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建立高效稳定的‘玛瑙红’樱桃胚抢救成苗技术。【方法】以‘玛瑙红’樱桃幼胚为材料,对不同发育时期的种胚进行解剖学观察和萌发实验,确定种胚败育时期和最佳胚抢救时间,设置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配比研究其对种胚萌发及幼苗增殖的影响,确定最佳培养基配方。【结果】幼胚大规模败育发生在盛花期后30 d,最佳胚抢救时间为盛花期后25 d。胚萌发最佳培养基为MS+0.5 mg·L~(-1)TDZ+0.5 mg·L~(-1)6-BA+1.0 mg·L~(-1)IBA,萌发率达70%。幼苗增殖最佳培养基为MS+0.5 mg·L~(-1)TDZ+0.1 mg·L~(-1)6-BA+1.5 mg·L~(-1)IBA+0.5 mg·L~(-1)GA_3,增殖系数为5.45。幼苗经诱导生根后移栽至营养土中,成活率达90%。【结论】建立了‘玛瑙红’樱桃胚抢救技术体系,为‘玛瑙红’樱桃及其他核果类果树有效利用胚抢救技术解决杂交育种问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以低温湿沙贮藏71 d的野生毛冬青(Ilex pubescens)种子为试验材料,设置3个温度组(20、25、30℃),6个浸种溶液组(5、10、20 g·L~(-1)赤霉素(GA_3)以及5 g·L~(-1)硝酸钾(KNO_3)、5 g·L~(-1) KNO_3加10 g·L~(-1) GA_3、对照组)进行萌发试验,以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等为评价指标,考察各组毛冬青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情况,以期筛选出适宜毛冬青种子萌发的最佳温度条件和浸种溶液浓度。结果表明:3个温度条件下毛冬青种子发芽率无显著差异,20℃时种子的发芽势和发芽指数均显著低于25℃组;30℃组种子的活力指数显著低于25℃组。用10 g·L~(-1)GA_3溶液浸种能显著促进种子萌发,使发芽势和发芽指数等评价指标显著高于对照组(蒸馏水浸种);5 g·L~(-1)KNO_3溶液浸种24 h对毛冬青种子萌发及其幼苗的生长无明显影响。因此,25℃是最适宜毛冬青种子萌发的温度,10 g·L~(-1)GA_3是最适宜的浸种溶液浓度。  相似文献   

3.
为探索贵州民族药大丁草种子的萌发特性,以大丁草种子为试验材料,通过对基质、温度、光照、浸种时间、激素浓度等条件设置不同处理,研究不同条件对其种子萌发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基质对种子萌发率有明显的影响,萌发率由高到低的基质依次为河沙、滤纸、脱脂棉+滤纸、脱脂棉、纱布;不同温度对种子萌发影响显著(P0.05),20℃时萌发率最高,10℃时萌发率最低;周期性光照(光照12 h/黑暗12 h)条件下比全光照和全黑暗条件下萌发率高、萌发速度快;浸种24 h是萌发效果最佳;能够有效促进大丁草种子萌发的赤霉素、萘乙酸和水杨酸的浓度分别为50、10、50 mg·L~(-1)。大丁草萌发的适宜基质为河沙,适宜温度为20~25℃,适宜的光照条件为周期性光照,适宜的浸种时间为24 h,适宜的赤霉素、萘乙酸和水杨酸的浓度分别为50、10、50 mg·L~(-1)。  相似文献   

4.
赤霉素和复硝酚钠对辣椒种子萌发及幼苗活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瓜菜》2019,(11):59-63
为了提高辣椒幼苗素质并培育壮苗,用不同浓度的赤霉素和复硝酚钠处理辣椒种子,检测各处理的发芽率、幼苗质量和根系活力。结果表明,赤霉素和复硝酚钠浸种处理能促进辣椒种子萌发,提高幼苗的质量、壮苗指数和根系活力,低浓度处理的效果优于高浓度处理。综合来看,30~80 mg·L~(-1)赤霉素处理对促进辣椒种子萌发和提高前期根系活力的效果较好,10~70 mg·L~(-1)复硝酚钠处理对提高辣椒幼苗的质量和壮苗指数的作用比较显著。从培育壮苗方面考虑,10~70 mg·L~(-1)复硝酚钠处理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不同浓度赤霉素克服辣椒种间杂交障碍的效果,选用体积分数为0.01%~0.06%的赤霉素,用清水作对照,以‘ZY-21’(Capsicum annuum)为母本、‘小米辣’(Capsicum frutescens)为父本,人工蕾期去雄授粉杂交后,用不同浓度赤霉素溶液涂抹花柱,观察、测定不同浓度赤霉素对辣椒种间杂交种及种间杂交种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使用0.04%的赤霉素处理‘ZY-21’ב小米辣’效果较好;坐果率为6.8%,单果结籽多,种子饱满,发芽势为12.5%,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均最高。试验表明,在辣椒种间杂交中使用适当浓度的赤霉素处理,操作简单、便捷;能促进坐果及种子生长发育,克服辣椒种间杂交障碍。  相似文献   

