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微度假”模式为背景,从多个角度讨论乡村旅游景观建设,重点分析与讨论了乡村旅游在景区空间结构建设、旅游资源项目开发、景区内部园林设计等诸多方面,以期改善乡村旅游发展现状,带动相关旅游产业的进步与发展。  相似文献   

2.
王荟  宋力 《中国园艺文摘》2013,29(2):112-114,94
在新农村建设成效初显的环境下,乡村旅游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最具活力的成份,而乡村景观资源评价是做好乡村旅游规划的前提条件。以王家坎水库度假区为例,分析该地乡村景观资源条件,通过挖掘其资源潜力,给出旅游规划整体构思,实现村庄与景区和谐发展。说明有针对性的乡村景观资源分析对乡村旅游开发具有极大的助力,对新农村旅游开发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3.
良好的旅游景观环境是促进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在全域旅游理念的引导下,以秦皇岛地区为例,分别讨论乡村旅游景观的开发利用、全域旅游对乡村旅游景观的要求、优化乡村旅游景观的方法,并且提出了促进乡村旅游景观发展的产业链建设、自然景观建设和加强综合管理机制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旅游业的相关产业也发展起来。景观与旅游的关系十分微妙,好的景观往往会成为驱动力带动旅游;积极地旅游也可以促进景观的不断完善。就目前的研究来看,乡村旅游景观规划设计研究仍无法满足学术研究、市场应用的需要。本文以期为乡村旅游景观规划设计研究出一份力。  相似文献   

5.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乡村的发展越来越引起社会的重视,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伴随乡村旅游的兴起与发展,乡村成为游客一个新的探奇之地,最能体现和宣扬中国传统文化的地方在乡村,乡村旅游带动着乡村旅游景观的产生。基于此,通过分析齐鲁8号风情路的现状与不足,从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提出规划策略,为今后的乡村旅游景观规划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6.
乡村是未来居民的理想居住地和度假区,而乡村民宿景观是带动乡村文旅发展的重要支撑,基于我国乡村振兴战略布局的推动,为满足乡村旅游模式化需求,必须提高乡村民宿景观特色设计要求,加强乡村景观生态环境建设,改善目前乡村民宿景观存在的核心问题。坚持生态保护理念,为乡村民宿景观设计提供优化策略,以促进乡村民宿景观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乡村旅游景观研究以景观内涵和构成要素为研究基础,该研究简述了乡村旅游景观的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的研究,提出设计控制的宏观、中观、微观的3个尺度,并通过对凌源老虎沟自然风景区设计的案例分析研究,得出乡村旅游景观中保护、传承、创新的3个主轴线,为北方地区古村落保护、美丽乡村建设等有地域特色的乡村旅游景观营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李煜 《花卉》2022,(4):114-116
乡村振兴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本文以云南盐津县花香酒谷景区为例,探讨在乡村振兴大背景下,花海景区规划设计的思路.本文从生态保护原乡风貌传承、文化铸魂打造核心吸引力、路网梳理增加游憩体验、完善配套促进产业发展四个方面进行重点规划设计,以期对乡村花海景区的乡村风貌、景观建设、文化传承、产业发展与农民增收等方面做出借...  相似文献   

9.
以乡村景观旅游发展为基础,进行了我国乡村旅游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互动研究,重点突出以乡村景观环境设计为导向、以乡村旅游开发为中心、以融合国家新农村建设为目标的乡村经济、社会、环境的三元体研究。  相似文献   

