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鲫鱼体尺及RNA/DNA比值与体重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机取21尾健康鲫鱼停食2天后测基体长,体高,体宽,体围,白肌中RNA/DNA比值及体重,通过多元统计分析建立线性回归方程Y=-94.237+2.713x1+7.467x2+7.908x3+1.904x4+39.366x5+3.151(r=0.996);单独分析体重(Y)与RNA/DNA比值(x5)建立回归方程Y=-38.730+82.764x5+5.969(r=0.9817)。经主成分分析,第1  相似文献   

2.
黄潮土长期施用磷肥的肥效演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1981 ̄1998年在黄潮土上进行肥力定位试验,结果表明:黄潮土连续18年施用磷肥(每年施150kg/mh^2P2O5的过磷酸钙),磷肥的年表观利用率随施肥年限延长增长,试验13年后趋稳定;磷肥在小麦、玉米上的养分生产力(Y)与施肥年限(x)呈二次方程关系:Y小麦=-15.002+11.077x-0.553x^2(r=0.9532^**);Y玉米=-8.503+5.621x-0.274x^2(r=0.9801^**),显示出磷肥残效的叠加效应。在该试验条件下,由于NP处理配施有机肥带入的磷量较高,磷肥肥效则有年下降,黄潮土中磷肥肥效与土壤速效磷(olsen P)含量呈极显著负样关:Y(小麦当季表观利用率)=199.409x^-0.709(r=-0.9382^**);Y(小麦增产)=65.894-2.605x(r  相似文献   

3.
金露梅株丛的植物量及其空间分布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东祁连山金露梅株丛的植物量形成规律,空间分布特点及其与立地类型的关系。结果表明,地上植物量8月底最高,6月生长最快,10月凋落速度最快。年凋落量是年增量的72%左右。株丛植物量Y与株丛分枝数X1、丛高X2、株丛投影面积X3成正相关关系,可用多元线性回归方程Y干质量=-325.346十10.421X2+0.110X3(r=0.857,P<0.01)或Y鲜质量=210.637+7.218X1+1.400X2+0.087X3(r=0.872.P<0.01)来估测,估测精度分别为91.2%和95.8%。地上植物量的80%分布于0~30cm高度内,地下植物量的85%集中分布于0~20cm的土层中。株丛地下植物量378.9g/m2·DM是地上植物量326.6g/m2DM的1.2倍,地下部分所占空间是地上的35~10.2倍。不同立地条件下金露梅株丛的分枝数不同,单枝质量差异很大。  相似文献   

4.
1灭扫利对家蚕的毒力灭扫利又名甲氰菊脂,对家蚕有很强的触杀作用,对3龄蚕的触杀毒力回归方程为Y=7.096+1.712X,LD50为0.0597mg/kg。对5龄蚕的触杀毒力回归方程为Y=5.710+1.631X,LD50为0.36mg/kg。该药对...  相似文献   

5.
寒地水稻中华稻蝗发生规律及为害损失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野外和稻田中华稻蝗发生规律的调查,其结果表明:中华稻蝗主要以3龄以上虫态于7月初开始身稻田转移,7月中旬大量进入稻田,稻蝗的虫口密度与水稻产量结构及产量损失之间存在明显的线性回归关系,其回归方程为:千粒重与虫口密度关系为Y=26.153-0.3955x(r=-0.948),产量损失与虫口密度关系为Y=5.119+1.866x(r=0.9167)。  相似文献   

6.
嘉平大枣果实发育过程中糖份累积规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嘉平大枣果实在发育过程中,单、双糖含量在各年间虽有差异,但均遵循各自的规律变化,与生长期及平均单果重有极显著和显著的相关性。其单糖与生长期呈极显著的正相关,似合曲线为3次多项式,3年均值回归方程Y=-0.00004X^3+0.0086X^2-0.4883X+12.812R=0.9985^**(n=7)。单糖与平均单果重呈极显著的指数曲线正相关3年均值回归方程Y=3.6899e^0.0855XR=0.9937^**(n=7)。果实的内双糖在果核完全硬化后才开始出现(即头棚枣花后70天,二棚枣花后60天),到完熟期剧增。其含量与生长期和平均单果重分别呈极显著和显著的指数曲线正相关,3年均值的回归方程分别为Y=0.0002e^0.1095X,Y=0.0018e^0.6338X,R=0.9923^**(n=4)。  相似文献   

