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农村》2016,(9)
正由于长期写作投稿、开网店,每天守着电脑,我成了典型的"宅女"。也许是受了我的影响,女儿也不爱出门运动。我一直觉得这并没什么不好,心想:外面车多人多,呆在家里也安全些,这样"宅"下去,顶多只是性格内向罢了,没什么大不了。那天,朋友来我家串门,我发现家里没盐了,对面有小超市,只隔了一条马路,我吩咐女儿下楼去买。她犹豫地对我说:"妈妈,我不会过马路,怕呢!""从这都能看见超  相似文献   

2.
有一亲戚因出狱,找不到工作,自己也不吃苦。成天在我家里吃喝,这我都可以忍受,更气人的是不断地向家里人要钱,一般每次不少于两三百元。不给就威胁家人。我们一家人都一天到晚都提心吊胆的,如果是亲兄弟,是否有什么法律依据,对此人有赡养的义务呢?  相似文献   

3.
老枣树     
<正>入夏,所有的植物都在葱茏地生长,刺槐、紫荆或者枣树。姥姥家的老院里就有棵枣树,皴裂的树皮,苍劲的枝干,凝重的树色,一切均透着岁月所赋予的沧桑之感。从我记事起它就华盖如云,是棵老枣树了。姥姥没有儿子,只育有我娘一个孩子,这确是她一辈子的痛。当我出生的时候,作她妯娌的邻居大姥姥幸灾乐祸地往我家扔瓦片,很露骨地隔着墙头骂:"绝户家还能生出儿子来?"姥姥只有忍气吞声地窝在家里哭。好在后来我听话又懂事,她才逐渐扬眉吐气起来。姥姥并不嫌我是个女孩,她喜欢在老枣树下给我梳辫子,用木梳蘸了清水,很细心地编发辫,嘴里还念叨着:勤梳勤捋,长成马尾;不梳不挠,长成狗毛。身上簌  相似文献   

4.
或许你不相信一亩荞麦丰收后能净收入5500元,这是实实在在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事情。辽宁省辽中县东地村常风琴,家里有耕地12亩,种小麦、玉米、油料都收入微薄。一次她与城里的妇女闲聊,听她们说:"现在杂粮少多了,没人种呀!像荞麦面,十来年再没有吃到过。"说者无心,听者有意。于是,2004年常风琴买回荞麦种子  相似文献   

5.
征服     
后来,我考取了吉林省作家进修学院,她却名落孙山。当我接到录取通知书那一天,我发现她穿着最时髦的衣裳主动来见我。见我身上的衣服脏了。她帮我脱下来然后不停地洗。那日,她还硬把我拉进她家里,亲自下厨。为我炒了六个菜。她和她的家人对我的极度热情是我做梦也没有想到的。从此。她成了我家的常客,凡是她眼里能看到的活.她总会默默地帮我干完。  相似文献   

6.
母亲     
<正>很多时候,我不知道应该从什么角度来写母亲,母亲陪伴我的点点滴滴能写一本厚厚的书,多舛人生的酸甜苦辣,母亲的呵护与关爱无处不在。在我7个月大时,左腿长了碗大般的脓包,手术没有麻药,我却未哭一声,父亲以为我是个"傻子",因此不重视我,但母亲一直没放弃我,她也从没有嫌弃这个"傻"闺女。7岁时,大伯约父亲把他的闺女和我一起送出  相似文献   

7.
幽默驿站     
正考地理我在巷口碰见三婶,她硬把我拉到家里,说有话要问我。刚坐下,三婶便一本正经地说:"听说你是大名人,咱村数你本事大了。"我连忙摆手:"三婶你过奖了,人家给我戴高帽子哩。"三婶塞给我一块糖,问:"娃,你说是省城大,还是亚洲大?""当然是亚洲大,大得不是一点。"她点点头,满意地笑了:"我娃就是有文化。"停了一会,她又认真地问:"你说全世界哪个洲最大?""亚洲大。非洲、欧洲都没有亚洲大,亚洲的人口也最多。"我认真地回答。"胡说!"三婶拿拐杖在我腿上敲了一下,"咱村狗  相似文献   

