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产优质小麦品种郑麦9023鉴定与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小麦品种郑麦9023等13个品种进行了多年多点的区域试验鉴定研究,结果表明,郑麦9023具有早熟、高产、优质、抗性较强等优点,在湖北省具有较大的推广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郑麦9023是“优质强筋早熟多抗高产广适性小麦新品种”的代名词。如果说在玉米界郑单958是目前全国种植面积最大的品种,那么在小麦界郑麦9023当为魁首。至2007年,郑麦9023在豫、鄂、皖、苏、陕五省的累计推广面积达1.15亿亩,连续四年收获面积位居全国及河南省小麦品种第一位,累计增产24.5亿公斤,新增产值34.3亿元。郑麦9023作为制粉小麦,2002年在我国首次实现了出口创汇,其期货交割量占当前我国优质强筋小麦期货交割量的60%。2004年,郑麦9023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这个品种的选育者,就是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研究员,小麦育种专家,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许为钢博士。  相似文献   

3.
高温胁迫对不同小麦品种光合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不同品种小麦(弱春性品种淮麦30、半春性品种郑麦9023和半冬性品种烟农19),研究花后7d和花后15d高温对旗叶光合和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花后7~9d (T1)高温24 ℃/34℃(夜/昼)处理后,烟农19的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0、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光化学猝灭系数(qP)、非光化学猝灭系数(qn)和光系统Ⅱ(PSⅡ)非循环光合电子传递速率(ETR)显著高于淮麦30和郑麦9023;郑麦9023的Pn、Ci和Fo显著高于淮麦30,胞间CO2浓度(Ci)显著高于烟农19;淮麦30的Ci、qp和qn显著高于郑麦9023.花后15d高温26 ℃/36℃(夜/昼)处理后,烟农19的Pn、Gs、Ci、Fv/Fm、qP、qn和ETR显著高于淮麦30和郑麦9023;郑麦9023的Pn、Gs、G、Fv/Fm、qP和ETR显著高于淮麦30;淮麦30的R显著高于郑麦9023和烟农19.花后7d和花后15d高温胁迫下,半冬性品种烟农19具有较高的光合活性和较强的自我保护机制,春性品种郑麦9023最低.  相似文献   

4.
以江汉平原主推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品种漯麦6010、郑麦9023、鄂麦580为试验材料,设置了每公顷225万、300万、375万3个密度处理,分析了密度对不同品种小麦产量、直链淀粉与支链淀粉含量比值、孕穗及开花期旗叶叶绿素和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同一品种不同密度处理间,3个品种在密度为300万/hm~2时,子粒产量和旗叶叶绿素SPAD值均达最高,旗叶MDA含量最低;郑麦9023和鄂麦580在密度为375万/hm~2时直链淀粉与支链淀粉含量比值最高,密度为225万/hm~2时最低,而漯麦6010则在密度为225万/hm~2时比值最高,300万/hm~2时比值最低。同一密度不同品种间,漯麦6010子粒产量和旗叶叶绿素SPAD值最高,鄂麦580最低,郑麦9023居中;而旗叶MDA含量以漯麦6010最低,鄂麦580的最高,郑麦9023居中;鄂麦580的直链淀粉与支链淀粉含量比值最高,其次是漯麦6010,郑麦9023最低。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湖北省主导小麦品种郑麦9023在大面积生产中的品质状况,对2009年夏收后收集的64份郑麦9023样品主要品质性状进行检测和分析。结果表明,检测样品93.8%属于硬质白小麦,17.2%达到容重一等标准,32.8%属于四等标准及以下,有1个样品达到优质强筋小麦国家标准,没有样品完全达到优质弱筋小麦国家标准;郑麦9023大部分品质指标平均值达到中筋或强筋小麦标准,其中平均粗蛋白含量为13.9%,湿面筋含量为26.4%,面团稳定时间为3.6min,降落值为143.2s。说明郑麦9023品质指标不稳定,易受环境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6.
品种与播期对小麦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通过品种与播期对小麦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大丰地区小麦的适宜播期在10月20日至11月10日;适期及迟播种的品种以春性的扬麦系列、宁麦13及郑麦9023较为适宜;适播期内偏早播种的可种植冬性的烟农19及半冬偏春性的郑麦9023。  相似文献   

