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8 毫秒
1.
为了解济南市湖库水生生物资源状况,有效保护城市水生态环境,于2021年秋季对雪野湖开展了浮游生物调查。结果显示,共采集到浮游植物6门40种,其中绿藻门种类数最多,占浮游植物总种类数的35.00%,浮游植物密度和生物量平均值分别为10.06×106 cell/L、12.88 mg/L,优势种有5种。采集到浮游动物4类13种,其中轮虫种类数最多,占浮游动物总种类数的38.46%,浮游动物密度和生物量平均值分别为1.93个/L、0.013 mg/L,优势种有5种。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平均值分别为1.554、1.556,Pielou均匀度指数平均值分别为0.467、0.966,Margalef丰富度指数平均值分别为1.059、2.873。生物多样性指数水质评价表明,湖区水质整体处于中污染状态,污染程度存在区域差异。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桂江浮游生物群落结构及多样性,采集8 个断面水样,定性、定量测定浮游生物,共鉴定出浮游植物7 门57 属,其中,优势门为硅藻门,共15 属、占总属数的26.32%,平均密度和生物量分别为4.19 万个/L 和0.11mg/L,平均Shannon-Weiner 多样性指数(H)、Pielou 均匀度(J)、Margalef 种类丰富度指数(R)分别为1.25、0.65 和1.67;鉴定出浮游动物4 类33 属,优势种为原生动物和枝角类,各12 属、均占总属数的36.4%,平均密度和生物量分别为25.5 个/L 和0.65 mg/L,平均Shannon-Weiner 多样性指数(H)、Pielou 均匀度(J)分别为1.13、0.81。结果表明,现阶段桂江浮游生物多样性水平和丰富度较高,但沿岸居民区相对密集、人类活动频繁的江段浮游生物多样性和丰富度较低。  相似文献   

3.
军山湖浮游生物初步调查及鲢鳙鱼产力评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13年5—11月对江西省进贤县军山湖的浮游生物进行调查,共鉴定出浮游植物62属,隶属6门,其中绿藻门种类数最多(占藻类总种数的64.5%),其次是蓝藻门(16.1%)和硅藻门(9.7%);浮游植物的平均细胞数量为3.2×106个/L,平均生物量为4.12 mg/L。浮游动物26种,平均数量和生物量分别为1 205.96个/L、3.129 mg/L。浮游植物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及均匀度指数9月最低(0.54和0.32),Shannon-Wiener指数范围为0.54~0.59,均匀度指数范围为0.32~0.39;浮游动物Shannon-Wiener指数及均匀度指数11月最低,分别为0.47、0.37,其他月份Shannon-Wiener指数范围为0.48~0.53,均匀度指数范围为0.39~0.42。综合分析浮游植物密度、浮游动物生物量、浮游生物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军山湖属富营养化水体。估算鲢的鱼产力为62.9 kg/hm2,鳙的鱼产力为143.0 kg/hm2。  相似文献   

4.
2014年冬季在嬉子湖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进行现场调查,通过对物种组成、优势种结构、密度和生物量、群落多样性等指标进行统计分析,对保护区浮游动物群落特征进行了研究,并针对优势物种与主要水环境因子间的关系进行了RDA分析。在保护区所处的嬉子湖设置6个调查断面,共18个采样点。结果显示,在保护区共采集到浮游动物4门36属64种,原生动物、轮虫类、桡足类和枝角类物种数占浮游动物物种总数的比例分别为51.56%、29.69%、10.94%和7.81%。优势种类群为2门5属7种,其中原生动物4种,轮虫类3种。保护区浮游动物密度变幅为1 755.25~7 023.38 ind/L,平均为3 483.44 ind/L;生物量变幅为0.36~5.34 mg/L,平均为1.67 mg/L;群落丰富度指数(R)变幅为1.02~1.96,平均为1.37;香农指数(H')变幅为2.02~3.47,平均为2.72;均匀度指数(E)变幅为0.59~0.85,平均为0.72。在被摄食压力下降及饵料生物资源下降的共同影响下,冬季保护区外界环境对个体较小的原生动物和轮虫有利,群落生态优势度也集中于上述浮游动物类群。受到水文特征的影响,南部湖区的浮游动物物种数、密度和生物量以及多样性指数总体高于中部和北部湖区。  相似文献   

