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89 毫秒
1.
晚茬小麦高产栽培技术途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晚茬麦面积扩大,产量较低的现状和生育特点,研究得出“两争两补”共4种高产栽培途径,即通过稻田套播,板茬直播,晚茬密播,地膜覆盖等配套技术的应用,实现晚茬小麦高产。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随着耕作制度的改革和复种指数的提高,麦棉、麦菜等作物间套复种面积加大,晚茬麦的面积也不断扩大。正确掌握晚茬麦的生育特点,实施相关的配套栽培技术.晚茬麦仍能获高产。  相似文献   

3.
分析晚茬油菜低产原因,总结其高产栽培技术,以为晚茬油菜高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总结了高淳丘陵地区水稻晚萑对下一茬油菜、小麦的不利影响,如播栽质量降低、不利于秋发冬壮、产量降低,提出可以采取油菜板茬移栽技术、稻田套种技术、晚麦独秆栽培技术等方法实现晚茬麦油高产栽培。  相似文献   

5.
小麦晚播对籽粒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已成为制约我国小麦生产的关键问题,在长江中下游稻麦两熟区,这一矛盾尤为突出。旨在通过归纳稻茬小麦晚播定义依据,总结稻茬小麦晚播原因及高产限制因素,并针对性地提出稻茬晚播小麦高产稳产栽培技术体系,为稻茬晚播小麦丰产栽培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6.
晚茬西瓜高产栽培技术郭超,董孝立,温丙林(汝州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汝州467001)聂玉霞(平顶山市农业科学研究所)随着种植业结构的调整,西瓜种植面积发展很快,尤其是晚茬西瓜的效益较好。据统计,汝州市西瓜种植面积约40000亩,其中:晚茬西瓜约占1/...  相似文献   

7.
我国晚茬小麦栽培有着悠久的历史,人们也积累了很多经验。为促进晚茬小麦的推广种植,通过多年多点晚茬小麦种植试验和生产调查,总结了晚茬小麦成因、生育特性及优质高产栽培技术,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为适应生产需要,促进稻茬小麦稳产、高产,于2013年在凤台县开展了晚茬小麦稳产、高产品种筛选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烟农19、济麦22、连麦2号、泛麦5号等品种综合性状好、产量较高,可在晚茬种植。  相似文献   

9.
泗县晚茬小麦高产栽培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李庆文 《农技服务》2009,26(12):15-15,17
根据生产实践和试验示范,分析了泗县晚茬小麦高产栽培存在的整地质量差、品种选用不当、施肥不合理、播种方式落后、病虫草危害严重等问题,同时提出了晚茬小麦高产栽培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探讨晚茬麦低产变高产的途径,我们从2002年秋种开始,对晚茬进行了地膜覆盖栽培技术研究.探索晚茬麦地膜覆盖的增产数量和经济效益;掌握晚茬麦地膜覆盖的栽培技术,为进一步推广应用这一新技术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甘肃马铃薯晚疫病病菌交配型及对甲霜灵的敏感性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检测了2007—2009年在甘肃省采集分离的马铃薯晚疫病菌的交配型及其对甲霜灵的敏感性。79株晚疫病菌进行交配型检测结果表明,69株为A1交配型,4株为A2交配型,6株为自育型;117株马铃薯晚疫病菌对甲霜灵敏感性检测结果为:60.68%的菌株对甲霜灵表现高抗,11.97%表现中抗,27.35%表现敏感。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采自青海海东地区致病疫霉交配型及其对甲霜灵敏感性的测定,研究了致病疫霉交配型的分布及敏感性.结果表明,在海东地区致病疫霉主要为A1交配型;对甲霜灵的敏感性测定结果中,敏感、中抗、高抗菌株频率分别为91.43%,2.85%、5.71%,其中中抗菌株分布在互助县境内,高抗菌株均分离自番茄,分布在循化县和西宁城北区.海东地区的菌株总体对甲霜灵表现敏感.  相似文献   

13.
褐色大肥菇是坝上地区口蘑的主要品种之一,干品香味浓郁,菇质细腻。为了有效利用北京延庆四海山区冷凉的林地环境,发展北京山区林地食用菌,采用人工栽培料在林地生产褐色大肥菇,获得了成功。栽培期四海林地的日均气温在15~26.2℃之间,5~10 cm地温变化在10~19℃之间,林地闭郁度为0.6~0.7。采用牛粪、玉米秸秆4~5月堆制培养料,5~6月播种,7~9月出菇,产量5 kg/m2,产值40~50元/m2。  相似文献   