7.
二斑叶螨为害玉米损失率及防治指标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97 ̄1999年,在二斑叶螨为害期对玉米产量损失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二斑叶螨螨量与产量损失成正相关(r=0.9951),回归方程Y=4.1886+0.3354X。防治指标。7月20日前平均单株玉米有叶螨22头。  相似文献   

8.
在自然富硒,中硒和缺硒地带,采集了奶山羊毛,奶,血,心,肝,肾,肌肉组织样品,用荧光分光光度法对硒含量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奶山羊血,奶,毛硒含量有极紧密的线性关系,r血,毛=0.8582,r奶,血=0.6614(P〈0.01)。通过羊毛硒含量估计血硒含量的回归方程为:Y血=0.513X毛-55.45(μg/kg)几种组织的硒含量顺序为肾〉肝〉心〉肌肉。  相似文献   

9.
豫东潮土速效磷含量与土壤供磷量等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豫东石灰性潮土区经过连续3 年的田间试验和对土壤、小麦植株磷素含量的系统测试,建立了土壤速效磷含量与土壤供磷量、磷素利用率及磷肥增产效果的相关技术模式。土壤速效磷含量与供磷量呈对数曲线关系,Y= 0 .593lnx - 0 .556(n = 43) ,r= 0 .680 ** ;土壤速效磷含量与磷利用率呈指数曲线关系,Y= 101 .60e - 0 .081x(n = 34) ,r = - 0 .701 ** ;土壤速效磷含量与磷肥增产量亦呈指数曲线关系,Y= 171 .45e- 0 .0555x(n = 51) ,r = - 0 .554 ** 。有关模式和参数,对指导该区作物轮作中计量施肥,调节养分平衡及提高施肥的经济、生态效益等均有较重要的生产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0.
采用人工接虫法,探讨了不同密度菜青虫对春甘蓝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菜青虫百株虫量(X)与甘蓝产量(Y)呈显著负相关,相关式为Y=165.8904-0.0385(r)=-0.9902^**)。通过五种曲线模拟及回归分析,得出了虫口密度与甘蓝产量损失率(Y)之间的关系为幂函数,即Y=0.0208x^1.0057(r=0.9961)。提出了豫南地区甘蓝菜青防治指标为百株虫量55头。  相似文献   

11.
珍珠番石榴树适宜负载量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确定珍珠番石榴的适宜负载量。[方法]以珍珠番石榴为试材,研究了枝组、主干、单枝、单花序的适宜负载量。[结果]单株产量与干径呈显著相关,回归方程为Y=2 085.3X1+4 372.4;枝组产量与枝组粗度呈显著相关,其回归方程为Y=3 956.8X1-4 635.4。枝组留果量(X2)与枝组粗度(X1)和平均果重(X3)的回归方程为:X2=(3 956.8X1-4 635.4)/X3;结果枝平均果重(Y)与结果数(X1)、叶片数(X4)的回归方程为Y=169.064 0-22.372 8X1+1.943 5X4。结果枝产量(Y)与结果数(X1)、枝条粗(X2)、枝条长(X3)的回归方程为Y=39.738 3+64.744 1X1+765.891 5X2-7.949 2X3。[结论]珍珠番石榴结果枝留果2~3个、花序留果1个、叶果比为8∶1时较好。  相似文献   

12.
不同遮阴条件下红花檵木叶色变化与色素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红花檵木为研究对象,设置全光照、25%遮阴、50%遮阴和75%遮阴四个处理,测定叶片内叶绿素、类胡萝卜素质量分数及花青素质量摩尔浓度和叶色参数(L、a、b值),研究其叶色与色素质量分数(或质量摩尔浓度)间的内在联系。结果表明:红花檵木叶色和色素质量分数(或质量摩尔浓度)在全光照条件下变化不明显;25%、50%和75%遮阴使叶色以不同程度由紫红色向绿色变化,叶色参数a值明显减小,但L值和b值没有明显变化规律。花青素质量摩尔浓度显著下降,叶绿素、类胡萝卜素质量分数以不同速率增加。相关性分析发现,a值与各色素质量分数(或质量摩尔浓度)间均呈极显著相关关系,但L值、b值与各色素质量分数(或质量摩尔浓度)间没有表现出明显的相关性;叶色参数a与色素相对质量分数(或质量摩尔浓度)的回归模型为Y(a值)=10.071+8.006X1(花青素相对质量摩尔浓度)-15.398X2(叶绿素相对质量分数)+13.066X3(类胡萝卜素相对质量分数),F检验达0.01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13.
为建立烤烟焦油含量的预测模型,对烤烟总糖含量(X1)、还原糖含量(X2)、总氮含量(X3)、烟碱含量(X4)、钾含量(X5)、氯含量(X6)、糖碱比(X7)、氮碱比(X8)和钾氯比(X9)9项化学指标进行基于相关分析和统计检验的多重共线性诊断,并对其与焦油含量(Y)进行了岭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烤烟总糖、还原糖、总氮、烟碱、糖碱比和氮碱比6项化学指标间存在共线性,且9项化学指标与焦油含量间均存在极显著相关关系,表明采用岭回归方法建立的以该9项化学指标为自变量的烤烟焦油含量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是合理的。当岭回归参数为0.08时的烤烟焦油含量预测模型为Y=18.800 9–0.000 7X1–0.034 2X2+1.625 2X3+0.691 1X4–0.968 68X5+0.292 70X6–0.029 9X7–3.519 3X8–0.056 87X9(R2=0.817 5)。回归方程通过显著性检验(P<0.01),且回归系数的符号均与相关分析结果相一致,有效地使运用最小二乘法估计时符号不合理的回归系数变得合理。  相似文献   

