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曹建明 《现代园艺》2013,(18):21-21
对沙棘的生物学、生物学特征及分布进行了介绍,同时,分析了沙棘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并对沙棘在洮南市造林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左丽 《花卉》2019,(2):224-225
沙棘是一种落叶性灌木,它的特性是耐旱、抗严寒以及抗风沙等。由于它能够适应盐碱化土地的生存环境,因此沙棘通常被用于水土保持和改良土地,在中国的西北部,人们为了绿化沙漠,便大量种植沙棘。此外,沙棘还有繁殖能力强的特点,但是为了提高沙棘的存活率,就需要对沙棘育苗技术进行研究。本文首先分析了沙棘种子的采收和贮藏以及播种前的准备工作,然后探究了沙棘育苗技术,最后对苗期管理工作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3.
沙棘根系结构特点及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沙棘根系有特殊的结构特点,这些结构特征决定了沙棘保水保土的效力,也直接影响了其周围土壤的理化性和微生物种类、数量、活性等.现通过分析沙棘根系的特点,研究其对土壤理化性的影响,以期对沙棘保持水土的能力进行分析,为沙棘的推广和研究提供实践指导与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崔磊 《花卉》2019,(18):203-204
通过对沙棘的研究发现,沙棘拥有的作用较多,在经济和生态上具有较大的优势。所以,很多学者对沙棘进行了大量研究,目标是将沙棘的作用充分挖掘出来。目前,沙棘研究已经发展到沙棘扦插技术的应用,目的是提升种植质量,使沙棘的产量不断加大。本文针对沙棘扦插育苗的关键技术进行研究,旨在为广大林农提供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5.
以3个中国沙棘优良类型,中红果、中黄果、中无刺为研究对象,对其形态特征、生物学特性、果实生理指标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中黄果沙棘、中红果沙棘的百果质量达37.1、27.0g,果实大、产量高、适应性强。中无刺沙棘,枝条无刺,枝叶繁茂;对7年生中黄果沙棘、中红果沙棘种植园调查发现,平均单株果实产量为13.36kg,沙棘种植园最高产量可达16t·hm~(-2)。  相似文献   

6.
为促进新疆沙棘产业及良种规模化发展,对昌吉州沙棘属植物分布及栽培情况、昌吉州已审(认)定的沙棘良种品种特性及繁育技术、从事沙棘生产的企业及合作社情况、沙棘产品开发情况进行了调查与综述。结果表明,昌吉州现通过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林木良种审定委员会审(认)定的沙棘良种共7个,具有一定规模的从事沙棘生产的企业及合作社共11家,产品涵盖了食品和保健食品两大类。依据调查结果,提出了加强昌吉州沙棘产业发展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沙棘造林为研究对象,以晋北干旱地区为例,重点分析了该地区沙棘造林和抚育管理技术。首先,对晋北干旱地区概况进行了简单介绍,同时也对沙棘进行了概述;其次,重点对晋北干旱地区的沙棘造林技术以及抚育管理技术进行了分析,希望能够为我国干旱地区的造林和绿化工作带来一定帮助作用。  相似文献   

8.
以青海省11个地区的中国沙棘以及祁连县的西藏沙棘和肋果沙棘为试材,采用叶绿体基因标记rbcL构建遗传距离矩阵及系统发育树,研究了青海省不同地区中国沙棘的遗传变异,以期为沙棘植物分类研究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3种沙棘属植物的rbcL区长度均为1 501 bp,不存在长度变异;3种沙棘属植物的rbcL基因序列存在不同的变异位点,不同地区中国沙棘的rbcL基因间也存在少量变异位点;与NCBI上的部分rbcL基因序列共同聚类分析发现形态手段与分子手段对沙棘进行系统分类具有基本一致性。该研究为未来利用rbcL序列进行沙棘系统进化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方法,为沙棘的开发与利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沙棘黄酮含量的测定方法及其化学成分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樊旭  周鸿立 《北方园艺》2018,(6):144-148
沙棘黄酮类化合物具有良好的医用及药用价值,为了更好地开发沙棘黄酮的应用价值,该研究对沙棘黄酮含量的测定方法和化学成分的研究进行了总结。沙棘中黄酮含量的测定方法主要集中在紫外分光光度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其中紫外分光光度法有亚硝酸钠法、三氯化铝法及硝酸铝-醋酸钾法。沙棘的黄酮类化合物分布在沙棘的花、根、茎、叶、果中,其主要成分分别是山奈酚、槲皮素、异鼠李素和杨梅素这4种苷元及其苷类。  相似文献   