14.
对砂生槐4个种源的种子、幼苗性状进行系统分析。结果表明,种源间种子性状差异显著。种子性状千粒重以拉萨种源的最重,达37.64g,朗县种源种子最长,达0.50cm,拉萨、日喀则产种子形态为卵圆形,米林、朗县产种子形态为长卵圆形。砂生槐苗高生长进程符合Logistic曲线方程,苗高生长期131~134d,速生期46~57d,速生期生长量占总生长量比率为61.0%~62.3%。种源间苗木生长性状差异显著或极显著,拉萨种源的生长量最大,一年内积累的干生物量最多,朗县种源的根系发达。  相似文献   

15.
[目的]建立一种快速检测李氏杆菌病的方法。[方法]通过对实验室保存的5株李氏杆菌分离株进行药敏试验,用甲醛灭活苗免疫试验动物,制备特异性抗体,将特异性抗体与抗原进行平板凝集试验。[结果]分离菌株对氨苄西林、庆大霉素、链霉素高度敏感,对头孢唑啉、左氧氟沙星和多粘菌素中度敏感,对头孢他啶、头孢呋辛钠耐药性较强。通过用甲醛灭活苗免疫试验动物来制备特异性抗体,将特异性抗体与抗原做平板凝集试验,建立一种快速准确检测李氏杆菌病的方法。[结论]成功建立了一种快速检测李氏杆菌病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秦川牛的遗传多样性,加强对该品种资源的保护。[方法]利用15个微卫星座位,运用多重荧光PCR技术对59头秦川牛个体的基因组DNA进行扩增,通过等位基因频率、多态信息含量、基因杂合度和有效等位基因数分析秦川牛品种的遗传多样性。[结果]结果表明:在15个座位的等位基因数为5~18个,平均等位基因数为10.3个;各座位上的杂合度都较高,平均杂合度为0.7959;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为5.3066;15个座位中多态信息含量为0.6441~0.8649,均为高度多态。[结论]通过荧光标记可用于牛品种遗传多样性的分析,并可为进一步QTL定位和标记辅助选择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通过典型样地调查,对西安镇不同级别道路绿地的植物物种丰富度、多样性指数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在西安镇道路绿地中,乔木层的Simpson指数(D)在0.3~0.6之间、Shannon-Weiner指数(H)在0.5~1.5之间,灌木层的Simpson指数(D)在0.3~0.8之间、Shannon-Weiner指数(H)在0.7~2.0之间,草本层的Simpson指数(D)在0.5~1.0之间、Shannon-Weiner指数(H)在1.5~4.0之间,说明西安镇道路绿地乔木层和灌木层多样性指数偏低,草本层植物多样性指数较高。  相似文献   

18.
运用杂交瘤细胞技术,以牛型结核分支杆菌免疫Balb/c小鼠,用其超声波裂解液筛选杂交瘤细胞,得到了2株能稳定分泌抗牛型结核杆菌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分别命名为5D4和4C3,并对它们的特性作了初步鉴定.经鉴定,2株单克隆抗体均为IgG1亚类.腹水经ELISA检测,效价可达1∶1×104~1∶1×105,同时分析了2株单抗的抗原位点,结果表明2株单抗针对不同的抗原位点.单抗的特异性试验结果显示,2株单抗与大肠杆菌,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均没有反应,但都与人型结核分支杆菌有不同程度的交叉反应.并应用免疫胶体金技术制备牛结核杆菌胶体金快速诊断试纸条做应用性鉴定.该试纸条只与结核杆菌发生反应,而不与沙门氏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李氏杆菌等发生交叉反应.该试纸条最低能检测出浓度为1×106个/mL的牛结核杆菌菌液,有较高的灵敏度.  相似文献   

19.
山东茶树品种引进情况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实地调查结合问卷调查和文献查阅,对山东茶树引种工作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分析。结果表明:山东引进茶树品种主要来源于浙江、福建、湖南和安徽,共引进茶树品种75个;引种方式主要为茶籽,以鸠坑和福鼎大白种植最广;无性苗引种数量呈上升趋势,但未形成规模,多处于试种阶段;山东引进品种的结构由单一适制绿茶向红绿茶兼制以及乌龙茶、多茶类适制方向发展;目前山东在生产上主要种植的无性系品种有:福鼎大白、龙井43、龙井长叶、白毫早、迎霜;适宜推广种植的无性系品种有:中茶108、乌牛早、舒茶早、碧香早、平阳特早、金观音、金萱等。  相似文献   

20.
以木纳格葡萄败育型胚珠为材料进行胚挽救,按照已建立的适合白木纳格葡萄败育型胚珠培养体系进行实验,获得了大量木纳格葡萄胚挽救幼苗,炼苗后移栽到大田中种植。并结合已有分子标记技术,对胚挽救幼苗进行鉴定,结果显示45株胚挽救幼苗中,有21株扩增获得了目的片段,初步确定为具有无核性状的葡萄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