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荆州市农科院育成的小麦新品种“荆麦103”,经过2006至2007年院品种对比试验,2007至2009年通过湖北省小麦区域试验,2009年同时进行生产试验,田间表现为丰产性、稳产性较好,抗倒能力强,综合抗性较优,2009年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品种审定编号为鄂审麦2009002。  相似文献   

2.
《花生学报》2006,35(3):27-27
中花12系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用“唐92918”作母本,“ICGV86699”作父本杂交,经系谱法选择育成的花生品种。2006年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鄂审油2006001。2003~2004年参加湖北省花生品种区域试验,两年区试平均荚果产量4180kg/hm^2,比对照中花4号增产2.20%。其中:2003年荚果产量3820kg/hm^2,比中花4号增产5.71%,极显著;2004年荚果产量4340kg/hm^2,比中花4号减产0.58%,不显著。该品种适于湖北省花生非青枯病区种植。  相似文献   

3.
荆州市农科院育成的小麦新品种"荆麦103",经过2006至2007年院品种对比试验,2007至2009年通过湖北省小麦区域试验,2009年同时进行生产试验,田间表现为丰产性、稳产性较好,抗倒能力强,综合抗性较优,2009年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品种审定编号为鄂审麦2009002.  相似文献   

4.
强优势杂交种中棉1279 于2017年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和江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介绍了其选育过程、品种特征特性、主要优点、主要适宜地区、示范种植表现和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5.
高产双低杂交油菜新品种中油杂2号的选育   总被引:5,自引:6,他引:5  
中油杂2号是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利用陕2A不育系等材料,经测交,诱变和杂交转育选育的甘蓝型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三系杂交种,具有丰产性突出,稳产性好,品质优良,抗(耐)病性强,适应性广等特征。湖北省区试平均2926.43kg/hm^2,比对照中油821增产19.73%,全国(长江中游)区试平均产量2318.18kg/hm^2,比对照中油821增产13.94%。种子芥酸含量0.90%,商品籽硫甙量20.70μmol/fg。2000年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1年通过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6.
扬两优6号属两系中熟中籼杂交稻组合.由江苏里下河地区农科所以广占63—4S为母本、扬稻6号为父本杂交配组.于2000年育成并参试。2003年通过江苏省、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4年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5年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和国家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6年建宁县引进该组合种植.2007年由北京金色农华引进制种。  相似文献   

7.
冈杂棉0623由湖北省黄冈市农业科学院选育而成,2014年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表现结铃性强、铃较大、品质优,抗病性强、高产稳产等特点,其高产栽培应掌握“适时播种、合理密植、科学施肥、适时化调和加强田间管理”等技术措施,确保大田生产推广应用的成功。  相似文献   

8.
广两优476是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利用广占63—4s作母本、R476作父本组配的高产、优质多抗籼型中稻新品种。2010年4月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鄂审稻2010004).同年获科技部成果转化项目支持.2011年被湖北省农业厅推介为中稻主推品种。  相似文献   

9.
优质高产籼型杂交晚稻新组合岳优26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岳优26是湖北省咸宁市农科所用咸恢26与岳4A配组而成的籼型杂交晚稻新组合。该组合具有高产稳产、熟期适中、米质优、抗性强、制种易获高产和适应性强等特点,于2003年2月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0.
中棉所96014是转抗虫基因常规棉花品种,于2021年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在湖北省种植平均生育期122 d,单株结铃32.6个,铃重5.49 g,整个生育期生长势较强,整齐度好,表现出抗逆性强、丰产性好、适应性强的优良特性,品种推广潜力大。通过总结介绍该品种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栽培技术要点等,为品种的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广两优558是湖北省种子集团有限公司、湖北禾盛生物育种研究院用优质两系不育系广占63—4S与强优恢复系R558配组育成的优质高产杂交中稻新品种。2011年通过湖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鄂审稻2011003。其产量和生育期与对照扬两优6号相当.稻米品质达国标二级(同比杨两优6号优两个等级),田间长势旺。分蘖力强.剑叶长挺,穗型较大,产量潜力大,综合抗性好,适宜在湖北省一季中稻稻瘟病无病区或稻瘟病轻发稻区种植。  相似文献   