5.
2009年6月至9月,对卡拉白鱼养殖池塘的水质,浮游生物种类、数量和生物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池水pH为9.01,盐度0.19%,碱度9.72 mmol/L,硬度9.99 mmol/L,化学耗氧量(COD) 14.99 nmg/L,总氮1.13 mg/L,总磷0.26 mg/L.水型为C1Mg水质,属于高pH、高碱水体.浮游植物5门10个种属中,蓝藻门(Cyanophyta)有4个种属,占40.07%,其中以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 aeruginosa)为优势种;绿藻门(Chlorophyta)和硅藻门(Bacillariophyta)出现2个种属,分别占33.50%和22.55%,绿藻门以新月藻(Closterium sp.)为主,其他2门2个种属共占4.35%.浮游植物数量变化范围为631.2×104 ~1 091.4× 104 ind/L,生物量变化范围为26.124~41.325 mg/L.浮游动物9个种属中,原生动物(Protozoa)仅1个种属,占16.27%;轮虫(Rotipera)有3个种属,占45.55%;枝角类(Cladocere)3个种属,占22.99%;桡足类(Copepoda)有2个种属,占15.18%.浮游动物数量变化范围175~264 ind/L,生物量13.15 ~ 19.44 mg/L.浮游植物数量在6月份较高,7月逐渐下降,9月份较低;浮游动物群体6月至9月份变化不明显.水质和浮游植物指示物表明池水为重富营养化水体,生物量范围属于肥水高产鱼塘.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尖峰岭秋季浮游生物群落状况.[方法]于2018年8月对尖峰岭天池浮游生物进行调查研究,设置7个采样点,分析浮游生物群落结构与多样性指数.[结果]共鉴定出浮游植物8门139种及变种,其中绿藻门种数最多,为63种;硅藻门次之,42种;蓝藻门10种;裸藻门7种;黄藻门、金藻门、隐藻门各4种.浮游植物丰度为39.6×104~444.0×104个/L;生物量为0.630~9.865 mg/L;Shan-non-Wiener指数为4.321~5.780;Pielou均匀度指数为0.778~0.933.浮游动物共4类21种及变种,原生动物9种,轮虫7种,桡足类3种,枝角类2种.浮游动物丰度为0.001×104~0.109×104个/L;生物量为0.001~0.090 mg/L;Shannon-Wiener指数为1.522~3.057;Pielou均匀度指数为0.812~1.000.采用Shannon-Wiener指数和Pielou指数评价尖峰岭天池水质状况,结果表明,7个采样点的水质均为轻污染或无污染状态.[结论]该研究结果丰富了尖峰岭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基础资料,为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为了研究太湖竺山湖生物控藻围隔内生态系统的结构以及放养鲢鳙对富营养化水质改善的效果,于2013年6 ~ 10月对该水域进行5次采样调查,并对浮游植物进行种类鉴定与数量统计,分析了浮游植物的群落结构、优势种和多样性特征.结果表明,共鉴定浮游植物8门71种,绿藻门最多,共26种,其次是硅藻门18种,蓝藻门14种,裸藻门5种,隐藻门3种,甲藻门和金藻门均为2种,黄藻门1种.浮游植物数量为5.83×106~ 1.57×107 ind/L,平均数量为1.05×107 ind/L;生物量的变化范围为0.66 ~2.74 mg/L,平均生物量为1.63 mg/L.多样性指数H为1.40~2.55,平均值为1.82;均匀度指数的变化范围为0.39 ~0.47,平均值为0.43.根据TLI(∑)并结合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对水质评价,太湖竺山湖生物控藻围隔内水质属于轻富营养状态.  相似文献   