6.
为了研究赤霉素浸种处理对PEG模拟干旱条件下茄子种子萌发的影响,本研究以3个品种茄子种子为试验材料,采用4种浓度(0、100、300、500 mg/L)的赤霉素浸种24 h后置于20%聚乙二醇(PEG)胁迫处理下进行种子发芽试验。试验结果表明,300 mg/L赤霉素浸种处理明显提高了3个品种茄子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并且降低了芽抑制率及根抑制率,能明显缓解干旱对茄子种子发芽率、幼苗生长的抑制作用。促进幼苗生长的最适赤霉素浓度为300 mg/L。  相似文献   

7.
以灰毛蓝钟花种子为试材,采用正交实验设计,研究了光照、赤霉素浓度、不同浸种时间处理对灰毛蓝钟花种子萌发情况的影响,以期提高灰毛蓝钟花种子的萌发率,增加高山植物在低海拔地区存活的机率。结果表明:灰毛蓝钟花种子在赤霉素浓度600mg·L~(-1)、光照12h、浸种12h或18h时发芽率、发芽势以及发芽指数最大,种子萌发持续时间最长,种子开始萌发时间和萌发高峰期最短。灰毛蓝钟花种子不喜长时间光照,光照时间越长不利于种子发芽,黑暗处理对种子萌发有促进作用。浸种时间越长对种子损害越大,不利于种子萌发。  相似文献   

8.
以夏枯草种子为试材,采用0.01~0.50mmol·L~(-1) SNP溶液对夏枯草种子进行浸种处理,研究了以上浓度对120mmol·L~(-1) NaCl模拟盐胁迫下夏枯草种子萌发与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NaCl胁迫显著抑制了夏枯草种子萌发,不同浓度SNP溶液浸种对夏枯草种子萌发有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其中0.10mmol·L~(-1) SNP处理比盐胁迫对照组夏枯草的种子发芽率和发芽势分别提高68.06%和130.56%,发芽指数与活力指数分别提高78.71%和325.93%,胚根长、胚芽长及根芽比分别提高165.63%、43.43%与74.49%,鲜重提高57.66%。综合评定表明,在不同的SNP浸种处理中,0.10mmol·L~(-1) SNP处理总体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9.
以露珠杜鹃种子为试材,采用不同浓度(100、205、500mg·L~(-1))的赤霉素(GA_3)浸种处理,测定其发芽率和生理指标,探讨赤霉素提高种子活力的生理机理。结果表明:GA_3浸种能明显提高露珠杜鹃种子的发芽率,其中250mg·L~(-1) GA_3浸种促进萌发的效果最佳;250mg·L~(-1) GA_3浸种能显著增强种子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则在100mg·L~(-1)的GA_3浸种时显著增强;GA_3浸种能显著降低种子的可溶性蛋白质和丙二醛(MDA)含量。SOD、POD活性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与种子活力指数呈极显著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0.
以番茄品种合作903为试验材料,设置0、0.1、0.2、0.4 mmol · L~(-1 )亚精胺(Spd)浸种10 h,研究不同浓度Spd浸种对番茄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及高温抗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浓度Spd浸种处理均能显著提高番茄种子的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幼苗地下部干质量和壮苗指数明显提高,其中0.2 mmol · L~(-1 )Spd浸种处理发芽最快,活力指数最高。Spd浸种处理降低了高温胁迫下番茄叶片的相对电解质渗透率、丙二醛(MDA)和H_2O_2含量,其中0.2 mmol · L~(-1 )Spd处理的相对电解质渗透率、MDA和H_2O_2含量最低;抗氧化酶(SOD、APX、DHAR)活性增加,并在0.2 mmol · L~(-1)时达到最大值。综上,0.2 mmol · L~(-1 )Spd浸种能有效促进番茄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提高番茄幼苗高温抗性。  相似文献   

