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农垦》2020,(4):24-25
龙感湖农场是1956年经国务院批准,由湖北省委省政府决定开垦的国营农场。1996年黄冈市委市政府批准成立黄冈市龙感湖管理区。龙感湖管理区位于鄂皖赣三省交界、长江与京九铁路十字交汇之处,水、公、铁路交通便捷。龙感湖管理区是省部共建的现代农业示范区,2018年12月被农业农村部授予"国家级稻渔综合种养示范区"称号,虾稻共生面积达5.5万亩,龙感湖小龙虾、虾稻米俏销全国。  相似文献   

2.
正一、携手同发展九江属赣,龙感湖归鄂,两地隔浩荡长江相邻相望。2015年的12月1日,对于湖北区域的龙感湖老百姓,是一个值得铭记的日子。就在这一天,隔江相望的江西省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本部正式预接管隶属于湖北省黄冈市龙感湖农场(管理区)的龙感湖医院。从此,原龙感湖医院成为了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龙感湖分院。跨越省际界限,一个三级甲等医院,一个即将关门歇业的医院,不对等的门庭,差距太大的同行,  相似文献   

3.
<正>随着湖北省首个平原风电场——大唐湖北龙感湖风电场连片风机转动发电,龙感湖农场循环经济又一张亮丽的名片宣告出炉。龙感湖农场自纳入湖北大别山试验区后,在建设"两型社会"、发展循环经济、打造百亿级工业园区进程中,走出了一条具有龙感湖特色的差异化区域发展之路,"纺织之城、绿电之都、鱼米之乡、生态之区"雏形初现。调整刷新"农业底色"实施大调整、建设大基地,是龙感湖农业最为鲜明的特征。全场农产品绿色认证达到19项,粮棉  相似文献   

4.
<正>湖北省龙感湖农场位于鄂、皖、赣三省交界处,是1956年经国务院批准围垦兴建的省属国营农场。农场1996年设立黄冈市龙感湖管理区,2006年被农业部确定为全国第一批现代农业示范区。农  相似文献   

5.
正湖北农垦龙感湖农场位居长江之滨,与江西庐山隔江相望,素有鱼米之乡美誉,"不敢越雷池一步"的典故就出自于此。如今,龙感湖农场已成为湖北省重要的大宗农产品生产基地和纺织基地,也是农业部批准的现代农业示范场。粮稳天下安。在调结构转方式中,如何把保障国家"米袋子"与鼓起农民"钱袋子"结合起来?龙感湖农场给出了答案。  相似文献   

6.
魅力龙感湖     
李言水  王汉 《中国农垦》2014,(11):I0004-I0005
龙感湖原系湖北省属国有农场,1956年经国务院批准围湖垦建,1996年经批准设立黄冈市龙感湖管理区,2005年属地管理后,黄冈市将龙感湖管理区视同县(市)级单位管理,并授予县一级人民政府行政许可和行政执法权。总面积100平方公里。辖7个办事处、56个生产队(社区)。全区总人口4万人。  相似文献   

7.
回望"十一五""三区一园"织锦绣"十一五"这五年,是湖北省龙感湖农场成立以来设立试验示范区最多、发展平台不断拓宽的时期。五年来,农场先后被确定为省部共建现代农业示范区、省级循环经济产业园区、全省农业科技创新综合示范区和湖北龙感湖工业园。  相似文献   

8.
鲍宏礼 《湖北农业科学》2012,51(16):3644-3647
结合湖北省黄冈市龙感湖管理区的实际情况,构建了龙感湖“小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基本框架:在种植方面以连作为基础,实现资源的高效循环利用;在养殖方面以园区养殖为基础,放弃单个分散的家庭养殖,实现保护环境和物质再循环利用;在水产方面以立体养殖为基础,在投入端实现资源利用的减量化.同时分析了龙感湖“小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形成机制,并揭示了龙感湖“小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生态经济学意义.  相似文献   

9.
改革创新·激荡雷池 龙感湖,古称“雷池”。 龙感湖人虽身处雷池,但却不为雷池禁锢,敢越雷池,勇于创新,善谋发展。  相似文献   

10.
正最近,我们就贯彻中央关于进一步推进农垦改革发展文件、加快发展农垦现代农业和农产品加工业情况,到湖北农垦龙感湖农场进行了调研。我们感到,该场在以新供给引领农场经济新发展方面的做法很好,值得其它农场借鉴。一、调整优化种养结构,提升农产品有效供给龙感湖农场认真贯彻中央加强供给侧改革的部署,着力优化调整农业结构,推进现代农业新发展。一是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创新为手段,调整农业产业产品结构。龙感湖农场"跟着市场走,紧  相似文献   

