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智能化控制耕层滴灌,是农七师130团水利服务中心与宏菱智能技术开发服务中心共同研制,引进国外耕层滴灌技术和国内研制开发的土壤水分监测控制系统,结合130团农业生产实践,利用移动通讯网络实现精准灌溉农业的新型节水灌溉技术,它一改过去节水灌溉智能化控制设备靠进口的格局,首次实现了节水灌溉智能化控制国产化。这种滴溉新技术,滴溉主管辅设在耕作层下30—40厘米之间,称之为耕层滴溉。2003年获第十四届全国发明展览会铜奖。  相似文献   

2.
正忠县水务局在农业灌溉领域积极探索灌溉工程自动控制及用水监测与分析智能化,推动高效节水、智慧节水。一是构建信息平台。通过互联网、灌溉管网、基层服务网建设,以工程管理、信息监测为核心,建设高效节水灌溉应用系统,形成覆盖县、乡、村三级用户的信息管理平台,推动高效节水灌溉自动化、智能化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3.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节水灌溉技术的发展也逐渐趋于自动化和智能化。智能化节水灌溉技术是传统的节水灌溉技术与现代信息技术有机结合的产物,以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达到最优节水增产的目的。本文通过对国内外智能化节水灌溉技术的研究及应用现状分析,分析了我国智能化节水灌溉技术的发展现状及其存在问题,并阐述了在我国发展智能化节水灌溉技术的必要性,这将对节约用水、提高作物产量,促进我国现代化节水农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为了推广应用农业灌区智能节水灌溉系统,提高灌区灌溉的效率和水资源利用率。在分析农业灌区智能节水灌溉系统设计原理的基础上,基于物联网、传感器技术和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设计了包括灌溉计划优化,实时监测与控制,数据分析与决策等模块的农业灌区智能节水灌溉系统,采用了自动喷灌装置、土壤湿度传感器和气象站等智能化灌溉设备,实现对灌溉过程的精准监测和控制。结果表明,通过农业灌区智能节水灌溉系统的实际应用,灌区的水资源利用效率得到大幅提升,灌溉过程中的水量浪费得到有效减少。灌溉计划优化和实时监测与控制模块的运行,使得系统能够根据土壤湿度、气象变化和作物需求等因素进行动态调整,从而实现精准灌溉。农业灌区智能节水灌溉系统的设计与应用能够有效解决传统灌溉方法存在的问题,在节约用水、提高灌溉效率和保护生态环境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为农业生产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可以在更多的农业灌区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智能化精准化灌溉监测控制技术,是突破资源环境约束发展高效节水农业、确保粮食安全的重要技术。本文就该技术涉及的灌溉生产工艺及灌溉管理技术、自动监测和控制技术及关键设备的选型与研发、通信及软硬件系统的集成技术、监测控制软件运行界面设计与制作、软硬件系统安装调试及维护等进行了详细阐述。  相似文献   

6.
节水灌溉技术有利于农民实现增产增收,促进生态环境建设,提高了农业的用水效率,对缓解水资源危机、保证粮食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在设施农业中应用节水灌溉技术形成显著的增长效应,增加了农业生产收益。该文分析了设施农业中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情况,具体针对设施农业节水灌溉中运用到的喷灌、低压管道输水灌溉、微灌、智能化灌溉技术的优缺点进行对比研究,并简单研究了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以及带来的经济收益,希望进一步加大该项技术的推广应用,推动设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新疆以滴灌为主要模式的农业高效节水面积有373万hm~2,占总灌溉面积的62. 8%,滴灌为新疆农业节水增效、协调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用水结构,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滴灌节水技术大面积规模化应用,近年来滴灌自动化灌溉控制技术得到应用发展,为滴灌技术提质增效、工程综合效益发挥、灌溉农业现代化管理提供了重要支撑。本文对滴灌控制系统田间终端控制阀和控制方式关键技术应用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了回顾和总结分析,介绍了新疆自主创新研发的互联网+新型节水灌溉自动化控制系统终端控制阀应用,并就拓展互联网和云端技术+灌溉自动化控制、灌溉用水数字化、农田灌溉监测智能化研发应用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8.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化微灌系统能够实现精准灌溉,是干旱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该文采用物联网技术,根据作物灌溉决策与管理的实际需求,设计并实现了作物智能化微灌系统。该系统解决了示范区墒情监测布点缺乏依据的困难和关键硬件产品进口价格过高、难以推广等问题,实现了农田墒情实时监测、数据远程传输和灌溉自动控制功能,为农业灌溉远程管理提供物联网应用平台。  相似文献   