11.
水杨酸对黄瓜种子萌发及干旱胁迫下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黄瓜种子为试材,采用浓度为1.0、2.0、3.0、4.0mmol·L~(1)的水杨酸浸种处理黄瓜种子,研究了不同浓度水杨酸对黄瓜种子萌发的影响及干旱胁迫下黄瓜幼苗抗干旱的能力。结果表明:1.0~2.0mmol·L~(1)水杨酸浸种处理可以促进黄瓜种子的萌发能力和幼苗生长,而3.0~4.0mmol·L~(1)水杨酸抑制黄瓜种子萌发,且以1.0mmol·L~(1)水杨酸处理黄瓜发芽特性效果最佳。1.0mmol·L~(1)水杨酸引发可以提高干旱胁迫下黄瓜幼苗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活性,且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游离脯氨酸含量显著增强,而丙二醛(MDA)含量显著下降。说明1.0mmol·L~(1)水杨酸在缓解干旱胁迫对黄瓜生长阻碍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褪黑素在酿酒葡萄种子体细胞胚发生及循环诱导中的作用,建立以种子为外植体的体细胞胚诱导体系,为缩短葡萄属植物体胚诱导周期提供依据。【方法】以花后60、70、80 d的欧洲酿酒葡萄品种霞多丽、马瑟兰与美乐种子为外植体,研究不同切种和放置方法下,5种不同质量浓度(0.2、0.4、0.6、0.8、1.0 mg·L~(-1))褪黑素对其初生子叶胚萌发及二次胚循环诱的作用。【结果】花后80 d种子诱导率为18.33%,明显高于70 d和60 d,采用纵切法正放接种外植体30 d时,初生子叶胚萌发率达到最高,为33.07%,纵切倒放、横切正放和横切倒放的萌发率依次降低,为10.98%、5.71%和3.24%。褪黑素诱导3个酿酒葡萄品种萌发初生子叶胚的作用均强于2,4-D,其中,霞多丽种子在MS+0.6mg·L~(-1)褪黑素+2.0 mg·L~(-1)6-BA+30 g·L~(-1)蔗糖+3 g·L~(-1)植物凝胶+0.5 g·L~(-1)活性炭的培养基诱导30 d时,其初生子叶胚诱导率最高,为18.33%。利用霞多丽初生子叶胚切段循环诱导二次体细胞胚60 d时,开始出现二次体细胞胚,进一步诱导形成球形胚、心形胚、鱼雷胚和子叶胚。诱导至90 d时,在添加0.6 mg·L~(-1)褪黑素的培养基上诱导率最高,为14.40%,0.4 mg·L~(-1)次之,为3.13%,0.2 mg·L~(-1)诱导率为1.89%,而0.8、1.0 mg·L~(-1)褪黑素培养基和2,4-D诱导下无次生胚的形成。【结论】种子成熟度与初生子叶胚的萌发率呈正相关;种子纵切正放接种有利于初生子叶胚萌发;低质量浓度褪黑素对霞多丽种子萌发初生子叶胚及二次胚发生具有缩短诱导时间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李娟  林海丹  童家赟 《北方园艺》2021,(23):114-120
以野生何首乌(Fallopia multiflora)种子为试材,采用光照培养箱进行萌发试验,设置了4个温度条件(20~25、20~30、25℃和25~30℃),2种发芽床(纸上和沙上),3个浓度赤霉素溶液(0.125、0.250、0.500 mg·mL-1,蒸馏水作对照)浸种;采用育苗盘进行育苗试验,设置了3种育苗基质(塘泥、沙、塘泥加沙混合)和3个播种深度(0、0.5、1.0 cm);以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胚根和苗长等指标,考察了各组种子萌发和出苗效果,以期为何首乌种子质量检测和育苗栽种提供参考依据.结果 表明:温度考察中,何首乌种子在变温20~25℃条件下获得最高发芽率(75.8%),恒温25℃(TP)培养时发芽势最高(P<0.05);3个浓度赤霉素溶液浸种均能显著提高发芽率,浓度为0.500 mg·mL-1时发芽率最高(87.0%).育苗基质选择试验中塘泥培养出苗率最高,沙子培养的幼苗胚根最长(P<0.05).采用塘泥为基质,播种深度0.5 cm时有最高的出苗整齐度(GE),播种深度增加至1.0 cm时出苗率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14.
以2个洋桔梗品种"雪莱香槟"(‘Ceremony Orange’)和"露西塔I白底粉边"(‘Rosita I Pink Picotee’)为试材,研究了育苗期种子低温(10℃)春化处理天数(35、28、21、14、0d)及栽培期赤霉素处理对解除洋桔梗莲座化的影响,探寻了生产上解除洋桔梗莲座化技术。结果表明:2个品种低温春化处理28d均能提高种子发芽率。定植60d后,低温春化处理35d洋桔梗‘Ceremony Orange’抽薹率最高,达72.9%;低温春化处理28d‘Rosita I Pink Picotee’抽薹率最高,达89.6%。栽培期对未经种子低温春化处理的洋桔梗‘Ceremony Orange’莲座化苗进行赤霉素处理(处理浓度为0、50、100、150mg·L~(-1)),100mg·L~(-1)赤霉素处理对促进洋桔梗节间的伸长有明显作用,抽薹率达70.5%,可以有效打破莲座化。比较2种解除莲座化的处理效果,生产上解除洋桔梗莲座化方法可首选种子低温春化处理,该方法上花时间比栽培期赤霉素处理提早2个多月;栽培期赤霉素处理可以作为种子低温春化未打破莲座化的辅助措施。  相似文献   