7.
一、品种选择   半冬性品种以温麦6号、周麦16、新麦18、周麦18为主;弱春性及春性小麦品种以豫麦34和郑麦9023、豫麦1864、偃展4110为主;优质小麦半冬性品种以新麦18、济麦20为主;优质春性品种推广豫麦34、郑麦9023;旱地品种以济麦2号、洛旱2号为主.  相似文献   

8.
一、材料与方法 (一)试验示范材料小麦试验示范强筋品种共10个,分别为新麦26、郑麦7698、郑麦366、郑麦9023、郑麦101、丰德存麦5号、丰德存麦1号、西农979、西农585、西农20;对照品种为新郑市主推中筋小麦品种矮抗58.  相似文献   

9.
为了探讨强筋优质小麦品种郑麦9023的适宜播期,设5个播期进行试验,对其产量进行了相关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播期与产量存在显著关系,郑麦9023在lO月16—17日播种,产量结构最协调,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小麦品种瑞华麦523及其亲本郑麦9023和烟1604的PPO和1BL/1RS易位相关基因的遗传信息,旨在提高优质小麦品种选育的效率。【方法】利用小麦PPO活性基因的分子标记PPO18、PP0-B5、PPO16和PPO29及1BL/1RS易位的分子标记H20,检测小麦品种瑞华麦523及其亲本相关基因的等位变异及来源。【结果】小麦品种瑞华麦523在2AL染色体上PPO等位基因为PPO-A1a基因型,与亲本郑麦9023一样,为高活性PPO,不含亲本烟1604的低活性PPO;在2BL染色体上PPO等位基因为A型,与亲本一致,是高活性PPO;在2DL染色体上PPO等位基因为PPO-D1b基因型,与亲本郑麦9023一样,是一个高活性PPO,不含亲本烟1604的低活性PPO;利用分子标记H20检测表明,瑞华麦523和亲本郑麦9023一样,是一个非1BL/1RS易位系。【结论】瑞华麦523是一个具有高活性PPO、非1BL/1RS易位系的小麦品种,其小麦PPO和1BL/1RS易位相关基因主要来自母本郑麦9023,为该品种的推广应用和培育优质小麦新品种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1.
拔节期低温胁迫对小麦生理生化特性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拔节期低温对小麦生理生化特性和产量的影响,以小偃22等5个冬小麦品种为材料,对其在低温胁迫下叶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相对膜透性、丙二醛(MDA)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和脯氨酸含量等生理指标进行测定,并且测定单株产量。结果表明,持续低温胁迫下,供试小麦品种叶片中的SOD、POD、CAT活性和可溶性糖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MDA含量呈现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相对膜透性(除郑麦366和郑麦9023)和脯氨酸含量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可溶性蛋白质含量除郑麦366和郑麦9023外其余3个品种呈增加趋势;低温使单株穗粒数显著下降,但对单株小穗数和千粒质量的影响不大。经隶属函数分析,将供试品种分成2类:小偃22和矮抗58属抗寒性较强的品种,西农509、郑麦366和郑麦9023为抗寒性差的品种。  相似文献   

12.
以20%聚乙二醇溶液(PEG6000)为渗透介质模拟干旱条件,研究了人工水分胁迫对4份不同基因型小麦品种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经20%PEG6000胁迫处理后,4个参试小麦品种的胚芽鞘长度、胚根长度以及小麦幼苗鲜重都呈下降趋势,其中郑麦9023的下降幅度最大且与矮抗58、周麦18和豫麦49品种间差异显著,说明郑麦9023在种子萌发期抵御干旱的能力相对较弱。  相似文献   

