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新房的主人     
<正>弟弟给哥哥打去电话,说有个朋友的新楼房要装修,问他干不干。哥哥说,挣钱的事儿咋不干?弟弟说,我这个朋友刚从乡下搬来,装修的事也不太懂,你按照你的想法装就可以了。哥哥说,信得过我就对了,肯定没问题!弟弟一直想着帮助哥哥,因为他觉得欠哥哥的太多了。弟弟上高中的时候,父亲和母亲相继去世,是哥哥靠着瓦匠的手艺把他供到了大学毕业。毕业后  相似文献   

2.
正去年春节长假,因为手机,我跟弟弟闹了好大一场不愉快。弟弟是个"果粉",是个"手机控"。春节回到家,本想着一家人亲亲热热的坐在一起聊聊天、谈谈心,可他不是出去和老同学玩儿了,在家很多时候也是与电脑和手机"厮守"。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你在天涯我在海角,而是我坐在你对面,你却低着头玩手机。我觉得手机疏远了亲情距离,对他的手机更是恨得牙痒。弟弟也不小了,家人们都爱操心他的终身大事,被问"啥时候带女朋友回来?"不知  相似文献   

3.
家是什么     
<正>儿子毕业后在市里找了份工作,一晃,也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我与妻子和大多数传统的父母一样,未雨绸缪,在儿子工作的城市买了一套现房,儿子上班也不用找房子住了,结婚时也就有了自己的新家。春节放假了,妻子说:今年我们一家去市里的新房过年,我和儿子都同意。年前,在去市里的路上,有熟人见面首先会问,  相似文献   

4.
问:我哥哥今年25岁,整天游闲在外,已7年没与家里联系。他在外借债5000多元,债主找不到他,就找到我父母家,我父母只好用家产抵债4000多元。不久,又有新的债主不断上我父母家讨债。请问:我哥哥在外  相似文献   

5.
家庭会议     
眼瞅着春节就要到了,正赶上单位串休,也给我提供了充足的逛商场时间。我决定召开一次家庭会议,讨论一下“过年买新衣”的事儿。当我把会议的主题宣布后,年仅9岁的儿子小大人似的叹了口气:“嗨,我还以为什么大事呢?我晕……”看着儿子表现出无所谓的样子,我好奇地问:“这不是大事吗?  相似文献   

6.
儿时的年     
<正>小时候,再没有比过年更值得期待的了,也再没有比孩子们更期待过年的了。我的生日是腊月底,所以我小时候要比其他孩子更加盼望着过年。一进腊月,便开始掰着指头数日子。那时的春节仿佛一个距离不断拉长的目的地,离得越近,越觉得遥远,每一天都度日如年。在我小时候,腊月初八是没有喝腊八粥的习俗的,不知道是不是贫穷简化了过年的程序。不过,腊八到了,过年也就不  相似文献   

7.
佚名 《农家顾问》2007,(9):63-64
黑龙江省双城市人32岁妇女柳先兰婚后.丈夫带着她一直在大连市金州为做生意的弟弟打工。粗心的弟弟见自己负责了哥哥一家多年的花销.还为哥哥办了保险、送其学了车.父亲的养老也没让其操心,便一直没正式给哥哥开工资。  相似文献   

8.
千万别随便跟亲戚提到李娜,否则就是折上压岁钱也不一定能够脱身,因为不是每个号称知道李娜的人都了解网球,也不是每个号称看过网球的人都明白15和30其实只差1。小时候最喜欢过年!一到春节就有好吃的好玩儿的、新鞋新衣服,跟着大人出去串亲戚,回来之后多少总会有收获。记忆中最早的时候,还有五块十块的压岁钱,可就是那么小小一个红包,也能换得我甜甜的说一声:过年好!那会儿谁给了多少的压岁钱,我总是拿一个小本儿记着,到了正月十五,认真盘算一番。在一个孩童的眼里,那些给  相似文献   

9.
<正>年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年俗,不同的人也有不同的过年习惯,有些人过年图个吃好喝好、热热闹闹;有些人会借过年的机会好好陪陪父母,尽尽孝道;也有些人会借过年时间走朋访友,推杯换盏,叙叙友情……但于我而言,除去这些,每年过年,我还会选择几本好书读读。一年当中,日日忙碌,有诸多好读、想读的书一直没时间去读,过年难得几日清闲,借机读几本想读的好书,对于生性爱书的我,实属一件难得的好事。所以,做企业管理工作的我,每年年前都会根据具体需求,去图书馆借一本管理方面的书、一本哲学方面的书和一  相似文献   

10.
《新农村》2015,(7)
<正>编辑同志:因哥哥不孝,而我对父母一直相当不错,故父母生前曾立下一份遗嘱,表示他们百年后一切遗产由我继承。但该遗嘱并非全部由父母用笔书写,而是经父亲通过电脑打印后,再由父母各自亲笔签字,并注明了年月日。一个月前,父母由于车祸双双去世,哥哥却不让我"独吞"遗产,说打印不等于手写,父母所立书面遗嘱自然不符合自书遗嘱的要求,应当视为无效,对其遗产也就只能按  相似文献   

