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津松75     
《中国蔬菜》2015,(2):5
<正>中熟青梗松花菜品种,秋季定植后75 d(天)左右采收,春季定植后50 d(天)左右采收;植株生长旺盛,抗性好,耐湿、耐热,易于栽培,花球松大,球面洁白亮丽,单球质量2 kg以上,肉质柔软,商品性好,是目前市场所需求的高品质中熟松花菜品种。  相似文献   

2.
上海崇明地区冬季气温较低,松花菜制种生产中容易出现开花不结籽或结籽少等问题,为此作者筛选出6个符合育种目标的松花菜品种,并以其作为试验材料开展了再生植株培育及留种技术研究,以解决松花菜制种难的问题。该文分别研究了松花菜的定植期、割球时间、割球后管理对松花菜植株再生率的影响,并对比再生植株和小株作父本的制种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再生植株主要适合早中熟松花菜品种(生育期小于80 d)的提纯和杂交制种;播种期应适当提早,建议生育期70~80 d的中熟品种宜在7月15日前播种、生育期50~60 d的早熟品种宜在7月25日前播种;花球采收后要及时清理根茎基部的老叶和病叶,早熟品种保留8张健壮叶片、中熟品种保留4~5张健壮叶片,留存的叶片长度以30 cm左右为宜;花球采收后,浇水施肥间隔时间为7~10 d;适时盖棚保温,最低气温在0℃以上时夜间不闭棚。  相似文献   

3.
《上海蔬菜》2014,(3):93-94
<正>19浙松60天松花菜由浙江温州吴桥种业有限公司选育。生长势强,整齐度高。2013年品种试验表现为:6月下旬播种,7月下旬定植,10月中旬可陆续采收上市。该品种株高60cm左右,开展度105~110cm,叶片浅绿色,蜡粉中等,花球半圆球形,黄白色。10月中旬采收时,花球尚未完全松散,此时花球横径22cm左右,纵径15cm左右,平均单球重770g,花茎奶白色稍带浅绿,口感品质佳。20珊瑚65天松花菜由浙江神良种业有限公司选育。生长势强,整齐度较高。2013年品种试验表现为:6月下旬播种,7  相似文献   

4.
天津市蓟州区种植松花菜历史悠久,为满足市场供应,确保周年供应,引进多个松花菜品种试种,筛选出新贵65天松花菜。根据松花菜喜冷凉的特性,12月中下旬播种育苗,次年1月上中旬定植,4月上旬开始采收上市。  相似文献   

5.
为筛选出适宜海拔400~700 m山地西瓜后茬搭配种植的商品性好、抗逆性强、经济效益高的松花菜品种,引导当地山区农民发展山地蔬菜和瓜菜高效种植模式,于2014年对11个早、中熟松花菜品种进行比较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浙农松花50天、庆农65天、台蔬青梗松花65天、台松65天可作为海拔400~700 m山地西瓜后茬搭配种植的首选品种。  相似文献   

6.
浙橙松100是浙江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选育的橙色松花菜杂交新品种。该品种秋季定植后100 d左右收获,春露地定植后70 d左右收获。秋季种植株高约48 cm,开展度约91 cm;花球半松,花梗较细、色淡青,球面橙色,富含β-胡萝卜素,球径24 cm左右,单球质量1.4 kg左右。该品种综合抗性良好,丰产性好,适应性较广;因花球橙色,不用遮叶盖球,对松花菜省工栽培有较大意义。  相似文献   

7.
松花型花菜以其青梗、松糯、香甜味美、口感好、营养丰富等优点,明显优于硬花型花菜.市场畅销.种植面积每年以20%速度递增。秋栽松花菜65天,冬栽松花菜100天,春栽早夏采收的松花菜65天的一年三熟高产栽培模式,在浙南、闽北地区经过3年的试验和示范推广,每年667m^2收入近1万元,经济效益可观。花菜对温度较敏感,生育适温范同较窄。  相似文献   

8.
从品种选择、播种期、地块选择、整地定植、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治及采收等方面介绍了云南越夏青梗松花菜品种栽培技术,为农民种植松花菜的增产、增效提供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9.
松花菜周年高效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瓜菜》2016,(1):47-48
松花菜品质好,营养价值高,适应性强,栽培范围逐年扩大,栽培季节延长,基本保证了周年供应。因季节和栽培区域不同要选择不同的品种,播种育苗的技术和苗龄也有不同,地块选择因地因季节而变化,施肥、整地、起垄、覆膜不同季节略有不同。定植宜稀不宜密,每667 m2定植2 000株左右。肥水管理前期以氮肥为主,促进营养生长,莲座期以后结球期,以磷、钾肥为主,促进花球膨大,注意束叶护花,提高花球的商品性,适时、适量用药,提高产量和品质,适时采收,预冷后长途运输,保证松花菜安全上市。  相似文献   