13.
"郑麦9023"是一种新型的优质强筋小麦品种,想要确保"郑麦9023"的高产量,需要从多个方面做好细节工作,比如耕地、田间管理、收割等。在小麦的发育和成长期,要精心养护,及时追肥、防治病虫害。选择适宜的秋收时机进行收割,有利于提高小麦的产量。  相似文献   

14.
信息快递     
河南维特种子有限公司河南省农科院小麦研究所2005年度隆重推出国审小麦新品种郑麦004河南维特种子有限公司是河南省农科院小麦研究所控股的集生产、加工、经营于一体的大型种子科技企业,注册资金500万元,注册商标“大平原”,是小麦研究所对外经营新品种的唯一窗口。控股单位小麦研究所,科研实力雄厚,先后选育郑麦9023、豫麦13号、豫麦47号、太空6号、郑麦004等品种近30个,其中,豫麦13号、郑麦9023先后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公司成立以来,建立健全销售网络,加强新品种的推广力度及其售后服务工作,郑麦9023、太空6号、郑麦98、豫麦47号等…  相似文献   

15.
信息快递     
河南维特种子有限公司河南省农科院小麦研究所2005年度隆重推出国审小麦新品种郑麦004河南维特种子有限公司是河南省农科院小麦研究所控股的集生产、加工、经营于一体的大型种子科技企业,注册资金500万元,注册商标“大平原”,是小麦研究所对外经营新品种的唯一窗口。控股单位小麦研究所,科研实力雄厚,先后选育郑麦9023、豫麦13号、豫麦47号、太空6号、郑麦004等品种近30个,其中,豫麦13号、郑麦9023先后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公司成立以来,建立健全销售网络,加强新品种的推广力度及其售后服务工作,郑麦9023、太空号、郑麦98、豫麦47号等品…  相似文献   

16.
不同播种密度对郑麦9023群个体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进一步探索郑麦9023在江苏省盐城市盐都区的适宜播种密度,于2003~2004年度对郑麦9023小麦进行不同播种密度试验。  相似文献   

17.
郑麦9023是国审小麦新品种。陕西省扶风县自2001年开始引进、试验、示范、推广以来,深受农民群众喜爱。但该品种属半春性品种,播期、播量对产量影响较大。为了使良种与良法相配套,充分发挥该品种的优势,2003年秋播时,按照上级业务部门的要求,我们安排了郑麦9023不同播量(密度)试验,现将一年来试验的结果初报如下:  相似文献   

18.
正一、选用优质高产品种目前,项城市种植表现较好、品质较优的强筋小麦品种有新麦26、存麦5号、郑麦7698、郑麦9023、郑麦0943、周麦32、周麦36、郑麦369等。二、种子包衣播种前用种衣剂对种子进行包衣处理。(一)防治地下害虫采用甲基异柳磷或辛硫磷包  相似文献   

19.
为探讨本地区大面积推广品种郑麦9023后期穗肥适宜用量问题,进行了3年的小麦拔节孕穗肥施量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重施穗肥对减少小花退化,增加实粒数,争取动摇分蘖成穗,增加有效穗作用显著,可提高小麦产量。研究得出,郑麦9023拔节孕穗肥的适宜用量为施纯氮6.9 kg。  相似文献   

20.
低温冻害是中国北部平原冬小麦生产中存在的重大灾害之一,并导致了小麦的严重减产。本文主要研究了低温对不同播期和品种冬小麦冻害的影响。三个小麦品种分别为:郑麦9023,皖麦48和皖麦50;两个播期分别为9月25和10月5号。采用植物解剖学的方法观察了低温对三个小麦品种细胞的影响发现,播种较早的小麦相对于适期播种的小麦,在没有经过抗寒锻炼的情况下突遇低温发生了严重的质壁分离。不同小麦品种和部位间的质壁分离程度差异显著,且质壁分离程度和低温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与郑麦9023和皖麦48相比,皖麦50具有较好的抗寒性,且郑麦9023和皖麦48在抗寒性方面差异不显著。本研究得出,通过采取适当的品种和播期可以改善小麦的抗寒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