10.
沙棘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和生物活性物质,包括维生素、蛋白质、有机酸、酚类、黄酮、酚酸、肌醇、类胡萝卜素、甾醇等。近年来,沙棘被证明具有降血脂、降血压、降血糖、改善肥胖、抗肿瘤、抗癌等功效。本文从沙棘营养成分的种类、生物活性及毒理学评价等方面,对沙棘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旨在为推动沙棘果实在食品、药品及保健品行业的开发利用提供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11.
近些年来,为了有效了解大果沙棘优良品种在山西省的生存适应性,于2010年从别省积极引入了不同种类的大果沙棘品种,并对其进行栽培实验,观察其的生长情况、生长表现以及初期结实的情况,借此评价不同品种大果沙棘在山西引种栽培中的适应性。基于此,本文主要对山西省引进的大果沙棘品种的引种栽培的试验情况进行具体的介绍和分析,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俄罗斯大果沙棘盐碱地栽培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齐齐哈尔市园艺研究所利用引起的俄罗斯大果沙刺进行盐碱栽培试验。现初步测定出俄罗斯大量沙棘能够良好生长的土壤碱度,为pH值8.89以下,并同时进行了中国沙棘的盐碱地栽培试验。结果表明中国沙棘耐盐碱性与俄罗斯大果沙棘无显差异。不同盐碱度对沙棘生长量影响差异显。pH值在10.27以上使沙棘致死。  相似文献   

13.
沙棘中糖、酸、维生素C和SOD的动态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洪章  齐洁 《果树学报》2006,23(5):763-765
对中国沙棘、俄罗斯沙棘和蒙古国沙棘果实的总糖和可溶性固形物、总酸、维生素C和SOD以及叶中维生素C在年生长周期中的变化规律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果实着色前含糖量和可溶性固形物的变化一直下降,着色后呈上升趋势;有机酸含量在果实发育前期至中期一直呈增加趋势,至果实着色期后迅速下降,但中国沙棘在着色期后有机酸含量变化不大,成熟前才迅速下降;维生素C含量变化是中国沙棘在成熟时达到最大,成熟后迅速下降,俄蒙沙棘叶中维生素C则高于中国沙棘;SOD是先升后降,在成熟前达到最大值,成熟时下降。  相似文献   

14.
沙棘广泛分布于我国很多地区,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和生态效益,生存能力较强,可以在盐碱地、荒山生存。本文对沙棘改培技术进行研究,希望对沙棘的发展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沙棘是生态建设中不可或缺的经济树种,具有极高的营养药用价值。现对沙棘的生产现状进行概述,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以期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促使黑龙江省的沙棘产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沙棘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和品种间的亲缘关系,以24个大果沙棘品种为材料,利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方法进行沙棘的遗传多样性分析。从120个随机引物中筛选出多态性丰富的18个引物用于扩增反应,在24个大果沙棘品种中检测到171个RAPD位点,其中多态性DNA带112条,多态位点百分比为65.5%,表明大果沙棘品种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在RAPD分析的基础上,对大果沙棘品种进行了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以相似系数0.58处作为分界,可将供试的24份大果沙棘种质分为4类。  相似文献   

17.
对宁夏沙棘木蠹蛾的发生成灾原因进行了简要分析,提出较为有效的防治技术。沙棘木蠹蛾发生危害的主要原因是没有坚持适地适树、树种或品种单一,干旱是灾害发生的诱因、危害隐蔽、防治难度大等,针对沙棘木蠹蛾灾害发生的原因提出控制的原则和技术,灾害控制要坚持生态管理和可持续控制;坚持分类、分区管理;坚持社会、经济、生态效益相统一等原则,综合运用检疫、营林、生物和化防等技术对沙棘木蠹蛾进行防治。  相似文献   

18.
何建东 《现代园艺》2013,(18):12-12,14
为了摸清沙棘在半干旱山区保持水土、涵养水源的功能,探索以沙棘为主的造林模式及沙棘的可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采用野外观测试验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在黄土丘陵半干旱区海原县进行了为期5年的观测和研究,初步掌握了沙棘林的水土保持作用与水份因子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9.
沙棘果实成熟模式研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张微  李成一 《园艺学报》1989,16(4):241-247
本文对乌鞘岭地区天然分布的中国沙棘和西藏沙棘物候期进行了系统观察,对两种沙棘果实生长与成熟期间的呼吸速率、内源植物激素IAA、ABA、乙烯含量的变化进行了系统测定,结果表明果实发育前期IAA含量与呼吸速率都很高,果实变色期时降至极小值,ABA恰在此时出现,9月末(花后135—139天)果实完熟时,ABA达到最高水平。果实完熟后果肉与种子中IAA又有增长趋势。中国沙棘、西藏沙棘分别于9月中旬末(花后133天)和9月上旬(花后115天)种子完熟时出现呼吸升高现象。果实生长后期有微量乙烯生成。根据沙棘果实ABA在变色期出现,完熟衰老前达到高峰值与呼吸速率及IAA的变化状况,有理由认为ABA在沙棘果实生长阶段的转化与成熟过程中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按照其成熟模式,沙棘应属于非跃变果实,但成熟时却伴有呼吸升高现象,又有别于其它非跃变果实。  相似文献   

20.
武福亨 《北方园艺》1993,(3):66-68,F003
本文通过对赴苏进修沙棘情报研究的叙述,介绍了苏联沙棘的开发历史、现状和未来的研究动向,系统地阐述了苏联沙棘的分布、引种、育种、繁殖、栽培、采收、贮运、加工及其综合利用等诸方面的情况,提出了对我国下一段开发野生沙棘资源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