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饶了你     
正一对情侣在大街上吵了起来。女孩狠狠打了男友一耳光,该男子为保全面子向女孩嚷道:有本事你再打我一耳光!"女孩毫不犹豫地再次打了他一耳光。男子顿了顿,说:"既然你这么听话,我就饶了你。"  相似文献   

2.
<正>但愿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有一份淡淡的乡愁,都有一份对故土的留恋,它让我们的生命体验更加厚重,也让我们的人生步履更加坚实前几天和在农村的父亲通电话,末了问了一句:"是不是该收麦子了?""还有半个多月呢,怎么连麦收时间都记错了?可别忘了是从农村出来的哟!"父亲半开玩笑。这话让我汗颜。上高中前一直生活在农村,大学毕业后那几年,还经常回家干农活,什么时候收麦、什  相似文献   

3.
<正>一个刚从学校毕业的大男孩,在职场和人际关系上都受了委屈,回家向父亲抱怨。父亲没有多说什么,只是将他带入厨房:"孩子,我让你看点东西。"父亲煮了三锅滚水,在第一锅放进冬瓜,第二锅放进鸡  相似文献   

4.
严辉文 《新农民》2010,(8):50-50
在武汉打工的陕西钱姓男子,因身上刚刚凑够给儿女交学费的钱,为省钱决定步行千里,暴走回家,被称为暴走父亲。  相似文献   

5.
潘律师 《新农村》2005,(7):29-29
我今年15岁,是位中学生。我与母亲的关系非常好,无话不谈:但与父亲的关系一直很僵,因为父亲经常训斥我。十分不幸的是,半年前,我的母亲患病去世,而父亲又一直忙于生意,很少回家。我生活得很痛苦。一个月前,我以看望外祖父母为由一去不归。后来,父亲找来要我跟他回家。而我根本不愿再回到那个家,可父亲坚决不同意。理由是外祖父母已经60多岁,无力管教我。现在,我想向法院起诉。要求法院判决同意我的要求。请问,法院会满足我的愿望吗?  相似文献   

6.
17年前,我父亲坐骨神经上长了拳头大小的肿瘤,厄运毫不留情地把我们一家七口人推向苦海,那时我们姊妹五人都是上学的年龄,人人都是不同年级的尖子生。正要升高三和初三的两个姐姐,不得不含着泪辍学回家帮母亲劳动。轮到考虑我和弟弟妹妹是否继续上学时,母亲憔悴蜡黄的脸上充满了无奈,眼眶里悄悄流出的泪水,无声地宣告了我的失学。这时我刚好读完初一,才13岁。暑假恰逢在建筑队当施工队长的表哥回家赶农活,他忙完自家农活后,  相似文献   

7.
正"农场在向社会招聘大学生,你回来应聘吧。"2012年6月的一天,父亲打电话给我。接到父亲的电话,我进退两难:一方面,通过几年努力,我已成为某公司驻山东区域的业务经理,事业正处于上升期;另一方面,我也知道我家的农垦情结:爷爷、父亲都担任过农场基层领导,他们爱农场这片热土,希望我回农场发展。再三斟酌,我决定回家应聘。公司的大区经理听说后,专程赶到安庆,劝我留在公司继续工作,他说可以把我调回安徽,离家近些。但去意已定,我婉言谢绝了公司安排。应聘结果,我很荣幸以面试和笔试双第一的成  相似文献   

8.
正每天待在家里聊聊天、唱唱歌、跳跳舞,一年能赚十几万、甚至几十万,你觉得会有这样的好事儿吗?有!互联网时代,一切皆有可能,让我们听听网络主播宋亮的故事吧。"网络主播也是正当职业,我可以利用网络赚钱。"宋亮出生在大兴安岭农垦一个普通职工家庭里,他从小活泼好动,善于模仿。2011年,29岁的他无意中进入QQ视频区,眼前的视频主播说笑唱  相似文献   

9.
我准备到上海出差.回家取身份证订机票,正碰上父母斗气。父亲坐在书房里发呆,见我回来,有些怯怯地跟我搭腔:“你是一个人出差吗?要不.我跟你一起出去一趟。”  相似文献   

10.
或许这是一个就发生在你我身边的真实故事。大约在15年前,她在众人的惊讶声和父母亲的反对声中,嫁到了一个人生地不熟的偏僻小山沟,而对象是一个在外地打工时,经人介绍相恋未满三个月的男子。那时面对父母和众亲朋好友,她再三保证,一定会与这个来自异乡的男子,幸福快乐地过一辈  相似文献   

11.
梁仁昌  张伟 《农家科技》2013,(10):90-91
浙江温州一男子冒充“富二代”,利用微信搭讪大龄未婚女青年,并假装与对方谈恋爱。“恋爱”期间,女友们频频收到该男子从网上买来的各种高仿奢侈品。待她们深信不疑后,男子便以各种理由骗财骗色。  相似文献   

