、70∶30(试验Ⅱ组)、60∶40(试验Ⅲ组)、50∶50 (试验Ⅳ组)、40∶60 (试验Ⅴ组)、30∶70 (试验Ⅵ组)和20∶80 (试验Ⅶ组)的全混合日粮。试验期100 d,其中预试期10 d,正试期90 d。【结果】(1)Ⅰ组、Ⅱ组和Ⅲ组宰前活重、胴体重、屠宰率、眼肌面积均显著高于Ⅴ组、Ⅵ组、Ⅶ组(P0.05),较Ⅳ组差异不显著(P0.05)。(2)Ⅲ组和Ⅳ组蒸煮损失显著低于Ⅵ组和Ⅶ组(P0.05),较其他3组差异不显著(P0.05);Ⅳ组和Ⅴ组剪切力显著低于Ⅰ组、Ⅱ组、Ⅲ组和Ⅶ组(P0.05),较Ⅵ组差异不显著(P0.05);较其他各组,Ⅳ组亮度(L~*)和黄度(b~*)差异不显著(P0.05),但Ⅳ组红度(a~*)显著高于Ⅵ组和Ⅶ组(P0.05)。(3)Ⅰ组和Ⅱ组粗脂肪显著高于Ⅴ组、Ⅵ组、Ⅶ组(P0.05),较其他2组差异不显著(P0.05);Ⅳ组粗灰分显著高于Ⅰ组、Ⅱ组、Ⅴ组、Ⅵ组和Ⅶ组(P0.05),较Ⅲ组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采用精粗比为50∶50的日粮饲喂效果较佳,能明显提高藏羔羊屠宰性能,并有效改善其肉质性状。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饲粮中不同比例生马铃薯条加工副产品与稻草混贮(以下简称“混贮”)替代全株玉米青贮(以下简称“青贮”)对荷斯坦奶公牛育肥性能、养分表观消化率、瘤胃发酵参数、血液生化指标及经济效益的影响。为马铃薯加工副产品在养牛生产中的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用60头健康、体况良好、体重相近((461.33±33.47)kg)的荷斯坦公牛,采用完全随机试验设计,分为4组,每组15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牛;4个处理组为T20组(精料+20%混贮+80%青贮)、T40组(精料+40%混贮+60%青贮)、T60组(精料+60%混贮+40%青贮)和T80组(精料+80%混贮+20%青贮),各试验组饲粮精粗比和精料组成一致,预试期10 d,正试期150 d。【结果】(1)不同比例混贮替代全株玉米青贮,奶公牛的平均日增重(ADG)差异不显著(P>0.05)。T20组干物质采食量(DMI)显著高于其他三组(P<0.01)比T40组提高了4.30%(P<0.01),比T60组提高了5.24%(P<0.01),比T80提高了6.01%(P<0.01)。T40组的料重比(F/G)最...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索光照刺激时间对蛋种鸡各阶段性发育、蛋壳质量和繁殖性能的影响.【方法】选用192只14周龄白来航种母鸡,随机分为4个处理,每个处理4个重复.4个处理光照刺激时间分别为16(PS16)、18(PS18)、20(PS20)和22周龄(PS22).加光处理时,光强由10lx增加至80lx,光照节律由8h光照∶16h黑暗调至14h光照∶10h黑暗为止.在27,43和51周龄时,各处理屠宰4只鸡测定性发育指标.在20、27、43和51周龄收集试验蛋测定蛋壳质量.43周龄输精试验,测定繁殖性能.【结果】20周龄末,PS20的蛋壳厚度和蛋壳强度高于PS16(P=0.02、P=0.04).27周龄末,PS16的平均蛋质量有低于其他各组的趋势(P=0.09).51周龄末,各处理蛋壳厚度和强度无显著差异(P0.05、P0.05);PS18的卵巢指数有高于其他3组的趋势(P=0.09);PS16和PS18的饲养日产蛋数高于PS22(P=0.03).各组受精率无显著差异(P0.05),PS16的入孵蛋孵化率和受精蛋孵化率均低于其他各组(P=0.02、P=0.04).【结论】蛋种鸡16周龄光照刺激可能会增加总产蛋数,但是早期种蛋蛋壳质量,降低孵化能力,可以采用18周龄加光刺激的光照制度,以提高繁殖性能.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在日粮中使用10 kg饲用甜菜替代3 kg玉米青贮、在日粮中使用1/3开花期和现蕾期苜蓿干草对奶牛消化情况的影响。【方法】试验采用单因素设计。根据泌乳天数、胎次、年龄、产奶量相近的原则,选取荷斯坦奶牛51头,随机分为3组,分别饲喂对照组(甜菜粕+玉米青贮+1/3开花期苜蓿干草)、试验1组(饲用甜菜+玉米青贮+1/3开花期苜蓿干草)、试验2组(饲用甜菜+玉米青贮+现蕾期苜蓿干草)3种粗饲料组合的日粮,每组混合精料相同。试验预饲期7 d,正式期43 d。【结果】日粮中使用饲用甜菜和现蕾期苜蓿干草饲喂奶牛可以提高有机物、粗蛋白、粗脂肪和无氮浸出物的消化情况,但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现蕾期苜蓿干草的品质优于1/3开花期苜蓿干草,饲用甜菜是一种低纤维多汁饲料,日粮中使用饲用甜菜和现蕾期苜蓿干草可以提高奶牛的消化情况。  相似文献   

15.
