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古至今,竹类以其独特的优势在园林景观设计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以竹造园,不管是以竹造景、借景、障景,或是用竹点景、框景、移景,都能组成如诗如画的美景,且风格多种多样。本文主要分析了园艺观赏竹类的景观效应和文化内涵,并详细阐述了其在园林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西蜀是以成都平原为中心的地域,该区域自然条件适宜观赏竹生长,因此观赏竹资源丰富。西蜀园林现有观赏竹约24属230余种,按其观赏部位可分为观形竹种、观秆竹种、观叶竹种和观笋竹种4种类型。西蜀园林无园不竹,丰富的观赏竹种类与类型为西蜀园林观赏竹造景应用创造了条件,使竹造园成为历史上的传统。通过孤植、群植、列植等造景手法,将观赏竹之间配置成景,同时将观赏竹与石、建筑、墙体等结合配置成景,使观赏竹逐渐成为营造西蜀园林文秀清幽园林意境的点睛之笔。  相似文献   

3.
说园·品园     
能品园,方能造园,品园水平的高低是造园能力的展现。中国园林源远流长,有着自己独特的景致和内涵,涉及植物、地形、建筑、造景、立意等方方面面。从这一角度上讲,品园并非一项简单的工作。以《说园》中的品园为切入点,详细论述了品园的定义、方法和层次,以期能给读者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4.
浅析竹类植物造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军 《现代园艺》2012,(16):132
本文从竹类植物的艺术特性、中国竹类植物造园的历史、竹类植物的造景、配置等方面进行了概述,并对竹类植物在园林中的应用进行分析,为今后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5.
冯玉兰  刘冰  黄笛 《现代园艺》2022,(23):129-131+134
中国有悠久的竹文化,竹在中国传统造园中充当了极其重要的角色。本研究系统地梳理了中国园林博物馆中竹类植物品种和竹文化的展示和应用,包括竹类植物品种、标本展示、中国古代园林中的应用和研究展示,室内展园和室外展区的实际应用。明晰园博馆竹类品种,竹在中国古代园林应用发展脉络及代表性案例,并通过实景应用的方式,有效科普竹在园林中的应用手法。  相似文献   

6.
植物造景是园林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园因木而古,木因园而神,中国古典园林深受传统思想文化的影响,是历史遗留下的瑰宝,而其中的植物造景方式亦是博大精深,具有独特的魅力,对现代风景园林中的植物造景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刘畅 《现代园艺》2011,(13):66-67
文人园林是我国古代私家园林的一种特有形式。从一定程度上折射了中国古典园林的造园精髓。以唐宋文人园为重点,从文人园的起源与发展,文人园的精神实质与造园手法上解读文人园的诗情画意。  相似文献   

8.
现代住宅的景观设计手法层出不穷,通过对园建、植物组团、雕塑小品、地形营造、水系、置石等元素进行造景。其中,微地形营造在现代住宅的景观设计中要求与复杂程度相对较高,也是设计者们常常忽视的造园要素。微地形营造对现代住宅景观的功能结构、空间组织、植物造景、地形排水、生态美化等影响较大。文章以功能优先、实用为主、因地制宜、填挖结合等原则对微地形营造进行分析,对现代住宅景观的建筑布局与楼间距、场所竖向、场所造景、场所功能、结构荷载、土方成本等进行研究,进而总结与归纳出现代住宅景观设计中微地形营造方法,旨在提高现代住宅景观的造园水平与环境品质。  相似文献   

9.
秦慕文 《现代园艺》2022,(1):147-149
沧浪亭是江南园林中最具有整体和谐的造园形式,园中的竹子与整体环境主题深度融合。选取能够体现沧浪亭整体意境的一种植物要素——竹子造景,从其历史久、视觉美、整体美、文化美4个方面,完整深入地认知沧浪亭中竹景的多重审美价值,最后提炼沧浪亭竹境的内在含蕴,为正确解读中国古典园林的整体环境艺术系统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中国的植物造景越来越趋于理性化,呈现出比较清晰而统一的手法、模式,但这与中式传统古典园林和西方的造园艺术手法不尽相同,而是吸收了中、西方的美学理论、种植技术及现代科学成果,融入于中国当下的植物造景中。这种新式的植物造景形式,称之为新中式植物造景。本文阐述了新中式植物造景的起源,并且通过观察和查阅资料梳理了其构成要素和原理以及营造新中式景观的手法和常见问题。  相似文献   

