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木材单板化利用受限于单板厚度的难题,提出采用4~10 mm厚度单板制备木质复合板材的技术方案,介绍厚单板旋切、展平和干燥等关键工序的技术和设备特点,以及采用厚单板制备胶合板、单板层积材和竹木复合板材等3种木质复合板材的制备工艺和主要性能,为厚单板的产业化利用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2.
结构用慈竹单板层积材的制备工艺与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慈竹和毛竹为材料,采用竹材纤维可控分离技术,在去除竹青和竹黄后,制造竹材单板层积材,并测定板材的性能.结果表明:以去青黄竹材压制单板层积材的性能,高于未处理竹材;慈竹单板层积材的性能高于毛竹;随着密度的增大,30 mm厚慈竹单板层积材的力学强度提高,可达到集装箱底板用胶合板和风电叶片材料的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3.
以竹材近青竹篾和桦木单板为原料制备竹木复合单板层积材,选用酚醛树脂胶黏剂,探讨了竹木复合单板层积材生产工艺各因素对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试验选取的因素水平内,随涂胶量的增加、压力的增大,板材性能先增大而后降低;随浸胶时间的延长、密度的增大,板材性能也随之增大.确定了高强轻质竹木复合单板层积材较合理的制造工艺参数.  相似文献   

4.
文章主要介绍了单板层积材的发展历史和国内外单板层积材制造技术及现状,分析了目前存在的问题,就速生杨单板层积材生产技术在装饰、装修行业巨大发展潜力和前景进行了广泛的讨论。  相似文献   

5.
探讨了利用速生杨木单板层积材及科技木生产实木门的可行性,介绍了杨木单板实木门的制造工艺。速生杨木单板层积材压缩率、硬度、抗弯强度、尺寸稳定性等指标均远高于普通板材,是一种很好的结构用材,可用其替代高档硬质实木使用,以提升杨木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  相似文献   

6.
为解决冷压工艺生产周期长和能量消耗大的问题,采用梯度降压的热压法制备竹篾层积材,并分析工艺参数对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热压温度对板材的弹性模量、静曲强度、吸水厚度膨胀率和水平剪切强度影响显著;热压时间和密度对板材的吸水厚度膨胀率影响较大.在密度1.0 g/cm3、热压时间1.5 min/mm、温度145~155℃的条件下,板材性能达到LY/T 1072-2002《竹篾层积材》和GB/T 20241-2006《单板层积材》的要求.  相似文献   

7.
采用3.00、4.50、6.00mm厚度小径柚木单板制备单板层积材(LVL),研究单板厚度对单板层积材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单板厚度对于层积材静曲强度和弹性模量有显著影响,随着单板厚度增加,静曲强度与弹性模量减小;强度均达到GB/T20241—2006《单板层积材》中不同等级要求。生产相同厚度单板层积材时应根据耗胶量与所需力学强度选择合适单板厚度,寻求成本与质量的平衡。  相似文献   

8.
对杨木单板湿热处理后制造单板层积材进行了初步研究。研究表明:对单板进行调湿热压预处理,降低了单板的吸水性,降低了单板层积材的吸水厚度膨胀率,使其弹性模量增加;同时随着处理单板的含水率和热压温度的增加,这些变化呈现出了加强的趋势。  相似文献   

9.
采用4~8 mm厚杨木、桉木单板,经展平处理后组坯热压制造单板层积材(LVL),分析单板厚度对LVL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本试验范围内,试板的各项强度指标均随单板厚度的增加而降低,但仍达到GB/T 20241-2006《单板层积材》不同等级的要求;生产同等厚度的LVL,使用厚单板的耗胶量比常规单板降低约2/3。  相似文献   

10.
单板厚度是影响单板层积材(英文缩写LVL)强度性能的主要因素之一,在同样的工艺条件下,单板越厚,LVL的剪断强度越低,剥离率越高。冷压胶合制造非结构单板积材时,建议采用4mm厚的单板  相似文献   

11.
单板层积材在线检测系统硬件抗干扰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引言单板层积材是单板经涂胶、顺纹组坯后热压而成的多层板材。按应用领域的不同一般分为非结构型和结构型两种。结构型单板层积材也称为木质工程结构单板层积材,是强制限定力学性能、用于制作承载结构部件的结构板材,要求具有较好的结构稳定性和耐久  相似文献   

12.
单板层积材是由若干层涂胶单板沿同一纤维方向组坯压制而成的一种新型结构材料。早在四十年代北美已开始了单板层积材的研究,据资料介绍,美国目前单板层积材的产量已达到10万立方米,主要用作建筑材料。日本对单板层积材的研究略晚于北美,据介绍,日本单板层积材的产量已达5.5万立方米,其中3.5万立方米应用于家具和钢琴制造,2万立方米用于住宅建筑。芬兰也已开始了单板层积材的生产。  相似文献   