【目的】感官评价不同比例籽用西葫芦皮瓤与玉米秸秆混贮效果,测定pH值、挥发性脂肪酸(VFA)和营养成分含量变化研究适宜添加比例。【方法】籽用西葫芦皮瓤与玉米秸秆为0∶1时作为对照组(DM 51.32),两者混合比例为1∶1、1∶2和2∶1分别作为A组(DM 40.32)、B组(DM37.56)和C组(DM 47.70)。两者按比例混合均匀后装入800 mL太空杯中,压实后密封确保无空气流通,室温避光保存。每组均设置6个处理组,60 d时取样评价青贮饲料的感官指标,测定青贮饲料pH、VFA和营养成分的变化。【结果】对照组和B组混贮尚好,A组合C组感官评价优。混贮饲料中pH值对照组极显著高于A、B和C组(P<0.01);B组极显著高于A组和C组(P<0.01)。乙酸含量对照组与B组和C组差异显著(P<0.05);A组与B组、C组差异显著(P<0.05);其他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各组中均未测出丁酸含量,异丁酸含量对照组与A组和C组差异显著(P<0.05),与B组差异极显著(P<0.01)。总挥发性脂肪酸(TVFA)对照组极显著高于A组、...  相似文献   

16.
【目的】依据组合效应原理,研究不同比例的苜蓿(Medicago sative L.)干草与玉米(Zea mays L.)秸秆混合饲草对羔羊育肥效果的影响,筛选适宜的饲草搭配比例,以降低饲草成本,提高养殖效益,缓解饲草供需矛盾。【方法】设置苜蓿干草与玉米秸秆的质量比分别为1∶0,7∶3,3∶2,1∶1,2∶3和3∶7的6组混合饲草,以饲喂玉米秸秆为对照,选择体质量20~25kg的3~3.5月龄健康小尾寒羊21只,按试验要求随机平均分为7组进行单笼饲养,每组每天饲喂一种比例的混合饲草2kg,并补饲0.2kg玉米籽实,正式饲喂期为60d,每天测定1次采食量,每10d测定1次体质量增加情况,饲喂期结束后进行屠宰试验并测定各项屠宰性能指标。【结果】苜蓿干草与玉米秸秆按不同质量比混合饲喂育肥羔羊均可产生明显的正组合效应,对羔羊的采食量、体质量增加情况和屠宰性能均会产生显著影响(P<0.05);综合考虑各项测定指标和经济效益分析结果,认为苜蓿干草与玉米秸秆搭配质量比为1∶1是各饲草组合中的最好组合,与对照组相比,该组羔羊对饲草的采食率和饲草转化率分别提高了26.06%和26.83%,羔羊的总增质量、屠宰率、净肉率及经济效益分别提高了45.87%,14.05%,23.16%和49.20元/只。【结论】苜蓿干草与玉米秸秆按适宜质量比混合饲喂育肥羔羊,可显著提高羔羊的采食量,并明显改善其生产性能和屠宰性能,2种饲草的适宜搭配比例(质量比)为1∶1。  相似文献   

17.