15.
种子处理对西瓜细菌性果斑病的防治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干燥与药剂相结合、引发与药剂相结合的种子采后处理方法对西瓜种子的除菌效果进行了研究。应用PCR方法检测未经人工接种的西瓜种子,幼苗生长方法检测人工接种和自然带菌(Ac)的西瓜种子,结果表明,未经人工接种的西瓜种子中,从没有发酵经室内阴干4h后热风烘干、以及不管是否发酵室内阴干的种子上均检测到Ac菌的特异性条带。人工接种Ac菌的西瓜种子随着室内阴干时间的延长,幼苗细菌性果斑病(BFB)的发病率呈上升的趋势,由阴干3h的0.9%上升到阴干6h的20.4%。同时随着阴干时间的延长,种子的成苗率降低,由阴干3h的52.6%下降到阴干6h的23.9%。说明快速干燥能有效控制带菌种子幼苗BFB的发生,提高种子的健康质量。不同杀菌剂对自然带菌(Ac)西瓜种子杀菌效果的研究结果表明,不管是药剂处理种子还是含药的固体基质引发处理种子,其种子质量都没有显著的差别。药剂处理的种子平均每株幼苗的鲜质量均高于含药的固体基质引发处理的种子幼苗的鲜质量。通过幼苗生长鉴定,含药固体基质引发处理的相对防治效果在57.1%~78.6%之间,而药剂处理的相对防治效果在84.6%~100.0%之间。含药的固体基质引发处理对降低幼苗BFB发病率的效果要差。  相似文献   

16.
氧传感技术在板栗种子活力检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氧传感技术在板栗种子活力快速测定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分别采集板栗‘浙早1号’‘浙早2号’各5个母株的种子材料,通过老化处理0、24、48 h,分别获得各品种3个活力梯度的15份种子样品,然后进行氧传感测定以及室内标准发芽和田间出苗比较试验。【结果】经老化处理后,板栗种子活力开始下降,老化时间越长下降幅度越大。相关分析表明,氧气消耗指数(O_(CI))、氧气消耗速率(OCR)与‘浙早1号’板栗种子的标准发芽率、杭州及温州田间出苗率均呈显著相关,O_(CI)、理论萌发时间(TGT)与‘浙早2号’板栗种子的3个发芽指标均呈显著相关。【结论】O_(CI)是评价2个板栗品种种子活力的最佳指标,并在贮藏种子的活力检测中得到了验证。  相似文献   

17.
【目的】在油橄榄花期叶面喷施硼和钙肥,研究叶面喷施硼、钙及硼-钙交互作用对油橄榄完全花和坐果率的影响。【方法】选甘肃陇南主栽的3个油橄榄品种(‘莱星’‘鄂植8’‘城固32’),采用完全正交试验,在花期前、中、后分别喷施不同浓度硼和钙的叶面肥,调查完全花比率和坐果率,并观察了硼和钙对花粉萌发的影响。【结果】花期叶面喷施硼和钙对各品种油橄榄完全花及坐果率的交互影响均不显著。但‘鄂植8’和‘城固32’在0.10%的硼酸因素下,完全花比率较对照分别提高了8.9%和11.5%;‘城固32’在0.05%的硼浓度下的坐果率较对照提高了154.2%;‘鄂植8’和‘城固32’在0.00%、0.25%的钙浓度处理下,其坐果率均显著高于更高浓度的处理,高浓度的钙反而对果实坐果率有显著抑制作用;‘莱星’的处理间差异均不显著。培养基50~75 mg·L~(-1)的硼酸对油橄榄花粉萌发促进作用最好,而培养基添加钙则抑制花粉萌发,且硼和钙存在一定的拮抗作用,因此高浓度的钙不利于油橄榄花受精和果实坐果。【结论】油橄榄不同品种对花期喷施硼和钙的响应程度不同,适量的硼(0.5%~1.0%)对油橄榄开花坐果有促进作用,而高浓度硼(大于1.00%)和高浓度钙(大于0.25%)均不利于油橄榄开花坐果,在油橄榄花期的叶面施肥中应谨慎使用外源高浓度钙。  相似文献   