13.
杉木小径材制造单板层积材技术的研究开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人工林杉木小径材制造单板层积材对于高效利用小径材资源和缓解结构用木材供需矛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介绍了《杉木小径材制造单板层积材及应用研究》课题组利用杉木小径材制作单板层积材的研究过程、工艺开发、设备制造和产品应用方面所作的工作和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一种单板条双向定向重组装饰木板的制造方法。采用该法制成的重组木板是由多条厚度为0.5~5mm、宽度为10~100mm、长度不限的单板条以宽面倾斜贴合并经施胶固化而成的板材;板材中单板条的长度方向与板材长度方向大致相同,单板条的宽度方向与板材的板面相交成15°~85°的夹角。该重组木板的制备工艺包括:1)单板制备;2)单板条制备;3)单板条端头加工;4)单板条干燥;5)单板条施胶;6)单板条陈化;7)双向定向组坯;8)压固成型;9)毛坯板材加工处理。采用该法制成的重组木板材表面具有类似于天然木材表面的条带状花纹,具有很好的装饰效果,可直接用于地板、家具面板和建筑装饰面材等领域。  相似文献   

15.
综合信息     
《林产工业》2006,33(2)
国内单板层积材的现状与市场前景近年来,国内单板层积材没有展开应用研究,也没有其产品的应用领域的性能规范,应该说我国的单板层积材生产还处于起步阶段。在华东地区,一些企业开始用杨木生产非结构用单板层积材,用来制造家具;吉林省一些企业用落叶松为原料, 根据日本农林水产省JAS《构造单板层积材》生产单板层积材  相似文献   

16.
以自制低分子量酚醛树脂为胶黏剂,采用热压工艺对杉木单板进行密实化试验,研究干燥温度、压缩率、热压温度和热压时间对密实型杉木单板层积材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压缩率对层积材力学性能影响最大,其次是干燥温度、热压温度和热压时间;随着压缩率和热压温度的提高,板材的MOE、MOR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随着干燥温度的提升和热压时间的延长,板材的MOE、MOR都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综合考虑,确定密实型杉木单板层积材的最佳热压工艺为:干燥温度60℃、压缩率35%、热压温度145℃、热压时间1.0 min/mm,在此热压工艺条件下制得的板材,其MOE和MOR分别达到了GB/T 20241-2006《单板层积材》120E级和180E优级.  相似文献   

17.
以4.5、6.0 mm厚速生杨木、桉木单板为原料,制备单板层积材(LVL),讨论涂胶量对板材物理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涂胶量为200 g/m~2时,单板层积材的各项强度指标均达到GB/T 20241-2006《单板层积材》中不同等级的要求;LVL可用作包装材料而无需熏蒸处理,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8.
人工林杨木的用途选择——实木或单板层积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实木材性对单板层积材强度的贡献率可衡量单板层积材强度中源自实木材性的份额,是人工林杨木单项用途选择的基础。本文以3个无性系实体杨木和由3种不同厚度杨木单板分别组配的单板层积材为对象,以由贡献率引出的实木与单板层积材的份率差值为依据,研究得出人工林杨木的最终用途选择。结果表明:69杨、72杨和63杨3个无性系杨木的平均份率差值分别为57%、-15%、-29%,说明69杨宜用作实木,72杨和63杨宜用作单板层积材;杨木用作不同组配结构的单板层积材时,实木与3565mm、2614mm、1545mm3种厚度单板组配的单板层积材的平均份率差值分别为43%、-13%和-43%,说明实木与较厚的3565mm单板组配的单板层积材相比,杨木宜用作实木,与较薄的2614mm和1545mm单板组配的单板层积材相比,杨木宜用作单板层积材。不同荷载作用的结果下用途选择结果显示,在抗剪强度、弹性模量和冲击韧性3项性能上的份率差值为正,此时杨木宜用作实木;在抗弯强度、抗压强度和硬度3项性能上的份率差值为负,此时杨木则宜用作单板层积材。  相似文献   

19.
阐述了单板层积材产品的优点,介绍了以落叶松为原料,利用胶合板生产设备加工制造单板层积材的工艺技术及产品性能.  相似文献   

20.
杨木单板的湿热处理规律以及对杨木单板层积材性能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单板湿热处理后产生了塑化,形成了一部分不可恢复的变形,密度平均增加了38.7%;对抗拉强度的影响不显著;对单板压缩率和膨胀率有着特别显著的影响,单板平均压缩了27.8%,经24h水浸泡,单板恢复膨胀仅18.7%.单板湿热处理后经过低压压制,可以得到与高压压制相同密度的板材,且板材的断面密度差异小,水平剪切强度提高了27.1%,静曲强度增加了17.8%,弹性模量没有显著变化,吸水厚度膨胀率降低了约10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