[目的]在研究苜蓿青贮和玉米青贮组合效应的瘤胃发酵特征.[方法]苜蓿青贮与玉米青贮分别以0:100(AS0)、20:80(AS20)、40:60(AS40)、60:40 (AS60)、80:20(AS80)、100:0(AS100)六个比例组合,通过体外产气法培养72 h,研究不同组合效应对瘤胃培养液发酵的pH值、氨态氮浓度(NH3-N)、降解率、产气量和挥发性脂肪酸(VFA)产量的影响.[结果]72 h发酵结束时,各试验组体外降解液pH值均在7.17~7.58,AS20显著低于AS0,极显著低于其它试验组(P <0.01);AS80的NH3-H值极显著高于AS0、AS20 (P<0.01),显著高于AS40、AS60和AS100(P <0.05);体外降解率AS80最高,AS20、AS40、AS60、AS100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体外产气量随苜蓿青贮的比例增加而增加,其中AS100和AS80较高;AS60、AS80的乙酸、丙酸、丁酸和总挥发性脂肪酸均极显著高于AS0(P <0.01);乙酸、丙酸和乙酸、总挥发性脂肪酸中,AS20最低(P<0.01),其它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苜蓿青贮和玉米青贮不同比例组合可提高粗饲料的利用效率,其中AS80组比例最佳.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不同粗饲料对秦川肉牛生长发育和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头14月龄体质量无显著性差异的秦川肉公牛(无阉割),按饲喂的粗饲料种类随机分为苜蓿组(苜蓿+青贮+精料)、桑叶组(桑叶+青贮+精料)、麦草组(麦草+青贮+精料)、对照组(青贮+精料),每组5头,饲喂相应的饲料,于育肥前期(14~15月龄)、中期(16~17月龄)、后期(18~19月龄)分别取样,测定不同粗饲料对秦川肉牛日增重和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桑叶组秦川肉牛日增重显著高于其他3组(P0.05),苜蓿组秦川肉牛日增重显著高于麦草组和对照组(P0.05),麦草组和对照组肉牛日增重差异不显著(P0.05);桑叶组秦川肉牛血清葡萄糖、谷丙转氨酶和甘油三酯含量显著高于其他3组(P0.05),尿素含量显著低于其他3组(P0.05),各试验组秦川肉牛血清总蛋白、白蛋白、球蛋白、白球比、钙和磷的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以桑叶、苜蓿作为秦川肉牛肥育粗饲料的优质干草,育肥效果最好,其中桑叶处理组优于苜蓿处理组(P0.05)。桑叶在肉牛育肥过程中完全可以替代苜蓿,而在以"青贮+精料"为基础的日粮中添加麦草,对改善肉牛肥育效果意义不大。  相似文献   

19.
猪苓发酵菌丝胞内多糖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优化猪苓发酵菌丝胞内多糖的提取工艺,以提高猪苓胞内多糖浸提的得率。【方法】通过单因素试验、正交试验和对比试验确定猪苓发酵菌丝胞内多糖的浸提方法、辅助浸提方法和除蛋白方法。【结果】与水浸提相比,弱碱性溶剂浸提猪苓菌丝胞内多糖的效果更好,具体工艺参数为:按料液比1∶40添加40倍体积pH=11的NaOH,90℃浸提4次,每次60 min;酶解辅助法和超声波辅助法可有效提高猪苓发酵菌丝胞内多糖的浸提得率,其中酶解辅助浸提的效果更好,其最佳工艺参数为:复合酶配比为m(纤维素酶)∶m(果胶酶)=1∶1,复合酶用量为10 mg/g,酶解80 min;蛋白酶和Sevag配合的除蛋白方法,是去除猪苓胞内蛋白的最佳方法。【结论】猪苓发酵菌丝胞内多糖的最适提取工艺流程为:猪苓菌丝干粉-添加10 mg/g复合酶〔m(纤维素酶)∶m(果胶酶)=1∶1〕和40倍体积蒸馏水?50℃酶解80 min-NaOH溶液调pH=11,90℃浸提4次,每次60 min-浸提液合并、浓缩-HCl溶液调pH=6.5-蛋白酶酶解1 h-85℃酶灭活-Sevag除蛋白至无蛋白检出-浓缩-醇沉-干燥。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山慈菇多糖提取的最佳工艺,为山慈菇多糖的进一步开发和应用于食品、医药等领域奠定基础。【方法】对山慈菇中的多糖成分进行提取工艺研究,采用水提醇沉法研究固液比(g∶mL,1∶20、1∶30、1∶40、1∶50和1∶60)、提取温度(60℃、70℃、80℃、90℃和100℃)、提取时间(30 min、60 min、90min、120min和150min)及醇沉浓度(70%、75%、80%、85%和90%)等不同因素对山慈菇多糖提取率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响应面法对山慈菇多糖的提取工艺参数进行优化。【结果】山慈菇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参数为固液比1∶40、提取温度79℃、提取时间122min,山慈菇多糖的提取率为7.04%。【结论】在最佳提取工艺下采用水提醇沉法提取,山慈菇多糖的提取率为7.04%,与预测值基本一致。该方法结果可靠,准确,且具有操作简单、方便、经济等优点,适用于山慈菇多糖的提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