8.
黑龙江水系主要江河浮游动物种群结构特征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2003年5—11月,对黑龙江水系具有代表性的黑龙江、乌苏里江、绥芬河、图们江的浮游动物种群结构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黑龙江水系主要江河浮游动物共计100属种,种群结构主要是以原生动物、轮虫为主,分别占31%和47%;各江段的生态优势度均在0.9左右,物种丰富度均超过0.7;各水域之间相似系数为0.1321~0.3222;浮游动物密度与生物量分别为2035.5~6859.1个/L、0.2480~0.9075mg/L,生物量与密度均以黑龙江最高(0.9075mg/L和6859.1个/L);浮游动物生物多样性平均为0.830,均匀度指数为0.539。同时探讨了各水域生物多样性。  相似文献   

9.
为探究东洞庭湖沿岸带浮游生物多样性与空间分布特征,在2018年8月对东洞庭湖沿岸带浮游生物多样性进行了调查研究。调查结果显示东洞庭湖沿岸带共有浮游植物7门54属92种,浮游植物平均密度和生物量分别为96.46×10~4 ind/L和2.0240 mg/L,以硅藻和绿藻为优势种。浮游动物共34属55种,浮游动物平均密度和生物量分别为1402.86 ind/L和5.51 mg/L,浮游动物分布以轮虫为主。生物量上,浮游植物以S6(君山区沿湖3)生物量最大,浮游动物以S8(君山区沿湖5)生物量最大,利用Shannon Wiener指数分析,东洞庭湖目前生物多样性有减少趋势,且水质属于轻度污染状态。  相似文献   

10.
吉林镇赉地区高产鱼池浮游生物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1988~1990三年期间,对吉林镇赉劳改农场18个鱼池浮游生物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该地区鱼池的浮游植物生物量多在20~80 mg/L之间,平均生物量49.43±19.36 mg/L,种类以硅藻、绿藻为主。浮游动物生物量多在5~20 mg/L之间。平均生物量9.05±3.47mg/L,轮虫占优势,其它浮游动物很少。浮游植物多样性指数平均为1.92。浮游动物多样性指数平均为0.95。浮游植物日P/B系数平均为0.82。文中探讨了该地区池塘浮游生物的特点,不同养殖类型对池塘浮游生物的影响。分析了环境因子与浮游植物生物量之间的关系,并比较了不同地区高产鱼池浮游生物的特点。  相似文献   