11.
编辑同志: 我母亲今年62岁,有轻微的精神病。由于我在外地上班,所以跟哥哥协议约定:母亲随哥哥一起生活,由他作为母亲的监护人,我每月给母亲一定的生活费。去年10月,我从外地回来才知道,哥哥不但没有细心照顾母亲,反而将母亲的10万元存款取出转到自己名下.而且就连我每月给母亲的生活费他也没有全部用于母亲的生活开支。  相似文献   

12.
永远的哥哥     
小的时候,我与大我一岁的哥哥一同住在乡下的一个小村子里,就因为哥哥大我一岁,所以哥哥便永远是哥哥。因为是哥哥,自小他就懂得让着我这个弟弟,有好多的活儿,他都抢着去干;有好多好吃的东西,像桃子啦、甘蔗啦……他都留给我吃。 1970年夏,我们哥俩一块儿到村里的小学堂读书。我们哥俩都很勤奋,成绩也很好,一直都是班里数一数二的尖子生。 初中毕业后.我和哥哥一同考上离家很远的城里的重点高中。可是,哥哥却坚持要上离家很近的一所普通镇办高中。我问为什么?他说他怕与城里的人相处不惯,他还说:“你性格比我开通,你去吧!”我带着几分惋惜和不解,独自进了县城就读。于是,我们这对形影不离的好哥俩就这样分开了。  相似文献   

13.
《农民致富之友》2008,(1):36-36
哥俩达成口头接地协议,哥哥将田地挨给弟弟后,弟弟却不履行承诺将田地交给哥哥。哥哥为此将弟弟告上法庭,要求解除双方关于田地置换的口头协议。日前,广德县法院作出一审判决,支持了原告的诉讼请求。  相似文献   

14.
<正>2月4日,农历立春,一年四季,新的轮回又开始了。这一天,是今年春运开始的第一天。春节近了,在外的人们开始盘算着或者已踏上回家的路。回家,一个温暖的词汇,一个令人彻夜难眠的决定,也会是一段充满期待的旅程……回家是个选择。有人因工作的职责所在,过年无法回家;有人因现实的难处,也只好将回家的念想藏在心里。还有,年轻的独生子女夫妇,回哪一方父母的老家过年也是一个选择。不管怎么选择,希望那里面多一些理解与包容,多一些爱意而非争吵。另外,有些人一直怀揣梦  相似文献   

15.
<正>春节回老家过年,总听亲戚朋友感叹:年味淡了,过年越来越没意思了。一位长辈跟笔者说,以前一到"腊八"就开始忙碌,蒸馒头、炸丸子、炒花生、包饺子、插花、上坟祭祖、写春联、熬夜守岁、拜年……样样都不能少。可现在过年.馒头不蒸了、丸子不炸了、花生不炒了,花也不插了,初一吃了顿饺子,还是买的速冻的。最让这位长辈不解的是,一些年轻人连上坟祭祖和贴春联这样重要的传统民俗也逐渐丢掉了。  相似文献   

16.
《新农村》2020,(2)
正小俊是邻家老王的宝贝孙子,今年上小学三年级。因为父母工作忙,所以他从小跟着爷爷奶奶一起生活。小俊聪明伶俐,嘴巴也甜,每次碰到都会礼貌地跟人打招呼,我也特别喜欢这个孩子。不过,最近我发现老王总是眉头紧锁,直到有一天,他带着一脸抗拒的小俊敲开我的门,我才知道了事情  相似文献   

17.
正高考成绩不理想选择专科学校就读出生在农村的我,父母都是地道的农民。我姐姐在2009年考入了华东交通大学,我哥哥在2012年考入了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姐姐、哥哥成了小村子里的骄傲,也是我学习的榜样。然而,由于我高中时期身体老生病,课程落下了不少,导致在2013年的  相似文献   

18.
童年的秘密     
我们姐弟三个,分别出生于1975、1978、1980年,用母亲的话说"就跟梯子磴儿似的".小时候,我们家和村里别的人家一样,都很穷.其实,当年自己也没觉得有多穷,也没觉得生活有多委屈,童年时光一样的丰富多彩,一样的快乐. 上小学前,我的任务主要是看孩子.我看的孩子自然是小我五岁的弟弟.父亲是瓦工,常年干他的老本行,母亲伺弄家里的七八亩农田.弟弟是唯一的男孩,又最小,做父母的自然会偏心一些,拿铁勺子给他摊鸡蛋吃便是其中一种贴补.  相似文献   

19.
陈永林 《湖南农业》2003,(11):42-42
哥哥闭眼前拉着嫂子的手说,我弟弟若能考上大学,再没钱你也得送,别误了他前程。山子就交给你了。  相似文献   

20.
<正>那一年我离开陕西老家,来到几千公里外的新疆上大学。毕业之后留在了这里,逢年过节放假才能回家和父母团聚。现在有了微视频,我可以和父母天天见面了。今年回家,我给父母换了智能手机,开通了微信,告诉他们说,用手机微信视频,可以天天看到女儿啦,就跟坐在对面聊天一样。父母高兴地说太好了,赶快教会我们怎么用。于是我便教他们怎么操作,他们也学得很仔细,还让我到别的房子开视频试试。当手机屏幕上出现了我的头像时,他们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