8.
正"我这儿的黑猪肉一看就和普通的不一样,肉嫩、皮薄、瘦多肥少。每一只猪都是我用自己调制的饲料养大的,没有任何添加剂、抗生素,绝对安全放心。"河北省迁安市闫家店乡出了名的"黑猪大王"全志军说起自己养的黑土猪如数家珍。与黑猪结缘,还要从王志军几年前的一个"意外"说起。他19岁那年,当地医院怀疑他得了胃癌,当时家里困难,他拿上家中全部的积蓄500元钱到北京进一  相似文献   

9.
马少华 《百姓》2004,(3):58-59
我的家里人都不愿意和我一起看电视,因为我总是控制不住自己一边看一边"评论".我妻子说"你这是职业病",并且向我要求人权.我妈有一次很好奇地问我:"你是不是一个人看电视时也说个不停啊?"  相似文献   

10.
正那天中午,一起搭伙吃饭的同事小秋,给我带了盒她老妈腌的泡菜,打开保鲜盒的盖子,一股熟悉的酸味扑鼻而来,我立刻舀了一勺放入口中,那脆脆的口感让我一下想到了妈妈腌制的酸豆角。我是家里最小的孩子,上面有三个姐姐。爸爸当时很喜欢看《天仙配》,曾希望自己家里有"七个仙女",可惜我出生时,团场已经开始实行计划生育,我家没有凑齐"七个仙女",只有"四朵金花"。五岁那年,父亲突发脑溢血去世,患有淋巴癌  相似文献   

11.
任霞 《新农村》2007,(11):32
一位母亲第一次参加家长会,幼儿园的老师对她说:“你的儿子有多动症,在板凳上坐不了3分钟”。回到家里,儿子问妈妈,老师说了些什么?母亲告诉儿子:“老师表扬你了,说宝宝原来在板凳上坐不了1分钟,现在能坐3分钟了。别的家长都非常羡慕妈妈,因为全班只有宝宝有了进步”。那天晚上,她儿子破天荒地吃了两碗米饭,并且没让她喂。上小学后,母亲又参加了一次家长会,老师对她说:“全班50名同学,这次数学考试,你儿子排在第49名。我怀疑他智力有些障碍,你最好能带他去医院检查一下”。回家的路上,她流下了眼泪。然而,当回到家里,看到诚惶诚恐的儿子,她…  相似文献   

12.
问:我家是农村的,去年年初家里给我说了一门亲事。因为我家里希望我早点结婚,所以我们双方也没怎么见面,就把亲事定下来了。我们家过给了女方家六万块钱的彩礼。10月份我们办了婚礼,但一直没有登记结婚。没想到从此她就以各种理由不在家住。最近,我听说她早就在外面找了别人,现在她人也不在娘家。我觉得她像是骗婚的。请问,对这种情况  相似文献   

13.
周峰 《新农业》2012,(18):47
关于务农,我有体验,并且目前还在这个阶段中,对于我而言,这是一个过程,一个难以忘怀的青春经历. 我生长在农村,当时读大学的目的就是要去城市工作,毕业后也的确如我所愿留在了城市中.然而,城市的工作环境并没有我想像的那样惬意,人际关系的复杂、工作的繁重让我觉得压力很大,难以缓解.就在这个时候,家乡农村土地开始集合承包,家里人也多包了10余亩地.在我工作期间(2011年),家里曾经种了四五亩地瓜,通过当地的广播宣传后很是畅销,在今年(2012年)便又扩种了一亩多地.家乡的地种得挺红火,再加上当时对工作的各种不满和对务农自由的向往,于是在2012年4月份,我偷偷地递交了辞呈,回到家乡决心务农. 回到家乡的那一刻,心里还是有些压力的.家里人对我放着好好的令别人向往的工作不做而回家种地非常不理解,而且对于我没有和父母商量就自作主张辞掉工作的做法非常生气,父母与我的关系一直很紧张.  相似文献   