11.
竹类植物集文化、美学、景观价值于一身,在中国园林中发挥着其他植物所无法比拟的作用。从竹类植物的园林艺术特色及其绿化特性、中国竹子造园的历史、竹类植物的栽植、配置及艺术手法等方面,对竹类植物在园林中应用研究现状进行分析和总结,提出竹类植物在园林造园实践中的应用前景及其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2.
植物是自然界中最具活力的因素,也是中国传统造园四大要素之一。本文从科学性、艺术性、文化性、时间性、经济性、技术性、空间性等7个方面对植物造景进行了论述,以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3.
从古至今,竹在我国的园林设计中被广泛运用,不同的运用手法能营造出不同的效果,不管是以竹造景、借景、障景,或是用竹点景、框景、移景,都能组成如诗画般的美景。构景风格也多种多样,诸如竹篱夹道、竹径通幽、竹亭闲逸、竹圃缀雅、竹园留青、竹外怡红、竹水相依等。显然,竹已经成了我国园林构景中必不可少的元素,并渗入我国的园林文化,并形成其独立的分支。  相似文献   

14.
中国园林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历史极为悠久,而且以其丰富多彩的内容和高度的艺术水平在世界上独树一帜。中国园林是一个精深、完善的园林体系,在理论和实践方面都留下了极为丰富的经验。"浮庄"是合肥包公园中的"园中园",其造园手法上汲取了中国园林造园构景艺术。在园林布置中结合了自身地理环境的发展,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造园风格。本文以浮庄为例,通过实地考察,探析浮庄园林中叠山、理水、种植、建筑四大造景艺术手法,希望为城市园林设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中英两国的古典园林,相对于法国的规则式造园形式,在造园风格上同属自然式园林。中国古典园林分为皇家园林和私家园林,具体风格上以自然式山水园林为主,从魏晋南北朝到明清之际逐渐形成其明确的风格,18世纪属于明末清初,是中国自然山水园林的成熟期。而英国的自然风景园林在18世纪初才突破法国规则式园林的束缚,逐渐形成自己的风格。因此,文章运用了平行比较的方法,对18世纪中英两国的造园风格进行对比分析。通过对两国造园风格形成的原因及特点分析,深入比较中英两国造园艺术的具体风格与造景手法,对现当代风景园林设计有较大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6.
绍兴瓜渚湖东岸公园秉承中国传统造园手法,结合现代造景艺术,充分体现以植物造景为主的建园定位;对瓜渚湖东岸公园植物景观营造主题、季相、层次、林缘线及林冠线等4方面特色进行总结;并对各类植物空间的空间构成、数量特征、品种构成进行量化分析,最后归纳出植物空间的开合、疏密,决定植物景观营造效果。  相似文献   

17.
中国古典园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独特的造景手法和园林艺术,在世界范围内享有盛誉。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私家花园逐渐成为我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将从古典园林的造景手法在私家花园设计中的应用角度出发,采用文献分析法,对中国古典园林造景手法在私家花园设计中的应用进行相关研究。首先,分析中国古典园林造园手法的地方特色,其次概述中国古典园林造景艺术表现要素及主要造景手法;最后,阐述中国古典园林造景手法在私家花园中的应用,深入探讨中国传统园林与现代私家花园的融合之美。通过借鉴古典园林的造景手法、景观要素、现代工艺和地域文化的地方特色,赋予私家花园更多的文化内涵和美学价值,不仅可以提升私家花园的价值和观赏性,还将有助于传承和推广中国园林文化。  相似文献   

18.
日本园林与中国园林的联系由来已久,存在许多相似的造园理念和造园手法。主要针对重庆市广岛园的造园要素进行深入分析提炼,去探讨日式庭院的构成要素,同时总结对比中国庭院与之的异同,探讨当今日本园林在中国又以什么样的方式融入、体现。  相似文献   

19.
竹在我国具有独特的人文价值、观赏价值和美学价值。其在校园绿化造景中的应用更好地体现了竹的人文价值。阐述了校园绿化造景常用的竹类植物,并结合竹在校园的造景,探讨其造景搭配,为竹更好地应用于现代园林造景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20.
李志民 《现代园艺》2014,(14):131-132
园林植物造景是指运用植物的形体、色彩及与周边环境的关系,通过大小、高矮等,或孤植、或三五成群、或立于水边、或藏于屋角等的形式来创作园林环境景观。本文通过剖析园林植物造景在中国古典园林中应用的重要性和广泛性,进一步剖析中国古典园林的发展和造园艺术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