14.
[目的]为改变传统苜蓿制种模式中水资源浪费的现状.[方法]实验通过设置不同的水量与播种方式,研究地下滴灌对新牧1号杂花苜蓿种子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1)地下滴灌条件株高随着配水量的增加而增高,株高与单株种子产量呈正相关,R=0.449 420,P<0.01.(2)花序数/枝条(X2)、豆荚数/花序(X3)籽粒数/豆荚(X4)与种子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R=0.778 275、R=0.830 400、R=0.925 693,P<0.01.种子产量回归方程为:Y=-2.677+0.025 X2+0.136 X3+1.712 X4.(3)处理组合T3W1(40~80 cm宽窄行播种,灌水量达相对田间持水量65;~80;).[结论]单株种子产量最高为1.17 g,并与其他处理存在极显著性差异(P<0.01).  相似文献   

15.
对春提早、秋延后和越冬茬西葫芦的叶面积指数(LAI)及生育期的有效积温进行归一化处理,分别将最大的LAI和出苗至开花的有效积温定为1,以相对LA(I0~1)和相对有效积温(0~1)为参数,进行LAI动态模拟,筛选、建立了一个适用于这3个茬口西葫芦的相对LAI动态模拟模型:y=(a+bx)(/1+cx+dx2)。其中,春提早为y=(-0.040 0+0.087 5x)/(1-1.473 8x+0.588 2x2)(r=0.992 2**,n=50);秋延后为y=(0.035 5+0.060 0x)(/1-1.390 5x+0.543 1x2)(r=0.991 9**,n=22);越冬茬为y=(-0.046 4+0.146 4x)(/1-1.377 9x+0.559 0x2)(r=0.988 7**,n=70)。准确度(以k表示)分别为0.999 6,1.000 7和1.000 5,精确度(以R2表示)分别为0.983 9,0.982 3和0.976 9。西葫芦LAI动态模型从三叶一心期就能够比较准确地进行西葫芦LAI动态预测。  相似文献   

16.
基于数字图像技术的冬油菜氮素营养诊断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目的】利用田间氮肥梯度试验探讨数字图像技术对冬油菜氮素营养无损评估预测的可行性,明确该技术的最佳数码参数和方程模型,为数字图像技术进行冬油菜氮素无损诊断提供依据。【方法】2013-2014年在湖北省武穴市开展不同施氮处理田间试验,以冬油菜为试验材料,设置不同氮素水平(0、90、180、270和360 kg·hm-2),分别于六叶期、十叶期、蕾薹期和开花期,利用数码相机获取冠层数字图像数据,同时采集植株样品分析其生长特征值,研究其相关性并建立氮素营养参数的方程模型。利用2014-2015年独立氮肥水平试验,对上述方程模型拟合精度进行验证并绘制1﹕1线性关系图。【结果】数字图像红光值(R)、红光标准化值(NRI)和绿光与蓝光比值(G/B)与冬油菜氮营养状况常规诊断指标地上部生物量、叶片氮浓度和叶绿素浓度等呈负相关关系,而绿光值(G)、蓝光值(B)、绿光与红光比值(G/R)、蓝光与红光比值(B/R)、绿光标准化值(NGI)和蓝光标准化值(NBI)则与上述指标呈正相关关系,红光标准化值(NRI)与其他数码参数相比能更好地表征冬油菜的氮素营养状况,蕾薹期红光标准化值NRI与氮肥用量、地上部生物量、叶片氮浓度、叶绿素浓度、氮素吸收量和氮营养指数之间的关系可分别用线性方程y(t·hm-2)=-8.003x+2.706、y(t·hm-2)=-106.072x+38.200、y(g·kg-1)=-692.99x+ 261.84、y(mg·g-1)=-12.750x+5.665、y(kg·hm-2)=-4087.416x+1414.274和y=-27.198x+9.812来表达,其相关性达到极显著水平。2014-2015年独立试验模型检验结果表明,叶片氮浓度、叶绿素浓度和氮营养指数实测值与预测值的决定系数R2分别为0.917**、0.746**和0.953**;均方根误差RMSE分别为0.821、0.330和0.228;相对误差RE %分别为26.32%、28.57%和28.39%,模型预测精度较好。【结论】数字图像技术可以用于冬油菜氮素营养的评估预测,评估时期为蕾薹期(包括)之前均可,最佳预测参数为红光标准化值NRI,参数的最佳方程模型为直线方程函数。  相似文献   