11.
英那河水库渔业生态学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2002—2003年夏、秋、冬季和春季分别对扩建前的英那河水库非生物环境、生物群落和渔产力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英那河水库属于富营养型,N∶P值达62.62,属于磷限制型水库;浮游植物共有151个种属,密度为2.5×10^7个/L,生物量为10.58 mg/L,以硅藻和绿藻占优势,叶绿素a含量为15.31μg/L;浮游动物共见到83个种属,密度为992个/L,生物量为4.21 mg/L,以枝角类和桡足类为主;超微藻类的密度为(0.73-5.80)×107个/L;浮游细菌总数为2.57×10^7个/L,夏季最高,达5.78×10^7个/L;异氧菌密度平均为2.53×10^6个/L;底栖动物5种,密度平均为471个/m^2,生物量为1.21 g/m^2,以粗腹摇蚊幼虫和水丝蚓占优势;共有水生维管束植物2种,鱼类39种,软体动物2种。此外,还对英那河水库的水质类型、营养状况和鱼产力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2.
河蟹生态养殖池后生浮游动物的群落结构及动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究河蟹生态养殖对池塘后生浮游动物群落的影响,2013年4至10月采集了上海松江泖港地区河蟹养殖池和水源水体的后生浮游动物(包括轮虫、枝角类和桡足类),分析了后生浮游动物的种类构成、生物密度、生物量和生物多样性。共检测出后生浮游动物59种,其中优势种14种。轮虫优势种为萼花臂尾轮虫、螺形龟甲轮虫、裂痕龟纹轮虫、暗小异尾轮虫、针簇多肢轮虫和尾三肢轮虫;枝角类优势种为长肢秀体溞、短尾秀体溞、蚤状溞、长额象鼻溞和圆形盘肠溞;桡足类优势种为锯缘真剑水蚤、跨立小剑水蚤和广布中剑水蚤。养殖池轮虫平均生物密度为562.78 ind/L,平均生物量为0.37 mg/L,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变化范围1.97~2.36。水源轮虫平均生物密度为388.69 ind/L,平均生物量为0.25 mg/L,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变化范围1.56~2.20。养殖池枝角类平均生物密度为70.59 ind/L,平均生物量为4.56 mg/L,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变化范围1.34~2.18。水源枝角类平均生物密度为37.92 ind/L,平均生物量为2.37 mg/L,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变化范围1.11~1.97。养殖池桡足类平均生物密度为275.00 ind/L,平均生物量为10.48 mg/L,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变化范围1.25~2.26。水源桡足类平均生物密度为155.07 ind/L,平均生物量为7.30 mg/L,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变化范围1.25~2.11。综上所述,河蟹养殖池后生浮游动物种类数、生物密度、生物量和生物多样性均高于水源,群落稳定。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海蜇-缢蛏-牙鲆-对虾"和"刺参-对虾"两种混养模式海水池塘生态系统特征,于2013年4月—2014年3月采用野外调查方法研究了辽宁省两种混养模式的池塘浮游生物群落结构及其粒径特征。结果表明:"海蜇-缢蛏-牙鲆-对虾"混养池塘共检出浮游植物48种,以硅藻门和绿藻门种类为主,浮游植物平均密度和生物量分别为26.50×10~5 ind./L、0.90 mg/L,共检出浮游动物24种,主要为原生动物和桡足类,浮游动物平均密度和生物量分别为81.57 ind./L、0.51 mg/L,浮游植物、浮游动物的多样性指数平均值分别为2.28、1.49;"刺参-对虾"混养池塘共检出浮游植物57种,也以硅藻门和绿藻门种类为主,浮游植物平均密度和生物量分别为3.99×10~5 ind./L、0.41 mg/L,共检出浮游动物33种,主要为原生动物和桡足类,浮游动物平均密度和生物量分别为73.19 ind./L、0.13 mg/L,浮游植物、浮游动物的多样性指数平均值分别为2.20、0.93;两种混养池塘浮游植物粒径为2.50~69.62μm,浮游动物粒径为11.09~560.41μm。研究表明,"海蜇-缢蛏-牙鲆-对虾"混养池塘的浮游生物种类相对较少,但其密度和生物量较大。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可鲁克湖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特征及水质状况,分别于2013年7月(夏季)和10月(秋季)、2014年1月(冬季)和4月(春季)调查了青海可鲁克湖浮游动物群落结构和主要的水体理化指标,分析了该湖泊浮游动物现存量和多样性的季节变化规律,并利用生物多样性指数和浮游生物生物量评价标准对水质状况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可鲁克湖全年共检出浮游动物48属82种,其中,原生动物16种(占总种类数的19.51%),轮虫57种(占69.51%),枝角类7种(占8.54%),桡足类2种(占2.44%);种类组成以轮虫占优势,春季、夏季、秋季、冬季优势种分别为3、7、4、6种,4个季节共有的优势种有2种,为螺形龟甲轮虫Keratella cochlearis和针簇多肢轮虫Polyarthra trigla;浮游动物年平均密度为539.8ind./L,变化范围为2.7~2756.0 ind./L,年平均生物量为0.680 mg/L,变化范围为0.030~3.256 mg/L,4个季节浮游动物现存量有显著性差异(P0.05);聚类分析显示,可鲁克湖春冬季各采样点浮游动物分为2大类群,夏季分为4大类群,秋季分为3大类群;香浓多样性指数(H')、丰富度指数(M)、均匀度指数(J)年平均值分别为1.97、0.74、0.54。根据浮游动物生态学指标总体评价,可知可鲁克湖水质处于污染状态,且4个季节中有3个季节水体属于贫营养类型,只有春季属于中营养类型,应采取积极措施加强水质监管与调控。  相似文献   