10.
刘强 《现代园艺》2022,(11):141-144
随着各地美丽乡村建设及乡村旅游的发展,村落景区化的美丽乡村发展模式应运而生,而在景村发展和融合的过程中,建设问题也层出不穷。本研究以杭州市临安区泥山湾村为例,分析景村融合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总结出空间秩序组织、景观风貌优化、道路品质提升、基础设施完善、产业发展引导5方面的规划策略,以期为依托景区共生的美丽乡村规划设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美丽乡村和乡村振兴等一系列的政策不断推深演进。从最基础的乡村旅游逐步变为乡村文化旅游。由此以乡村文化为基础的文旅景观规划设计在我国乡村旅游景观规划中成为至关重要的一点。针对乡村规划发展这一问题,本研究通过规划设计出符合乡村发展的文旅景观基地,通过对前满洲屯村本土文化的发掘与景观设计相结合而规划出适合乡村旅游的发展模式,从而更好地促进乡村经济效益与自然文化环境完美结合,促使乡村进一步优化发展,为未来乡村文旅基地的景观规划设计提供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12.
"全域旅游"的创建使海南乡村景观的规划和改造成为了热门话题。然而在乡村改造过程中对传统景观的保护还不成熟,造成资源的浪费。海南全域旅游的发展推动了乡村旅游,乡村景观的保护与全域旅游息息相关,两者互相影响,相辅相成。文章以琼海市城镇化建设为鉴,探讨了全域旅游视角下如何保护与提升乡村景观,同时为海南全域旅游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3.
《现代园艺》2020,(5):138-142
自党的十九大召开以来,乡村振兴战略为乡村规划发展指明了方向,而乡村旅游正逐渐发展成为乡村产业发展的重要推力,成为乡村经济发展的主要方式,村落景区是发展乡村旅游的新探索。本研究基于乡村振兴的基本要求,从生态宜居、乡风文明、产业兴旺、治理有效和生活富裕5个方面梳理乡村振兴和村落景区之间的关系,总结出在功能布局、乡村产业规划、景观环境提升、道路交通规划、乡风重塑5个方面促进其融合的规划策略,并结合杭州市天目山村落景区规划案例,阐述这5个策略在实践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4.
李龙哓 《现代园艺》2024,(7):107-110
以湖州市港胡村为研究对象,基于“乡村振兴”理念,对乡村的景观进行规划设计研究。运用文献研究法、调研分析法对村域现状景观资源进行调研,分析港胡村乡村景观要素,对比港胡村景观资源现状的优势与劣势,针对现有优势资源打造一个独具特色的乡村,避免千村一面的现象。港胡村景观规划设计在原有用地布局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当地旅游资源,打造生态旅游,统筹考虑现状发展诉求以及周边村庄发展对其影响,合理优化村庄布局,明确未来发展定位,建设“一心两轴五区”的景观空间结构,推进乡村振兴建设。  相似文献   

15.
《现代园艺》2019,(23):126-128
自党的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以来,乡村居民生活水平与乡村建设成为国家下一步建设的重点,现有的乡村发展模式已经不再适合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乡村风景区与绿道建设逐渐成为乡村旅游的突破点。现阶段的乡村景区建设与乡村绿道建设多为各自独立进行,没有起到很好的联动发展。将乡村风景区与绿道共同开发,有助于乡村全域旅游的建设,将散布在乡村的各个景点进行整合,因地制宜地发展乡村旅游业,同时利用风景区与绿道的宣传展示作用,带动周边产业的发展,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生活富裕的总体要求,让乡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相似文献   

16.
通过分析乡村景观旅游开发价值及中国乡村景观的发展现状和所面临的问题,综合研究国内外乡村景观开发实例,进而提出乡村景观旅游开发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17.
农业农村问题一直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问题。当前,中国正处于农业转型期,引导农业转型、优化产业结构、带动农民就业促进乡村一二三产业融合,破除城乡分割的二元体制,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有效引导和推动更多资源要素向乡村地区流动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该研究以农民为主体、以农业为资源、以促进农村发展为目标,在分析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对实现乡村振兴的作用基础上,分析黑龙江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存在旅游产品同质化的严重问题、从业人员素质低设施不完备、重视经济利益忽视协调发展的问题。提出激活创新要素突出地方特色、提升从业人员素质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明确发展目标注重协调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朱钦震 《现代园艺》2021,(5):123-125,127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乡村风貌正在不断地更新和发展,但许多村庄在建设过程中难以寻求适宜自身的发展途径,难以营造具有差异性的特色景观,无法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作为自身发展的契机,“千村一面”的情况屡见不鲜。随着乡村振兴战略步伐的不断推进,在一些具有丰富农业资源的村庄,“田园农业旅游”模式成为了破局之策。以乡村振兴示范村——鲁家村为调研对象,总结凝练出乡村田园农业旅游模式下鲁家村的乡村景观发展路径和经验,并为资源条件相似的乡村景观建设提供一套完善且科学的景观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9.
本文在乡村振兴视角下以绿氧景观和适老性设计为研究对象,借用园艺疗养学、园林规划学、景观空间学等相关理论,为解决未来城市和乡村中的人口老龄化问题提供方向,让未来景观设计更具适应老人群体的疗愈特色,从而也促进乡村文化旅游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20.
庭院作为乡村景观的一部分,与乡村旅游活动紧密相关。通过参观调研浙江安吉鲁家村、鄣吴村、余村等多个美丽乡村优秀案例,总结出庭院景观设计在乡村旅游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分析了乡村庭院景观空间从传统到现代在功能和空间性质上的逐步转型,探讨旅游导向下乡村庭院景观设计优化策略,有效促进乡村旅游,达到振兴乡村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