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应用落叶松八齿小蠹聚集信息素对内蒙古阿尔山林区落叶松八齿小蠹的年扬飞规律、日扬飞规律、林缘外不同距离以及林内不同高度诱捕器诱集效果等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落叶松八齿小蠹的成虫发生期从5月中旬开始,到8月底结束,期间有两次明显的扬飞高峰期;成虫活动主要集中在12:00—16:00;聚集信息素对落叶松八齿小蠹的有效引诱距离为200 m左右,在90 m以内引诱效果最佳;林内树干1.5 m处为最佳的诱捕器设置高度。  相似文献   

2.
聚集信息素大量诱捕防治云杉八齿小蠹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1—2013年在吉林省长白山林区利用人工合成的聚集信息素诱捕器,进行大量诱杀防治云杉八齿小蠹Ips typographus的效果研究试验。结果表明:经过连续3 a防治,云杉八齿小蠹聚集信息素诱捕器的诱集量下降了86.42%,与对照区相比防治区枯死木和衰弱木增长率减缓了82.36%。进一步证明利用聚集信息素大量诱捕能减轻云杉八齿小蠹危害、减缓扩散速度,是有效的治理手段。  相似文献   

3.
为了防控纵坑切梢小蠹对红松的危害,在抚松县林业局红松母树林利用人工合成信息化学物质———聚集信息素对纵坑切梢小蠹进行监测与防治,结果表明:利用聚集信息素诱捕器对纵坑切梢小蠹的诱捕数量比人工调查查获数量提高50倍以上,监测准确率可达到100%,持续防治4 a后的林间诱集量下降率为81.6%。纵坑切梢小蠹在抚松县的扬飞期从5月中旬开始,高峰期出现在6月中旬,至7月中旬扬飞量明显减少,至9月上旬扬飞期基本结束。  相似文献   

4.
重齿小蠹(Ips duplicatus)是内蒙古白音敖包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沙地云杉(Picea mongolia)的主要害虫。为开发安全有效的治理措施,我国对其聚集信息素及其应用技术进行了系统研究与推广应用。本文论述了我国重齿小蠹种群的聚集信息素组分、信息素诱捕器最佳设置技术、利用信息素诱捕器监测成虫发生期和大量诱杀防治、开发“推-拉”防治技术的非寄主挥发物的研究与应用现状,以便为我国大规模治理重齿小蠹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5.
重齿小蠹 ( Ips duplicatus Sahlb.)在赤峰市白音敖包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每年 5月末至 7月末为越冬成虫扬飞期 ,我们在 2 5个虫害试验区悬挂 65个诱捕器进行大量诱杀试验 ,共诱集成虫558318头 ,试验区被害沙地云杉与 1998年相比下降了 70 %。  相似文献   

6.
红脂大小蠹主要越冬虫态是成虫和幼虫,越冬成虫5月份扬飞,大多仍以成虫越冬;越冬幼虫其成虫7月份扬飞,大多仍以幼虫越冬,均为1a 1代。如越冬成虫扬飞较早或越冬为小龄幼虫扬飞过晚,则2a3代,造成世代重叠。  相似文献   

7.
青海云杉(拟)齿小蠹聚集信息素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危害青海云杉的光臀八齿小蠹、香格里拉齿小蠹及东方拟齿小蠹聚集信息素系统进行研究,并成功鉴定出3种(拟)齿小蠹的聚集信息素组分。光臀八齿小蠹聚集信息素由2-甲基-3-丁烯-2-醇,74%-(-)-小蠹二烯醇和(S)-顺式-马鞭草烯醇3种成分组成;香格里拉齿小蠹聚集信息素的有效组分为2-甲基-3-丁烯-2-醇,99%-(+)-小蠹二烯醇和(S)-顺式-马鞭草烯醇,东方拟齿小蠹聚集信息素由95%-(-)-小蠹烯醇和(S)-顺式-马鞭草烯醇2种成分组成。3种人工合成的小蠹虫聚集信息素已在害虫发生期及种群动态监测中进行野外试验,并取得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8.
采用物候期与信息素监测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云杉八齿小蠹的扬飞规律。结果表明:林间云杉八齿小蠹成虫开始活动时,忍冬和紫丁香的花蕾出现、接骨木和东北茶藨子进入开花初期、蒲公英处于开花盛期;当榆叶梅进入开花初期、紫丁香进入开花盛期时林间虫口密度达到最高,是信息素诱集防治的最佳时机;当接骨木进入开花盛期时,整个扬飞期结束。  相似文献   