12.
KB3137是由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选育的转基因抗虫常规棉品种,2018年4月通过江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该品种具有"植株塔形、秆坚硬抗倒,丰产、稳产,综合抗性强,品质较优"的特点。为加速其推广应用,特介绍其在长江流域棉区高产栽培主要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3.
高产优质抗病棉花新品种──鄂抗棉3号鄂抗棉3号高产、优质、抗病性好、熟期适宜、株型好、抗逆性强。1995年由湖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1995年参加国家棉花品种黄河流域区试及长江流域区试。1992~1993年在湖北省区试中,皮棉产量比对照中棉所1...  相似文献   

14.
一、品种来源鄂荆1号系湖北省荆州地区农科所1974年用(3208×荆棉4号)F_2×安通S_(21)复合杂交,在夏播连作强优势组合杂种后代中,经五年六代株型定向选育,于1979年育成。原系号为“3247”,1985年9月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为鄂  相似文献   

15.
宜红早茶树良种是湖北省宜昌县茶树良种站于1973年采用单株选育法从宜昌县太平溪宜昌群体种中选育的无性系红绿茶兼制品种,属小乔木型中叶类特早生种。1998年被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确定为国家级良种,也是湖北省唯一的国家级良种,主要分布在三峡茶区,是渝东鄂西主栽品种。其主要特点是: 1.发芽早,封园迟。在原产地,春茶2月中旬萌发,3月5日左右开园,在中等管理水平下,一般在11月下旬封园,停产期约三个半月。 2.树姿半开张,叶呈水平状着生,叶片较厚,叶质较软,芽叶黄绿色,育芽能力强,芽叶肥壮。一芽三叶…  相似文献   

16.
高产优质兼抗虫杂交棉花品种冈杂棉8号是湖北省黄冈市农业科学院选育.2006~2007年参加湖北省杂交棉区域试验,2008年3月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审定编号为2008005.  相似文献   

17.
大麦新品种鄂大麦13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湖北荆楚种业股份有限公司选育的大麦新品种鄂大麦13经过二年的湖北省大麦品种比较试验,平均产量408.85kg/667m^2,比对照鄂大麦9号增产13.1%,连续2年居第一位,表现丰产性、稳产性好,综合抗性较好,2009年8月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认)定,品种审定编号为鄂审麦2009006,为了探索该品种的最佳密度、  相似文献   

18.
1997年7月28~29日,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认)定通过了11种作物的16个品种,其中认定通过了1个水稻新品种和1个水稻不育系。1.春江03粳是中国水稻研究所选育的晚粳新品种,由孝南区农科所引进。该品种中熟偏迟,分繁力强,成穗率高,抗倒能力强,中抗稻瘟病,纹枯病、稻曲病轻,综合抗性好。1995年参加省区试,平均单产6753kg/hm‘,比对照品种鄂宜105增产4.28%,增产极显著,居参试组合首位。1995年孝感试种13hm‘多,平均单产6921kg/hm’,1996年孝南区农科所1.2hm‘示范田,单产7635kg/hm‘。适宜湖北省双季稻区种植。…  相似文献   

19.
早熟、优质、高产、抗病油菜新品种中双六号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中双六号具早熟、优质、高产、抗病性强、适应性广、含油量高等特点。在湖北省区试中平均产量2613.75kg/hm^2,比对照中油821增产6.75%;在全国区域试验中平均产量1894.95kg/hm^2,比对照中油821增产17.33%。熟期比对照中油821早3d;含油量42.5%。2000年通过湖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20.
裹麦55是襄樊市农科院以复合杂交的方法选育而成的中筋、中熟小麦新品种.2009年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湖北省各麦区种植。该品种在产量、品质和抗性上全面超过了郑麦9023.具有良好的开发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