17.
寄主日龄对啊氏啮小蜂寄生后代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啊氏啮小蜂(Tetrastichus hagenowii)是美洲大蠊卵的寄生蜂,越新鲜的美洲大蠊卵荚被寄生率越高,不同日龄卵荚寄生率(y)与卵荚日龄(x)的关系符合方程y=-0.6 943x+34.158(R2=0.9205).寄生不同日龄卵荚的啊氏啮小蜂的发育历期(y)随着美洲大蠊卵荚日龄(x)的增加而缩短,符合方程y=-0.4411x+43.404(R2=0.9467).寄生蜂的雌雄性比(y)也随着寄主日龄(x)的增大而降低,符合方程式y=-1.4349x+89.435(R2=0.9331).  相似文献   

18.
【目的】建立可定量分析芒果叶中芒果苷和叶绿素含量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为今后综合开发利用广西芒果叶资源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测定芒果叶中芒果苷和叶绿素的吸光值,然后通过芒果苷的线性回归方程和Arnon公式换算出芒果苷和叶绿素含量,同时测定广西百色市11个芒果品种叶片中的芒果苷和叶绿素含量。【结果】258.5 nm是芒果苷标准品和芒果叶提取物中芒果苷含量的最佳测定波长。采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测定芒果苷含量时,其回归方程(y=0.0697x-0.0009)在4.120~41.200μg/mL范围内的线性关系良好(R2=0.9998),且准确性高、重复性好、检测结果稳定。以其测定广西百色市11个芒果品种叶片中的芒果苷和叶绿素,发现芒果苷含量范围为11.493~16.675μg/mL,其中以红象牙的含量较低,台牙和农院五号的含量较高;叶绿素总含量范围为4.83~8.77 mg/mL,其中以红贵妃和金煌芒的含量相对较高,四季蜜芒和农院五号的含量较低。【结论】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可用于评价芒果叶药材质量。  相似文献   

19.
According to previous analysis, some properties bounding up with tuber yield were investigated.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uber average weight, plastid Mg2+ -ATPase activity, plastid Ca2+ -ATPase activity,mitochondria Mg2+-ATPase activity, total soluble protein content, tuber average diameter, and Q-enzyme activity were important factors determining the tuber yield. The linear regression equation was:Y = 0.5211 +0.0595X(1) + 0.8389X(2) + 0.0882X(3) - 0. 0073X(4) + 0. 1449X(5) + 0. 3510X(6) + 0. 0031X(7) -0.00003X(8) + 0.3412X(9)+ 0.0127X(10) + 0.2904X(11) + 0.0570X(12) + 0.0159X(13) + 0.3585X(14)+ 0.0134X(15) -0.1012X(16). At the same time, the relation between several important properties and soluble protein fractions were analyzed.  相似文献   

20.
研究降解菌X在不同接菌量、土壤含水量和肥料添加量条件下降解土壤中异草酮的影响,优化降解菌X的修复条件。利用生物测定方法,采用二次回归旋转组合设计,确定降解菌的生物修复条件。得到修复条件的经验模型为y=66.76+8.69C1+6.31C2+4.57C3-7.76C12-7.64C22。各因素对降解率的影响大小顺序依次为接菌量、土壤含水量、肥料添加量。当降解菌X接种量(12.16~14.45 mL.kg-1)、土壤含水量(19.47%~21.40%)和肥料添加量(2.06~2.45 g.kg-1)分别在所示范围内时,降解菌X在异草酮有效成分浓度为500μg.kg-1的风干土壤中,30 d后的降解率可达到60%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