18.
以老鸦瓣、阿尔泰郁金香和准噶尔郁金香的种子、鳞茎、叶片及花茎为试材,研究我国野生郁金香的繁殖方法,以期为我国野生郁金香的利用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种子繁殖是我国野生郁金香的主要繁殖方式,5℃低温能够促进老鸦瓣、阿尔泰郁金香和准噶尔郁金香种子的萌发,在培养皿试验中,萌发率分别达到75.6%、74.5%和70.1%;3种郁金香的种子播种在草炭土+细沙(2∶1)的基质中萌发率最高,分别为50.5%、57.6%和68.3%;老鸦瓣的鳞茎是进行组织培养较为理想的外植体,接种在MS+TDZ 2.0mg·L~(1)+NAA 0.5mg·L~(1)+BA 1.0mg·L~(1)培养基上时,诱导与分化率最高,分别为67.4%和72.4%;而阿尔泰郁金香和准噶尔郁金香的离体再生均很困难。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不同程度的高温对高丛越橘叶片气孔特征及其气体交换参数的影响。【方法】以6个高丛越橘(Vaccinium corymbosum L.)品种的2 a生幼苗为试验材料(南高丛品种‘奥尼尔’‘海岸’和‘蓝脊’;北高丛品种‘公爵’‘布里吉他’和‘蓝丰’),利用人工气候箱控制生长温度的条件下,共设置4个温度处理,即对照(25℃)、轻度增温(30℃)、中度增温(35℃)和重度增温(40℃),利用印迹取样法及空间分析技术研究了6个越橘品种叶片气孔的结构特征和空间分布格局。利用Li-6400便携式光合测定系统测定了叶片的气体交换参数。【结果】研究发现叶片的气孔密度、气孔结构及其空间分布格局对增温产生的响应在南高丛和北高丛越橘2个类群之间没有明显的特异性区别。然而,高丛越橘叶片气孔特征对高温的响应在不同品种间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高温改变了‘海岸’‘蓝脊’‘布里吉他’和‘蓝丰’的气孔结构特征,但没有对‘奥尼尔’和‘公爵’产生影响;同时,高温导致‘奥尼尔’和‘布里吉他’叶片气孔的空间分布变得更加规则。另外,高温处理导致高丛越橘品种叶片的净光合反应速率(Pn)、气孔导度(Gs)和蒸腾速率(Tr)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但其最大值随着品种的不同而发生变化。【结论】高温条件下高丛越橘通过调整气孔结构特征和优化气孔的空间分布格局来进一步提高气体交换效率。然而,气孔结构和功能进行调整和优化的能力在品种间存在较大的差异,最终导致了各品种叶片气体交换参数对高温响应的不同,特别是在抵抗极端高温方面表现得尤为突出。  相似文献   

20.
【目的】壳寡糖能够诱导植物抵抗生物胁迫和非生物胁迫,探究NaCl胁迫下壳寡糖对耐盐性不同的西瓜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以期为西瓜抗性育种和盐碱地西瓜栽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2个西瓜材料(‘HQ-2’和‘HQ-3’)为试材,研究在180 mmol·L~(-1)NaCl胁迫下,壳寡糖对耐盐性不同的西瓜幼苗地下和地上部干鲜质量、光合色素含量及SOD、CAT、POD活性和MDA含量的影响。【结果】添加1 g·L~(-1)的壳寡糖可以一定程度提高西瓜幼苗的地下和地上部干鲜质量,增加叶绿素a、叶绿素b、类胡萝卜素含量。在处理10 d后,在180 mmol·L~(-1)NaCl胁迫下和壳寡糖+180 mmol·L~(-1)NaCl处理下不耐盐材料‘HQ-2’的SOD、CAT活性和MDA含量均低于对应的耐盐材料‘HQ-3’,而不耐盐材料‘HQ-2’POD活性高于耐盐材料‘HQ-3’。【结论】添加壳寡糖对不耐盐材料在180 mmol·L~(-1)NaCl胁迫下缓解作用显著,对耐盐材料虽有促进作用,但效果不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