15.
于2007年对辽宁省汤河水库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的时空格局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共检出浮游动物53个种属,包括原生动物14个,占26.42%;轮虫31个种属,占58.49%;枝角类2个种属,占3.77%;桡足类6个种属,占11,32%;以轮虫占优势,主要为广布多肢轮虫Polyarthravulgaris、螺形龟甲轮虫Keratellacochlearis等;浮游动物密度平均为1521个/L,生物量平均为1.78Mg/L;生物多样性指数为0.484~3.122,生物量水平分布为下游〉中游〉上游,垂直分布没有明显规律,总体上底层生物量较高。  相似文献   

16.
大兴凯湖浮游动物群落结构及生物多样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2001年5、7、9月份对大兴凯湖浮游动物的群落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浮游动物共计32种,以轮虫为主,占43 8%,原生动物占31 2%,枝角类、桡足类各占12 5%;浮游动物生物量为3 2377mg/L,其中,桡足类的生物量最高,占78 5%;浮游动物密度为3601个/L,主要是以原生动物为主,占79 9%。大兴凯湖浮游动物种类少,群落结构简单,优势种有焰毛虫Askenasiasp 、沙壳虫Difflugiasp 、曲腿龟甲轮虫Keratellavalga、英勇剑水蚤Cyclopsstrenuus。多样性指数为夏季>春季>秋季。  相似文献   

17.
2012年4—5月对丹江陕西段浮游动物群落组成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该河段浮游动物种类为3门17种(属),密度为10~160ind/L,平均密度为100ind/L。浮游动物的生物量为0.0016-17.5mg/L,平均生物量为9.023mg/L。浮游动物多样性指数分析表明该河段浮游动物群落结构不稳定,易受外界的干扰。  相似文献   

18.
2013年5~6月对泾河陕西段浮游动物群落组成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该河段浮游动物种类为3门47种(属),平均密度为238.8 ind/L,平均生物量为18.98×10-3mg/L。浮游动物多样性指数分析表明该河段浮游动物群落结构不稳定,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扰。  相似文献   

19.
官厅水库底栖动物的群落结构及其时空格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2007年3—12月对官厅水库底栖动物的群落结构及其时空格局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共检出底栖动物43种,隶属于4门24科42属;优势种为霍甫水丝蚓Limnodrilus hofmeisteri、刺铗长足摇蚊Tanypus punctipennis和大红德永摇蚊Tokunagayusurika akamusi;底栖动物的年平均密度为5 037个/m2,年平均生物量(湿重或带壳湿重)为39.80 g/m^2,底栖动物的密度和生物量在冬季最高、夏季最低;采样水域冬季冰下摇蚊幼虫的密度和生物量很高,12月在五棵树采样点,大红德永摇蚊幼虫的密度和生物量高达9 136个/m^2和64.39 g/m^2;底栖动物的年平均密度和生物量在下营采样点最高;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的年平均值为2.03,Pielou均匀度指数的年平均值为0.56。耐污种霍甫水丝蚓、刺铗长足摇蚊和大红德永摇蚊为优势种,表明水库富营养化较严重。分析了底栖动物的密度、生物量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底栖动物的密度与总磷、水温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与叶绿素a呈显著负相关(P〈0.05),与硝态氮、pH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磷酸盐、亚硝态氮、透明度、水深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总氮相关不显著(P〉0.05);但底栖动物的生物量与各环境因子的相关性均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