9.
落叶松八齿小蠹是危害落叶松的重要害虫.本文对其生物学特性进行了观察,并从营林防治、饵木诱杀和信息素诱杀三个方面介绍了落叶松八齿小蠹的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10.
通过观察和研究表明,灰斑古毒蛾的处女雌蛾对林间雄蛾有较强的引诱作用,而雄蛾对林间的雌蛾没有引诱作用。林间的雄蛾对处女雌蛾的昼夜反应节律发生在全天,每天有两个反应高峰,强峰为8:00—9:00,弱峰为22:00—23:00。其他时段虽有趋性反应,但反应强度比较弱,认为雄蛾对处女雌蛾的昼夜节律为"双峰式-全天型"。顺6-二十一碳烯-11-酮对灰斑古毒蛾具有一定的引诱作用,可能是其性信息素组分之一,而且,在所有的供试剂量中,1 000μg的顺6-二十一碳烯-11-酮诱捕效果最好,为该虫的最佳剂量。利用信息素诱捕器对灰斑古毒蛾成虫发生期监测表明,第2代成虫扬飞的开始时间为9月13日,扬飞高峰期为9月17日,扬飞末期为10月22日,成虫扬飞的持续期为40天。  相似文献   

11.
概述了重齿小蠹的分类地位、分布和寄主、主要的形态特征以及其发生与危害的历史、现状等,并提出了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12.
枣粘虫性行为时辰节律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连昌  任自立 《林业科学》1991,27(2):145-148
本文利用腺体提取、瓶内收集、触角电位和田间试验等方法对枣粘虫产生和释放性信息素时辰节律进行了研究。其中瓶内收集性信息素的方法,在研究昆虫释放性信息素时辰节律方面报道很少,更重要的是,此法在我们的实验中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效果。研究结果表明:(1)羽化后1—6天的提取物产生的触角电位无明显差异,说明性信息素在此期间的产生与日龄无关(2)腺体中性信息素的含量高峰在凌晨4点,而从体内往体外释放的高峰在早晨7点。(3)利用处女雌蛾不同时辰的诱蛾量的田间试验也进一步证明了枣粘虫产生和释放性信息素与交配行为在时辰节律上的同步性。  相似文献   

13.
Experiments on monoterpenes in combination with Pheroprax® and Chalcoprax® in pheromone traps for catching the bark beetlesIps typographus L. andPityogenes chalcographus L. (Col., Scolytidae) It is highly evident that monoterpenes of the host tree serve as olfactory stimulants for “pioneer-beetles” colonizing first a tree before any bark-beetle-produced aggregation pheromones can lure those beetles to the host. The findings ofRedemann (1993) about a significant increase of spruce engraver catches by addition of both (?)-alpha-pinen and (+)-limonen simultaneously to pheroprax-baited bark beetle traps (PheropraxR being the aggregation pheromone ofIps typographus) induced us to conduct field experiments testing the same host volatiles in comparable bark beetle traps baited with either Pheroprax® or Chalcoprax® (aggregation pheromone ofPityogenes chalcographus). Despite we used methods considering the influence of place and time on the bark beetle flight activities, in 3 experiments with 30 repetitions in total no monoterpene-induced enhancement oftypographus-catches could be found; the same was true withP. chalcographus (2 experiments, 18 repetitions in total). With respect to the important role of host volatiles also from a practical point of view, it is strongly recommended to repeat experiments like these under different conditions to reveal the reasons of the different findings.  相似文献   

14.
2013年6—8月,在福海金勃源鹿业有限公司养殖区,采用摄像监控视频随机截屏的方式对11只(♂4、♀7)圈养鹅喉羚(Gazella subgutturosa)夏季昼间行为时间分配和活动规律进行了研究,并建立了圈养鹅喉羚的夏季昼间行为谱。结果表明:鹅喉羚的主要行为分为采食、警惕、趴卧、运动、修饰及其他行为。在夏季昼间,鹅喉羚一天的大部分时间用于趴卧(40.18%)、采食(29.40%)和运动(15.84%),警惕行为(5.77%)次之,修饰行为(4.04%)和其他行为(4.04%)所占比例最低。在活动规律上,趴卧在一天内有2个高峰期,即10:00—16:00和18:00—20:00,在18:00-20:00形成峰谷;采食在一天中有3个高峰期,分别出现在7:00—8:00、17:00—18:00和21:00—22:00,在13:00—14:00形成峰谷;运动在11:00—12:00有1个较为明显的高峰期,然后迅速降低,但在19:00—20:00有所升高;修饰和其他行为在一天中波动变化不大。雌雄个体之间在行为时间分配上不存在差异(P0.05)。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舞毒蛾性信息素诱捕器应用技术研究表明:三角型粘胶板诱捕器、奶盒型诱捕器和圆筒型诱捕器对舞毒蛾的诱捕效果不同,三角型粘胶板诱捕器的诱虫效果最好,圆筒型诱捕器次之;诱捕器设置高度对诱捕效果有明显的影响,设置高度为5.5 m的诱捕器诱捕作用最强,3.5 m次之,1.5 m最差;雄蛾对人工合成信息素的昼夜反应节律发生在白天,从8∶00持续到22∶00,反应高峰在14∶00,反应模式为"单峰式-白天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