14.
编辑同志: 前些日子,我开车不小心将过路的张大妈撞伤.张大妈是一位家庭妇女,没有外出从事过有报酬的劳务.她在家里操持家务,还替子女照看孩子.我赔偿了她的医疗费、护理费、住院伙食补助费、必要的营养费,可她的女儿又提出让我赔偿误工费.请问对家庭妇女也要赔偿误工费吗?  相似文献   

15.
赵卓 《北京农业》2011,(25):48-49
<正>郊区农民意外搭上"有机热潮"陈艳红是京郊顺义区李桥镇沮沟村的村民,丈夫在附近工厂上班,她则在家照顾孩子和八旬的公公。陈艳红家里有200米2的院子种菜、养鸡。开始,就是图家里人吃菜方便,怎么好吃怎么种,完全不用化肥,就用鸡粪、猪粪或者家里化粪池里出来的粪肥浇菜。村里常有城里人到附近钓  相似文献   

16.
钢笔往事     
<正>偶然翻起我多年来都未曾打开过的旧物箱子,看到了一支我曾用过的旧钢笔。这是一只金星牌包尖钢笔。我很想找出一瓶墨水灌上,试一试这支笔还能不能用。但家里已经没有墨水。关于这支钢笔的来历,我是永远都不会忘记的,这是我和我爱人当年热恋的证物。当年为了追求她,我时不时的就会为她买一些小零食、小礼品之类的礼物,不断地表达自己的热切之心,但她从没给我买过东西,而  相似文献   

17.
我女儿12岁,我们家家境不错,可她从去年开始就从家里偷钱,每次二三十不等,用在买零食上。我发现后严厉地批评了她,她一再保证改,可是今年又发现她几次从她奶奶家偷钱。我现在万念俱灰,我该怎么办呢?  相似文献   

18.
执著的求职     
《新农村》2015,(9)
<正>小妹在工厂里干过工会,下岗后在家里只做了两个月的专职主妇,就坐不住了,说要找个能发挥她才能的地方。妹夫笑她:"都快四十岁的人啦,只有高中文凭,除了能说会道,家务活做得利索外,你还有啥才能?老老实实呆在家里,我养得起。"妹夫说得难听,可小妹就是不服气。她专门去人才招聘市场跑了几次,总算逮着个机会,有一  相似文献   

19.
忍让是金     
夫妻间在非原则问题上,要善于忍让。“和为贵,忍为高。”其中高的正是理智冷静的表现。有一对夫妻,每当丈夫在外面有什么不顺心的事回到家里,总要对着妻子发一通脾气,嫌妻子这儿不好,那儿不对。例如,家里东西零乱了、衣服没有洗干净了、饭菜做得没味了、穿戴不顺眼了等等。对于这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妻子采用三条对策:一、不言不语、沉默片刻;二、到外面躲避一会儿;三、他说什么,她就应什么。等丈夫发泄完心中的怨气,她再心平气和地进行劝导。丈夫看到此情景,总是愧疚地笑道:“你怎么有这么好的脾气,难道你就不能跟我吵,跟我闹,不给我做饭,跟…  相似文献   

20.
黄桐 《新农村》2015,(4):47
有一次,有个朋友告诉我,她到某家餐厅吃饭,遇到一个态度非常恶劣的服务员。只是,她说这件事的时候,语气里不但没有丝毫的愤怒,反而透露着怅惘,让我有点摸不着头脑。于是,我好奇地问:"遇到这样的服务员,难道你不生气吗?""不会呀,我为什么要生气?我反而觉得那个服务员好可怜哦!"她叹了一口气。"可怜?为什么可怜?"我越来越听不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