9.
农业节水灌溉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农业灌溉用水存在浪费严重的现象,水资源利用率较低,而农业节水灌溉较落后,相关配套设施建设也不完善。为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在发展农业的过程中一定要更新观念,研究适宜现代农业发展的节水灌溉方法,向高效、节水和环保的现代化农业方向发展。今后的节水灌溉要向着加大节水灌溉设备建设力度、节水灌溉技术以及农作物需水规律等方面研究,以便节约农业用水,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我国农业节水灌溉现状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我国水资源短缺和农业灌溉的现状,介绍了目前我国农业采取的主要节水灌溉技术即渠道防渗、管道输水、喷灌、微灌和农艺技术,并对农业节水灌溉中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趋势进行了阐述,即加强渠系改造和配套建设、采用信息化管理和先进节水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临夏州农业节水灌溉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临夏州农业节水灌溉的发展对策是:以节水为中心进行灌区续建配套与技术改造;推广新型节水灌溉技术;调整种植结构,加大旱作农业技术示范力度;加强节水示范区建设;合理调整水价,促进节约用水;建立完善的管理体制;建立农业节水技术支撑体系。  相似文献   

12.
<正>前言:截止2014年底,新疆阜康六运湖农场建成滴灌工程5.018亩,100%实施节水灌溉。节水灌溉的快速发展,既改善了农场职工的灌溉条件,又减轻了职工劳动强度,从而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为农场实现农业现代化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在滴灌技术的使用管理中存在一些问题,使节水灌溉技术的优势没有很好的发挥出来;基础设施不配套,输水渠道防渗率较低,运行操作不规范,轮灌制度不合理,造成系统压力较低,  相似文献   

13.
梁仲锷 《甘肃农业》2004,(10):65-66
引大灌区灌溉面积由原设计 86万亩扩大至 10 3万亩后 ,年总用水量不能超过 4 .4 3亿 。研究表明 ,灌区在原设计运行方式下运行 2 5年后 ,可能发生土壤次生盐渍化的面积将达到 17.5万亩。这就要求引大灌区改变原设计运行方式 ,在灌区全面推广实施节水灌溉 ,开展节水灌溉是灌区“两高一优”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为了探索适合引大灌区实际的高新节水技术 ,为大面积发展节水灌溉提供技术和设备等方面的科学依据 ,使引大入秦工程在高效和可持续节水农业方面发挥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对已建成的示范区进行了有关试验研究和监测 ,对示范区内的多种节水灌溉方式做出筛选和科学评价 ,并从技术、经济、运行管理等方面进行全面监测、评价。  相似文献   

14.
新疆节水农业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钱翌  李君  赵华 《新疆农业科学》2002,39(2):128-130
分析了导致节水农业发展缓慢的主要原因,指出应制定包括水价政策在内的发展节水灌溉的配套政策,应加强研究、开发、应用和普及节水灌溉技术.  相似文献   

15.
王允青 《农技服务》2010,27(7):939-940
农业节水灌溉与粮食安全息息相关,发展农艺节水已成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必需的技术,主要通过农艺节水、生物节水、工程节水、化学节水和管理节水等综合配套的节水技术体系完成。  相似文献   

16.
灌溉问题一直制约着我国设施农业无公害生产的进程,发展节水灌溉能够促进设施农业无公害生产发展。文章概述了我国水资源现状,阐述了设施农业无公害生产的概念,分析了我国传统灌溉模式的优缺点,从而进一步提出节水灌溉向精准化、智能化发展的可行性,指出物联网下的节水灌溉的优势所在,旨在说明节水灌溉结合物联网技术能够促进设施农业无公害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节水灌溉技术在农田水利工程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本文主要对农田水利工程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进行了探究,如微灌溉技术的运用、喷灌技术的运用、步行式灌溉技术的运用、渠道防渗灌溉技术的运用等。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几点关于节水灌溉技术在农田水利工程中应用的建议,如强化节水灌溉技术的管理、科学设计农业灌溉工作和配套设施、创新节水灌溉技术等,以期将节水灌溉技术作用最大化,在整体上提高水资源使用率,为关注此类话题的人们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正截止到2016年,国家连续13年聚焦"三农",加快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加快推进现代灌溉技术。另外《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国科发计[2009]425号)将"农业高效用水过程精量控制技术与产品、干旱半干旱区节水农业技术与装备、精量灌溉技术"等列为重点发展领域及优先主题。  相似文献   

19.
彭阳县把径流资源化工程开发技术和窖灌农业综合节水灌溉技术进行组装、集成和配套,总结出"窖灌农业高效用水模式=集水技术+蓄水技术+用水技术+农业技术+管理技术"的雨水利用技术,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20.
《油气储运》2009,(11):22-26
农田节水与旱作农业技术 农田节水与旱作农业技术是根据不同区域的水资源特点、农田基础设施建设状况和作物需水特征,补充完善田间微工程和设备,配套农艺节水技术和节水灌溉制度,形成工程设施节水、农艺节水、化学节水、管理节水等诸多环节相结合的综合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