12.
秋来果飘香     
《新农业》2018,(20)
正前两天给父亲打电话,问父亲今年苹果怎么样?父亲在电话里兴奋地大声说:"今年苹果又是丰收,快回家吃苹果吧!"隔着电话线我眼前马上浮现出红彤彤的苹果挂满枝头的热闹景象,想像着刚摘下的苹果放在嘴里咬一口,脆生生的酸中带甜,秋风的气息混杂着苹果的香味,  相似文献   

13.
回家的感觉     
王琦 《新农业》2012,(11):42
2000年,我怀揣着《高考录取通知书》来到沈农报到,校门威严壮观,记得当时我非常自豪的与父母在校门拍照留念,父亲因为我考入沈农而高兴不已。如今物是人非,父亲去世,我也由大学生成长为职业经理人,由父母眼中的乖乖女变成年轻妈妈。当我毕业8年后再次站在校门前时,"沈阳农业大学"六个金闪闪的大字好像在向我微笑、向我招手,好像在说"欢迎回家,沈农  相似文献   

14.
霍忠义 《百姓》2001,(3):25
下了火车又换乘汽车,在乡政府门前停下来时已经是下午5点了,家在6里外的农村,我只能步行回家了。下了车,街上人很少,不远处有一个人正推着自行车卖冰糖葫芦,插在草杆子上的冰糖葫芦依然红得耀眼,卖糖葫芦的人身上落满雪花,被许多小孩围在中间。糖葫芦卖得很快,他有点应接不暇。突然间,我被自己的发现惊呆了,父亲?那卖糖葫芦的长者竟是父亲!我呆了半晌,才喊了一声:“爸!”父亲回过头来,  相似文献   

15.
兴旺 《新农村》2012,(9):49
每天晚上下班之后,我都有半个小时的时间在父亲的冷饮店里帮忙。有一天,我偶然发现橱窗外有一双眼睛,那是一个十一二岁的小男孩,穿着一件白色的背心,肩上斜背着一个老式书包,正盯着店里其他买冰淇淋吃的孩子,一脸的羡慕!以后的几天,我总能发现那双眼睛……我把这件事告诉了父亲。父亲看了看那个小男孩,没有作声。我对父亲说:"可怜的孩子  相似文献   

16.
包律 《新农村》2005,(6):29-29
【案例简介】某村村民高某妻子早亡,留下两个儿子:长子甲、次子乙。乙高中毕业后未能考上大学,便帮父亲管理家里承包的果园。1987年高家托媒人为乙介绍邻村一女青年为对象,乙以没有感情为由坚决不从,并于1987年12月随熟人悄悄离家到广东打工,在那里结识了一个女友。其父闻知大怒,写信命乙立即回家,否则便断绝“父子关系”,永不许乙再踏进家门。乙不从,其父声明与其断绝“父子关系”,并传遍了亲友及乡邻。  相似文献   

17.
每近中秋,母亲就会打电话来说,如果回家,买月饼要注意质量,不一定要买贵的.母亲其实想说,不用带月饼回家.前年中秋,三弟休假,带回一盒包装精美的月饼,味道不及街上散装月饼.那以后,父母对月饼再无兴趣.有时劝父亲吃月饼,就像吵架.和父亲一样,我更喜欢母亲做的月饼.我也知道,不买月饼回家,是母亲多年来的心愿.  相似文献   

18.
《百姓》2003,(2)
2003年1月19日,一家英国媒体报道说,一位青年发明爱好者对十八世纪断头台的迷恋已到发烧级别,自己决心要重现这一江湖利器,并加以技术革新。本周一,他的父亲发现自己的儿子死在卧室里,被一个自制的断头台切下了脑袋,这名父亲目前处于“深度震惊和悲伤的状态”,他认为这个断头台是自己儿子在卧室里秘密制造的。据报道,被断头台割掉脑袋的男子名叫波迪·泰勒,居住在诺森伯兰郡的米尔本纳,现年36岁,他跟父亲两人开着一家建筑公司。警方到现场后发现,这个自制断头台有8英尺长、3英尺宽,上面有一把锋利而沉重的刀具,刀具则连着一个电子计时器。这个断头台架是木制结构,位于泰勒床的正上方,泰勒是躺在自己床上时被砍掉脑袋的。  相似文献   

19.
单国胜 《农家科技》2007,(10):44-44
<正>编辑同志:我父亲生了我们兄妹5人,现在都已成人并分家另过,父亲生前经营了一家公司(个人独资企业)。去年,父亲不幸因车祸去世,在清理父亲的遗物时发现,父亲生前曾通过公证的方式立过一份遗嘱,遗嘱中指明公司的财产和债权由我一人继承。但对其个人银行存款150万元没有立任何遗  相似文献   

20.
《新农村》2019,(11)
<正>父母结婚30多年,我从没见过他俩吵架拌嘴。在我的内心深处,一直把父母的婚姻作为自己的楷模,也一直努力想让自己成为如父亲一样的好男子、好丈夫。可事与愿违,结婚没多久,我和妻子就常常因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家务事争吵不断。周末回乡下,我忍不住向父亲诉说苦恼。父亲默默听完后,起身进了里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