10.
《吉林蔬菜》2014,(11):9-9
<正>适应地区:东北、西北、内蒙、山西、陕北、甘肃、宁夏平暖区、及高海拨区:甘肃、河北坝上。经过5年经验总结:松花菜新型高档品种,将取代紧实花菜及一半西兰花,种植面积比紧实花菜扩大四倍。请大户专业种植甘蓝、白菜、花菜、西兰花(30~200亩)扩大增加松花菜种植面积。松花菜种植模式:均能达到较好收益,播种收获安排如下:第一套模式平暖区:一年二熟技术(1)春季:台松90天为主在1~2月播种(台松80天2~3月),大棚内穴盘育苗70~128孔,60天苗定植,底肥足亩施2包复合肥及农家肥或有机肥10袋,亩定植1800株,6~7月上旬收,亩产2500千克价均在1~2元左右,亩收入约7000元。  相似文献   

11.
松花菜为十字花科甘蓝属花椰菜中的一个类型,蕾枝长,花层薄,花球充分膨大时不紧实,口感脆嫩甘甜,炒食不易烂,加热后花梗更绿,深受消费者青睐。虽然松花菜在启东地区栽培历史不长,但发展速度较快,已成为启东地区主要种植的蔬菜品种之一。根据松花菜的特征特性和对环境条件的要求,作者从品种选择、育苗、整地施肥、定植、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等方面总结了其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2.
不同松花菜品种引进对比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引进4个松花菜新品种与当地主栽品种‘富贵100天’进行品种比较试验,对5个松花菜品种生育进程、植物学特征、产量效益等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新品种‘浙松一代90天’与对照相当,产量为2 163 kg/667 m2,花球质量好、经济效益好,适合当地推广种植;其他3个新品种花球质量、产量都比对照差;‘浙松一代90天’可作为当地中熟品种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3.
龚进 《长江蔬菜》2022,(11):68-69
松花菜味道鲜美,营养丰富,越冬栽培受到浙江地区种植大户的喜爱。介绍了亚非松花100的特征特性,并以其为代表,摸索出了一套松花菜露地越冬栽培技术,包括适时播种、整地施肥、及时定植、除草和追肥、盖叶或套袋、病虫害防治及采收等要点。  相似文献   

14.
正福建省南部沿海地区一般在秋冬季种植长胜80天青梗花椰菜品种,但当地秋冬季雨水较少,该品种需水需肥量又较大,为解决这个矛盾,我们开展了青梗松花菜节水栽培试验,以节约水资源、减少人工成本、促进青梗松花菜的规模化种植。现将试验结果总结如下。1材料与方法1.1试验材料供试青梗松花菜品种为长胜80天。1.2试验方法试验设在厦门市翔安区内厝镇莲塘村,试验地前作为水稻,地势平整,土壤肥力均匀。定植前深翻晒  相似文献   

15.
华玉大花菜80天是新乡市牧野良种研究所培育的中熟型花椰菜品种。生长势极强,株型直立。耐肥水,抗病毒病、黑腐病。适合春、秋两季种植。秋季种植生长期为定植后80~85d采收,春季种植为60d。  相似文献   

16.
杨文龙 《长江蔬菜》2012,(23):37-38
河南临洮县新添镇成功摸索出具有代表性的大白菜—西瓜—松花菜一年三茬高效栽培模式。大棚生产中,分别选用先正达强势、西农8号、台松55天作主栽品种,合理安排茬口,适时育苗、定植,加强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适期采收,三茬667 m2每年净收益可达13 500元,经济效益高。  相似文献   

17.
为了优化瓜菜栽培模式,充分利用有效大棚资源,创造出更大的经济效益,经过不断摸索和实践,形成了一套适于武汉地区大棚西瓜—哈密瓜—松花菜轮作高效栽培模式。该栽培模式大棚空闲期短,经济效益高。本文从茬口安排、品种选择、播种育苗、整地施肥、定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等方面介绍了大棚西瓜—哈密瓜—松花菜轮作高效栽培模式,以期为该模式的示范推广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正>津品82花椰菜本所育成的花椰菜一代杂种,属中熟秋花椰菜品种,定植后76天左右采收,适应性强,抗病性好。株高75 cm,开展度80 cm,内叶叠抱护球,自覆性好,花球高圆、紧实,单球质量1.9 kg左右,每667 m~2(1亩)产量可达4 000 kg左右。天津科润蔬菜研究所电话:022-23369519传真:022-23695829  相似文献   

19.
赵前程  佟志强 《蔬菜》2014,(2):60-61
松花菜近两年来在北京、山东等地栽培面积逐年扩大,市场价值高。目前市场上的松花菜品种较多,鱼目混杂,应该选择熟期适当,花球大小适中的品种。保护地栽培要选择早熟品种,以松不老86天较为适合,露地栽培以松不老90天较为适合。  相似文献   

20.
青梗松花菜不同播种期及种植密度比较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雪松45天、庆丰50日两个青梗松花菜品种采用不同播种期及种植密度的复因子比较试验,结果显示,同一品种早播种(6月中旬)35 d采收期的比晚播种(7月中旬)的提早13~19 d,晚播种栽培的定植至采收天数比早播种的缩短15 d左右;晚播种的植株开展度比早播种的小;晚播种各处理花球单球质量比早播种的大;晚播种的产量比早播种的高;不同的种植密度对产量有显著的影响,株距×行距=35 cm×50 cm的比株距×行距=45 cm×50 cm的产量高,且花球商品质量不受影响,可为桂林地区早熟青梗松花菜夏季播种初秋采收的栽培模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