11.
<正>在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大潮中,湖北农垦龙感湖管理区(农场)围绕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目标,大力发展虾稻共生产业,助力农工增收、农业增效,成为农业结构调整的亮点。一、产业现状龙感湖生态环境好,水资源丰富,气候条件适宜,境内有大面积的沟渠、低湖田,为小龙虾生长繁育提供了优越的条件。(一)发展态势良好。近年来,龙感湖管理区将发展小龙虾养殖作为农业结构性调整的重点,通过政府主导、示范带动、科技助推、群众参与的方  相似文献   

12.
<正>今年以来,湖北省龙感湖农场提出"发展走在前列,治党全面从严"的目标与要求,动员农场广大干部增强信心,提神鼓劲,确保"十二五"规划圆满收官,为"十三五"规划良好开局奠定好的基础。7月15日,湖北省委副书记张昌尔带领省委财经办、省财政厅、省农垦局等部门负责人来龙感湖就深入推进农垦改革发展进行专题调研时,对龙感湖改革发展取得的成绩给予充分肯定。一、提神鼓劲,增强改革发展的信心"国有农场改革有基础,有优势。"张昌尔在龙  相似文献   

13.
<正>龙感湖位于鄂赣皖三省交界处的鄂东地区,古称雷池,"不越雷池一步"的成语典故即出自于此。1956年,一支垦荒大军在这片荒芜的土地上建立了龙感湖农场,演绎出一个又一个动人的故事。如今,这里已经是一个现代化、规模化的大型国有农场,被形象地誉为"鄂东明珠"。  相似文献   

14.
正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中央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和农场改革的双结账之年。湖北农垦龙感湖农场要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根本遵循,以完成环保整改和农垦改革两大中央交办的政治任务为总抓手,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的总要求,全力稳增长、补短板、优环境、惠民生,为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牢基础,为乡村振兴提供龙感湖示范。  相似文献   

15.
正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湖北省黄冈市龙感湖管理区(农场)统筹打好疫情防控"全胜战"、经济社会发展"全新战"、安全稳定"全面战",启动经济发展"快进键",步入现代农业综合开发示范区创建"快车道",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确保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确保龙感湖现代农业综合开发示范区建设良好开局。  相似文献   

16.
正走进龙感湖农场的虾稻共生基地,群群天鹅或展翅翱翔于天际,或私语觅食于水面,或静卧栖息于田埂上……好一幅"水乡湿地、候鸟天堂"的美丽春光,每天吸引数百名游人和摄影爱好者前来观鸟采风。近年来,湖北农垦龙感湖坚持走绿色发展之路,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虾稻共生等高效农业种养模  相似文献   

17.
龙感湖,古称大雷池,又称彭蠡泽,“勿越雷池一步”的典故即出于此。 龙感湖与长江共潮汐,千年沉寂,千年泛滥。直到共产党领导人民解放全中国后,古雷池畔这片水乡泽国才被唤醒,开始演绎围湖垦建的宏伟传奇。  相似文献   

18.
在素有鄂东“鱼米之乡”的湖北省龙感湖管理区,有位貌不惊人的小伙子,叫孙鹏,经他喂养的地道湖鱼,品质优、生长快,十分俏销。经几年的摸爬滚打,孙鹏的渔业生意越做越大,已初步形成集鲜鱼养殖、饲料销售、鲜鱼加工一条龙产业链。去年产值过50多万元,创纯收入30万元。成为龙感湖闻名遐迩的“奔小康”青年养鱼致富能手。  相似文献   

19.
<正>湖北省龙感湖农场在适应新常态中加快发展,在加快发展中适应新常态,坚持强基础、聚力现代农业;稳增长、壮大工业集群;调结构、力补三产短板;促改革、挖掘发展动力;惠民生、实现造福一方;推进发展方式绿色化,努力把龙感湖建设成为纺织之城、绿电之都、生态之区。一、强基础,聚力现代农业农场姓"农",我们发挥农垦独特优势,以谋划"十三五"发展规划为契机,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发展。一是推进现代农业综合开发。按照农场企业  相似文献   

20.
风起龙感湖     
1978年,改革开放的大幕在厚重的历史背景下拉开.一经发轫,便绵延不绝,别开生面,汇成波澜壮阔的时代篇章. 希望在于改革,出路也在于改革.30年来,湖北农垦龙感湖农场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艰难转轨的道路上,步履铿锵,豪迈前进.30年改革,30年开放,激起龙感湖一湖春水盎然荡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